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度调节面料

文档序号:30649247发布日期:2022-07-05 23:3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度调节面料

1.本发明属于服装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度调节面料。


背景技术:

2.生活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夏天穿棉类高吸湿性的服装,在出汗量并不大的时候,感觉很舒适。但一旦出汗量大,棉质服装很快就会湿透并贴在皮肤上,导致湿后的感受非常差;化纤则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干燥情况下穿着,由于其含湿量低,导致亲肤性差,舒适性也不好。
3.人体活动过程中,出汗量受环境影响很大。如户外太阳底下瞬间出汗很多,需要尽快吸走汗水以保持舒适性。同时,也需要汗水的适量蒸发以降低温度。在较阴凉区域,汗水会使人感觉阴冷,这时候需要湿的部分不要直接与皮肤接触以提升舒适性。
4.中国专利cn109371680公布了一种湿度感应自调节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将高亲水树脂非对称涂覆在切割后的布面上。利用树脂干燥脱水后形成的应力,带动面料的方式使其产生卷曲,达到形成孔洞透气降温的目的。而雨天树脂遇湿后,会发生膨胀,带动面料封闭透气孔,恢复到平服的状态,起到保暖的效果。该专利用树脂吸放湿后的状态不同形成应力差别。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湿度调节面料,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吸湿面料亲肤性和舒适性差的缺陷。
6.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度调节面料,所述面料包括短纤纱和涤纶长丝,所述短纤纱处于长丝的夹层中;所述短纤纱成分按照质量分数包括亲水pu短纤1~5%、棉50~99%、涤纶0~40%和天丝0~60%,所述面料经过吸湿速干整理。
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湿度调节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将亲水pu和交联剂溶于溶剂中,得到纺丝液,静电纺丝,以短纤维棉网作为接收装置,然后纺纱,得到短纤纱,其中短纤维棉网包括棉或棉的混合物,所述棉的混合物包括棉以及涤纶、天丝中的至少一种;
9.(2)将步骤(1)中短纤纱熟化,将熟化后的短纤纱与长丝交织,得到面料,其中长丝的直径比短纤纱直径大20%以上;
10.(3)将步骤(2)中面料前处理,染色,然后浸渍于吸湿速干整理剂中,焙烘,得到湿度调节面料。
11.所述步骤(1)中亲水pu为聚乙二醇软链段水性聚氨酯,例如fs-809;亲水pu直径为200~500nm。
12.所述步骤(1)中交联剂为防水透湿交联剂,例如df-897;溶剂为水。
13.所述步骤(1)中纺丝液按照质量分数包括亲水pu30%~60%,交联剂5%~10%,其余为去离子水。
14.所述步骤(1)中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为:电压30~80kv,距离30~50cm。
15.所述步骤(1)中静电纺丝装置为铺面+静电纺丝联合设备(在普通梳棉机上面增加静电纺丝装备),可参见中国专利cn110295399a。
16.所述步骤(2)中熟化温度为50~90℃,熟化时间为24~72小时。含有的pu及交联剂纱,需经过熟化以提升使用牢度。
17.所述步骤(2)中短纤纱支数为120s-30s;长丝选用50d~200d品种。
18.所述步骤(2)中熟化后的短纤纱与长丝交织的比例为2:1到6:1。
19.所述步骤(3)中前处理为:将面料浸渍在前处理溶液中80~100℃处理30~60分钟,其中前处理溶液包括纯碱5~15g/l和双氧水1~8g/l。根据后续染色鲜艳度,选择前处理溶液中纯碱和双氧水的浓度。
20.所述步骤(3)中染色为:将面料在染液中染色,染色温度为50-70度,染色时间为50-90分钟,染液ph为11-15。
21.所述步骤(3)中吸湿速干整理剂为鲁道夫吸湿速干整理剂;吸湿速干整理剂用量为20~80g/l,ph值4.5~5。
22.所述步骤(3)中浸渍温度为20~30℃,浸渍时间为4~10秒。
23.所述步骤(3)中焙烘温度为130℃~170℃,焙烘时间为1~3min。
2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湿度调节面料在湿控温控服装中的应用。
25.本发明面料具有湿控温控效果,采用静电纺工艺,将高亲水pu纤维化添加到短纤中,在纱线中形成储水点,制作具有高亲水性和保水性的短纤纱。同时,选用直径较小的短纤纱与直径较大的化纤进行交织,利用短纤纱较细的特点,将其藏于织物的中间层,避免其吸湿后与皮肤接触。
26.本发明长丝的直径比短纤纱大20%以上,使成品中的短纤纱可以处于长丝的夹层中,用于储存及调节水分,同时达到不与身体直接接触的效果,避免潮湿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
27.有益效果
28.(1)本发明利用静电纺抽丝工艺,在铺棉的同时,将200~500nm的亚微米亲水pu丝混入短纤纱中,占比1~5%。由于纱线只有普通短纤纱纤维的二十分之一,可以更好的隐藏在纱线中,而不会成成纱造成影响,吸湿更佳均匀;
29.(2)本发明利用负载有高吸湿pu的短纤纱,形成与涤纶长丝的亲水梯度差。当人体出汗的时候,短纤纱优先将汗水吸收并存储,避免汗渍在皮肤上的聚集;
30.(3)本发明利用短纤纱与长丝涤纶的直径差异,避免储水后的短纤纱与皮肤接触,从而降低潮湿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
31.(4)本发明利用人体不再出汗时,长丝部分会迅速风干,与高亲水pu纱形成反向潮湿梯度差,从而向涤纶长丝补水以持续蒸发,达到持久降温的效果;
32.(5)本发明高亲水pu纱如一个小型蓄水池,实时调节和平衡服装的湿热性能表现,提升穿着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静电纺纱线线性包覆效果图,其中a、b、c、d为不同放大倍数的静电纺
纤维在短纤维上的线性包覆情况,细的纤维为静电纺纤维。
34.图2为本发明长丝和短纤纱的织造配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36.pu选用丹东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聚乙二醇软链段水性聚氨酯fs-809,交联剂选用丹东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防水透湿交联剂df-897。
37.实施例1
38.变化湿控调节面料生产工艺:
39.工艺流程:配棉——纺纱——熟化——织造搭配——染整——成品
40.主要技术指标:
41.1配棉:
42.短纤纱各自的成分含量:亲水pu短纤3%、棉70%、涤纶短纤27%;
43.其中pu短纤采用静电纺抽丝方式直接负载在棉网上,静电纺丝液为:
44.pu其质量占比为40%。交联剂df-897,其质量占比为5%,其余为去离子水。
45.亲水pu纤维制作的具体步骤为:配置pu及交联剂,用静电纺纺丝工艺;静电纺电压50kv,距离为30cm;短纤维棉网(含有棉72.2%和涤纶短纤27.8%)直接作为静电纺接收装置,通过静电纺速度控制pu纤维加载量直接负载在棉网上,静电纺丝量为7.5%,控制最终pu短纤含量3%。后续经过纺纱工序,制作成50s的短纤纱。
46.2纱线熟化
47.具体工艺为:80℃烘房,存储24小时。
48.3织造
49.选用涤纶长丝与短纤的交织工艺,其中长丝选用150d品种,短纤纱选用50s,按照2:1进行搭配。
50.4染色
51.染色前处理,纯碱10g/l,30%双氧水5g/l。90℃处理45min。
52.染色:配方活性红3bs 2.5%owf、活性黄3rs 0.6%owf。
53.染色条件水比1:8(1公斤布,需要8公斤水),60度60分钟,染液ph为13。
54.5后整定型
55.鲁道夫吸湿速干整理剂feran ice 30g/l,ph值4.5~5(25℃浸泡5秒,带液量100%),170℃焙烘2min。
56.将本实施例得到的湿控调节面料进行性能测试,如表1和表2所示,其中,gb/t 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测试方法;持续凉感测试方法(tastex cool-ex-2008)。
57.表1和2中无pu样的制备方法参考上述含pu样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过程中不增加pu静电纺环节,其余均与上述方法相同。
58.表1:150d/50s平纹面料测试结果
59.[0060][0061]
表2功能测试
[0062]
[0063][0064]
由表中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产品,吸水保水比对比有很大提升。另外,在持续凉感温度以及持续时间上,都有很大的提升,说明本发明产品在舒适性控制方面有很好的表现。
[0065]
实施例2
[0066]
四模珠地湿控面料生产工艺:
[0067]
工艺流程:配棉——纺纱——熟化——织造搭配——染整——成品
[0068]
主要技术指标:
[0069]
1配棉:
[0070]
短纤纱各自的成分含量:亲水pu短纤4%、棉70%、天丝26%;
[0071]
其中pu短纤采用静电纺抽丝方式直接负载在棉网上,静电纺丝液为:
[0072]
pu其质量占比为50%。交联剂df-897,其质量占比为8%,其余为去离子水。
[0073]
亲水pu纤维制作的具体步骤为:配置pu及交联剂,用静电纺纺丝工艺;静电纺电压50kv,距离为45cm,短纤维棉网含有棉72.9%和天丝27.1%直接作为静电纺接收装置,pu纤维直接负载在棉网上,通过静电纺速度控制pu纤维加载量直接负载在棉网上,静电纺丝量为8%,控制最终pu短纤含量4%。后续经过纺纱工序,制作成70支的短纤纱。
[0074]
2纱线熟化
[0075]
具体工艺为:60℃烘房,存储48小时。
[0076]
3织造
[0077]
选用涤纶长丝与短纤的交织工艺,其中长丝选用120d品种,短纤纱选用70s,按照3:1进行搭配,织造四模珠地品种。
[0078]
4染色
[0079]
染色前处理,纯碱8g/l,30%双氧水8g/l,90摄氏度45分钟。
[0080]
染色:配方活性红3bs 4.5%owf、活性蓝fnr 0.6%owf。
[0081]
染色条件水比1:8(1公斤布,需要8公斤水),60度90分钟,染液ph为13。
[0082]
5后整定型
[0083]
鲁道夫吸湿速干整理剂feran ice 40g/l,ph值4.5~5,25℃浸泡5秒,带液量100%,150℃焙烘2.5min。
[0084]
图1表明:通过静电纺工艺,可以将高亲水pu纱,很好的包覆在纱线里面,起到水分调效果。
[0085]
将本实施例得到的湿控调节面料进行性能测试,如表3和表4所示,其中,gb/t 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测试方法;持续凉感测试方法(tastex cool-ex-2008)。
[0086]
表3和4中无pu样的制备方法参考上述含pu样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过程中不增加静电纺添加pu环节,其余均与上述方法相同。
[0087]
表3:120d/70s珠地面料测试结果
[0088]
[0089][0090]
表4功能测试
[0091]
[0092][0093]
由表中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产品,吸水保水比对比有很大提升。另外,在持续凉感温度以及持续时间上,都有很大的提升,说明本发明产品在舒适性控制方面有很好的表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