一种无纺布生产除尘清洗装置及其除尘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350897发布日期:2021-08-20 20:2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纺布生产除尘清洗装置及其除尘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纺布生产除尘清洗装置及其除尘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由包括化学纤维和植物纤维等在以水或空气作为悬浮介质的条件下在湿法或干法抄纸机上制成,虽为布而不经纺织故称其为无纺布。无纺布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强力好、透气防水、环保、柔韧、无毒无味,且价格便宜等优点。

无纺布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无可避免地沾染车间空气中的粉尘,常用的清洁方式即为将无纺布浸入清洗池内,这样的清洗方式对于无纺布表面粘滞性较强的粉尘去除效果较差,从而导致最终无纺布清洗洁净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纺布生产除尘清洗装置及其除尘方法,通过促进水体湍动的方式对无纺布产生冲击,进而加强对于无纺布表面粉尘的清洁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纺布生产除尘清洗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抽气泵,且抽气泵的出气口贯穿机体的内前壁并固定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内三根分管内腔的交接处固定安装有电磁阀,且三通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呈排状等距分布的数个湍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湍动机构包括连接短管、底部开设有开口的球形壳、膨胀囊、排气机构、十字杆、第一磁球、磁片、触动球和波动增强机构,所述连接短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三通管的底部并与其内腔相互连通,且连接短管的底端与球形壳的顶部固定连接,膨胀囊的顶部粘接在球形壳的内顶部,且膨胀囊的内腔与连接短管的内腔连通,排气机构设置在膨胀囊底部的中部,十字杆与球形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位于其内腔的下半部,第一磁球嵌装在十字杆的中部,且十字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个呈等距环绕状分布的固定杆,固定杆的顶端通过穿插销轴活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磁片,且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触动球,数个波动增强机构呈等距环绕状设置在球形壳的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波动增强机构的数量与固定杆的数量一致,且波动增强机构与转动杆的位置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环形块、环形片、第二磁球、连接软筋和受力环片,所述环形块嵌装在膨胀囊底部的中部并贯穿其内外两侧,环形片的外沿与环形块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保持水平,第二磁球搭接在环形片的中部,数个连接软筋呈等距环绕状固定连接在第二磁球上,且连接软筋远离第二磁球的一端与环形块的内壁固定连接,受力环片固定连接在第二磁球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磁球与第一磁球之间磁力相斥,且第二磁球与第一磁球位于同一纵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波动增强机构包括固定囊、第一柔性杆、配重球、连接片、柔性片、球囊、第三磁球和第二柔性杆,所述固定囊固定连接在环形块的侧表面,第一柔性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囊内侧壁的顶部,且第一柔性杆的底端与配重球固定连接,连接片穿插在固定囊的侧表面内并贯穿其内壁,且连接片内固定连接有数个等距分布的柔性片,柔性片的上下两侧和前后两侧分别贯穿连接片的上下两侧和前后两侧,且柔性片的左右两侧均与连接片固定连接,球囊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在连接片的左侧,第三磁球位于球囊内且圆心相互重合,且数个第二柔性杆呈等距环绕状固定连接在球囊内,第二柔性杆远离球囊的一端与第三磁球固定连接,第三磁球与磁片之间磁力相吸。

一种无纺布生产除尘清洗装置的除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纺布生产除尘清洗装置及其除尘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无纺布生产除尘清洗装置及其除尘方法,通过湍动机构的运作可在水体内形成大范围的水体湍动,通过水体湍动时产生的冲击力使得浸入水体进行清洗的无纺布受到持续冲击效果,进而促进粘黏在无纺布表面的粉尘脱离,达到对无纺布的有效清洗效果,同时脱离后的粉尘积攒在机体内腔底部,可随清洁用水一同排出。

(2)、该无纺布生产除尘清洗装置及其除尘方法,通过抽气泵运作能够将外部空气导入机体内,同时通过排气机构的排气方式能够将导入机体内的空气集聚,并逐渐提高排气机构内的气压,当气压到达排气机构的承受极限时气体以高速排入水体内,对下方的无纺布产生剧烈冲击,使得水体与无纺布的接触效果进一步增强,促进其表面粘黏的粉尘脱落。

(3)、该无纺布生产除尘清洗装置及其除尘方法,利用排气机构将气流导入水体内形成湍动,通过排气机构的集气功能,可在湍动机构内气压未达到较大状态时充分密封,并在气压较大时及时将气流喷出,同时在完成喷气动作后快速复位,进行充气,使得湍动机构能够持续对水体形成湍动以提高对于无纺布清洗效果的提升。

(4)、该无纺布生产除尘清洗装置及其除尘方法,湍动机构持续集气的过程中,可驱动波动增强机构同步运作,使得气流尚未喷入水体产生较大湍动时,波动增强机构在水体内逐步形成范围与强度较小的湍动,促进无纺布表面粘黏性较弱的粉尘脱落,同时能够破坏水体的静止状态,使得排气机构在将气流喷出时形成的湍动效果更佳。

(5)、该无纺布生产除尘清洗装置及其除尘方法,通过数个湍动机构的等距设置,能够对水体各部分起到充分促进湍动的作用,使得无纺布表面各处受到均匀冲击,同时间歇式的较强湍动进一步确保了无纺布表面粘黏的粉尘脱落,进而有效提高无纺布在清洗过程中的清洗效果,从而对产品质量提升实现有效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湍动机构的正剖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图3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机体、2抽气泵、3三通管、4电磁阀、5湍动机构、51连接短管、52球形壳、53膨胀囊、54排气机构、55十字杆、56第一磁球、57磁片、58触动球、59波动增强机构、541环形块、542环形片、543第二磁球、544连接软筋、545受力环片、591固定囊、592第一柔性杆、593配重球、594连接片、595柔性片、596球囊、597第三磁球、598第二柔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生产除尘清洗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抽气泵2,且抽气泵2的出气口贯穿机体1的内前壁并固定连接有三通管3,三通管3内三根分管内腔的交接处固定安装有电磁阀4,且三通管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呈排状等距分布的数个湍动机构5。

湍动机构5包括连接短管51、底部开设有开口的球形壳52、膨胀囊53、排气机构54、十字杆55、第一磁球56、磁片57、触动球58和波动增强机构59,连接短管5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三通管3的底部并与其内腔相互连通,且连接短管51的底端与球形壳52的顶部固定连接,膨胀囊53的顶部粘接在球形壳52的内顶部,且膨胀囊53的内腔与连接短管51的内腔连通,排气机构54设置在膨胀囊53底部的中部,十字杆55与球形壳52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位于其内腔的下半部,第一磁球56嵌装在十字杆55的中部,且十字杆5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个呈等距环绕状分布的固定杆,固定杆的顶端通过穿插销轴活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磁片57,且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触动球58,数个波动增强机构59呈等距环绕状设置在球形壳52的侧表面,波动增强机构59的数量与固定杆的数量一致,且波动增强机构59与转动杆的位置一一对应。

排气机构54包括环形块541、环形片542、第二磁球543、连接软筋544和受力环片545,环形块541嵌装在膨胀囊53底部的中部并贯穿其内外两侧,环形片542的外沿与环形块541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保持水平,第二磁球543搭接在环形片542的中部,数个连接软筋544呈等距环绕状固定连接在第二磁球543上,且连接软筋544远离第二磁球543的一端与环形块541的内壁固定连接,受力环片545固定连接在第二磁球543的顶部,第二磁球543与第一磁球56之间磁力相斥,且第二磁球543与第一磁球56位于同一纵轴线上。

波动增强机构59包括固定囊591、第一柔性杆592、配重球593、连接片594、柔性片595、球囊596、第三磁球597和第二柔性杆598,固定囊591固定连接在环形块541的侧表面,第一柔性杆592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囊591内侧壁的顶部,且第一柔性杆592的底端与配重球593固定连接,连接片594穿插在固定囊591的侧表面内并贯穿其内壁,且连接片594内固定连接有数个等距分布的柔性片595,柔性片595的上下两侧和前后两侧分别贯穿连接片594的上下两侧和前后两侧,且柔性片595的左右两侧均与连接片594固定连接,球囊596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在连接片594的左侧,第三磁球597位于球囊596内且圆心相互重合,且数个第二柔性杆598呈等距环绕状固定连接在球囊596内,第二柔性杆598远离球囊596的一端与第三磁球597固定连接,第三磁球597与磁片57之间磁力相吸。

使用时,将无纺布经由辊筒输送至机体1内,并通过水管向机体1内注入水体,无纺布输送至机体1内后位于湍动机构5的下方,通过抽气泵2运作将外部空气抽入三通管3内,并可利用电磁阀4对空气流量进行调整,三通管3内的气流经由连接短管51进入膨胀囊53内,气流不断充入过程中对受力环片545和第二磁球543产生推力并使其堵塞环形片542,从而使得膨胀囊53充气膨胀,并在沿球形壳52内腔向下膨胀过程中推动触动球58,进而使得转动杆以固定杆顶端为圆心转动,使得转动杆装有磁片57的一端向上转动,并对第三磁球597产生磁吸力,第三磁球597受到磁力牵引的过程中拉动球囊596向上移动,同时进一步通过球囊596带动连接片594发生偏移,连接片594在偏移过程中配合柔性片595对水体产生一定湍动,当磁片57转动至超出对第三磁球597磁力影响范围的位置时,第三磁球597失去牵引力并在固定囊591的弹力作用下复位,通过连接片594与柔性片595配合对水体产生进一步湍动,同时在固定囊591复位过程中基于配重球593产生的晃动提高振幅,并配合第三磁球597与球囊596通过第二柔性杆598的连接方式具有较大惯性,进一步提高固定囊591在复位过程中产生的抖动,从而促进水体湍动,当膨胀囊53膨胀至极限时第二磁球543接近第一磁球56,基于磁斥力将第二磁球543从环形片542内推出,使得膨胀囊53内的高压气体经由环形片542排入水体形成湍动,对下方的无纺布起到有效冲击,气压减小后基于连接软筋544的弹力将第二磁球543复位,重新封闭环形片542并进行膨胀囊53的充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