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布边角料褪色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07723发布日期:2022-09-21 11:3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纺织品印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布边角料褪色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品的使用周期越来越短,废旧纺织品产生的速度急剧加快,每年产生的废旧纺织品量高达数千万吨,而回收再利用的只有230万吨左右,大多数被作为垃圾进行焚烧或掩埋,即是对资源的浪费,还有污染环境的问题。
3.在回收纺织品时,对于较完整的衣物、毛毯等较为顺利,而在应对纺织品被损坏后得到的角料,一方面回收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在回收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织物纤维损伤,严重影响回收后的价值。
4.中国专利cn110396813a公开了一种牛仔边角布料漂白工艺,此申请包含一整套褪色去杂质、亚漂、氯漂、脱氯、增白、显白的工艺和工法,保持了牛仔布料纤维的完整性、柔韧性、棉度,形成了白度和光洁度均匀的产品,保证了牛仔布料角料回收后的价值,然而对于部分活性染料浸染的纺织品,通过氯洗效果一般,若使用浓度过高的含氯漂白剂或是双氧水漂白,会导致织物纤维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布边角料褪色处理方法,这种方法解决了对织物漂白时,纤维易断裂或漂白白度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废布边角料褪色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清洗废布边角料,将纺织品边角料捞出放入漂缸中加入水、蛋白酶、纤维酶、脂肪酶、片碱及保险粉,进行煮练;
8.s2、将完成煮练后捞出纺织品边角料捞出,在染缸内清洗纺织品边角料,清洗30min后完成清水清洗;
9.s3、将完成清水清洗后的纺织品边角料捞出放入漂缸中加入水及漂白剂,所述漂白剂包括氨基氰、尿素、三聚磷酸钠及钨酸亚铁;
10.s4、完成漂白后,将纺织品边角料捞出放入染缸清洗,完成褪色;
11.s5、通过吸附剂碳纳米管处理上述步骤s1-s4产生的废液。
12.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
13.浴比1:40,蛋白酶1g/l、纤维酶1g/l、脂肪酶1g/l、片碱5g/l及保险粉8g/l,调节ph至9,煮练60min,煮练温度为60℃。
14.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
15.所述漂白剂的由氨基氰、尿素、三聚磷酸钠、钨酸亚铁、n-乙酰基活化剂、偏硅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组成,其质量比3:5:5:3:1:2:1,浴比1:40,漂白剂添加量为5g/l。
16.优选地、所述n-乙酰基活化剂为四乙酰乙二胺taed、四乙酰甘脲、五乙酰葡萄糖、双氰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17.优选地、所述染缸及漂缸在使用前均通过水清洗。
18.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所述碳纳米管为负载氧化铁的多壁碳纳米管,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1)将mwcnts加入至硝酸溶液进行超声波处理,30min后于,在100℃下水浴4h,然后过滤、水洗、烘干得到纯化后的mwcnts,mwcnts与硝酸的固液比1:0.1g/l,硝酸的摩尔溶度为3mol/l;
20.(2)将纯化后的mwcnts加入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氧化铁超声波处理30min,烘干后在n2气氛下焙烧2h,得到负载氧化铁的多壁碳纳米管。
21.优选地、所述步骤s5将吸附剂碳纳米管放入s1-s4产生的废液中,固液比为5g/l,放置2h。
22.cnts:碳纳米管。
23.mwcnts:多壁碳纳米管。
24.有益效果:
25.本发明中使用蛋白酶、纤维酶、脂肪酶配合片碱及保险粉进行煮练,先对织物边角料进行初步褪色,使用蛋白酶、纤维酶及脂肪酶可以以较低的温度进行煮练;然后使用氨基氰、尿素、三聚磷酸钠及钨酸亚铁作为漂白剂进行进一步漂白,漂白步骤中未使用氯系催化剂,并且漂白过程中温度也很低,同时其漂白效果好,一方面在煮练、漂白过程中温度不高,另一方面漂白剂未对织物纤维造成过大的破坏,即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在保证漂白白度的同时保证织物纤维不被破坏。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
28.一种废布边角料褪色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s1、清洗废布边角料,将纺织品边角料捞出放入漂缸中加入水、蛋白酶、纤维酶及脂肪酶,进行煮练,浴比1:40,蛋白酶1g/l、纤维酶1g/l、脂肪酶1g/l、片碱5g/l、保险粉8g/l,调节ph至9,煮练60min,煮练温度为60℃;
30.s2、将完成煮练后捞出纺织品边角料捞出,倒出漂缸中的废液,将漂缸洗净备用,在染缸内清洗纺织品边角料,清洗30min后完成清水清洗,完成清洗后倒出染缸内废液,将染缸洗净备用;
31.s3、将完成清水清洗后的纺织品边角料捞出放入漂缸中加入水及漂白剂,漂白温度为40℃,所述漂白剂由氨基氰、尿素、三聚磷酸钠、钨酸亚铁、四乙酰乙二胺taed、偏硅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组成,其质量比3:5:5:3:1:2:1,浴比1:40,漂白剂添加量为5g/l;
32.s4、完成漂白后,将纺织品边角料捞出放入染缸清洗,完成褪色;
33.s5、向s1-s4产生的废液中加入碳纳米管,固液比为5g/l,放置2h。
34.通过光电白度计检测褪色后的纺织品边角料白度,通过织物强力仪检测纺织品边
角料褪色前、后纤维断裂强力,白度为68%,褪色前纤维断裂强力为256.65n,纤维断裂强力为245.25n。
35.对处理前、后的废液计算烘干的吸附剂的重量,吸附剂增重约8%
36.实施例2
37.一种废布边角料褪色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8.s1、清洗废布边角料,将纺织品边角料捞出放入漂缸中加入水、蛋白酶、纤维酶及脂肪酶,进行煮练,浴比1:40,蛋白酶1g/l、纤维酶1g/l、脂肪酶1g/l、片碱5g/l、保险粉8g/l,调节ph至9,煮练60min,煮练温度为60℃;
39.s2、将完成煮练后捞出纺织品边角料捞出,倒出漂缸中的废液,将漂缸洗净备用,在染缸内清洗纺织品边角料,清洗30min后完成清水清洗,完成清洗后倒出染缸内废液,将染缸洗净备用;
40.s3、将完成清水清洗后的纺织品边角料捞出放入漂缸中加入水及漂白剂,漂白温度为40℃,所述漂白剂的由氨基氰、尿素、三聚磷酸钠、钨酸亚铁、四乙酰甘脲、偏硅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组成,其质量比3:5:5:3:1:2:1,浴比1:40,漂白剂添加量为5g/l;
41.s4、完成漂白后,将纺织品边角料捞出放入染缸清洗,完成褪色;
42.s5、向s1-s4产生的废液中加入mwcnts,固液比为5g/l,放置2h。
43.通过光电白度计检测褪色后的纺织品边角料白度,通过织物强力仪检测纺织品边角料褪色前、后纤维断裂强力,白度为68%,褪色前纤维断裂强力为256.25n,纤维断裂强力为245.12n。
44.对处理前、后的废液计算烘干的吸附剂的重量,吸附剂增重约12%。
45.实施例3
46.一种废布边角料褪色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7.s1、清洗废布边角料,将纺织品边角料捞出放入漂缸中加入水、蛋白酶、纤维酶及脂肪酶,进行煮练,浴比1:40,蛋白酶1g/l、纤维酶1g/l、脂肪酶1g/l、片碱5g/l、保险粉8g/l,调节ph至9,煮练60min,煮练温度为60℃;
48.s2、将完成煮练后捞出纺织品边角料捞出,倒出漂缸中的废液,将漂缸洗净备用,在染缸内清洗纺织品边角料,清洗30min后完成清水清洗,完成清洗后倒出染缸内废液,将染缸洗净备用;
49.s3、将完成清水清洗后的纺织品边角料捞出放入漂缸中加入水及漂白剂,漂白温度为40℃,所述漂白剂的由氨基氰、尿素、三聚磷酸钠、钨酸亚铁、双氰胺双氰胺、偏硅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组成,其质量比3:5:5:3:1:2:1,浴比1:40,漂白剂添加量为5g/l;
50.s4、完成漂白后,将纺织品边角料捞出放入染缸清洗,完成褪色;
51.s5、向s1-s4产生的废液中负载氧化铁的mwcnts,固液比为5g/l。
52.所述负载氧化铁的mwcnts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53.(1)将mwcnts加入至硝酸溶液进行超声波处理,30min后于,在100℃下水浴4h,然后过滤、水洗、烘干得到纯化后的mwcnts,mwcnts与硝酸的固液比1:0.1g/l,硝酸的摩尔溶度为3mol/l;
54.(2)将纯化后的mwcnts加入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氧化铁超声波处理30min,烘干后在n2气氛下焙烧2h,得到吸附剂碳纳米管,放置2h。
55.通过光电白度计检测褪色后的纺织品边角料白度,通过织物强力仪检测纺织品边角料褪色前、后纤维断裂强力,白度为68%,褪色前纤维断裂强力为255.75n,纤维断裂强力为244.87n。
56.对处理前、后的废液计算烘干的吸附剂的重量,吸附剂增重约16%
57.对比例1
58.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未添加氨基氰,其他制备方法与制备条件与实施例1一致。
59.通过光电白度计检测褪色后的纺织品边角料白度,通过织物强力仪检测纺织品边角料褪色前、后纤维断裂强力,白度为35%,褪色前纤维断裂强力为255.29n,纤维断裂强力为245.13n。
60.对比例2
61.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未添加三聚磷酸钠,其他制备方法与制备条件与实施例1一致。
62.通过光电白度计检测褪色后的纺织品边角料白度,通过织物强力仪检测纺织品边角料褪色前、后纤维断裂强力,白度为30%,褪色前纤维断裂强力为255.78n,纤维断裂强力为244.69n。
63.对比例3
64.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未添加钨酸亚铁,其他制备方法与制备条件与实施例1一致。
65.通过光电白度计检测褪色后的纺织品边角料白度,通过织物强力仪检测纺织品边角料褪色前、后纤维断裂强力,白度为38%,褪色前纤维断裂强力为256.35n,纤维断裂强力为245.09n。
66.对比例4
67.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煮练温度为80℃,其他制备方法与制备条件与实施例1一致。
68.通过光电白度计检测褪色后的纺织品边角料白度,通过织物强力仪检测纺织品边角料褪色前、后纤维断裂强力,白度为68%,褪色前纤维断裂强力为255.45n,纤维断裂强力为154.81n。
69.对比例5
70.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漂白温度为80℃,其他制备方法与制备条件与实施例1一致。
71.通过光电白度计检测褪色后的纺织品边角料白度,通过织物强力仪检测纺织品边角料褪色前、后纤维断裂强力,白度为67%,褪色前纤维断裂强力为256.13n,纤维断裂强力为134.93n。
72.对比例6
73.对比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漂白剂的次氯酸钠,其他制备方法与制备条件与实施例1一致。
74.通过光电白度计检测褪色后的纺织品边角料白度,通过织物强力仪检测纺织品边角料褪色前、后纤维断裂强力,白度为48%,褪色前纤维断裂强力为256.71n,纤维断裂强力
为156.87n。
75.由对比例1-3与实施例1对比可见,在褪色过程中未添加氨基氰、三聚磷酸钠或钨酸亚铁的均会影响到最终纺织物的白度,即本技术中氨基氰、三聚磷酸钠及钨酸亚铁共同作用起到了在控制温度的情况下保证纺织物的白度,而由对比例4-5与实施例1对比可见其煮练温度或漂白温度为80℃时严重影响纺织物的纤维强度,即纤维收到较大的破坏,而对比例6与实施例1对比可见使用次氯酸钠作为漂白剂会严重纤维强度。
76.由实施例1与实施例2对比可见,采用mwcnts相较于cnts,能够吸附更多的染料相关的杂质,增重由8%提升至12,而由实施例3与实施例2对比可见,将mwcnts进行纯化,然后负载氧化铁能够进一步提高吸附量,增重由12%提升至16%,由此可见先将mwcnts进行纯化,然后负载氧化铁能够吸附更多的染料相关的杂质。
7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及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