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皱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32784341发布日期:2023-01-03 17:0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防皱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舒适性和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纺织品后整理已成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改善纺织品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微胶囊技术使纺织品具有特种功能是目前发展的热点。各种织物后整理剂都可以制成微胶囊后用于织物的后整理,如阻燃、抗菌、防臭、蓄热保温、脱毛、抗污、防皱、防缩、柔软、防紫外线等。
3.微胶囊技术在纺织上的应用主要是在印染和后整理方面,绝大多数以涂层或共混纺丝的方式施加于纤维或织物上,但在涂层中微胶囊与织物仅仅通过粘接剂的物理粘接,其耐洗性、透气性及舒适性能均达不到可以实用的水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织物的性能进行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防皱织物。
5.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防皱织物,该抗菌防皱织物是由涤纶弹性纤维和抗菌纤维按照质量比为1:0.25~0.35的比例制成纱线,然后将制成的纱线在抗皱防缩树脂液中浸轧整理,烘干进行纺织,得到抗菌防皱织物。
6.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抗皱防缩树脂液由如下组分制得:醋酸乙烯酯100份、丙烯酸甲酯50~60份、聚乙烯醇10~15份、乳化剂4~6份、引发剂0.1~0.5份、去离子水400~600份。
7.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抗皱防缩树脂液由如下步骤制得:1)将聚乙烯醇加入去离子水中,油浴加热,冷凝回流,升高温度至80~90℃,在800~1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搅拌反应40~60分钟;2)继续加入乳化剂和ph调节剂,调节ph为4~6,在800~1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搅拌反应5~10分钟;3)继续加入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和引发剂,在800~1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搅拌反应20~30分钟;降至室温,过滤,出料即可。
8.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乳化剂选自聚氧乙烯脂肪醇醚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
9.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铵或者过硫酸钾中的一种。
10.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弹性纤维由如下步骤制得:1)按重量份称取涤纶切片,再将涤纶切片加入混合物中并进行加热,得到涤纶混合熔融液;2)将制得的涤纶混合熔融液进行纺丝,冷却后得到涤纶弹性纤维;其中,所述的混合物按质量份数计,包括:聚醚二醇100份、环糊精20~60份、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60~80份、气相二氧化硅10~20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10~20份、硬脂酸钙10~20份。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抗菌纤维由如下步骤制得:1)将棉麻纤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常温下浸渍,洗涤至中性并烘干,得到预处理棉麻纤维;2)将预处理的棉麻纤维加入丙酮溶液中,然后将抗菌整理功能剂加入混合均匀后,逐滴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滴加完毕后,升温搅拌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抗菌纤维。
11.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抗菌防皱织物的生产方法,生产方法包括步骤:1)将涤纶弹性纤维和抗菌纤维按照质量比为1:0.25~0.35制成纱线;2)将制成的纱线在抗皱防缩树脂液中浸轧,浸轧完成后,先在90~100℃下进行烘干,然后在温度150~160℃下进行焙烘,最后得到抗菌防皱织物。
12.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抗菌防皱织物的用途,用于生产针织混纺织物。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优点在于:1)经3次水洗后,织物缩水率<5%;2)大肠杆菌抑菌率99.5%,洗涤50次后,大肠杆菌抑菌率99.0%;3)具有较强的强度和弹性恢复能力,急弹回复角高达332
°
,缓弹回复角高达363
°
,从而满足织物的抗菌性和抗皱性需求,因此,本发明的抗菌防皱织物在纺织品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15.本发明一种抗菌防皱织物,该抗菌防皱织物是由涤纶弹性纤维和抗菌纤维按照比例制成纱线,然后将制成的纱线在抗皱防缩树脂液中浸轧整理,烘干进行纺织,得到抗菌防皱织物。
16.其中,所述的抗皱防缩树脂液由如下组分制得:醋酸乙烯酯100份、丙烯酸甲酯50~60份、聚乙烯醇10~15份、乳化剂4~6份、引发剂0.1~0.5份、去离子水400~600份。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铵或者过硫酸钾中的一种。
17.所述的抗皱防缩树脂液由如下步骤制得:1)将聚乙烯醇加入去离子水中,油浴加热,冷凝回流,升高温度,在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2)继续加入乳化剂和ph调节剂,调节ph,继续在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3)继续加入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和引发剂,继续在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降至室温,过滤,出料即可。
18.所述的弹性纤维由如下步骤制得:1)按重量份称取涤纶切片,再将涤纶切片加入混合物中并进行加热,得到涤纶混合熔融液;2)将制得的涤纶混合熔融液进行纺丝,冷却后得到涤纶弹性纤维;所述涤纶切片与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0.5。
19.其中,所述的混合物按质量份数计,包括:聚醚二醇100份、环糊精20~60份、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60~80份、气相二氧化硅10~20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10~20份、硬脂酸钙10~20份。所述的抗菌纤维由如下步骤制得:1)将棉麻纤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常温下浸渍,洗涤至中性并烘干,得到预处理棉麻纤维;2)将预处理的棉麻纤维加入丙酮溶液中,然后将抗菌整理功能剂加入混合均匀后,逐滴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滴加完毕后,升温搅拌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抗菌纤维。
20.实施例1
1)涤纶弹性纤维的制备称取涤纶切片100重量份,再将涤纶切片加入50重量份的混合物中并进行加热,得到涤纶混合熔融液;将制得的涤纶混合熔融液进行纺丝,冷却后得到涤纶弹性纤维。其中,所述的混合物按质量份数计,包括:聚醚二醇100份、环糊精20份、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60份、气相二氧化硅10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10份、硬脂酸钙10份。
21.2)抗菌纤维的制备将100重量份棉麻纤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常温下浸渍60分钟,洗涤至中性并烘干,得到预处理棉麻纤维;将预处理的棉麻纤维加入200毫升的丙酮溶液中,然后将5重量份的抗菌整理功能剂(上海赫特abm918)加入混合均匀后,逐滴加入10毫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滴加完毕后,升温搅拌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抗菌纤维。
22.3)抗皱防缩树脂液的制备将10重量份聚乙烯醇加入40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油浴加热,冷凝回流,升高温度至80℃,在8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继续加入4重量份乳化剂和ph调节剂,调节ph为4,继续在8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继续加入100重量份醋酸乙烯酯、50重量份丙烯酸甲酯和0.1份引发剂过硫酸铵,继续在8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降至室温,过滤,出料即可。
23.4)抗菌防皱织物的制备将涤纶弹性纤维和抗菌纤维按照质量比为1:0.25制成纱线;2)将制成的纱线在抗皱防缩树脂液中浸轧,浸轧完成后,先在90℃下进行烘干,然后在温度150℃下进行焙烘,最后得到抗菌防皱织物。
24.实施例21)涤纶弹性纤维的制备称取涤纶切片100重量份,再将涤纶切片加入50重量份的混合物中并进行加热,得到涤纶混合熔融液;将制得的涤纶混合熔融液进行纺丝,冷却后得到涤纶弹性纤维。其中,所述的混合物按质量份数计,包括:聚醚二醇100份、环糊精40份、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70份、气相二氧化硅20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15份、硬脂酸钙20份。
25.2)抗菌纤维的制备将100重量份棉麻纤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常温下浸渍50分钟,洗涤至中性并烘干,得到预处理棉麻纤维;将预处理的棉麻纤维加入300毫升的丙酮溶液中,然后将8重量份的抗菌整理功能剂(上海赫特abm918)加入混合均匀后,逐滴加入15毫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滴加完毕后,升温搅拌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抗菌纤维。
26.3)抗皱防缩树脂液的制备将12重量份聚乙烯醇加入50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油浴加热,冷凝回流,升高温度至90℃,在1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继续加入5重量份乳化剂和ph调节剂,调节ph为5,继续在1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继续加入100重量份醋酸乙烯酯、55重量份丙烯酸甲酯和0.3份引发剂过硫酸铵,继续在1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降至室温,过滤,出料即可。
27.4)抗菌防皱织物的制备将涤纶弹性纤维和抗菌纤维按照质量比为1:0.35制成纱线;2)将制成的纱线在抗
皱防缩树脂液中浸轧,浸轧完成后,先在100℃下进行烘干,然后在温度160℃下进行焙烘,最后得到抗菌防皱织物。
28.实施例31)涤纶弹性纤维的制备称取涤纶切片100重量份,再将涤纶切片加入50重量份的混合物中并进行加热,得到涤纶混合熔融液;将制得的涤纶混合熔融液进行纺丝,冷却后得到涤纶弹性纤维。其中,所述的混合物按质量份数计,包括:聚醚二醇100份、环糊精50份、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80份、气相二氧化硅15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120份、硬脂酸钙15份。
29.2)抗菌纤维的制备将100重量份棉麻纤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常温下浸渍60分钟,洗涤至中性并烘干,得到预处理棉麻纤维;将预处理的棉麻纤维加入200毫升的丙酮溶液中,然后将5重量份的抗菌整理功能剂(上海赫特abm918)加入混合均匀后,逐滴加入10毫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滴加完毕后,升温搅拌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抗菌纤维。
30.3)抗皱防缩树脂液的制备将15重量份聚乙烯醇加入60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油浴加热,冷凝回流,升高温度至90℃,在1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继续加入6重量份乳化剂和ph调节剂,调节ph为6,继续在1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继续加入100重量份醋酸乙烯酯、60重量份丙烯酸甲酯和0.5份引发剂过硫酸钾,继续在10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降至室温,过滤,出料即可。
31.4)抗菌防皱织物的制备将涤纶弹性纤维和抗菌纤维按照质量比为1:0.30制成纱线;2)将制成的纱线在抗皱防缩树脂液中浸轧,浸轧完成后,先在95℃下进行烘干,然后在温度158℃下进行焙烘,最后得到抗菌防皱织物。
32.对实施例1~3所制得的抗菌防皱织物进行抗菌和防皱性能测试。抗菌性能测试参照gb/t 31713-2015标准。测得:实施例1~3对于大肠杆菌抑制率达99.5%以上。特别的,经3次水洗后,织物缩水率<5%;洗涤50次后,大肠杆菌抑菌率仍能达到99.0%以上。
33.抗皱性能测试参照t/cntac 65-2020标准在弹性恢复仪上测试。测得:实施例1~3的防皱织物急弹回复角高达332
°
,缓弹回复角高达363
°

34.从测试结果来看,本发明实施例1~3的抗菌防皱织物具有较强的强度和弹性恢复能力,以及较好的抑菌效果,从而满足织物的抗菌性和抗皱性需求,因此,本发明的抗菌防皱织物在纺织品领域,特别是针织混纺织物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比如用于生产针织混纺靠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