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布料的蜡染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209941发布日期:2022-03-12 04:2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布料的蜡染加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纺织布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布料的蜡染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2.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夹缬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贵州、云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长蜡染,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传统蜡染加工制作主要包括原料处理、点蜡、染色、去蜡等工序,经过这些工序,基本上能完成了蜡染的制作。
3.但在纺织布料浸染时,需要加工者手持布料,反复将布料染色晒干,工序比较繁琐,加工者很难保证浸染的质量,布料不能均匀的与染液接触,容易使布料染色后出现深浅不一的现象,导致了残次品蜡染布料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布料的蜡染加工方法,通过吹气机构配合活动机构,在纺织布料进入染缸后,带动纺织布料活动,使其表面与染液充分接触,避免了布料染色不均匀。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纺织布料的蜡染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将待加工的纺织布料浸泡揉搓捶打清洗及日晒,用草木灰煮2~3小时进行漂白、晒干,再用魔芋或白芨汁在布上均匀涂抹上浆,待阴干后,将其表面磨平;
7.s2,将蜡液倒入铜铸件并加热,使用铜蜡刀配合铜铸件对布料进行画蜡处理,使蜡液渗透到纺织布料内;
8.s3,将染液倒入染缸内,取纺织布料,将其一端固定住,对其进行浸染处理;
9.s4,将染好的纺织布料浸入沸水中,当蜡浮于水面时用勺舀出或用布沾蜡后取出,再放入60℃温水中进行二次退蜡,最后进入水洗;
10.s5,脱蜡后,对纺织布料进行皂煮,然后在水中浸漂一个昼夜然后再三次洗净,晾干完成蜡染的加工制作。
11.优选的,所述染缸的右侧靠近下端固定安装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顶部靠近染缸处固定安装有输出管,所述染缸的内侧设置有吹气机构,所述染缸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机构。
12.优选的,所述吹气机构包括固定柱、弹性套接筒、固定件和出气件,所述固定柱固定安装在染缸的内壁底部靠近右侧处,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弹性套接筒活动套接在固定柱的外表面,所述固定件设置在弹性套接筒的上端,所述出气件设置在固定件的下端。
13.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活动环、夹紧条、转接件和卡块,所述活动环通过固定杆固定安装在弹性套接筒的上端,所述活动环活动套接在固定柱的外表面,所述夹紧条固定安装在活动环的外表面远离染缸右侧处,所述转接件固定安装在夹紧条的下端,所述卡块活动卡接在固定柱外表面的卡槽中,所述卡块的底部与弹性套接筒的顶部相接触。
14.优选的,所述出气件包括转动杆、弹性片、接触球、弹性橡胶片和连接管,所述转动杆通过转接件转动安装在夹紧条的下端,所述转动杆的内侧中空,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弹性片固定安装在转动杆的外表面,所述弹性片远离转动杆的一端与转接件的外表面相接,所述接触球固定安装在转动杆内侧空腔中,所述弹性橡胶片固定安装在转动杆外表面的圆形通孔内,所述弹性橡胶片的中心设有开口,所述弹性橡胶片与接触球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连接管固定插接在弹性套接筒的外表面靠近顶部处,所述连接管远离弹性套接筒的一端与转动杆相接。
15.优选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s形板、活动件、卡条、收缩螺栓和配重块,所述s形板固定安装在染缸的内侧底部靠近左侧,所述活动件设置在s形板的外表面,所述卡条固定安装在s形板的外表面靠近弹性套接筒的一端,所述收缩螺栓转动插接在s形板的上端,所述收缩螺栓的下端贯穿s形板的中心,所述收缩螺栓与s形板中心的螺纹筒螺纹连接,所述配重块固定安装在收缩螺栓的下端。
16.优选的,所述活动件包括弹性板和导通口,所述弹性板固定安装在s形板的外表面,所述弹性板与染缸的正面和背面内壁相接,所述导通口开设在s形板的外表面。
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布料的蜡染加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该纺织布料的蜡染加工方法,设置吹气机构和活动机构,在纺织布料进入染缸后,带动纺织布料活动,使其表面与染液充分接触,并在布料脱离染缸后加快布料的风干,避免了布料染色不均匀,加快了布料浸染的效率。
19.(2)、该纺织布料的蜡染加工方法,抽风机工作,将空气从外侧导入弹性套接筒的内侧,经过连接管,空气流入转动杆内侧,带动弹性片活动,使其与接触球的接触关系脱离,空气从弹性片中心流出,将染缸中的染液推动,流动的染液带动纺织布料在染缸中展开,并不断摆动,在不断摆动下纺织布料与染液充分接触,使纺织布料更加快速均匀的着色。
20.(3)、该纺织布料的蜡染加工方法,当转动杆处流出的空气推动染液流动时,染液对转动杆产生与其流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转动杆受力时,对弹性套接筒施力,使弹性套接筒压缩,在弹性套接筒的弹性回复力大于挤压力时,弹性套接筒恢复形变,转动杆配合弹性套接筒往复活动,使转动杆在竖直方向上往复活动,使染液中浸泡的纺织布料产生起伏,使其更加快速的着色。
21.(4)、该纺织布料的蜡染加工方法,当转动杆内流出的空气推动染液活动时,染液对转动杆的作用力带动转动杆压缩弹性片,在弹性片的弹性作用下,转动杆在转接件的下端往复摆动,促使染缸中的染液不断流动,加快了布料着色的同时,将染液搅动均匀,避免了染液下端的颜料在重力作用下不断沉淀,影响布料的浸染。
22.(5)、该纺织布料的蜡染加工方法,当浸染的纺织布料过长时,使用卡条将纺织布料的另一端固定,转动收缩螺栓,使纺织布料完全浸入染液中,当出气件工作时,染缸中的染液流动,染液流动时拍打s形板,使s形板在弹性板的配合下不断摆动,从而带动布料在染液中舒展,使布料着色更加完全。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弹性套接筒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转动杆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弹性套接筒处剖视图;
27.图5为本发明图4中a处结构放大图;
28.图6为本发明图4中b处结构放大图;
29.图7为本发明s形板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染缸;2、抽风机;3、输出管;4、吹气机构;41、固定柱;42、弹性套接筒;43、固定件;431、活动环;432、夹紧条;433、转接件;434、卡块;44、出气件;441、转动杆;442、弹性片;443、接触球;444、弹性橡胶片;445、连接管;5、活动机构;51、s形板;52、活动件;521、弹性板;522、导通口;53、卡条;54、收缩螺栓;55、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2.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3.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布料的蜡染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4.s1,将待加工的纺织布料浸泡揉搓捶打清洗及日晒,用草木灰煮2~3小时进行漂白、晒干,再用魔芋或白芨汁在布上均匀涂抹上浆,待阴干后,将其表面磨平;
35.s2,将蜡液倒入铜铸件并加热,使用铜蜡刀配合铜铸件对布料进行画蜡处理,使蜡液渗透到纺织布料内;
36.s3,将染液倒入染缸1内,取纺织布料,将其一端固定住,对其进行浸染处理;
37.s4,将染好的纺织布料浸入沸水中,当蜡浮于水面时用勺舀出或用布沾蜡后取出,再放入60℃温水中进行二次退蜡,最后进入水洗;
38.s5,脱蜡后,对纺织布料进行皂煮,然后在水中浸漂一个昼夜然后再三次洗净,晾干完成蜡染的加工制作。
39.染缸1的右侧靠近下端固定安装有抽风机2,抽风机2的顶部靠近染缸1处固定安装有输出管3,染缸1的内侧设置有吹气机构4,染缸1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机构5。
40.吹气机构4包括固定柱41、弹性套接筒42、固定件43和出气件44,固定柱41固定安装在染缸1的内壁底部靠近右侧处,固定柱41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固定柱4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环,限位环套接在连接管445的外侧,与连接管445活动连接,时连接管445的最高点始终位于固定柱41上端处,防止了染液通过连接管445倒流至弹性套接筒42内,弹性套接筒42活动套接在固定柱41的外表面,固定件43设置在弹性套接筒42的上端,固定件43包括活动环431、夹紧条432、转接件433和卡块434,活动环431通过固定杆固定安装在弹性套接筒42的上端,活动环431活动套接在固定柱41的外表面,夹紧条432固定安装在活动环431的
外表面远离染缸1右侧处,转接件433固定安装在夹紧条432的下端,卡块434活动卡接在固定柱41外表面的卡槽中,卡块434的底部与弹性套接筒42的顶部相接触,出气件44设置在固定件43的下端,出气件44包括转动杆441、弹性片442、接触球443、弹性橡胶片444和连接管445,转动杆441通过转接件433转动安装在夹紧条432的下端,转动杆441的内侧中空,转动杆441的外表面开设有圆形通孔,弹性片442固定安装在转动杆441的外表面,弹性片442远离转动杆441的一端与转接件433的外表面相接,接触球443固定安装在转动杆441内侧空腔中,弹性橡胶片444固定安装在转动杆441外表面的圆形通孔内,弹性橡胶片444的中心设有开口,弹性橡胶片444与接触球443的外表面相接触,连接管445固定插接在弹性套接筒42的外表面靠近顶部处,连接管445远离弹性套接筒42的一端与转动杆441相接。
41.活动机构5包括s形板51、活动件52、卡条53、收缩螺栓54和配重块55,s形板51固定安装在染缸1的内侧底部靠近左侧,活动件52设置在s形板51的外表面,活动件52包括弹性板521和导通口522,弹性板521固定安装在s形板51的外表面,弹性板521与染缸1的正面和背面内壁相接,导通口522开设在s形板51的外表面,s形板51活动时,s形板51外侧的染液被推动,部分染液从导通口522处流入或流出,使导通口522处的染液的流速偏高,加快了染缸1内染液的流动,使染液的颜色更加均匀,卡条53固定安装在s形板51的外表面靠近弹性套接筒42的一端,收缩螺栓54转动插接在s形板51的上端,收缩螺栓54的下端贯穿s形板51的中心,收缩螺栓54与s形板51中心的螺纹筒螺纹连接,配重块55固定安装在收缩螺栓54的下端,在s形板51活动时,配重块55随之活动,并在惯性的作用拉动s形板51,使s形板51的活动幅度增大,增强对布料的摆动效果。
42.使用时,向染缸1中灌入染液,使用夹紧条432将纺织布料一端夹紧,压缩弹性套接筒42,使纺织布料浸泡在染液中,将卡块434卡入固定柱41外表面的卡槽中,此时打开抽风机2的开关,抽风机2工作,将空气从外侧导入弹性套接筒42的内侧,经过连接管445,空气流入转动杆441内侧,带动弹性片442活动,使其与接触球443的接触关系脱离,空气从弹性片442中心流出,将染缸1中的染液推动,流动的染液带动纺织布料在染缸1中展开,并不断摆动,在不断摆动下纺织布料与染液充分接触,使纺织布料更加快速均匀的着色,当转动杆441处流出的空气推动染液流动时,染液对转动杆441产生与其流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转动杆441受力时,对弹性套接筒42施力,使弹性套接筒42压缩,在弹性套接筒42的弹性回复力大于挤压力时,弹性套接筒42恢复形变,转动杆441配合弹性套接筒42往复活动,使转动杆441在竖直方向上往复活动,使染液中浸泡的纺织布料产生起伏,使其更加快速的着色,当转动杆441内流出的空气推动染液活动时,染液对转动杆441的作用力带动转动杆441压缩弹性片442,在弹性片442的弹性作用下,转动杆441在转接件433的下端往复摆动,促使染缸1中的染液不断流动,加快了布料着色的同时,将染液搅动均匀,避免了染液下端的颜料在重力作用下不断沉淀,影响布料的浸染,当浸染的纺织布料过长时,使用卡条53将纺织布料的另一端固定,转动收缩螺栓54,使纺织布料完全浸入染液中,当出气件44工作时,染缸1中的染液流动,染液流动时拍打s形板51,使s形板51在弹性板521的配合下不断摆动,从而带动布料在染液中舒展,使布料着色更加完全。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