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层防水防油防污里层吸水的针织面料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10031发布日期:2022-06-25 01:37阅读:6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层防水防油防污里层吸水的针织面料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2.在目前的纺织领域当中,防水透气面料的主要功能有:防水,透湿,透气,绝缘,防风,保暖。从制作工艺上讲,防水透气面料的技术要求要比一般的防水面料高的多;同时从品质上来看,防水透气面料也具有其他防水面料所不具备的功能性特点。
3.但是常规的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服装,都以涤纶为主,穿着舒适度差。在对面料进行加工时,采用在定型机浆槽中进行加入,采用此方法实现的是面料的两面都具有防水防油防污性能,若服装里层拒水,当人体出汗时,汗液不能及时被服吸收并排除,导致服装里层贴肤面体验感差。另外市场上还有通过印花涂料的方式,在印花浆中加入防水防油防污助剂来达到只有一面具有防沾污效果的面料,但是此方式加工的面料手感硬,不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层防水防油防污里层吸水的针织面料生产工艺,能够生产出防水性能和吸汗性能优良,强度高、耐洗性好的面料。
5.本发明的面层防水防油防污里层吸水的针织面料生产工艺,包括依次执行的如下步骤:纺纱步骤,将棉纤维使用紧密纺的纺纱方式纺成面层用纱线,将原液着色后的莫代尔纤维使用紧密纺的纺纱方式纺成里层用纱线,将弹性纤维纺成中间层用纱线;络筒步骤,将面层用纱线和里层用纱线进行络筒;染色步骤,对络筒完成的面层用纱线进行染色;整理步骤,将染色完成的面层用纱线进行拒水整理,并将里层用纱线进行吸水整理;烘干步骤,将面层用纱线和里层用纱线进行烘干并进行络筒;织造步骤,烘干完成后,将面层用纱线和氨纶织在面层,将里层用纱线和氨纶织在里层,用中间层用纱线对面层和里层进行连接;定型步骤,将织造完成的面料依次进行预定型和定型。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纺纱步骤当中,采用聚氨酯纤维充当弹性纤维。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纺纱步骤当中,面层用纱的纱线支数为 40s-60s,将棉纤维使用紧密纺的纺纱方式纺成面层用纱时使用的集聚风机负压为2000-2500pa。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层用纱线的纱线支数为30s-60s,纱线捻系数为330-340,将原液着色后的莫代尔纤维使用紧密纺的纺纱方式纺成里层用纱线时使用的集聚风机负压为2100-2500pa。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面层用纱线和里层用纱线当中的聚氨酯纤维线密度为20-40d,中间层用纱线当中聚氨酯纤维线密度为30-70d。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络筒步骤当中,筒子纱的卷绕密度为 0.23-0.29g/cm3,纱重为0.95kg/个。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染色步骤当中染色浴比为1:4-1:11,染色温度为60℃,染料控制在20分钟以内添加完毕。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染色步骤当中,当染料添加完毕后依次加入元明粉和纯碱,然后进行升温速率控制在0.5℃/min以下的升温。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染色步骤当中,元明粉和纯碱各自分3次加入,在整个染色步骤当中染色剂始终保持正转3-5min、反转2-4min且正转时间大于反转时间的模式循环运转。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整理步骤当中,将80-110g/l功能防水助剂和 20-30g/l交联剂加入到染缸中,运行30min对面层用纱线进行拒水整理,同时将里层用纱线经过前处理除油后,放入染缸并加入20g/l亲水性软油,运行30min 对里层纱线进行吸水整理。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织造步骤当中,采用纬编双面机台进行织造,将经过烘干的面层用纱线和氨纶织在面层,将经过烘干的里层用纱线和氨纶织在里层,中间层用中间层纱线对面层和里层进行连接。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织造步骤当中,采用的氨纶纱线线圈长度为 110-150mm/100g。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定型步骤当中,对织好的面料采用定型机先进行预定型,再进行定型,预定型时定型温度为200-205℃,定型机速为: 25-30m/min;定型时定型温度为140-160℃,定型机速为:20-25m/min。
18.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面料,运用上述面层防水防油防污里层吸水的针织面料生产工艺生产而出。
19.应用上述面层防水防油防污里层吸水的针织面料生产工艺,生产出的针织面料由面层,中层以及里层三层结构组成。面层是由具有防水防油防污功能的面层用纱线编织而成,里层是由具有吸水性好的里层用纱线编织而成,然后中层由弹性纤维组成,中间层同时将面层和里层连起来。该面料可以较好的抵抗服装在穿着过程中沾染的污渍,保持服装的洁净同时里层的吸水性能够快速将身体的汗液吸收并导出面料外,使皮肤表面干爽,有较好的吸湿排汗功能,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由于中间层氨纶的使用,面料的强度高、耐洗性好。
20.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2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
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3.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4.本实施例的面层防水防油防污里层吸水的针织面料生产工艺,包括依次执行的如下步骤:纺纱步骤,将棉纤维使用紧密纺的纺纱方式纺成面层用纱线,将原液着色后的莫代尔纤维使用紧密纺的纺纱方式纺成里层用纱线,将弹性纤维纺成中间层用纱线;络筒步骤,将面层用纱线和里层用纱线进行络筒;染色步骤,对络筒完成的面层用纱线进行染色;整理步骤,将染色完成的面层用纱线进行拒水整理,并将里层用纱线进行吸水整理;烘干步骤,将所有纱线进行烘干;织造步骤,烘干完成后,将面层用纱线和氨纶织在面层,将里层用纱线和氨纶织在里层,用中间层用纱线对面层和里层进行连接;定型步骤,将织造完成的面料依次进行预定型和定型。
25.应用上述面层防水防油防污里层吸水的针织面料生产工艺,生产出的针织面料由面层,中层以及里层三层结构组成。面层是由具有防水防油防污功能的面层用纱线编织而成,里层是由具有吸水性好的里层用纱线编织而成,然后中层由弹性纤维组成,中间层同时将面层和里层连起来。该面料可以较好的抵抗服装在穿着过程中沾染的污渍,保持服装的洁净同时里层的吸水性能够快速将身体的汗液吸收并导出面料外,使皮肤表面干爽,有较好的吸湿排汗功能,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由于中间层氨纶的使用,面料的强度高、耐洗性好。
26.具体地,采用聚氨酯纤维充当弹性纤维。
27.在纺纱步骤当中,将棉纤维使用紧密纺的方式纺成面层用纱线,纱线支数为 40s-60s,纱线捻系数为330-340;纺纱时使用的集聚风机负压为2000-2500pa;将原液着色后的莫代尔纤维紧密纺的方式纺成里层用纱线,里层用纱线的纱线支数为30s-60s,纱线捻系数为330-340,将原液着色后的莫代尔纤维使用紧密纺的纺纱方式纺成里层用纱线时使用的集聚风机负压为2100-2500pa;在面层用纱线和里层用纱线当中,中间层用纱线当中聚氨酯纤维线密度为30-70d。
28.具体地,在纺纱时,尽量使用低的捻系数和低的集聚负压,使得纺出来的纱线蓬松,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空隙大,与相同线密度条件下的纱线相比,其纱线直径要大至少10%。这样有利于在后道的加工中,化学助剂和染料的渗透性好,纱线吸色均匀以及功能助剂均匀覆盖纤维表面。
29.在纺纱之后,就要进行染纱步骤,其包括以下几个工序,依次为络筒步骤、染色步骤、整理步骤、烘干步骤;而里层用纱线在纺纱时采用的是已经经过原液着色的靛蓝莫代尔纤维;因此里层用纱线仅需络筒,无需进行染色。
30.其中,络筒步骤当中,需要严格控制面层用纱线上筒后的密度以及纱长,纱筒要松,绕纱密度要均匀;筒子纱的卷绕密度为0.23-0.29g/cm3,最优的卷绕密度为0.26g/cm3,纱重为0.95kg/个;络筒工艺控制不当易造成纱筒松紧不一的情况,这样不利于染色的均匀性,出现内外层色纱。
31.将面层用纱线络筒后,即进入染色步骤,先采用氧漂的方式对面层用纱线进行前处理;前处理完后对纱线进行染色,染料染色浴为1:4-1:11,染色温度为 60℃;将染料在
20min内按照要求加完后,再将元明粉分3次进行加入,加完元明粉后加入纯碱,纯碱也是分3次进行加入,加完助剂后开始升温,升温速率控制在0.5℃/min。采用多次加盐加碱的方式,同时严格控制染色升温速率,有利于染色的均匀性,减少染花等现象的出现。染色时染色机始终保持正转 3-5min、反转2-4min且正转时间大于反转时间的模式循环运转,优选为正转3min 翻转2min循环运转,合理控制染液正循环与反循环的时间比例,减少纱筒内外层颜色差异;染液的流量大、压力大,有利于染液穿透、匀染。为此,循环泵流量应为30~50l/kg.min;泵的压头水柱应为15~18m。
32.其中,染料染色浴比最优选为1:6,过大的浴比会造成水的浪费,过小的浴比会影响染色效果,所以为了保证染色效果的同时尽量降低用水量,染料染色浴控制在1:4-1:11为好,最优选为1:6;元明粉的加入需要将总量分成3分,每5 分钟加一次,纯碱也是将总量分成三份,每10分钟加一次;染料上染到布面上需要高温环境,但是温度太高,上染速度太快,容易导致染色不均匀,染花的问题出现,因此要将升温速率控制在0.5℃/min。
33.整理步骤分为两个部分,对面层用纱线进行拒水整理和对里层用纱线进行吸水整理;在拒水整理部分,面层用纱线染色完成后将80-110g/l功能防水助剂和 20-30g/l交联剂加入到染缸中,运行30min。该助剂加入到染缸后,染缸仍然采用染液运转的方式,保证纱筒中的助剂充分均匀的到达纤维的表层;其中防水助剂作用是是使面料达到防水防油防污功能,交联剂是一种与该助剂搭配使用的成分,提升防水助剂固着在面料上的性能,提高耐洗涤性。
34.在吸水整理部分,将里层用纱线通过前处理除油后,加入20g/l亲水性软油;同样的需要运行30min。该助剂加入到染缸后,染缸仍然采用染液运转的方式,保证纱筒中的助剂充分均匀的到达纤维的表层,经过软油处理过的纱线,纤维表面覆盖了软油的大分子,并为纱线提供了一层保护结构,能减少纱线表面的摩擦系数,充分保障纱线的耐机械摩擦力,可以不用再进行纱线上蜡工序,从而保证织造的顺利进行,也能保证纱线具有较好的吸水效果。
35.在烘干步骤当中,将整理完的面层用纱线和里层用纱线重新进行络筒后,采用射频烘干机将纱筒烘干,然后进入织造步骤。
36.在织造步骤当中,采用纬编双面机台进行织造,将经过烘干的面层用纱线和氨纶织在面层,将经过烘干的里层用纱线和氨纶织在里层,中间层用中间层纱线对面层和里层进行连接;其采用的氨纶纱线线圈长度为110-150mm/100g,即纱筒上100圈氨纶纱线的长度为110-150mm。
37.织造完成后进入定型步骤,在定型步骤当中,对织好的面料采用定型机先进行预定型,再进行定型,预定型时定型温度为200-205℃,定型机速为:25-30m /min;定型时定型温度为140-160℃,定型机速为:20-25m/min;在以往的类似纱线的制造当中,通常定胚温度为195℃,定型机机速为40m/min;本实施例采用更高的温度是要因为经过拒水整理的纱线需要高温反应,才能具有防水防油防污效果,增加功能的耐洗涤性;若工艺使用不当,则出现面料表面防水效果的不均匀性,使用aatcc 22测试方法后发现通过该工艺面料的防泼水耐洗涤达到 30次洗涤后有90分,若加工不当,洗涤10次后防泼水只有50分。另外,若加工时间太长,会使面料变色和氨纶熔断的风险;另一方面,面料的热定型主要是根据温度和时间来达到效果;度太低起不到作用,太高对已经上过色的面料牢度、热塑性纤维性能都造成破
坏性的影响。速度太慢会造成过度热定型,太快导致热定型效果差,因此上述参数是经过合理的优化得出的工艺。
38.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面料,运用上述面层防水防油防污里层吸水的针织面料生产工艺生产而出。
39.在此,申请人还针对上述面料进行了防水性能测试,测试过程具体如下:应用aatcc135标准的方法ⅲ,运用41℃的汰渍浓缩洗衣粉对布料进行多次清洗,每次清洗的洗衣粉用量为40g;在多次洗涤后运用aatcc22测试方法对面料的布面进行评分,分数越高防水性能越好。
40.应用上述方法,申请人对上述面料进行测试的同时还加入了常规面料按照相同方法进行测试,以充当对照组,测试结果如下:洗涤5次后,常规面料的分数为70分,本实施例当中的面料分数为90分;洗涤10次后,常规面料的分数为 50分,本实施例当中面料分数为80分;洗涤20次后,常规面料的分数为50分,本实施例当中面料分数为80分;可见相对于常规面料而言,本实施例当中的面料的防水性能具有显著进步。
41.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