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仿生超疏水型生物基多功能纺织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1621521发布日期:2022-09-23 23:2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仿生超疏水型生物基多功能纺织物的制备方法

1.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仿生超疏水型生物基多功能纺织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纺织物因其实惠的价格和舒适性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家居、服装、医疗和汽车装饰等行业。但是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更新以及对安全的要求等因素的考虑,纺织物自身所备的单纯的穿戴和装饰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所需,更多的功能性质如阻燃,耐酸碱,自清洁等需求也需要引入到普通纺织物中,旨在开拓纺织物更广泛的应用。
3.为达到相应的自清洁、防污染的需求,研究人员模仿荷叶表面结构制备了超疏水材料。此外,在制备超疏水表面结构时使用阻燃剂所形成微米-纳米粗糙结构可以赋予纺织物兼具超疏水性和阻燃性能,进而使得改性的阻燃型超疏水纺织物具有更为优秀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甚至可以应用于包括消防制服、救援帐篷和海上溢油处理等更加严苛的极端环境。
4.目前,虽然将阻燃性能和疏水性能集合到纺织物的方法众多,同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针对功能化防织物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从阻燃剂的选择出发,有效的卤基化合物和有机磷基化合物等都会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烟气。因此,如何通过使用绿色环保型阻燃物质以减少有害烟气的产生成为阻燃改性过程中重点。另一方面,目前对纺织物的改性方法有喷涂法、溶胶-凝胶法、刻蚀法和层层自组装法等。前几种方法不但工艺繁琐,很难实现大面积应用,并且对仪器,场地和空间有较高的要求。此外,所制备的纺织物表面有效成分的粘附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其耐久性一般较差。相比之下,采用层层自组装法修饰纺织物可以减化操作过程,有利于实现推广和应用。
5.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式,采用无卤绿色环保的酸源、炭源以及低表面能修饰剂为原料,制备超疏水型阻燃纺织物。该设计思路源于有效的膨胀阻燃机制,阻燃剂在纺织物燃烧过程时催化形成炭层,在释放的惰性气体的诱导下阻隔热和物质的传递,进而实现高效阻燃的目标。并且,生物基试剂的使用减少了化学成分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并且降低传统超疏水纺织物的制造成本,同时打破了成分因素对纺织物应用场合的限制。此外,本专利所涉及的层层自组装技术中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主要依靠静电和氢键等相互作用力作为成膜驱动力,方法简单,不依赖大型设备,易于操作和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所制备的功能化纺织物具有超疏水性能稳定和阻燃效果优异等特点,不但具有低成本、环境友好、便捷和高效率等优势, 同时赋予纺织物以自清洁、阻燃和油水分离等多功能性,有效提高了纺织物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旨在解决传统阻燃剂和低表面能修饰剂在纺织物制备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采用绿色环保的生物基膨胀阻燃体系和无氟低表面能修饰剂,借助简单易行的层层
沉积技术,进而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廉价和高效的超疏水型阻燃纺织物材料。
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绿色仿生超疏水型生物基多功能纺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纺织物的预处理:首先,将裁剪成3
×
15 cm2大小的纺织物浸泡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0.5 h,使棉布上附着的油脂溶于无水乙醇,防止被污染的纺织物影响实验结果。然后,将纺织物置于80
ꢀ°
c的干燥箱中烘干处理4 h。然后,采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0.5 h,并于 80
ꢀ°
c的干燥箱中烘干处理4 h,除去纺织物表面可溶于水的杂质,记为fabrics;(2)纺织物的阻燃改性:a溶液的制备:称取8 g可膨胀阻燃体系中的生物基酸源试剂置于烧杯中,加入100 ml去离子水,制成浓度为80 mg/ml的溶液;b溶液的制备:称取0.2 g炭源试剂置于烧杯中,加入100 ml去离子水,制成浓度为2 mg/ml的溶液;室温下,将cotton浸泡在a溶液中10 min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3次后,用冷风吹干处理10 min。然后,再将其置于b溶液中浸泡10 min,用去离子水冲洗反复冲洗3次后,用冷风吹干处理10 min,记作一个循环(sp-1bl)。重复上述过程,分别制备sp-5bl,sp-10bl,sp=15bl,并计算增重,最终的阻燃纺织物标记为sp-nbl@ fabrics;(3)纺织物的超疏水修饰:将上述制备的sp-nbl@fabrics置于溶解1 g低表面能修饰剂的25 ml有机溶剂 中,浸泡10 min。然后,将其置于干燥箱中干燥1 h,获得超疏水型阻燃纺织物,记作p@sp-bl@fabric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仿生超疏水型生物基多功能纺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纺织物为棉布、涤纶、麻布和绸缎中的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仿生超疏水型生物基多功能纺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生物基酸源为植酸钠、植酸钙、植酸、核酸中的一种或组合;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仿生超疏水型生物基多功能纺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炭源为纤维素、阿拉伯树胶、淀粉、壳聚糖、蛋白质(氨基酸)中的一种或组合;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仿生超疏水型生物基多功能纺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低表面能修饰剂为聚二甲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硬脂酸、有机硅树脂、蜂蜡、巴西棕榈酸中的一种或组合。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相对于已有的阻燃型超疏水纺织物的制备方案,本专利采用对环境和人体无污染无毒的生物基膨胀阻燃体系和无氟表面修饰剂,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和身体健康。实验表明,所制备的阻燃型超疏水纺织物的水静态接触角为151.2
°
,滚动角为8
°
。垂直燃烧测试中纺织物不被点燃,不产生熔滴,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此外,纺织物具备的超疏水性质最终可以实现自清洁和油水分离且油水分离效率接近100%,通过简单的冲洗就可以使纺织物表面的污染物脱离且不残留水珠;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简单的过滤,重油/水或水/轻油的混合溶液即可分离。本发明涉及的层层自组装法可以拓展到泡沫,棉花,棉线等材料领域。集阻燃、超疏水、自清洁和油水分离等功能为一体的纺织物可被应用到消防等特殊工种的工作
服,帐篷,甚至是应用于更加严苛的环境中。
附图说明
10.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棉织物的红外光谱图。
11.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棉织物的能谱图。
12.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棉织物的扫描电镜照片。
13.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棉织物的垂直燃烧实验照片。
14.图5为实施例1提供的棉织物的水静态接触角、滚动角和自清洁实验。
15.图6为实施例1提供的棉织物的油水分离实验图。
16.图7为实施例1提供的棉织物的吸油实验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例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试剂等均从常规市场等商业途径得到。下列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绿色仿生超疏水型生物基多功能纺织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9.(1)纺织物的预处理:首先,将裁剪成3
×
15 cm2大小的棉织物浸泡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0.5 h,使棉布上附着的油脂溶于无水乙醇,防止被污染的纺织物影响实验结果。然后,将纺织物置于80
ꢀ°
c的干燥箱中烘干处理4 h。然后,采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0.5 h,并于 80
ꢀ°
c的干燥箱中烘干处理4 h,除去纺织物表面可溶于水的杂质,记为fabrics;(2)纺织物的阻燃改性:a溶液的制备:称取8 g植酸置于烧杯中,加入100 ml去离子水,制成浓度为80 mg/ml的溶液;b溶液的制备:称取0.2 g聚乙烯亚胺置于烧杯中,加入100 ml去离子水,制成浓度为2 mg/ml的溶液;室温下,将cotton浸泡在a溶液中10 min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3次后,用冷风吹干处理10 min。然后,再将其置于b溶液中浸泡10 min,用去离子水冲洗反复冲洗3次后,用冷风吹干处理10 min,记作一个循环(sp-1bl)。重复上述过程,分别制备sp-5bl,sp-10bl,sp=15bl,并计算增重,最终的阻燃纺织物标记为sp-nbl@ fabrics;(3)纺织物的超疏水修饰:将上述制备的sp-nbl@fabrics置于溶解1 g聚二甲基硅氧烷的25 ml有机溶剂 中,浸泡10 min。然后,将其置于干燥箱中干燥1 h,获得超疏水型阻燃纺织物,记作p@sp-bl@fabrics。
20.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绿色仿生超疏水型生物基多功能纺织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21.(1)纺织物的预处理:首先,将裁剪成3
×
15 cm2大小的绸缎浸泡在无水乙醇中,超
声清洗0.5 h,使棉布上附着的油脂溶于无水乙醇,防止被污染的纺织物影响实验结果。然后,将纺织物置于80
ꢀ°
c的干燥箱中烘干处理4 h。然后,采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0.5 h,并于 80
ꢀ°
c的干燥箱中烘干处理4 h,除去纺织物表面可溶于水的杂质,记为fabrics;(2)纺织物的阻燃改性:a溶液的制备:称取8 g植酸置于烧杯中,加入100 ml去离子水,制成浓度为80 mg/ml的溶液;b溶液的制备:称取0.2 g聚乙烯亚胺置于烧杯中,加入100 ml去离子水,制成浓度为2 mg/ml的溶液;室温下,将cotton浸泡在a溶液中10 min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3次后,用冷风吹干处理10 min。然后,再将其置于b溶液中浸泡10 min,用去离子水冲洗反复冲洗3次后,用冷风吹干处理10 min,记作一个循环(sp-1bl)。重复上述过程,分别制备sp-5bl,sp-10bl,sp=15bl,并计算增重,最终的阻燃纺织物标记为sp-nbl@ fabrics;(3)纺织物的超疏水修饰:将上述制备的sp-nbl@fabrics置于溶解1 g聚二甲基硅氧烷的25 ml有机溶剂 中,浸泡10 min。然后,将其置于干燥箱中干燥1 h,获得超疏水型阻燃纺织物,记作p@sp-bl@fabrics。
22.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绿色仿生超疏水型生物基多功能纺织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23.(1)纺织物的预处理:首先,将裁剪成3
×
15 cm2大小的棉织物浸泡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0.5 h,使棉布上附着的油脂溶于无水乙醇,防止被污染的纺织物影响实验结果。然后,将纺织物置于80
ꢀ°
c的干燥箱中烘干处理4 h。然后,采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0.5 h,并于 80
ꢀ°
c的干燥箱中烘干处理4 h,除去纺织物表面可溶于水的杂质,记为fabrics;(2)纺织物的阻燃改性:a溶液的制备:称取8 g植酸钠置于烧杯中,加入100 ml去离子水,制成浓度为80 mg/ml的溶液;b溶液的制备:称取0.2 g纤维素置于烧杯中,加入100 ml去离子水,制成浓度为2 mg/ml的溶液;室温下,将cotton浸泡在a溶液中10 min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3次后,用冷风吹干处理10 min。然后,再将其置于b溶液中浸泡10 min,用去离子水冲洗反复冲洗3次后,用冷风吹干处理10 min,记作一个循环(sp-1bl)。重复上述过程,分别制备sp-5bl,sp-10bl,sp=15bl,并计算增重,最终的阻燃纺织物标记为sp-nbl@ fabrics;(3)纺织物的超疏水修饰:将上述制备的sp-nbl@fabrics置于溶解1 g聚二甲基硅氧烷的25 ml有机溶剂 中,浸泡10 min。然后,将其置于干燥箱中干燥1 h,获得超疏水型阻燃纺织物,记作p@sp-bl@fabrics。
24.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绿色仿生超疏水型生物基多功能纺织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25.(1)纺织物的预处理:首先,将裁剪成3
×
15 cm2大小的棉织物浸泡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0.5 h,使棉布上附着的油脂溶于无水乙醇,防止被污染的纺织物影响实验结果。然后,将纺织物置于80
ꢀ°
c的干燥箱中烘干处理4 h。然后,采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0.5 h,并于 80
ꢀ°
c的干燥箱中烘干处理4 h,除去纺织物表面可溶于水的杂质,记为fabrics;(2)纺织物的阻燃改性:a溶液的制备:称取8 g植酸置于烧杯中,加入100 ml去离子水,制成浓度为80 mg/ml的溶液;b溶液的制备:称取0.2 g聚乙烯亚胺置于烧杯中,加入100 ml去离子水,制成浓度为2 mg/ml的溶液;室温下,将cotton浸泡在a溶液中10 min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3次后,用冷风吹干处理10 min。然后,再将其置于b溶液中浸泡10 min,用去离子水冲洗反复冲洗3次后,用冷风吹干处理10 min,记作一个循环(sp-1bl)。重复上述过程,分别制备sp-5bl,sp-10bl,sp=15bl,并计算增重,最终的阻燃纺织物标记为sp-nbl@ fabrics;(3)纺织物的超疏水修饰:将上述制备的sp-nbl@fabrics置于溶解1 g蜂蜡的25 ml有机溶剂 中,浸泡10 min。然后,将其置于干燥箱中干燥1 h,获得超疏水型阻燃纺织物,记作p@sp-bl@fabrics。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