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预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83117发布日期:2022-02-19 22:2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料预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1.一种布料预缩装置,属于预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牛仔布是一种较粗厚的色织经面斜纹棉布,经纱颜色深,一般为靛蓝色,纬纱颜色浅,一般为浅灰或煮练后的本白纱。一般牛仔布的后处理工序包括烧毛、进水槽、冷轧、拉斜、烘干等。牛仔布的预缩通常在预缩机上运行,现有的预缩机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预缩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通过水管对牛仔布喷水,由于布幅的宽度不同,而水管喷水部分的长度无法根据布幅进行调节,在对布幅较窄的牛仔布预缩时,水管两端喷出的水没有喷到布幅上,造成水资源的浪费;2)牛仔布在喷水后需要通过轧车将牛仔布上的水去除,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在牛仔布上产生褶皱,影响牛仔布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喷水管喷水部分的长度,以适应不同宽度的布幅的预缩,避免水资源浪费的布料预缩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布料预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轧车、导出辊、导入辊以及喷水管,导出辊设置在轧车的上侧,导入辊设置在轧车的下侧,喷水管设置在轧车和导入辊之间,喷水管上安装有若干喷嘴;
5.所述喷水管内设置有密封盘以及螺杆,密封盘有设置在喷水管两端的两个,密封盘与喷水管之间密封且相对滑动设置,螺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密封盘螺纹连接,且螺杆两端的螺纹的旋向相反。
6.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盘朝内的端面上设置有内翻边。密封盘的端面上设置有内翻边,既能够增加密封盘的抗变形强度,又方便了密封盘与喷水管内壁的密封。
7.优选的,所述的喷水管上设置有排水孔,喷嘴与排水孔连通,排水孔的内端设置有倒圆角。喷水孔的内端设置有倒圆角,能够避免喷水孔对密封盘的运动造成妨碍。
8.优选的,所述的喷水管内壁设置有轴向的导向台,各密封盘上均设置有与导向台相配合的导向槽。导向套和导向槽相配合,能够避免密封盘发生转动,保证密封盘位置调节稳定。
9.优选的,还包括水槽以及循环泵,轧车设置在水槽的上侧,循环泵的输入口与水槽的底部连通,循环泵的输出口与喷水管的中部连通,水槽的顶部设置有滤网。水槽能够承接轧车排出的水,滤网能够对水进行过滤,避免线头等杂质对循环泵造成堵塞,使水实现了循环使用,进一步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10.优选的,还包括与水槽相连的进水管,进水管的输出端伸入到水槽内,并与水槽内的浮球阀相连通。进水管通过浮球阀与水槽连通,能够在水槽内水位不足时起到补水的效果。
11.优选的,所述的滤网为中部下凹的弧形。滤网为中部下凹的弧形,能够使杂质运动至滤网中部,方便对杂质的清理,且能够保证承接的水全部落入到水槽内。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布料预缩装置的螺杆能够带动两密封盘同步向相反的方向运动,通过转动螺杆即可调节两密封盘的间距,以调节与喷水管内腔连通的喷嘴的数量,能够根据布幅的宽度调节喷水管的喷水部分的长度,提高喷出的水的利用率,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附图说明
14.图1为预缩机的左视示意图。
15.图2为预缩机的主视示意图。
16.图3为水槽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17.图4为浮球阀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18.图5为喷水管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19.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7为喷水管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21.图中:1、挤压辊2、导出辊3、喷水管301、进水口302、排水孔303、导向台4、展皱辊5、导入辊6、换向辊7、水槽8、挡水罩9、出水管10、进水管11、浮球阀12、滤网13、阀体14、阀盖1401、出水孔15、支撑盘16、阀芯1601、密封部17、弹簧18、连杆19、浮球20、喷嘴21、端盖22、密封盘2201、导向槽23、手轮24、螺杆2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2.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3.一种布料预缩装置,包括轧车、导出辊2、导入辊5以及喷水管3,导出辊2设置在轧车的上侧,导入辊5设置在轧车的下侧,喷水管3设置在轧车和导入辊5之间,喷水管3上安装有若干喷嘴20;喷水管3内设置有密封盘22以及螺杆24,密封盘22有设置在喷水管3两端的两个,密封盘22与喷水管3之间密封且相对滑动设置,螺杆2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密封盘22螺纹连接,且螺杆24两端的螺纹的旋向相反。本布料预缩装置的螺杆24能够带动两密封盘22同步向相反的方向运动,通过转动螺杆24即可调节两密封盘22的间距,以调节与喷水管3内腔连通的喷嘴20的数量,能够根据布幅的宽度调节喷水管3的喷水部分的长度,提高喷出的水的利用率,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25.具体的:如图1~2所示:本布料预缩装置还包括机架、水槽7、展皱辊4、换向辊6以及循环泵(图中未画出)。轧车安装在机架的上部,导出辊2水平设置在轧车的上侧,导出辊2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上,展皱辊4和导出辊5均水平设置在轧车的下侧,展皱辊4和导出辊5沿
远离轧车的方向间隔设置,展皱辊4和导出辊5均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1上,展皱辊4为由中部至端部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能够将布料上的褶皱展开。换向辊6设置在展皱辊4和导入辊5之间,且换向辊6低于展皱辊4和导入辊5设置,换向辊6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上,布幅依次绕过导入辊5的上侧、换向辊6的下侧和展皱辊4的上侧后进入到轧车,然后再将导出辊2导出,由于换向辊6的存在,能够使多余的水向下流动。喷水管3位于轧车与展皱辊4之间。
26.轧车包括挤压辊1以及挤压电机,挤压辊1有平行设置的两个,挤压辊1水平设置,挤压辊1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上,两挤压辊1的侧部相贴合并压紧,从而对由两挤压辊1之间通过的布幅进行挤压脱水,挤压电机的输出轴与任意一个挤压辊1相连,并带动其转动。
27.水槽7的上侧敞口设置,挤压辊1、换向辊6、导入辊5和喷水管3均位于水槽7的正上方,从而承接多余的水以及挤压出的水,进而实现水的循环使用。循环泵的输入口与水槽7的底部相连通,循环泵的输出口与喷水管3的相连通。
28.在挤压辊1的两端、展皱辊4的两端、换向辊6的两端以及导入辊5的两端均同轴安装有挡水罩8,挡水罩8的外沿向内倾斜,能够使水落入到水槽7内。
29.如图3所示:水槽7的顶部设置有滤网12,滤网12将水槽7的顶部封闭,滤网12的两侧担放在水槽7的两侧,滤网12为中部下凹的弧形,滤网12能够对进入到水槽7内的水进行过滤,以避免布料上的杂物进入到水槽7内而堵塞循环泵。
30.水槽7的底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出水管9和进水管10,出水管9的输入口与水槽7相连通,出水管9的输出口与循环泵的输入口相连通。进水管10的输入口连接自来水管,进水管10的输出口伸入到水槽7内,并与水槽7内的浮球阀11相连,进水管10通过浮球阀11与水槽7内腔相连通。浮球阀11能够在水槽7内的液位过低时打开,并通过进水管10为水槽7补水。
31.如图4所示:浮球阀11包括阀体13、阀芯16、支撑盘15、连杆18、弹簧17以及浮球19,阀芯13为上端封闭的圆筒,进水管10与阀芯13的底部连通,阀芯13的顶部通过阀盖14封闭,阀盖14与阀体13螺纹连接,且阀盖14与阀体13之间密封设置,阀盖14上同轴设置有出水孔1401,出水孔1401的下端设置有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的支撑部。阀芯16和支撑盘15均设置在阀体13内,阀芯16和支撑盘15均设置在阀盖14的下侧,阀芯16间隔设置在支撑盘15的上侧,连杆18的上端与浮球19相连,下端穿过出水孔1401后同时与支撑盘15和阀芯16相连,并对带动其同步升降,支撑盘15的直径稍小于阀体13的内径,且支撑盘15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阀芯16的直径小于支撑盘15的直径,且大于出水孔1401的直径,阀芯16的顶部设置有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减小的弧形的密封部1601,弹簧17设置在端盖14和支撑盘15之间,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能够避免由于自来水压力过大而导致阀芯16无法将出水孔1401打开。由于密封部1601的存在,密封部1601的上部伸入到出水孔1401的支撑部内,与支撑部的接触为线性接触,保证对出水孔1401的密封效果好。
32.如图5~7所示:喷水管3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21,端盖21与喷水管3的对应的一端螺纹连接,螺杆24与喷水管3同轴设置,螺杆2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端盖21螺纹连接,螺杆24的任意一端伸出端盖21后连接手轮23,方便转动螺杆24。
33.密封盘22同轴设置在喷水管3内,密封盘22内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内翻边,密封盘22与喷水管3之间相对滑动设置,且密封盘22外沿上安装有密封圈25,能够对密封盘22和喷水管3内壁之间进行密封,各密封盘22上均沿轴向并排且间隔设置有两个密封圈25,避免由密封盘22处发生漏水的问题。螺杆2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密封盘22螺纹连接,螺杆24两端
的螺纹的旋向相反,能够使两侧的密封盘22同步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以调节喷水管3的喷水部分的长度,调节方便。
34.喷水管3内壁设置有轴向的导向台303,各密封盘22上均设置有与导向台303相配合的导向槽2201,能够避免密封盘22随螺杆24同步转动,保证密封盘22的位置调节更加稳定。
35.喷水管3的中部上侧设置有进水口301,循环泵的输出口与进水口301相连通,喷水管3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302,排水孔302沿喷水管3的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喷嘴20与排水孔302一一对应,喷嘴20安装在对应的排水孔302的下端,并与喷水管3内腔连通。各排水孔302的上端均设置有倒圆角,能够避免对密封圈25造成破坏而出现密封不严的问题。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