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长寿命、热分布均匀的电加热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5744发布日期:2022-01-05 13:0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长寿命、热分布均匀的电加热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长寿命、热分布均匀的电加热布。


背景技术:

2.电加热是以电能转化为热能,其发展潜力巨大,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前景广阔,目前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使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对采暖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传统材料通常以金属丝(电阻)作为发热体,发热效果差,发热效率低,且产品发热不均匀,同时容易发生发热体断裂而引起火灾等隐患,极大的危害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3.公开号为cn201910972395的专利申请提到了一种带石墨烯涂层的加热布,其包括导电布1、石墨烯涂层2、导线3、电源接头4;所述石墨烯涂层2设置于导电布1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所述导线3的一端与导电布1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接头 4连接。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导电性高、力学性能好、耐腐蚀等优点。同时石墨烯加热膜能够产生对人体有益的4

15微米远红外波,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并增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金属导电布上增加石墨烯涂层,可以通过高导热石墨烯提高加热布的温度均匀性,并能激发4

15 微米远红外波,实现远红外理疗目的。虽然该申请实现了提高加热布的温度均匀性,但该技术采用多种不同阻值(高阻低阻)的导电丝进行编织,其发热主体仍然来自导电丝,石墨烯涂层仅具辅助功能,且后期还需对布体上下表面进行整体涂覆或浸渍石墨烯涂层,不仅工艺复杂,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4.公开号为cn201911065914的专利申请提到了一种机织石墨烯长丝电热布,包括两层绝缘层和位于所述绝缘层之间的发热布;所述发热布为经线和纬线交织的机织结构,经线为经线长丝和导电纤维丝,纬线为石墨烯长丝和纬线长丝;所述发热布的幅宽两侧分别编织有若干导电纤维丝经线,其他经线均为经线长丝,两侧的若干导电纤维丝经线形成两侧导电带,所述纬线长丝和石墨烯长丝间隔设置,石墨烯长丝与两侧导电带接触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将石墨烯长丝与普通长丝结合编织在一起,电热布整体可具有比现有的金属丝电加热布料更佳的耐弯折或挠曲的机械物理性能,电热布中的导电纤维丝经线和石墨烯长丝形成若干并联电路,石墨烯长丝在纬线方向均匀布置,使电热布工作时发热均匀,无局部过热。虽然该申请能够实现电加热布料更佳的耐弯折或挠曲的机械物理性能,且使电热布工作时发热均匀,但是,由于该技术仅在纬线上进行了导电石墨烯长丝的编织,单个位点损坏后将无法继续加热,进而影响了加热布的使用寿命。传统的电加热布仍是基于金属丝作为主要的导电发热丝,而石墨烯仅用于辅助理疗功能,且难以实现较好的自断电保护,电加热布在使用中容易导致安全性问题,也影响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遇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长寿命,热分布均匀的电加热布。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布,包括发热布本体,所述发热布本体为经线和纬线交
织的机织结构,所述经线由非导电纤维、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以及螺旋状金属纤维丝构成或者由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和螺旋状金属纤维丝构成,所述纬线由非导电纤维和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构成。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长寿命、热分布均匀的电加热布,优选的,所述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可购自专业的生产商如马鞍山皖烯科技有限公司,也可以采用专利申请 cn201910793845.3

一种温敏变频导电涂料和制备方法、温敏变频导电纤维布及制备方法

所述的温敏变频导电纤维。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长寿命、热分布均匀的电加热布,优选的,所述经线的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与纬线的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数量比例为1:1~100,优选为 1:10。
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长寿命、热分布均匀的电加热布,优选的,所述非导电纤维为玻璃纤维,涤纶纤维,棉线,芳纶,锦纶,尼龙,氨纶,丙纶,聚丙烯腈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长寿命、热分布均匀的电加热布,优选的,所述螺旋状金属纤维丝为若干条,均布在发热布本体的两侧,作为导电带用于连接电源。采用螺旋状金属纤维丝可以提高电加热布的柔软性,耐折性,不容易断裂,提高了使用寿命;
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长寿命、热分布均匀的电加热布,优选的,所述导电带宽度为3~30mm,优选为8~15mm。
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长寿命、热分布均匀的电加热布,优选的,两侧的导电带之间最近的间距为30~1500mm。
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长寿命、热分布均匀的电加热布,优选的,所述发热布本体的上和下表面设有绝缘层。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电加热布所使用的作为发热体的金属丝替换为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使其在电加热失控时,当温度升高至熔点温度且未达到着火点前进行自熔断(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具有合适的熔点,在熔点温度附近,电阻变化最大,是跃迁式的,当温度瞬时上升,阻抗提高,流过的电流在数毫秒内变小,电路如同开路,达到抑制(或熔断)的目的,当异常电流消失时,瞬时恢复成低阻抗导体)。并通过非导电纤维、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和螺旋金属纤维丝在纺织机上进行交织,经线中的螺旋状金属纤维丝作为导电带,纬线上的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作为电热转换体,经线上的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作为分散电流体,改善电流分布不均,温差大等问题,提升发热布使用寿命。同时,当遇到纬线上的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某处(点) 损坏断开时,如图1中
“×”
位置处,电流则可通过旁边的经线绕过去,从而使得该某处(点)损坏的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其他部分仍具有加热功能。
1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加热布经线两侧为若干条螺旋状金属纤维丝形成的导电带,中间由相同或不同间隔的非导电纤维和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进行平行排列。所述的电加热布纬线由相同或不同间隔的非导电纤维和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构成。所述经线或纬线的非导电纤维与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平行排列,经纬交织形成机织布结构。
15.本实用新型的发热布为经线和纬线交织的机织结构,电加热布两侧经线为若干条螺旋状金属纤维丝形成的导电带,中间经线由间隔的非导电纤维和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进行排列;电加热布纬线由间隔的非导电纤维和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构成。纬线上的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与螺旋状金属纤维丝紧密交织结合,提升了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与螺旋状金
属纤维的界面接触性。同时,导电纤维为具熔点导电纤维,在电加热失控,且未达到着火点时进行自熔断,赋予电加热布整体具安全的特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发热布本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1发热布本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电加热布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非导电纤维,2、4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3螺旋状金属纤维丝,5发热布本体,6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述是对于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且应当知晓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的简单变化或替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
21.实施例1
22.如图1

3,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布包括发热布本体5,发热布本体由经线和纬线交织形成机织结构,经线由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4以及螺旋状金属纤维丝3构成,纬线由非导电纤维1和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2构成。采用200d涤纶长丝做为非导电纤维1,织布方式为平织法,两侧导电带为若干条螺旋状金属纤维丝3形成,宽均为10mm,两侧导电带距离为800mm,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2和4规格450d,电阻为20kω/m。经线上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为7根,间距离为100mm,与两侧导电带平行,均匀交织于两侧导电带之间,纬线上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纺织密度为100 根/米,相邻具熔点复合导电纤维间距离为10mm,发热布本体其余部分可由非导电纤维涤纶长丝进行填补,如图1、图2所示。发热布上下两个表面通过覆膜进行绝缘处理,绝缘层6覆膜为20丝的绝缘聚氨酯膜。在导电带接通220v电压,功率为 150w,发热温度为60℃。
23.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所述之技术内容仅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获知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而进行的解释与阐明,故所述之技术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质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实质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述之为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凡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