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袜子上的起口编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14475发布日期:2023-03-22 05:4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袜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袜子上的起口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袜子生产过程中袜口一般采用的是双层袜口和单层袜口两种,双层袜口由于起口扎口线的限制及双层结构,袜口的横向拉伸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单层袜口由于没有扎口线的限制相对于双层袜口其拉伸性要好一些,但其袜口由于采用的橡筋加衬垫组织结构,袜口起口会产生严重的卷边现象,影响袜口的美观和穿着舒适度。
3.因此,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具有穿着舒适、袜口不卷边的袜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着舒适、袜口不卷边的袜子的起口编织方法。
5.为达此目的,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袜子上的起口编织方法,所述编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1、开始编织起口时,主编织口采用高弹力乳胶橡筋线进行1隔1起针方式进行编织(即第1、3、5、7......针起针钩取橡筋线,第2、4、6、8......针埋藏走针不钩取橡筋线,针筒总针数为200针);
7.步骤2、编织第二横列时,第2、4、6、8......针起针钩取橡筋线,而第1、3、5、7......针埋藏走针不钩取橡筋线,这样交错编织后起口张力和线圈得到了相互平衡,形成光边起口的原始线圈;
8.步骤3、编织第三横列时,第1、3、5、7......针起针钩取橡筋线,第2、4、6、8......针埋藏走针;
9.步骤4、编织第四横列时,按所述步骤3中第三横列的走针方式进行编织,钩取橡筋线的线圈为正面线圈,而未钩取橡筋线的为沉降弧,连接相邻的两个正面线圈,由于乳胶橡筋线的高弹性,沉降弧拉紧了相邻的正面线圈后填补了沉降弧的空隙,使得整个袜子的起口部分更加平整,只有在用力横向拉开时起口部位才会体现其1+1的凹凸效果;
10.步骤5、起口最后一个横列的编织,所有织针都钩取高弹力乳胶橡筋线,使一直没有钩取橡筋线而未脱圈的第(2、4、6、8......)针重新钩取橡筋线将首尾横列相连接,形成紧密相贴的不卷边的包边起口,起口编织完成后进行袜口的编织;
11.步骤6、编织袜口时,主编织口用于编织起口的高弹力乳胶橡筋线退出工作,换成面纱是32支粗细的精梳棉和底纱30/70规格的锦包氨纶弹力线进行编织,同时用毛圈选针器控制,按2针毛圈2针平纹即2+2的排列方式进行毛圈提花编织,使袜口具有2+2的凹凸效果,增加了袜口的美观和立体感。
12.进一步的,所述高弹力乳胶橡筋线的规格为120/70/70。
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附口采用的是120/70/70规格的高弹乳胶橡筋线,采用1隔1分针上升钩取橡筋线,只垫纱不成圈,随后在主编织口退圈垫入主编织口纱线,形成袜口的衬垫编织,直到达到工艺规定的袜口长度,完成整个袜口的编织。
14.进一步的,所述起口的编织圈数为10圈,所述起口长度为5mm。
15.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袜子上的起口编织方法,在原本的袜子起口上改变编织方法以及选用高弹力乳胶橡筋线进行编织,采用本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的袜口不存在不卷边的情况,并且保持袜口的平整性同时又具有很好的拉伸性。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1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袜子上的起口编织方法,所述编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9.步骤1、开始编织起口时,主编织口采用高弹力乳胶橡筋线进行1隔1起针方式进行编织(即第1、3、5、7......针起针钩取橡筋线,第2、4、6、8......针埋藏走针不钩取橡筋线,针筒总针数为200针);
20.步骤2、编织第二横列时,第2、4、6、8......针起针钩取橡筋线,而第1、3、5、7......针埋藏走针不钩取橡筋线,这样交错编织后起口张力和线圈得到了相互平衡,形成光边起口的原始线圈;
21.步骤3、编织第三横列时,第1、3、5、7......针起针钩取橡筋线,第2、4、6、8......针埋藏走针;
22.步骤4、编织第四横列时,按所述步骤3中第三横列的走针方式进行编织,钩取橡筋线的线圈为正面线圈,而未钩取橡筋线的为沉降弧,连接相邻的两个正面线圈,由于乳胶橡筋线的高弹性,沉降弧拉紧了相邻的正面线圈后填补了沉降弧的空隙,使得整个袜子的起口部分更加平整,只有在用力横向拉开时起口部位才会体现其1+1的凹凸效果;
23.步骤5、起口最后一个横列的编织,所有织针都钩取高弹力乳胶橡筋线,使一直没有钩取橡筋线而未脱圈的第(2、4、6、8......)针重新钩取橡筋线将首尾横列相连接,形成紧密相贴的不卷边的包边起口,起口编织完成后进行袜口的编织;
24.步骤6、编织袜口时,主编织口用于编织起口的高弹力乳胶橡筋线退出工作,换成面纱是32支粗细的精梳棉和底纱30/70规格的锦包氨纶弹力线进行编织,同时用毛圈选针器控制,按2针毛圈2针平纹即2+2的排列方式进行毛圈提花编织,使袜口具有2+2的凹凸效果,增加了袜口的美观和立体感。
25.作为本实施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弹力乳胶橡筋线的规格为120/70/70。
26.具体的,所述步骤6中,附口采用的是120/70/70规格的高弹乳胶橡筋线,采用1隔1分针上升钩取橡筋线,只垫纱不成圈,随后在主编织口退圈垫入主编织口纱线,形成袜口的衬垫编织,直到达到工艺规定的袜口长度,完成整个袜口的编织。
27.此外,所述起口的编织圈数为10圈,所述起口长度为5mm。
28.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袜子上的起口编织方法,在原本的袜子起口上改变编织方法以及选用高弹力乳胶橡筋线进行编织,采用本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的袜口
不存在不卷边的情况,并且保持袜口的平整性同时又具有很好的拉伸性。
29.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袜子上的起口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开始编织起口时,主编织口采用高弹力乳胶橡筋线进行1隔1起针方式进行编织(即第1、3、5、7......针起针钩取橡筋线,第2、4、6、8......针埋藏走针不钩取橡筋线,针筒总针数为200针);步骤2、编织第二横列时,第2、4、6、8......针起针钩取橡筋线,而第1、3、5、7......针埋藏走针不钩取橡筋线,这样交错编织后起口张力和线圈得到了相互平衡,形成光边起口的原始线圈;步骤3、编织第三横列时,第1、3、5、7......针起针钩取橡筋线,第2、4、6、8......针埋藏走针;步骤4、编织第四横列时,按所述步骤3中第三横列的走针方式进行编织,钩取橡筋线的线圈为正面线圈,而未钩取橡筋线的为沉降弧,连接相邻的两个正面线圈,由于乳胶橡筋线的高弹性,沉降弧拉紧了相邻的正面线圈后填补了沉降弧的空隙,使得整个袜子的起口部分更加平整,只有在用力横向拉开时起口部位才会体现其1+1的凹凸效果;步骤5、起口最后一个横列的编织,所有织针都钩取高弹力乳胶橡筋线,使一直没有钩取橡筋线而未脱圈的第(2、4、6、8......)针重新钩取橡筋线将首尾横列相连接,形成紧密相贴的不卷边的包边起口,起口编织完成后进行袜口的编织;步骤6、编织袜口时,主编织口用于编织起口的高弹力乳胶橡筋线退出工作,换成面纱是32支粗细的精梳棉和底纱30/70规格的锦包氨纶弹力线进行编织,同时用毛圈选针器控制,按2针毛圈2针平纹即2+2的排列方式进行毛圈提花编织,使袜口具有2+2的凹凸效果,增加了袜口的美观和立体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袜子上的起口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力乳胶橡筋线的规格为120/70/7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袜子上的起口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附口采用的是120/70/70规格的高弹乳胶橡筋线,采用1隔1分针上升钩取橡筋线,只垫纱不成圈,随后在主编织口退圈垫入主编织口纱线,形成袜口的衬垫编织,直到达到工艺规定的袜口长度,完成整个袜口的编织。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用于袜子上的起口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口的编织圈数为10圈,所述起口长度为5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袜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袜子上的起口编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编织起口、编织第二横列、编织第三横列、编织第四横列以及编织袜口,在原本的袜子起口上改变编织方法以及选用高弹力乳胶橡筋线进行编织,使得袜口不存在不卷边的情况,并且保持袜口的平整性同时又具有很好的拉伸性。袜口的平整性同时又具有很好的拉伸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一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义乌雄宇针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5
技术公布日:2023/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