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蚊织物整理液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71751发布日期:2022-09-20 22:35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驱蚊织物整理液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驱蚊织物整理液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0003][0004]
世界卫生组织who广泛推荐,把织物用品经过杀虫剂或驱避用品后处理,如蚊帐、帐篷、服装等。这一方法作为控制蚊虫传疾病的重要方法,保护人类健康。
[0005]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664227a)中公开了一种制备驱杀蚊虫用的织物整理液,该配方包括杀虫剂和驱避剂,粘合剂,交联剂,经过该织物整理液整理的织物制品驱杀蚊虫能力强,耐水洗,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蚊虫会对该织物整理液中杀虫剂拟除虫菊酯产生抗性,导致生物药效降低。
[0006]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99825)中公开了一种防蚊、杀蚊、杀菌织物,配方包括驱蚊剂、杀蚊剂、杀菌剂、增效剂等组成的药液浸泡烘干后,得到的织物,有防蚊、杀蚊、杀菌功能,但是该种配方作为驱蚊整理液,持续药效时间仅为半年,存在持续药效时间较短的缺点。仅可进行适当的清洗和日晒。
[0007]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473988)中公开了一种蚊帐用防虫织物的生产方法,他们的处理液配方包括拟除虫菊酯、有机芳烃溶剂、表面活性剂、交联剂、催化剂等组分,制定的上述驱蚊处理液对织物进行了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是在浸轧设备上进行的。但是该配方组合物中用的是有机溶剂,给环境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并且该方法没有述及任何织物耐水洗方面的性能。
[0008]
公开号wo2011/078375a1公开的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在载体上负载拟除虫菊酯化合物,增效剂和磷系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成分,然后用热塑性树脂熔融混炼而制成。并且该专利中使用的拟除虫菊酯类为原药,使用原药的缺点是会导致药物的释放不稳定,并且不容易控制。
[0009]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149860b)描述了经改善的纺织品含有至少两种不同的纱类型,第一纱类型释放选自杀昆虫剂的至少一种活性成分,而第二纱类型释放不同于第一纱的选自杀昆虫剂、昆虫驱避剂、农药增效剂和化学绝育剂的至少一种活性成分。但是该方法制作工艺复杂,造价成本高。
[0010]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811040681.9)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处理驱蚊织物的整理液及使用方法,该专利在织物整理液中添加了增效醚作为增效剂,能够减缓蚊虫对拟除虫菊酯类的杀虫剂的代谢。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蚊虫的对拟除虫菊酯类抗性强度的日益增长,因为其最终发挥杀虫作用仍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技术实现要素:

[0011]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驱蚊织物整理液及其应用,解决传统
驱蚊织物整理液,使用有机溶剂会造成环境污染,使用单剂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持续药效短,耐洗效果不好的问题,以及采用热塑性树脂熔融混炼而成,造价高昂,生产不便利,释放不稳定的问题。并创造性的加入对人类毒性低,适用范围广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作用机理不同的有机磷类杀虫剂-甲基嘧啶磷。
[0012]
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0013]
一种驱蚊织物整理液,其组分和质量百分含量如下:
[0014]
有效成份为5%-30%的拟除虫菊酯类:2%-10%;
[0015]
有效成份为10%-30%甲基嘧啶磷胶囊悬浮剂:3%-10%;
[0016]
含固量为10%-30%的粘合剂:10%-50%;
[0017]
交联剂:0.15%-1.50%;
[0018]
防腐剂:1%-2%;
[0019]
余量为水。
[0020]
所述甲基嘧啶磷微胶囊悬浮剂是以聚氨酯为囊壁,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出的核壳结构的微粒,将甲基嘧啶磷进行胶囊化制备成微胶囊悬浮剂。
[0021]
所述拟除虫菊酯类为顺式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或溴氰菊酯杀虫剂的一种。
[0022]
所述交联剂选自环氧树脂或环氧硅烷交联剂一种;或多官能氮丙啶交联剂与三羟甲基丙烷物质中质量比为1:1的两种。
[0023]
所述防腐剂为富马酸二甲酯或卡松。
[0024]
所述粘合剂为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聚丙烯酸乳液或水性醋酸乙烯酸酯乳液的一种或两种。粘合剂为两种时,其质量比为1:1。
[0025]
一种驱蚊织物整理液在制备驱杀蚊虫织物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0026]
(1)首先采用浸轧设备整理织物使织物均匀的展开;
[0027]
(2)将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整理液配方制备得到的整理液放入一个液槽中;然后将织物通过液槽充分浸渍整理液;
[0028]
(3)将充分浸渍整理液的织物经过轧辊,调节轧辊压力,使织物带液率控制在60%-110%;随后进入烘干定型机,烘干定型温度为60-120℃;
[0029]
(4)得到具有驱蚊效果的织物。
[0030]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两步法进行织物整理液应用,将上述步骤(2)中将整理液放入两个液槽中;两个液槽分别放入有效成份为5%-30%的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效成份为10%-30%甲基嘧啶磷微胶囊悬浮剂;按照配方其他组成按质量比例为1~5:5~1分为两部分放入两个液槽中;然后将织物通过第一个装有拟除虫菊酯类的液槽充分浸渍整理液;完成步骤(3)后,将得到具有驱蚊效果的织物再放入第二个装有甲基嘧啶磷微胶囊悬浮剂的液槽充分浸渍整理液;再进行步骤(3);得到具有驱蚊效果的织物。
[0031]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喷涂法进行织物整理液应用,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整理液配方制备得到的整理液放入一个液槽中。通过导管将整理液导入喷嘴中,置于展开后的织物上方,通过喷嘴喷出液体的流速和范围使整理液均匀的分布于织物上,再通过烘干定型机,烘干定型温度为60-100℃,定型机车速60-70米/分钟;此方法能够精准控制织物整理液的带液率,减少整理液的使用,从而减少烘干织物时的能源损耗,提高生产效率。
[003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34]
第一,与拟杀虫剂除虫菊酯单剂相比,本发明采用有机磷类杀虫剂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共同使用,这两种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有协同作用提升杀灭蚊虫的能力。本发明经过该整理液整理的织物对驱杀蚊虫有明显的增效,减少了的使用剂量,并且在织物整理液中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减少了杀虫剂对环境的影响。
[0035]
第二,本发明使用的水剂型杀虫剂,该整理液为水性溶液,其均匀分散性、稳定性良好,体系粘度适中,整理液组成简单,配制方便,因此可以实现即配即用,整理或使用方法很简单,工艺流程短,适应各种织物。
[0036]
第三,具有长效耐洗性能,由于织物整理液配方中所涉及的交联剂、粘合剂和杀虫剂具有良好的结合性,可与织物的纤维能形成良好的固着力,同时织物上杀虫剂或驱避剂施加量通过带液率可精确控制、并分布均匀,所以利用本发明织物整理液和整理方法整理获得的驱杀蚊虫织物制品具有持久的耐水洗性能,驱杀蚊虫效力强。本发明已经经过了实验室实验和实际生产实验,实验中数据稳定、可操作性好.实验表明,所述的织物制品在经过20次who标准洗涤后(洗涤程序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程序),杀虫剂的耐洗指数仍可以达到80%-98%,生物测试也可达到who规定的标准要求。
[0037]
第四,本发明直接通过浸渍,轧辊,烘干处理后即可得到驱蚊织物。该生产工艺流程简单,易操作,可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生产成本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39]
实施例1:
[0040]
(1)制备织物整理液;其配方组成为(质量百分含量):
[0041][0042][0043]
(2)将上述原料在配液料槽中均匀混合后即可得到驱杀蚊虫整理液。
[0044]
(3)制造驱杀蚊虫织物。
[0045]
织物:100%100旦尼尔,36f,克重为38毫克/平方米的涤纶蚊帐布。
[0046]
将所得的织物整理液和待整理的上述织物放入带轧车的定型机中;采用一步法制造驱杀蚊虫织物制品;先通过浸轧设备整理织物使织物均匀的展开,然后将织物通过液槽充分浸渍整理液,再将充分浸渍整理液的织物经过轧辊,调整压辊压力,使织物的带液率为 70%,最后进入烘干机烘干,烘干温度100℃、车速60米/分钟,即可工业化得到耐水性的驱
杀蚊虫涤纶蚊帐布。
[0047]
(4)织物制品整理效果:
[0048]
经整理后:所述织物上的甲基嘧啶磷和溴氰菊酯的有效含量分别为450毫克/平方米织物和150毫克/平方米织物;
[0049]
(5)生物测试(按who推荐的标准程序)效果
[0050]
以再生时间为一天分别对敏感性按蚊和抗性按蚊进行洗涤后的生物效果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0051]
经过20次who标准洗涤之后(洗涤程序按照who推荐的标准程序),
[0052]
对敏感性按蚊的60分钟击倒率为:100%
[0053]
24小时致死率为:99%
[0054]
对抗性按蚊的60分钟击倒率为:99%
[0055]
24小时致死率为:90%
[0056]
20次洗涤后对不同蚊种的60分钟击倒率都达到了95%,24小时致死率达到80%以上符合 who规定的标准。
[0057]
实施例2:
[0058]
(1)制备织物整理液;其配方组成为(质量百分含量):
[0059][0060]
(2)将上述原料在配液料槽中均匀混合后即可得到驱杀蚊虫整理液。
[0061]
(3)制造驱杀蚊虫织物。
[0062]
织物:100%100旦尼尔,36f,克重为38毫克/平方米的涤纶蚊帐布。
[0063]
将所得的织物整理液和待整理的上述织物放入带轧车的定型机中;采用一步法制造驱杀蚊虫织物制品;先通过浸轧设备整理织物使织物均匀的展开,然后将织物通过液槽充分浸渍整理液,再将充分浸渍整理液的织物经过轧辊,调整压辊压力,使织物的带液率为 70%,最后进入烘干机烘干,烘干温度120℃、车速60米/分钟,即可工业化得到耐水性的驱杀蚊虫涤纶蚊帐布。
[0064]
(4)织物制品整理效果:
[0065]
经整理后:所述织物上的甲基嘧啶磷和溴氰菊酯的有效含量分别为454毫克/平方米织物和151毫克/平方米织物;
[0066]
(5)生物测试(按who推荐的标准程序)效果
[0067]
以再生时间为一天分别对敏感性按蚊和抗性按蚊进行洗涤后的生物效果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0068]
经过20次who标准洗涤之后(洗涤程序按照who推荐的标准程序),
[0069]
对敏感性按蚊的60分钟击倒率为:100%
[0070]
24小时致死率为:98%
[0071]
对抗性按蚊的60分钟击倒率为:98%
[0072]
24小时致死率为:92%
[0073]
20次洗涤后对不同蚊种的60分钟击倒率都达到了95%,24小时致死率达到80%以上符合who规定的标准。
[0074]
实施例3:
[0075]
(1)制备织物整理液;其配方组成为(质量百分含量):
[0076][0077]
(2)将上述原料在第一个配液料槽中加入溴氰菊酯和50%的其他组分,在第二个配液料槽中加入甲基嘧啶磷微胶囊剂悬浮剂和另外的50%其他组分,分别均匀混合后即可得到两部分驱杀蚊虫整理液。
[0078]
(3)制造驱杀蚊虫织物。
[0079]
织物:100%100旦尼尔,36f,克重为38毫克/平方米的涤纶蚊帐布。
[0080]
将所得的织物整理液和待整理的上述织物放入带轧车的定型机中;采用二步法制造驱杀蚊虫织物制品;先通过浸轧设备整理织物使织物均匀的展开,然后将织物通过第一个含有溴氰菊酯的液槽充分浸渍整理液,再将充分浸渍整理液的织物经过轧辊,调整压辊压力,使织物的带液率为60%,最后进入烘干机烘干,烘干温度110℃、车速50米/分钟。再将烘干后的织物放入第二个装有甲基嘧啶磷微胶囊悬浮剂的液槽充分浸渍整理液,进入压辊使织物的带液率为 60%,最后进入烘干机烘干,烘干温度110℃、车速70米/分钟。即可工业化得到耐水性的驱杀蚊虫涤纶蚊帐布。
[0081]
(4)织物制品整理效果:
[0082]
经整理后:所述织物上的甲基嘧啶磷和溴氰菊酯的有效含量分别为482毫克/平方米织物和125毫克/平方米织物;
[0083]
(5)生物测试(按who推荐的标准程序)效果
[0084]
以再生时间为一天分别对敏感性按蚊和抗性按蚊进行洗涤后的生物效果测试,测
试结果如下:
[0085]
经过20次who标准洗涤之后(洗涤程序按照who推荐的标准程序),
[0086]
对敏感性按蚊的60分钟击倒率为:100%
[0087]
24小时致死率为:100%
[0088]
对抗性按蚊的60分钟击倒率为:97%
[0089]
24小时致死率为:93%
[0090]
20次洗涤后对不同蚊种的60分钟击倒率都达到了95%,24小时致死率达到80%以上符合who规定的标准。
[0091]
使用两步法进行处理织物,能够降低定型机的烘干温度,并提高生产的车速,从而增大产量同时还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由此生产出的驱蚊织物,经过20次洗涤后驱蚊效果上仍能达到 who的标准,这证明在正常使用和清洗的条件下,此驱蚊蚊帐仍能长时间使用,对使用者提供长时间的保护。
[0092]
实施例4:
[0093]
(1)制备织物整理液;其配方组成为(质量百分含量):
[0094][0095][0096]
2)将上述原料在配液料槽中均匀混合后即可得到驱杀蚊虫整理液。
[0097]
(3)制造驱杀蚊虫织物。
[0098]
织物:100%100旦尼尔,36f,克重为38毫克/平方米的涤纶蚊帐布。
[0099]
将所得的织物整理液通过导管导入喷嘴中,下方放置轧设备整理过展开后的织物,调整喷嘴的流速和范围,使整理液均匀的分布于织物上,最后进入烘干机烘干,烘干温度80 ℃、车速60米/分钟,即可工业化得到耐水性的驱杀蚊虫涤纶蚊帐布。
[0100]
(4)织物制品整理效果:
[0101]
经整理后:所述织物上的甲基嘧啶磷和溴氰菊酯的有效含量分别为403毫克/平方米织物和120毫克/平方米织物;
[0102]
(5)生物测试(按who推荐的标准程序)效果
[0103]
以再生时间为一天分别对敏感性按蚊和抗性按蚊进行洗涤后的生物效果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0104]
经过20次who标准洗涤之后(洗涤程序按照who推荐的标准程序),
[0105]
对敏感性按蚊的60分钟击倒率为:100%
[0106]
24小时致死率为:98%
[0107]
对抗性按蚊的60分钟击倒率为:98%
[0108]
24小时致死率为:96%
[0109]
20次洗涤后对不同蚊种的60分钟击倒率都达到了95%,24小时致死率达到80%以上符合who规定的标准。
[0110]
本发明公开和提出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变条件路线等环节实现,尽管本发明的方法和制备技术已通过较佳实施例子进行了描述,相关技术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要素: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改动或重新组合,来实现最终的制备技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相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精神、范围和内容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