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带穿扣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48184发布日期:2021-12-01 13:4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织带穿扣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带穿扣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织带穿扣缝纫机。


背景技术:

2.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的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等领域,带扣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具有三个孔位,三个孔位用于穿织带。织带穿扣具体包括如下过程:织带的传送、带扣的传送、织带穿入带扣的孔位中、织带的裁切和织带的缝合。现有技术中的织带穿扣和缝纫,大部分都是人工手动制作,也有半自动的设备,存在生产效率低、一致性差,产品质量不可控的问题。因此,急需对现有的织带穿扣缝纫设备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可实现织带自动穿扣缝纫的设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织带穿扣缝纫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织带穿扣缝纫存在生产效率低、一致性差,产品质量不可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的织带穿扣缝纫机,包括织带传送机构、带扣传送机构、织带穿带扣机构、织带裁切机构、织带折尾部机构和缝纫机构,其中,所述织带传送机构包括整形组件和织带传送组件,所述整形组件用于拍打织带以将织带整平,所述织带传送组件用于传送经所述整形组件整形后的织带;所述带扣传送机构包括带扣传送组件和上料组件,所述带扣传送组件用于传送带扣,所述上料组件位于所述带扣传送组件的出料端并将带扣传送至带扣固定夹具固定;所述织带穿带扣机构包括第一穿扣组件和第二穿扣组件,所述第一穿扣组件和所述第二穿扣组件分别位于带扣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一穿扣组件和所述第二穿扣组件用于将织带的端部从带扣的上方和下方交替穿入带扣的孔位中;所述织带裁切机构包括拉织带组件和切刀组件,拉织带组件用于拉动穿扣完成后的带扣和织带向远离带扣固定夹具的方向移动,所述切刀组件为超声波切刀并用于将织带远离带扣的一端切断;所述织带折尾部机构包括限位组件和折尾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位于织带侧面并与织带边缘接触,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对织带进行阻挡限位,所述折尾组件位于织带侧面并通过所述折尾组件的移动使织带的尾部弯折,织带的弯折部分与织带的非折叠部分重叠;所述缝纫机构包括搬运组件和缝纫组件,所述搬运组件位于织带侧面并用于将尾部折叠完成后的织带和带扣搬运至缝纫工位,所述缝纫组件用于对织带的头部和尾部进行缝纫。
6.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整形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两个整形滚轮,两个所述整形滚轮通过连杆连接,织带位于所述连杆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整形滚轮连接并驱动所述整形滚轮转动;所述织带传送组件包括第二驱动装置、主动滚轮、从动滚轮和拉簧,其中,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设置在固定板上的螺栓处并使所述从动滚轮向所述主动滚轮靠近,织带位于所述主动滚轮和所述从动滚轮之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
主动滚轮和所述从动滚轮连接并驱动所述主动滚轮和所述从动滚轮向靠近织带的方向转动以传送织带。
7.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带扣传送组件包括振动盘和直振器,待传送的带扣位于所述振动盘内,所述振动盘和所述直振器连通并使带扣从所述振动盘进入所述直振器内;所述上料组件第三驱动装置、分料部、第四驱动装置和推送部,其中,所述分料部位于所述直振器的出料端,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和所述分料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分料部在水平方向移动以传送带扣;所述推送部位于所述带扣固定夹具的一侧,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和所述推送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推送部在水平方向移动并将带扣传送至所述带扣固定夹具上。
8.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穿扣组件包括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第一平移驱动装置和第一穿扣插片,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穿扣插片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穿扣插片在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平移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穿扣插片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穿扣插片在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穿扣组件包括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和两个第二穿扣插片,两个所述第二穿扣插片分别位于带扣两端的孔位下方,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与两个所述第二穿扣插片连接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二穿扣插片的其中之一在竖直方向移动。
9.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织带穿带扣机构还包括第五驱动装置、第一折带推片、第六驱动装置和第二折带推片,所述第一折带推片和所述第二折带推片分别位于带扣的两端,并且所述第五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一折带推片连接,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折带推片向靠近带扣的方向移动并将凸出带扣的织带折弯铺平;所述第六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折带推片连接,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折带推片向靠近带扣的方向移动并将凸出带扣的织带折弯铺平。
10.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拉织带组件包括夹爪和第一平移轴,其中,所述第一平移轴位于带扣固定夹具的侧面,所述夹爪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带扣的夹爪部,所述夹爪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平移轴滑动连接;所述切刀组件包括切刀、超声波振子和第七驱动装置,织带位于所述切刀和所述超声波振子之间,所述第七驱动装置和所述切刀连接,所述第七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切刀在竖直方向移动。
1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八驱动装置和阻挡部,所述第八驱动装置和所述阻挡部连接,所述第八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阻挡部移动至织带侧面以对织带进行阻挡限位;所述折尾组件包括支撑片、折弯件、第三升降驱动装置和第二平移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片位于织带非折叠部分下方并用于支撑织带,所述折弯件位于织带待折叠部分上方,所述第三升降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平移驱动装置均与所述折弯件连接,并且所述第三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折弯件在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平移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折弯件在水平方向移动。
12.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搬运组件包括搬运机械手和第二平移轴,其中,所述第二平移轴位于带扣固定夹具的侧面,所述搬运机械手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织带头部和尾部的两个夹持部,所述搬运机械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移轴滑动连接;所述缝纫组件为缝纫机。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织带穿扣缝纫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织带穿扣缝纫机,包括织带传送机构、带扣传送机构、织带穿带扣机构、织带裁切机构、织带折尾部机构和缝纫机构,通过织带传送机构和带扣传送机构可实现自动送料,通过织带穿带扣机构可实现自动穿扣,通过织带裁切机构可实现自动裁切,通过织带折尾部机构可实现自动折尾,通过缝纫机构可实现自动缝纫,即本实用新型的织带穿扣缝纫机为集自动送料、自动穿扣、自动裁切、自动折尾和自动缝纫功能于一体的一体机,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品质,还可减少人员操作时间,一个操作员可同时兼顾多台设备的运行,降低企业开支成本。
15.即本实用新型的织带穿扣缝纫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织带穿扣缝纫存在生产效率低、一致性差,产品质量不可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带扣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织带穿扣缝纫机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织带传送机构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带扣传送机构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料组件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织带穿带扣机构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织带穿带扣机构原理的第一示意图;
24.图8是本实用新型织带穿带扣机构原理的第二示意图;
25.图9是本实用新型织带穿带扣机构第一次穿扣的示意图;
26.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折带推片将织带折弯铺平的示意图;
27.图11是本实用新型织带穿带扣机构第二次穿扣的示意图;
28.图12是本实用新型织带穿带扣机构第三次穿扣的示意图;
29.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折带推片将织带折弯铺平的示意图;
30.图14是本实用新型织带穿带扣机构第四次穿扣的示意图;
31.图15是本实用新型织带穿带扣机构穿扣完成后的示意图。
32.图16是本实用新型织带裁切机构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33.图17是本实用新型织带折尾部机构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示意图;
34.图18是本实用新型织带折尾部机构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二示意图;
35.图19是本实用新型织带尾部向下弯折后的示意图;
36.图20是本实用新型织带尾部向左弯折后的示意图;
37.图21是本实用新型阻挡部回复原位后的示意图;
38.图22是本实用新型缝纫机构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示意图;
39.图23是本实用新型缝纫机构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二示意图;
40.图24是本实用新型缝纫机构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三示意图。
41.图中:10、织带;20、带扣;30、带扣固定夹具;101、第一驱动装置;102、整形滚轮;103、连杆;104、第二驱动装置;105、主动滚轮;106、从动滚轮;107、第一螺栓固定孔;108、第二螺栓固定孔;109、送织带滚轮;201、振动盘;202、直振器;203、第三驱动装置;204、分料部;205、第四驱动装置;206、推送部;207、带扣固定夹具气缸;301、第一升降驱动装置;302、第一平移驱动装置;303、第一穿扣插片;304、第二穿扣插片;305、第一折带推片;306、第二折带推片;307、平移导轨;401、夹爪;402、第一平移轴;403、切刀;404、超声波振子;405、第七驱动装置;501、第八驱动装置;502、阻挡部;503、支撑片;504、折弯件;505、第三升降驱动装置;506、第二平移驱动装置;601、搬运机械手;602、第二平移轴;603、缝纫机。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4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2~24以及实施例1和2对本实用新型的织带穿扣缝纫机以及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织带穿扣缝纫机进行织带穿扣缝纫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44.实施例1
45.本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织带穿扣缝纫机进行详细说明。
46.本实施例的织带穿扣缝纫机,包括织带传送机构、带扣传送机构、织带穿带扣机构、织带裁切机构、织带折尾部机构和缝纫机构,如图2所示。优选的,织带传送机构包括整形组件和织带传送组件,整形组件用于拍打织带10以将织带10整平,织带传送组件用于传送经整形组件整形后的织带10。优选的,带扣传送机构包括带扣传送组件和上料组件,带扣传送组件用于传送带扣20,上料组件位于带扣传送组件的出料端并将带扣20传送至带扣固定夹具30固定。优选的,织带穿带扣机构包括第一穿扣组件和第二穿扣组件,第一穿扣组件和第二穿扣组件分别位于带扣20的上方和下方,第一穿扣组件和第二穿扣组件用于将织带10的端部从带扣20的上方和下方交替穿入带扣20的孔位中。优选的,织带裁切机构包括拉织带组件和切刀组件,拉织带组件用于拉动穿扣完成后的带扣20和织带10向远离带扣固定夹具30的方向移动,切刀组件为超声波切刀并用于将织带10远离带扣20的一端切断。优选的,织带折尾部机构包括限位组件和折尾组件,限位组件位于织带10侧面并与织带10边缘接触,限位组件用于对织带10进行阻挡限位,折尾组件位于织带10侧面并通过折尾组件的移动使织带10的尾部弯折,织带10的弯折部分与织带10的非折叠部分重叠。优选的,缝纫机构包括搬运组件和缝纫组件,搬运组件位于织带10侧面并用于将尾部折叠完成后的织带10和带扣20搬运至缝纫工位,缝纫组件用于对织带10的头部和尾部进行缝纫。
47.本实施例的织带穿扣缝纫机,包括织带传送机构、带扣传送机构、织带穿带扣机构、织带裁切机构、织带折尾部机构和缝纫机构,通过织带传送机构和带扣传送机构可实现自动送料,通过织带穿带扣机构可实现自动穿扣,通过织带裁切机构可实现自动裁切,通过织带折尾部机构可实现自动折尾,通过缝纫机构可实现自动缝纫,即本实施例的织带穿扣缝纫机为集自动送料、自动穿扣、自动裁切、自动折尾和自动缝纫功能于一体的一体机,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品质,还可减少人员操作时间,一个操作员可同时兼顾
多台设备的运行,降低企业开支成本。即本实施例的织带穿扣缝纫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织带穿扣缝纫存在生产效率低、一致性差,产品质量不可控的技术问题。
48.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整形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01和两个整形滚轮102,两个整形滚轮102通过连杆103连接,织带10位于连杆103上,第一驱动装置101与整形滚轮102连接并驱动整形滚轮102转动,如图3所示。优选的,第一驱动装置101为电机。优选的,第一驱动装置101用于驱动整形滚轮102向与织带10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如第一驱动装置101驱动整形滚轮102顺时针转动,如图3所示。在织带10传送之前,第一驱动装置101驱动整形滚轮102转动,在整形滚轮102转动过程中,连杆103可不断拍打织带10,将扭曲或折叠的织带10拍打整平,从而可使织带10实现平面传送的效果,避免了织带10扭曲和折叠的现象。另一方面,织带10位于两个整形滚轮102之间的连杆103上,还可避免织带10在整形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偏移和/或摆动,可起到限位作用。
49.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织带传送组件包括第二驱动装置104、主动滚轮105、从动滚轮106和拉簧,其中,拉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设置在固定板上的螺栓处并使从动滚轮106向主动滚轮105靠近,织带10位于主动滚轮105和从动滚轮106之间,第二驱动装置104与主动滚轮105和从动滚轮106连接并驱动主动滚轮105和从动滚轮106向靠近织带10的方向转动以传送织带10,如图3所示。优选的,第二驱动装置104为电机。优选的,主动滚轮105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从动滚轮106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对推动位于主动滚轮105和从动滚轮106之间的织带10向前移动,实现织带10的传送,如图3所示。具体的,螺栓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分别固定在位于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螺栓固定孔107和位于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二螺栓固定孔108上。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织带传送组件通过拉簧的作用,可使从动滚轮106向主动滚轮105靠近,从而可使主动滚轮105和从动滚轮106对织带10形成挤压,再通过主动滚轮105和从动滚轮106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对织带10进行传送。
50.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织带传送机构还包括两个送织带滚轮109,两个送织带滚轮109固定于带扣固定夹具30的一侧,并且两个送织带滚轮109位于织带10上下表面并将织带10夹紧,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织带传送机构还包括两个送织带滚轮109,通过送织带滚轮109的作用,可为织带穿带扣机构提供穿织带10的余量,即位于送织带滚轮109一侧并靠近带扣固定夹具30的织带10可提供给织带穿带扣机构使用。
5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带扣传送组件包括振动盘201和直振器202,如图4所示。优选的,待传送的带扣20位于振动盘201内,振动盘201和直振器202连通并使带扣20从振动盘201进入直振器202内。振动盘201和直振器202可为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振动盘201加满一次带扣可以持续运行1小时以上。
52.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上料组件第三驱动装置203、分料部204、第四驱动装置205和推送部206,如图4或图5所示。优选的,分料部204位于直振器202的出料端,第三驱动装置203和分料部204连接,第三驱动装置203用于驱动分料部204在水平方向移动以传送带扣20;推送部206位于带扣固定夹具30的一侧,第四驱动装置205和推送部206连接,第四驱动装置205用于驱动推送部206在水平方向移动并将带扣20传送至带扣固定夹具30上,如图4或图5所示。优选的,第三驱动装置203和第四驱动装置205可为气缸。优选的,上料组件还包括带扣固定夹具气缸207,带扣固定夹具气缸207与带扣固定夹具30连接并用于驱动带扣
固定夹具30移动,使得带扣固定夹具30可在穿带扣位置和上料位置之间切换。振动盘201和直振器202将带扣20传送到上料组件后,上料组件的分料部204在第三驱动装置203的作用下移动,将带扣20移动到上料位置,然后由第四驱动装置205驱动推送部206移动将带扣20推入到带扣固定夹具30上,完成一次带扣上料。
53.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穿扣组件包括第一升降驱动装置301、第一平移驱动装置302和第一穿扣插片303,如图6所示。优选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301与第一穿扣插片303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穿扣插片303在竖直方向移动,第一平移驱动装置302与第一穿扣插片303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穿扣插片303在水平方向移动。更优选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301可为升降气缸,第一平移驱动装置302可为平移气缸。第一平移驱动装置302驱动第一穿扣插片303在平移导轨307上移动,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第一穿扣组件位于带扣20上方,通过第一升降驱动装置301和第一平移驱动装置302的作用,可使第一穿扣插片303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移动,以便可以将织带10的端部从带扣20的不同孔位穿过去。
54.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二穿扣组件包括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和两个第二穿扣插片304,如图6~8所示。优选的,两个第二穿扣插片304分别位于带扣20两端的孔位下方,第二升降驱动装置与两个第二穿扣插片304连接并用于驱动两个第二穿扣插片304的其中之一在竖直方向移动,如图6~8所示。更优选的,两个第二穿扣插片304分别位于带扣20左边孔位下方和右边孔位下方。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第二穿扣组件位于带扣20的下方,第二穿扣组件包括两个第二穿扣插片304,需要将织带10从左边孔位穿过去时,第二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左边孔位下方的第二穿扣插片304升降即可;需要将织带10从右边孔位穿过去时,第二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右边孔位下方的第二穿扣插片304升降即可。
55.可知的,第一穿扣组件也可位于带扣20的下方,相应的,第二穿扣组件位于带扣20的上方。第一穿扣组件和第二穿扣组件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穿扣组件的结构可与第二穿扣组件相同,包括两个第一穿扣插片303。同样的,第二穿扣组件的结构可与第一穿扣组件相同,包括两个气缸。
56.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织带穿带扣机构还包括第五驱动装置、第一折带推片305、第六驱动装置和第二折带推片306,第一折带推片305和第二折带推片306分别位于带扣20的两端,如图7或图8所示。优选的,第五驱动装置和第一折带推片305连接,第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折带推片305向靠近带扣20的方向移动并将凸出带扣20的织带10折弯铺平。优选的,第六驱动装置和第二折带推片306连接,第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折带推片306向靠近带扣20的方向移动并将凸出带扣20的织带10折弯铺平。具体的,位于带扣20左边的第一折带推片305向右移动,将凸出带扣20的织带10折弯铺平,便于下一步穿扣;位于带扣20右边的第二折带推片306向左移动,将凸出带扣20的织带10折弯铺平,便于下一步穿扣。
57.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织带穿带扣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可简化织带穿扣缝纫机设备整体的结构设计,使织带穿扣缝纫机设备更易操作、调试,也使织带穿扣缝纫机设备的维修更加简化,节约成本和时间。
58.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拉织带组件包括夹爪401和第一平移轴402,如图16所示。优选的,第一平移轴402位于带扣固定夹具30的侧面,夹爪40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带扣20的夹爪部,夹爪401的另一端与第一平移轴402滑动连接,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技术
方案的夹爪401也可以叫作气爪,其通过气缸的驱动作用在第一平移轴402上滑动以及实现夹爪部的张开和闭合。当织带10的穿扣动作完成后,夹爪部夹住带扣20向远离带扣固定夹具30的方向移动,从而可拉动织带10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便于切刀组件裁切。
59.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切刀组件包括切刀403、超声波振子404和第七驱动装置405,织带10位于切刀403和超声波振子404之间,第七驱动装置405和切刀403连接,第七驱动装置405用于驱动切刀403在竖直方向移动,如图16所示。优选的,切刀403和第七驱动装置405位于织带10上方,第七驱动装置405驱动切刀403在竖直方向移动;超声波振子404位于织带10下方,如图16所示。更优选的,第七驱动装置405为升降气缸。具体的,拉织带组件将穿扣完成后的带扣20和织带10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超声波振子404对织带10进行瞬间加热,同时第七驱动装置405驱动切刀403下降并将织带10切断,裁切完成后,第七驱动装置405再驱动切刀403上升回到原来的位置,从而完成一次裁切。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切刀组件为超声波切刀,可对织带10进行瞬间加热,安全性能高,可避免现有技术中使用加热后的热切刀裁切织带存在火灾隐患和安全隐患的问题;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切刀组件还具有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可简化织带穿扣缝纫机设备整体的结构设计的优势,使织带穿扣缝纫机设备更易操作、调试,也使织带穿扣缝纫机设备的维修更加简化,节约成本和时间。
60.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限位组件包括第八驱动装置501和阻挡部502,第八驱动装置501和阻挡部502连接,第八驱动装置501用于驱动阻挡部502移动至织带10侧面以对织带10进行阻挡限位,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通过第八驱动装置501驱动阻挡部502移动至织带10侧面以对织带10进行阻挡限位,使织带10的尾部折叠后与织带10的非折叠部分重叠对齐,避免织带10的尾部折叠后凸出于织带10非折叠部分的边缘。
6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折尾组件包括支撑片503、折弯件504、第三升降驱动装置505和第二平移驱动装置506,如图17或图18所示。优选的,支撑片503位于织带10非折叠部分下方并用于支撑织带10,折弯件504位于织带10待折叠部分上方,第三升降驱动装置505和第二平移驱动装置506均与折弯件504连接,并且第三升降驱动装置505用于驱动折弯件504在竖直方向移动,第二平移驱动装置506用于驱动折弯件504在水平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通过第三升降驱动装置505的作用,可使折弯件504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来回切换;通过第二平移驱动装置506的作用,可使折弯件504在向左移动和向右移动过程中来回切换,从而实现织带10尾部的折叠。
62.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搬运组件包括搬运机械手601和第二平移轴602,如图22~24所示。优选的,第二平移轴602位于带扣固定夹具30的侧面,搬运机械手60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织带10头部和尾部的两个夹持部,搬运机械手601的另一端与第二平移轴602滑动连接,如图22~24所示。缝纫组件为缝纫机603。当织带10尾部折叠完成后,搬运机械手601夹住织带10的两端并将织带10搬运至缝纫工位,由缝纫机603对织带10的头部和尾部进行缝纫,如图23和图24所示。缝纫完成后,织带穿扣缝纫工艺完成,织带10自动落入到收料箱中。
63.实施例2
64.本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织带穿扣缝纫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65.本实施例的织带穿扣缝纫方法,是利用实施例1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织带穿扣缝
纫机完成的。优选的,织带穿扣缝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6.s1:织带10传送的步骤。具体的,织带10通过整形组件整平后,通过传送组件传送至待穿扣工位。
67.s2:带扣20上料的步骤。具体的,放置于传送组件内的带扣20传送至上料组件后,再通过上料组件将带扣20传送至带扣固定夹具30固定。
68.s3:织带10穿带扣20的步骤。具体的,织带10和带扣20均传送至穿扣工位后,织带10的端部通过第一穿扣组件和第二穿扣组件从带扣20的上方和下方交替穿入带扣20的孔位中。
69.s4:裁切织带10尾部的步骤。具体的,穿扣完成后的带扣20和织带10在拉织带组件的作用下移动至预设位置,织带10远离带扣20的一端通过切刀组件切断。
70.s5:折叠织带10尾部的步骤。具体的,限位组件移动至织带10的侧面并与织带10边缘接触,通过限位组件进行阻挡限位后,织带10的尾部通过折尾组件的作用弯折并与织带10的非折叠部分重叠。
71.s6:缝纫织带10的步骤。具体的,尾部折叠完成后的织带10和带扣20通过搬运组件搬运至缝纫工位,织带10的头部和尾部通过缝纫组件缝纫。
72.本实施例的织带穿扣缝纫方法,利用实施例1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织带穿扣缝纫机可实现自动送料、自动穿扣、自动裁切、自动折尾和自动缝纫的步骤,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品质,还可减少人员操作时间,一个操作员可同时兼顾多台设备的运行,降低企业开支成本。即本实施例的织带穿扣缝纫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织带穿扣缝纫存在生产效率低、一致性差,产品质量不可控的技术问题。
73.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织带穿带扣机构原理如图7和图8所示。优选的,织带10穿带扣20包括如下过程:
74.s301:第一次穿扣。具体的,位于带扣20左边孔位下方的第二穿扣插片304在第二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上升,将织带10的头部从带扣20的左边孔位穿过去,如图9所示;完成后,第二穿扣插片304在第二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下降,第一次穿扣动作完成。
75.s302:第二次穿扣。具体的,位于带扣20左侧的第一折带推片305在第五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向右移动,将织带10头部凸出带扣20的部分折弯铺平,如图10所示;第一穿扣插片303在第一升降驱动装置301的驱动作用下下降,将织带10头部从带扣20的中间孔位穿过,如图11所示;第一穿扣插片303在第一升降驱动装置301的驱动作用下上升,第一折带推片305在第五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向左移动收回,第二次穿扣动作完成。
76.s303:第三次穿扣。具体的,位于带扣20右边孔位下方的第二穿扣插片304在第二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上升,将织带10的头部部分从带扣20的右边孔位穿过去,如图12所示;完成后,第二穿扣插片304在第二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下降,第三次穿扣动作完成。
77.s304:第四次穿扣。具体的,位于带扣20右侧的第二折带推片306在第六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向左移动,将织带10头部凸出带扣20的部分折弯铺平,如图13所示;第一穿扣插片303在第一平移驱动装置302的驱动作用下向左移动到带扣20的左边孔位上方,再在第一升降驱动装置301的驱动作用下下降,将织带10头部从带扣20的左边孔位穿过,如图14所
示;第一穿扣插片303在第一升降驱动装置301的驱动作用下上升,第二折带推片306在第六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向右移动收回,第四次穿扣动作完成,如图15所示。
78.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折叠织带10尾部包括如下过程:
79.s501:第八驱动装置501驱动阻挡部502下降至织带10的侧面并与织带10边缘接触,如图19所示。
80.s502:第三升降驱动装置505驱动折弯件504向下移动,并使织带10尾部的待折叠部分向下弯折,如图19所示。
81.s503:第二平移驱动装置506驱动折弯件504向左移动,并使织带10尾部的待折叠部分向左弯折并与织带10的非折叠部分重叠,完成织带10尾部的折叠动作,如图20所示。
82.s504:第八驱动装置501驱动阻挡部502上升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如图21所示。第二平移驱动装置506和第三升降驱动装置505驱动折弯件504回复到原来的位置。
8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8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8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