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的折叠机构及应用其的晾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3284发布日期:2021-11-06 03:5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的折叠机构及应用其的晾晒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晾衣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折叠机构及应用其的晾晒装置。


背景技术:

2.现市面上的落地式晾衣架各式各样,如按结构可分为翼型、“x”型、单杆、双杆、对折型,考虑到人们对住宅空间的需求,大部分类型都设有收折功能,各种结构大小不同,其折叠方式、收折后的样式各不相同,而可收折的功能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晾衣架整体的稳固性。在生活中人们对落地式晾衣架的要求最着重的是:一、稳固性,二、实用方便,三、折叠收藏占用空间的大小,且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产品便于运输也是结构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3.目前市面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应该属“x”型晾衣架。“x”型晾衣架一般可折叠,当暂时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整体进行收合,节省空间,使用方便。
4.如专利号为201621307210.6的中国实用新型所示,目前市面上的“x”型晾衣架一般至少包括x架和安装于x架上端部的横杆组成,其中,最重要地部分应当是x架,x架最简单的结构是由两根立杆交叉铰接组成且铰接位置一般在立杆的中部。另外一些比较复杂的“x”型晾衣架还可以包括鞋架或者将立杆设置为高度可调节的伸缩杆。此外,还可以对x架的交叉连接部分进行改进,起到限位和锁紧效果等。
5.然而,当“x”型晾衣架的立杆为高度可调节的伸缩杆时,打开状态后一般会对横杆的高度进行调节,然而一调节后会发现受力不平衡而出现倒塌或者滑动等现象,结构十分不稳定,严重影响使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受力点(衣物等与横杆的接触点,也是立杆的上端部位置)位于站立点(立杆与地面的接触点,也是立杆的下端部位置)的外侧,这样就会导致受力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折叠机构,以及一种晾晒装置,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折叠机构,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和连接件,第一立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连接件铰接,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连接件铰接,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可活动地安装于第一支撑杆且与连接件限位配合;
8.连接件开设有与第一支撑杆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孔;
9.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插入第一限位孔内且能够在第一限位孔内活动;
10.连接件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档位孔;
11.档位孔与限位件限位配合且沿第一限位孔的宽度方向分布;
12.限位件可滑入任一档位孔并对第一支撑杆进行限位。
13.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可调节的折叠机构,该折叠机构主要应用于晾衣架中,为x形折叠架,该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下,限位件与外档位孔限位卡住,当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完全打开后,可通过施加外力于第一支撑杆,将限位件滑入内档位孔,进而实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立杆之间角度的调节,由此,不管如何调节晾衣架高度,均可保证受力点(衣物等与横杆的接触点,也是立杆的上端部位置)位于站立点(立杆与地面的接触点,也是立杆的下端部位置)的内侧,受力均匀、稳定性好。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件为弹性限位件。由此,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件包括弹片和弹珠,弹片设置于第一支撑杆内且与第一支撑杆相抵,弹珠的一端与弹片连接,另一端穿出第一支撑杆与档位孔相配合。由此,推动第一支撑杆,可对弹珠进行挤压,使之从档位孔缩回,调节到位后再次弹出伸入另一档位孔内进行限位。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孔的上端为圆弧形端口,多个档位孔沿圆弧形端口依次间隔设置。由此,摆动第一支撑杆即可完成档位的切换,使用方便。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杆与第一限位孔之间留有缝隙,档位孔为两个,分别为内档位孔和外档位孔,缝隙包括外缝隙和内缝隙;
18.当第一支撑杆与第一限位孔的左孔壁相抵时,第一支撑杆与连接件之间形成外缝隙,限位件滑入内档位孔对第一支撑杆进行限位;
19.当第一支撑杆与第二限位孔的右孔壁相抵时,第一支撑杆与连接件之间形成内缝隙,限位件滑入外档位对第一支撑杆进行限位。
20.由此,可使得限位件滑入内档位孔或者外档位孔来实现不同的使用功能,滑入内档位孔结构更稳定,滑入外档位孔可便于张合。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件开设有与第二支撑杆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孔,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插入第二限位孔内且无法在第二限位孔内活动。由此,第二支撑杆起到支撑作用,只需要实现张合功能,无需具备档位切换调节功能。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立杆贯穿连接件且与连接件的中部铰接。由此,该折叠机构为单边可调节折叠机构。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立杆包括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连接件铰接,第四支撑杆的上端与连接件铰接,限位件与第三支撑杆限位配合,连接件开设有与第三支撑杆相配合的第三限位孔,第三支撑杆的一端插入第三限位孔内且能够在第三限位孔内活动,限位件可活动地安装于第三支撑杆且与连接件限位配合,限位件可以对第三支撑杆进行限位。由此,该折叠机构为双边可调节的折叠机构,即左右两边对称设置,且可对第一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进行角度调节。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件开设有与第四支撑杆相配合的第四限位孔,第四支撑杆的一端插入第四限位孔内且无法在第四限位孔内活动。由此,第四支撑杆起到支撑作用,只需要实现张合功能,无需具备档位切换调节功能。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晾晒装置,包括上述可调节的折叠机构,还包括横杆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安装于横杆的两端部,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可活动地套装于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
26.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晾晒装置应用了上述可调节的折叠机构,可在伸缩杆伸出,即
高度变高后使用折叠机构进行角度调节,将第一支撑杆向内摆动,使得受力点位于站立点的内侧,提高整体稳定性。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可调节的折叠机构,该折叠机构主要应用于晾衣架中,为x形折叠架,该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下,限位件与外档位孔限位卡住,当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完全打开后,可通过施加外力于第一支撑杆,将限位件滑入内档位孔,进而实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立杆之间角度的调节,由此,不管如何调节晾衣架高度,均可保证受力点(衣物等与横杆的接触点,也是立杆的上端部位置)位于站立点(立杆与地面的接触点,也是立杆的下端部位置)的内侧,受力均匀、稳定性好。
29.本实用新型的晾晒装置应用了上述可调节的折叠机构,可在伸缩杆伸出,即高度变高后使用折叠机构进行角度调节,将第一支撑杆向内摆动,使得受力点位于站立点的内侧,提高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可调节的折叠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图1所示的可调节的折叠机构省略部分结构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图1所示的可调节的折叠机构的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图1所示的可调节的折叠机构的限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图1所示的可调节的折叠机构的第一支撑杆与连接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图1所示的可调节的折叠机构的晾晒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图7所示的晾晒装置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图7所示的晾晒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38.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可调节的折叠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10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图5所示的可调节的折叠机构的晾晒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0.图11为图7所示的晾晒装置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41.图12为图7所示的晾晒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42.图1~12中的附图标记:1

横杆;2

折叠机构;3

伸缩杆;4

鞋架;20

缝隙;21

第一立杆;22

第二立杆;23

连接件;24

限位件;201

外缝隙;202

内缝隙;211

第一支撑杆;212

第二支撑杆;221

第三支撑杆;222

第四支撑杆;231

第一限位孔;232

第二限位孔;233

档位孔;241

弹片;242

弹珠;231a

圆弧形端口;233a

内档位孔;233b

外档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44.实施例1
45.图1~5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可调节的折叠机构。
46.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可调节的折叠机构2包括第一立杆21、第二立杆22、连接件23和限位件24。第一立杆21包括第一支撑杆211和第二支撑杆212。第一支撑杆211的
下端与连接件23铰接,第二支撑杆212的上端与连接件23铰接。限位件24可活动地安装于第一支撑杆211且与连接件23限位配合。
47.连接件23开设有与第一支撑杆211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孔231;
48.第一支撑杆211的一端插入第一限位孔231内且通过销轴等与连接件23铰接,第一支撑杆211能够在第一限位孔231内活动。
49.连接件23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档位孔233;
50.档位孔233与限位件24限位配合且沿第一限位孔231的宽度方向分布;
51.限位件24可滑入任一档位孔233并对第一支撑杆211进行限位。
52.限位件24为弹性限位件。由此,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53.限位件24包括弹片241和弹珠242,弹片242设置于第一支撑杆211内且与第一支撑杆211相抵,弹珠242的一端与弹片241连接,另一端穿出第一支撑杆211与档位孔233相配合。本实施方式的弹片241可以为金属弹片。由此,推动第一支撑杆211,可对弹珠241进行挤压,使之从档位孔233缩回,调节到位后再次弹出伸入另一档位孔233内进行限位。
54.第一限位孔231的上端为圆弧形端口231a,多个档位孔233沿圆弧形端口231a依次间隔设置。由此,摆动第一支撑杆211即可完成档位的切换,使用方便。
55.第一支撑杆211与第一限位孔231之间留有缝隙20,档位孔233为两个,分别为内档位孔233a和外档位孔233b。内档位孔233a和外档位孔233b沿第一支撑杆211的宽度方向分布,缝隙20包括外缝隙201和内缝隙202;
56.当第一支撑杆211与第一限位孔231的左孔壁相抵时,第一支撑杆211与连接件23之间形成外缝隙201,限位件24滑入内档位孔233a对第一支撑杆211进行限位;
57.当第一支撑杆211与第二限位孔232的右孔壁相抵时,第一支撑杆211与连接件23之间形成内缝隙202,限位件24滑入外档位孔233b对第一支撑杆211进行限位。
58.由此,可使得限位件24滑入内档位孔233a或者外档位孔233b来实现不同的使用功能,滑入内档位孔233a结构更稳定,滑入外档位孔233b可便于收合。当折叠机构2完全打开和完全收合时,限位件24均是滑入外档位孔233b来实现对第一支撑杆211的限位锁紧,只有当第一支撑杆211进行角度调节时,才会使得限位件24滑入内档位孔233a,来实现调节到位后的第一支撑杆211的锁紧。
59.连接件23开设有与第二支撑杆212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孔232,第二支撑杆212的一端插入第二限位孔232内且无法在第二限位孔232内活动。由此,第二支撑杆212起到支撑作用,只需要实现张合功能,无需具备档位孔233切换调节功能。
60.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立杆22为一根方形管,第二立杆22贯穿连接件23且与连接件23的中部铰接。由此,该折叠机构2为单边可调节折叠机构2。
6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可调节的折叠机构2,该折叠机构2主要应用于晾衣架中,为x形折叠架,该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下,限位件24位于外档位孔233b,当第一立杆21和第二立杆22完全打开后,可通过施加外力于第一支撑杆211,将限位件24滑入内档位孔233a,进而实现第一支撑杆211与第二立杆22之间角度的调节,由此,不管如何调节晾衣架高度,均可保证受力点(衣物等与横杆1的接触点,也是立杆的上端部位置)位于站立点(立杆与地面的接触点,也是立杆的下端部位置)的内侧,受力均匀、稳定性好。
62.图6~8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晾晒装置。
63.如图6~8所示,该晾晒装置包括上述可调节的折叠机构2。还包括横杆1和伸缩杆3。伸缩杆3安装于横杆1的两端部,伸缩杆3的下端可活动地套装于第一立杆21和第二立杆22。
64.晾晒装置还包括鞋架4,鞋架4位于连接件23的下方且与第二支撑杆212和第二立杆22连接。
65.本实用新型的晾晒装置应用了上述可调节的折叠机构2,可在伸缩杆3伸出,即高度变高后使用折叠机构2进行角度调节,将第一支撑杆211向内摆动,使得受力点位于站立点的内侧,提高整体稳定性。
66.实施例2
67.图9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可调节的折叠机构2。
68.本实施例的可调节的折叠机构2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可调节的折叠机构2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第二立杆22的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
69.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立杆22与第一立杆21一样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二立杆22包括第三支撑杆221和第四支撑杆222。第三支撑杆221的下端与连接件23通过销轴等铰接,第四支撑杆222的上端与连接件23通过销轴等铰接。限位件24与第三支撑杆221限位配合,连接件23开设有与第三支撑杆221相配合的第三限位孔(图中未标出,对应第一限位孔231)。第三支撑杆221的一端插入第三限位孔内且能够在第三限位孔内活动。限位件24的设置方式与实施例1的基本相同。限位件24可活动地安装于第三支撑杆221且与连接件23限位配合,限位件24可以对第三支撑杆221进行限位。由此,该折叠机构2为双边可调节的折叠机构2,即左右两边对称设置,且可对第一支撑杆211和第三支撑杆221进行角度调节。
70.连接件23开设有与第二支撑杆212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孔232,连接件23开设有与第四支撑杆222相配合的第四限位孔(图中未标出,对应第二限位孔232);
71.第二支撑杆212的一端插入第二限位孔232内且无法在第二限位孔232内活动;
72.第四支撑杆222的一端插入第四限位孔内且无法在第四限位孔内活动。
73.由此,第二支撑杆212和第二支撑杆212起到支撑作用,只需要实现张合功能,无需具备档位切换调节功能。
74.图10~1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晾晒装置。
75.如图10~12所示,该晾晒装置包括上述可调节的折叠机构2。其他具体结构与实施例1的晾晒装置基本相同。
76.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单独对第一支撑杆211或者第三支撑杆221进行调节,也可以同时对第一支撑杆211和第三支撑杆221进行相应的调节。
7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