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切刀装置及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8819发布日期:2022-06-21 22:22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切刀装置及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侧切刀装置及缝纫机。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配备有侧切刀装置的缝纫机,能够实现缝制布料和裁剪料边一次完成,当不用裁剪工艺缝纫时,通过复位结构使侧切刀装置分离,该缝纫机上用于驱动切刀复位的切刀复位扳手位于切刀座和机壳之间,使得切刀座带动上切刀从针板上分离的高度不高,上切刀并未完全脱离针板,仍处于与针板接触的状态,从而导致布料无法从针板上过去。
3.为此,需要拆除上切刀后才能实现该缝纫机的正常缝纫,这样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来回拆装上切刀易导致裁剪性能变差,需要重新调刀。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侧切刀装置及缝纫机。
5.一种侧切刀装置,包括机壳、切刀座及上切刀,所述切刀座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机壳,所述上切刀安装于所述切刀座上;
6.所述侧切刀装置还包括切刀分离驱动件和切刀复位驱动件,所述切刀分离驱动件能够作用于所述切刀座,以使所述切刀座带动所述上切刀作相对所述机壳的上移,所述切刀复位驱动件不在所述切刀座的运动轨迹上,且所述切刀复位驱动件能够驱使所述切刀座复位。
7.在本技术中,通过上述合理的结构设置,避免切刀复位驱动件对切刀座的运动造成干涉,以此提高该侧切刀装置工作时,切刀分离驱动件对切刀座驱动时的分离高度,使得切刀座的上切刀能够完全脱离针板,进而使得应用有该侧切刀装置的缝纫机工作时避免拆刀,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确保了该缝纫机工作时裁剪的稳定性。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刀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切刀连接件,所述切刀分离驱动件及所述切刀复位驱动件能够通过所述切刀连接件分别作用于所述切刀座。
9.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切刀连接件的结构设置,具体实现切刀分离驱动件及切刀复位驱动件与切刀座之间的装配连接,具有简化结构,便于切刀分离驱动件及切刀复位驱动件与切刀座连接的作用。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刀复位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切刀分离驱动件与所述切刀座之间的位置。
1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具体实现切刀复位驱动件与切刀分离驱动件之间装配位置的设置,进而便于将切刀分离驱动件及切刀复位驱动件装配至切刀座的切刀连接件上,具有提高切刀分离驱动件及切刀复位驱动件通过切刀连接件对切刀座分别驱动时的稳定性的作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刀分离驱动件设置为切刀分离弹簧,所述切刀分离
弹簧以预拉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切刀连接件及所述机壳。
1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具体实现该切刀分离驱动件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切刀分离驱动件能够就地取材,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刀复位驱动件设置为切刀复位扳手,所述切刀复位扳手的一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壳上,且所述切刀复位扳手能够绕所述机壳运动并下压所述切刀连接件,以使所述切刀连接件带动所述切刀座复位。
15.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具体实现该切刀复位驱动件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切刀复位驱动件能够就地取材,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刀复位扳手上设置有压平面,所述切刀连接件上设置有匹配于所述压平面的圆弧面,且所述切刀复位扳手能够通过所述压平面与所述圆弧面之间的配合下压所述切刀连接件。
17.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切刀复位扳手下压切刀连接件的过程中,利用压平面与圆弧面之间的配合,能够使切刀座在切刀连接件的带动下进行向下运动的同时会朝切刀离合组件的方向偏移,以此起到防止上切刀在插入针板时与针板发生抵碰的作用。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切刀复位扭簧,所述切刀复位扭簧能够作用于所述切刀复位扳手,以使所述切刀复位扳手脱离所述切刀连接件。
19.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切刀复位扭簧的结构设置,使得切刀复位扳手失去外力作用后,切刀复位扳手在切刀复位扭簧的带动下能够脱离切刀连接件,以防止该侧切刀装置应用于缝纫机进行裁剪工艺时,切刀座带动切刀连接件的上下运动与切刀复位扳手发生抵碰,以此起到降噪的作用。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刀复位扳手穿过所述切刀连接件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弯折部,所述切刀复位扭簧能够驱动所述切刀复位扳手,以使所述第一弯折部抵靠于所述机壳。
2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确保切刀复位扳手不会对切刀座的运动造成干涉。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刀复位扳手穿过所述切刀连接件的部分弯折并形成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能够驱动所述切刀复位扳手作相对于所述机壳的摆动。
2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按压部的结构设置,以便于切刀复位扳手对切刀连接件的下压驱动。
24.本实用新型还请求保护一种缝纫机,包括机壳及侧切刀装置,所述侧切刀装置安装于所述机壳上,所述侧切刀装置设置为上述的侧切刀装置。
25.在本技术中,通过上述合理的结构设置,避免切刀复位驱动件对切刀座的运动造成干涉,以此提高该侧切刀装置工作时,切刀分离驱动件对切刀座驱动时的分离高度,使得切刀座的上切刀能够完全脱离针板,进而使得该缝纫机工作时避免拆刀,既能用于裁剪工艺,也能用于常规的缝纫。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缝纫机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缝纫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切刀分离驱动件处于隐藏的状态。
28.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侧切刀装置的分解图。
29.图4为本技术中切刀复位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30.其中,100、机壳;101、弹簧挂销;102、第一轴位螺钉;103、第二轴位螺钉;1、侧切刀装置;10、切刀座;11、侧壁;111、切刀连接件;1111、限位槽;1112、圆弧面;20、上切刀;30、切刀离合组件;40、切刀分离驱动件; 400、切刀分离弹簧;50、切刀复位驱动件;500、切刀复位扳手;501、压平面; 502、第一弯折部;503、按压部;60、切刀复位扭簧;200、针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3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4.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缝纫机,包括机壳100及侧切刀装置1,侧切刀装置1安装于机壳100上。
3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侧切刀装置1包括机壳100、切刀座10、上切刀20、切刀离合组件30、切刀分离驱动件40及切刀复位驱动件50,其中切刀座10活动地连接于机壳100,上切刀20安装于切刀座10上。
36.可以理解,当该缝纫机需要执行裁剪工艺缝纫时,下压切刀复位驱动件50,切刀座10带动上切刀20在切刀复位驱动件50的驱动下作相对机壳100的下移,直至切刀离合组件30能够卡入切刀座10的凹槽(图未示)内,此时切刀座10 的上下运动,能够带到上切刀20进行切料。而当该缝纫机不执行裁剪工艺缝纫时,手动拉动切刀离合组件30,使切刀离合组件30离开切刀座10的凹槽,切刀座10在切刀分离驱动件40的作用下作相对机壳100的上移,直至切刀座10 的上平面与机壳100抵接,此时切刀座10的上下运动,上切刀20并不切布料。需要说明的是,切刀离合组件30的具体结构,及切刀离合组件30与切刀座10 之间的配合具体采用现有侧切刀装置的常规结构,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37.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切刀分离驱动件40能够作用于切刀座10,以使切刀座10带动上切刀20作相对机壳100的上移,具体可脱离针板200移动,切刀复位驱动件50不在切刀座10的运动轨迹上,且切刀复位驱动件50能够驱使切刀座10复位。需要说明的是,切刀复位驱动件50脱离切刀座10设置,使得切刀复位驱动件50并不会对切刀座10分离时的运动
造成干涉。
38.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侧切刀装置工作时,能够提高切刀分离驱动件40对切刀座10驱动时的分离高度,使得切刀座10的上切刀20能够完全脱离针板200,进而使得应用有该侧切刀装置的缝纫机工作时避免拆刀,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确保了该缝纫机工作时裁剪的稳定性。
39.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切刀座10的侧壁11上设置有切刀连接件111,切刀分离驱动件40及切刀复位驱动件50能够通过切刀连接件111分别作用于切刀座 10,以此具体实现切刀分离驱动件40及切刀复位驱动件50与切刀座10之间的装配连接,具有简化结构,便于切刀分离驱动件40及切刀复位驱动件50与切刀座10连接的作用。
4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切刀连接件111具体以垂直地方式卡入至切刀座10,以此实现切刀连接件111与切刀座10之间的装配连接,具体可将切刀连接件111设置为复位拉簧螺钉。
41.其中,本实施例的切刀复位驱动件50设置于切刀分离驱动件40与切刀座 10之间的位置,以此具体实现切刀复位驱动件50与切刀分离驱动件40之间装配位置的设置,进而便于将切刀分离驱动件40及切刀复位驱动件50装配至切刀座10的切刀连接件111上,具有提高切刀分离驱动件40及切刀复位驱动件 50通过切刀连接件111对切刀座10分别驱动时的稳定性的作用。当然,切刀分离驱动件40及切刀复位驱动件50在切刀连接件111上装配位置不局限为图示所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将切刀分离驱动件40设置于切刀复位驱动件 50与切刀座10之间的位置。
42.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切刀分离驱动件40设置为切刀分离弹簧400,切刀分离弹簧400以预拉伸的方式安装于切刀连接件111及机壳100,以此具体实现该切刀分离驱动件40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切刀分离驱动件40能够就地取材,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切刀分离弹簧400具体为拉簧,且该切刀分离弹簧400的一端通过弹簧挂销101连接于机壳100,另一端套接于切刀连接件111上开设有的限位槽1111上。
43.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切刀复位驱动件50设置为切刀复位扳手500,切刀复位扳手500的一端转动地安装于机壳100上,具体通过第一轴位螺钉102 转动地安装于机壳100上,且切刀复位扳手500能够绕机壳100运动并下压切刀连接件111,以使切刀连接件111带动切刀座10复位,以此具体实现该切刀复位驱动件50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切刀复位驱动件50能够就地取材,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44.其中,本实施例的切刀复位扳手500上设置有压平面501,切刀连接件111 上设置有匹配于压平面501的圆弧面1112,且切刀复位扳手500能够通过压平面501与圆弧面1112之间的配合下压切刀连接件111。需要说明的是,切刀连接件111上圆弧面1112,具体是将切刀连接件111的外周面设置为圆形。
45.由上可知,切刀复位扳手500下压切刀连接件111的过程中,利用压平面 501与圆弧面1112之间的配合,能够使切刀座10在切刀连接件111的带动下进行向下运动的同时会朝切刀离合组件30的方向偏移,以此起到防止上切刀20 在插入针板200时与针板200发生抵碰的作用,亦即对上切刀20起到有效的保护。
46.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机壳100上设置有切刀复位扭簧60,切刀复位扭簧60能够作用于切刀复位扳手500,以使切刀复位扳手500脱离切刀连接件 111,使得切刀复位扳
手500失去外力作用后,切刀复位扳手500在切刀复位扭簧60的带动下能够脱离切刀连接件111,以防止该侧切刀装置应用于缝纫机进行裁剪工艺时,切刀座10带动切刀连接件111的上下运动与切刀复位扳手500 发生抵碰,以此起到降噪的作用。
47.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切刀复位扭簧60具体通过第二轴位螺钉103转动地安装于机壳100上,其中,切刀复位扭簧60的其中一根直钩臂抵靠在机壳100上,另一根直钩臂抵靠在切刀复位扳手500上。
48.本实施例的切刀复位扳手500穿过切刀连接件111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弯折部502,切刀复位扭簧60能够驱动切刀复位扳手500,以使第一弯折部502 第一弯折部502抵靠于机壳100,以此确保切刀复位扳手500不会对切刀座10 的运动造成干涉。
49.另外,本实施例的切刀复位扳手500穿过切刀连接件111的部分弯折并形成有按压部503,按压部503能够驱动切刀复位扳手500作相对于机壳100的摆动,以便于切刀复位扳手500对切刀连接件111的下压驱动。
50.以上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1.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