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的涂料印花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93605发布日期:2023-01-17 23: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的涂料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s1、面料预处理使用含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二乙二醇丁醚的预处理液对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进行处理;s2、配制涂料印花色浆s21、配制印花浆料,所述印花浆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分:丙烯酸酯聚合物
ꢀꢀꢀꢀꢀꢀꢀꢀꢀꢀꢀ
15~30%聚丙烯酸树脂
ꢀꢀꢀꢀꢀꢀꢀꢀꢀꢀꢀꢀꢀ
1~3%水
ꢀꢀꢀꢀꢀꢀꢀꢀꢀꢀꢀꢀꢀꢀꢀꢀꢀꢀꢀꢀꢀꢀꢀ
余量配制时预先按照配方量称取上述原料,先将丙烯酸酯聚合物加入至水中,搅拌均匀后缓慢加入聚丙烯酸树脂,搅拌均匀即得;s22、配制涂料印花色浆,所述涂料印花色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分:印花浆料
ꢀꢀꢀꢀꢀꢀꢀꢀꢀꢀꢀꢀꢀꢀꢀꢀꢀ
90~98%涂料色种
ꢀꢀꢀꢀꢀꢀꢀꢀꢀꢀꢀꢀꢀꢀꢀꢀꢀ
1~9%防腐剂
ꢀꢀꢀꢀꢀꢀꢀꢀꢀꢀꢀꢀꢀꢀꢀꢀꢀꢀꢀ
1%配制时预先按照配方量称取上述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得;s3、涂料印花使用步骤s2配制得到的涂料印花色浆通过印花机在步骤s1中经过预处理后的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上进行印花;s4、烘干及定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的涂料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每升所述预处理液包括以下原料组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8~20g二乙二醇丁醚
ꢀꢀꢀꢀꢀꢀꢀꢀꢀꢀꢀꢀꢀꢀ
0.5~1g碳酸钠
ꢀꢀꢀꢀꢀꢀꢀꢀꢀꢀꢀꢀꢀꢀꢀꢀꢀꢀꢀꢀ
1.5~2g。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的涂料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聚乙二醇、高级脂肪酸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的涂料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由按照一定配比的软单体以及硬单体在水中乳化得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的涂料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以及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硬单体选自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丙烯腈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的涂料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印花色浆的粘度范围为7000~10000pa
·
s。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的涂料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面料预处理的处理温度为80~100℃,处理时间为30~60min;步骤s3中为使用平网或圆网印花机进行印花。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的涂料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为在100~130℃下进行烘干;烘干后对印花后的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进行定
型,具体为使用定型机配合柔软剂进行定型,定型温度为140~155℃,车速为20~30m/s,轧余率为70~8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的涂料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剂为不含乳化剂的高温自交联柔软剂,其为多铵、硅氧烷、聚醚三元嵌段共聚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的涂料印花工艺,其包括面料预处理、配制印花浆料、配制涂料印花色浆、涂料印花、烘干及定型的操作步骤,步骤设计适当,操作简单,并通过优选使用对尼龙等合成纤维及混纺具有优异亲合力的涂料印花色浆系统,相对传统的酸性染料印花工艺,本技术不需要蒸化、洗水等后整理工序,所以无需消耗大量水电能源和化学品,避免了产生大量废水和CO2的问题,符合绿色地球,节约能源的环保要求,并能有效解决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上涂料印花色牢度不佳以及柔软性差的问题,解决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印花工艺的限制问题,进而扩大涂料印花工艺的应用范围。扩大涂料印花工艺的应用范围。扩大涂料印花工艺的应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梅立斌 骆贤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盛勤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3/1/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