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坯布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68203发布日期:2022-12-31 11:28阅读:4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坯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织坯布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2.坯布是指供印染加工用的本色棉布,工业上的坯布一般是指布料,或者是层压的坯布,上胶的坯布等。
3.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坯布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利用相关的机织设备和选取相关的原纱成品作为原料进行针织而成,但所使用的原纱成品在长时间放置的过程中,若原纱进行存放的环境不佳,原纱的表面非常容易出现生长霉菌的现象,导致原纱位于最外层的纱线因存放环境不佳生长霉菌造成其色彩发生相较于不明显的缺失现象,当作为原料的原纱直接利用机织设备进行针织时,非常容易造成完成针织后的坯布出现局部色彩不统一现象,导致原纱在进行针织前不具有良好的色彩预处理措施,造成坯布成品因原纱色彩缺失出现质量存在瑕疵现象,严重影响了针织坯布的成品质量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常见的坯布在进行针织过程中,当直接使用原纱进行针织时,非常容易造成因存放环境不佳生长霉菌而造成色彩缺失的原纱进行针织,导致坯布在完成针织过程后的成品存在色彩局部不统一的现象,造成坯布的成品具有色彩缺失的瑕疵,严重影响了针织坯布的成品质量效果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织坯布及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生产工艺步骤,
6.s1、原材料备选;
7.s2、原料预处理;
8.s3、络筒;
9.s4、整经;
10.s5、浆纱;
11.s6、穿纱;
12.s7、织布。
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中,根据坯布需要使用的原纱进行选取,选用相关的原纱作为原材料进行备选,方便后续处理。
14.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原材料备料,使坯布在进行针织前具有良好的原料选取,使坯布针织所需要使用的原料原纱可以正常进行预处理,提高坯布正常进行针织的效率。
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中,
16.2.1)、原纱初筛,对备选的原纱材料的外观进行观察,查看原纱的外表面是否存在明显的断裂现象,查看原纱的外表面是否存在灰尘影响原纱的色彩光泽,对备用的原纱进
行初筛处理,筛选掉存在明显瑕疵的原纱;
17.2.2)、原纱色彩检测,对完成筛选掉存在明显瑕疵的原纱进行色彩检测,使用相关的色彩检测仪器对原纱的外表面进行色彩检测,检测原纱最外层的色彩是否存在色彩缺失现象,确定原纱最外层色彩缺失的情况;
18.2.3)、裁剪,根据原纱最外层色彩检测的缺失情况,对原纱的最外层色彩缺失的部分进行裁剪,去除原纱存在色彩缺失的部分。
19.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对原料原纱进行预处理,对原纱进行初筛,去除掉备选原纱存在明显瑕疵的原纱,提高原纱进行色彩检测的效率,对初筛完成后的原纱最外层进行色彩检测,确认备用原纱最外层是否存在色彩缺失的现象,避免原纱在进行针织的过程中出现因色彩缺失造成坯布成品色彩出现色差现象,对存在色彩缺失的原料部分进行裁剪,去除原纱存在色彩缺失的部分,降低坯布使用原料完成针织后成品出现瑕疵现象的概率,提高坯布成品的色彩效果,提高针织坯布的成品质量效果。
2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3中,将完成预处理的原纱原料进行络筒,备用选取的原纱为宝塔形状,利用络筒机对原纱进行倒筒处理,使呈宝塔形状的原纱缠绕在筒子表面,得到筒子纱,以便后续原纱进行整经处理。
21.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络筒,对完成预处理的原纱进行络筒处理,利用络筒机对原纱进行倒筒,使原纱在后续的工艺中具有良好的加工处理措施,提高原纱进行整经的效率。
2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4中,将完成络筒后得到的筒子纱按照经编所要求的根数和长度,平行的卷绕成经轴,得到经纱,然后再将若干只经轴通过浆纱机并合或用并轴机并合后卷绕在织轴上,以供经编机使用,整经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分段整经、轴经整经、分条整经,整经需要的温度通常控制在20-26℃,相对湿度为60-70%,并且需要将长、短纤维分隔开。
23.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整经,使原纱可以借助整经机进行良好的整经处理,使原纱经过整经处理后可以得到良好的经纱,以便于原纱后续经过上浆处理的工艺。
2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5中,对完成整经处理后的经纱进行上浆处理,利用相关的浆纱机对经纱的内外进行施加浆液,经纱完成上浆后,一部分浆液透入纤维之间,另一部分粘附在经纱表面。
25.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浆纱,经过整经机对原纱完成整经处理后得到经纱上的原纱进行上浆处理,使原纱具有足够的耐磨性能,使原纱具有均匀的强力伸长特性和良好的张力特点,原纱被良好的浆料覆盖以尽可能减少绒毛,提高原纱的可织性和强力性以及减少断头的概率。
2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6中,对完成上浆处理后的经纱进行穿纱处理,相关的工作人员通过手动的方式,把织轴上卷绕的原纱穿过停经片、综丝及钢筘等三样机织设备的附属配件。
27.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穿纱,把纱线对机织设备进行穿纱,使纱线可以正常借助机织设备后续的织布加工,避免机织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纱线未进行针织的现象,提高纱线进行针织的效率,提高坯布成品针织的效率。
2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7中,对完成穿纱处理后的原纱进行整理,原
纱整理完成后放置在相关的机织设备上,利用机织设备对原纱进行针织处理,直至机织设备把原纱针织成坯布。
29.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织布,借助相关的机织设备对纱线进行针织处理,使纱线具有良好的针织效率,提高坯布的织布效率。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31.本发明中,通过设计原料预处理,对备选的原纱进行初筛,筛除备选的原纱具有相较于明显瑕疵的原纱,避免具有明显瑕疵的原纱影响原纱色彩检测的效率,对原纱进行色彩检测处理,分析选取作为原料原纱的色彩是否符合原料原具有的色彩,降低坯布因原纱色彩存在缺失现象造成坯布成品色彩质量不佳,提高坯布所使用原纱的色彩品质效果,对存在色彩缺失的原纱部分进行裁剪,使原纱去除色彩存在缺失的部分,提高原纱的完整性,降低坯布成品出现局部色彩偏差的现象,使坯布成品具有相对良好的色彩统一特点,降低坯布成品存在局部色彩缺失的瑕疵现象概率,提高针织坯布成品的质量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实施例1
3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针织坯布及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生产工艺步骤,原材料备选,根据坯布需要使用的原纱进行选取,选用相关的原纱作为原材料进行备选,方便后续处理,通过设计原材料备料,使坯布在进行针织前具有良好的原料选取,使坯布针织所需要使用的原料原纱可以正常进行预处理,提高坯布正常进行针织的效率;络筒,将完成预处理的原纱原料进行络筒,备用选取的原纱为宝塔形状,利用络筒机对原纱进行倒筒处理,使呈宝塔形状的原纱缠绕在筒子表面,得到筒子纱,以便后续原纱进行整经处理,通过设计络筒,对完成预处理的原纱进行络筒处理,利用络筒机对原纱进行倒筒,使原纱在后续的工艺中具有良好的加工处理措施,提高原纱进行整经的效率;整经,将完成络筒后得到的筒子纱按照经编所要求的根数和长度,平行的卷绕成经轴,得到经纱,然后再将若干只经轴通过浆纱机并合或用并轴机并合后卷绕在织轴上,以供经编机使用,整经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分段整经、轴经整经、分条整经,整经需要的温度通常控制在20-26℃,相对湿度为60-70%,并且需要将长、短纤维分隔开,通过设计整经,使原纱可以借助整经机进行良好的整经处理,使原纱经过整经处理后可以得到良好的经纱,以便于原纱后续经过上浆处理的工艺;浆纱,对完成整经处理后的经纱进行上浆处理,利用相关的浆纱机对经纱的内外进行施加浆液,经纱完成上浆后,一部分浆液透入纤维之间,另一部分粘附在经纱表面,通过设计浆纱,经过整经机对原纱完成整经处理后得到经纱上的原纱进行上浆处理,使原纱具有足够的耐磨性能,使原纱具有均匀的强力伸长特性和良好的张力特点,原纱被良好的浆料覆盖以尽可能减少绒毛,提高原纱的可织性和强力性以及减少断头的概率;穿纱,对完成上浆处理后的经纱进行穿纱处理,相关的工作人员通过手动的方式,把织轴上卷绕的原纱穿过停经片、综丝及钢筘等三样机织设备的附属配件,通过设计穿纱,把纱线对机织设备进行穿
纱,使纱线可以正常借助机织设备后续的织布加工,避免机织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纱线未进行针织的现象,提高纱线进行针织的效率,提高坯布成品针织的效率;织布,对完成穿纱处理后的原纱进行整理,原纱整理完成后放置在相关的机织设备上,利用机织设备对原纱进行针织处理,直至机织设备把原纱针织成坯布,通过设计织布,借助相关的机织设备对纱线进行针织处理,使纱线具有良好的针织效率,提高坯布的织布效率。
35.原料预处理,原纱初筛,对备选的原纱材料的外观进行观察,查看原纱的外表面是否存在明显的断裂现象,查看原纱的外表面是否存在灰尘影响原纱的色彩光泽,对备用的原纱进行初筛处理,筛选掉存在明显瑕疵的原纱;原纱色彩检测,对完成筛选掉存在明显瑕疵的原纱进行色彩检测,使用相关的色彩检测仪器对原纱的外表面进行色彩检测,检测原纱最外层的色彩是否存在色彩缺失现象,确定原纱最外层色彩缺失的情况;裁剪,根据原纱最外层色彩检测的缺失情况,对原纱的最外层色彩缺失的部分进行裁剪,去除原纱存在色彩缺失的部分,通过设计对原料原纱进行预处理,对原纱进行初筛,去除掉备选原纱存在明显瑕疵的原纱,提高原纱进行色彩检测的效率,对初筛完成后的原纱最外层进行色彩检测,确认备用原纱最外层是否存在色彩缺失的现象,避免原纱在进行针织的过程中出现因色彩缺失造成坯布成品色彩出现色差现象,对存在色彩缺失的原料部分进行裁剪,去除原纱存在色彩缺失的部分,降低坯布使用原料完成针织后成品出现瑕疵现象的概率,提高坯布成品的色彩效果,提高针织坯布的成品质量效果。
3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37.在生产时,根据坯布需要使用的原纱进行选取,选用相关的原纱作为原材料进行备选,方便后续处理,对备选的原纱材料的外观进行观察,查看原纱的外表面是否存在明显的断裂现象,查看原纱的外表面是否存在灰尘影响原纱的色彩光泽,对备用的原纱进行初筛处理,筛选掉存在明显瑕疵的原纱,对完成筛选掉存在明显瑕疵的原纱进行色彩检测,使用相关的色彩检测仪器对原纱的外表面进行色彩检测,检测原纱最外层的色彩是否存在色彩缺失现象,确定原纱最外层色彩缺失的情况,根据原纱最外层色彩检测的缺失情况,对原纱的最外层色彩缺失的部分进行裁剪,去除原纱存在色彩缺失的部分,将完成预处理的原纱原料进行络筒,备用选取的原纱为宝塔形状,利用络筒机对原纱进行倒筒处理,使呈宝塔形状的原纱缠绕在筒子表面,得到筒子纱,以便后续原纱进行整经处理,将完成络筒后得到的筒子纱按照经编所要求的根数和长度,平行的卷绕成经轴,得到经纱,然后再将若干只经轴通过浆纱机并合或用并轴机并合后卷绕在织轴上,以供经编机使用,整经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分段整经、轴经整经、分条整经,整经需要的温度通常控制在20-26℃,相对湿度为60-70%,并且需要将长、短纤维分隔开,对完成整经处理后的经纱进行上浆处理,利用相关的浆纱机对经纱的内外进行施加浆液,经纱完成上浆后,一部分浆液透入纤维之间,另一部分粘附在经纱表面,对完成上浆处理后的经纱进行穿纱处理,相关的工作人员通过手动的方式,把织轴上卷绕的原纱穿过停经片、综丝及钢筘等三样机织设备的附属配件,对完成穿纱处理后的原纱进行整理,原纱整理完成后放置在相关的机织设备上,利用机织设备对原纱进行针织处理,直至机织设备把原纱针织成坯布,得到坯布成品。
38.对比例1
39.本实施例与所提供的实施例1的方法大致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所述步骤s2中,未对原纱进行预处理;
40.对比例2
41.本实施例与所提供的实施例1的方法大致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所述步骤s2中,未对原纱进行初筛处理。
42.对比例3
43.本实施例与所提供的实施例1的方法大致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所述步骤s2中,未对原纱进行色彩检测处理。
44.性能测试
45.分别取等量的实施例1和对比例1~3所提供的原纱的完整性、色彩性和质量性结果:
[0046] 完整性色彩性质量性实施例198%96.5%99%对比例180%85%80%对比例292%86%90%对比例395%94%96%
[0047]
通过分析上述各表中的相关数据可知,通过本发明,原料预处理,原纱初筛,对备选的原纱材料的外观进行观察,查看原纱的外表面是否存在明显的断裂现象,查看原纱的外表面是否存在灰尘影响原纱的色彩光泽,对备用的原纱进行初筛处理,筛选掉存在明显瑕疵的原纱;原纱色彩检测,对完成筛选掉存在明显瑕疵的原纱进行色彩检测,使用相关的色彩检测仪器对原纱的外表面进行色彩检测,检测原纱最外层的色彩是否存在色彩缺失现象,确定原纱最外层色彩缺失的情况;裁剪,根据原纱最外层色彩检测的缺失情况,对原纱的最外层色彩缺失的部分进行裁剪,去除原纱存在色彩缺失的部分,通过设计对原料原纱进行预处理,对原纱进行初筛,去除掉备选原纱存在明显瑕疵的原纱,提高原纱进行色彩检测的效率,对初筛完成后的原纱最外层进行色彩检测,确认备用原纱最外层是否存在色彩缺失的现象,避免原纱在进行针织的过程中出现因色彩缺失造成坯布成品色彩出现色差现象,对存在色彩缺失的原料部分进行裁剪,去除原纱存在色彩缺失的部分,降低坯布使用原料完成针织后成品出现瑕疵现象的概率,提高坯布成品的色彩效果,提高针织坯布的成品质量效果,通过设计原料预处理,对备选的原纱进行初筛,筛除备选的原纱具有相较于明显瑕疵的原纱,避免具有明显瑕疵的原纱影响原纱色彩检测的效率,对原纱进行色彩检测处理,分析选取作为原料原纱的色彩是否符合原料原具有的色彩,降低坯布因原纱色彩存在缺失现象造成坯布成品色彩质量不佳,提高坯布所使用原纱的色彩品质效果,对存在色彩缺失的原纱部分进行裁剪,使原纱去除色彩存在缺失的部分,提高原纱的完整性,降低坯布成品出现局部色彩偏差的现象,使坯布成品具有相对良好的色彩统一特点,降低坯布成品存在局部色彩缺失的瑕疵现象概率,提高针织坯布成品的质量效果。
[004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