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真丝针织绸的上浆机及上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43637发布日期:2023-01-24 22:0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真丝针织绸的上浆机及上浆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面料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真丝针织绸的上浆机及上浆工艺。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行业无梭织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档织物品种对浆纱工艺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高压、高浓、低粘上浆工艺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就使得对浆纱机上浆机构的配置及选用提出更高的要求。
3.相关技术中的针织绸的生产流程一般包括上浆、烘干和整平裁剪,上浆机上浆时主要是通过若干个传送辊将针织绸传送到浆槽中,使针织绸浸入浆液。
4.但是针织绸经常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浆料混入灰尘或浆料中存在气泡等问题导致上浆不均匀,这时需要工作人员重复上浆,具有浪费浆料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针织绸上浆不均匀需要重复上浆时,导致浪费浆料的问题,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真丝针织绸的上浆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真丝针织绸的上浆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真丝针织绸的上浆机,包括上浆机本体,所述上浆机本体开设有进料槽和出料槽,所述上浆机本体内转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传送针织绸的传送辊,所述上浆机本体底部用于盛装浆料,其中一部分所述传送辊浸入到浆料中,所述若干个传送辊相互平行,所述上浆机本体开设进料槽的外侧壁设置有预湿机构,所述预湿机构包括预湿槽、第一控制辊,所述预湿槽内设置有用于对针织绸预湿的水,所述第一控制辊用于控制所述预湿槽内的针织绸。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织绸进入上浆机本体之前先经过预湿槽预湿,将针织绸表面的棉蜡“糖衣”胶质等杂物洗掉,降低针织绸上浆时与浆液接触的表面能,使针织绸上浆时能以更快的速度吸浆并利于浆液的渗透。
8.可选的,预湿机构还包括隔断板,所述隔断板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隔断板将所述预湿槽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控制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预湿槽开设第二空腔的底壁设置有由外界电源控制启闭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加热温度为100℃—170℃之间,所述水位于所述加热板与所述隔断板之间。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控制加热板发热时,位于加热板上方的水逐渐被煮沸并通过隔断板的通孔产生水蒸汽,从而对位于隔断板上方的针织绸进行预湿,使针织绸附着较少的水分达到预湿的目的,减少了预湿过程中对浆液浓度的影响。
10.可选的,至少一个所述传送辊位于浆料的上方,所述上浆机本体还设置有与所述传送辊平行的喷浆管,所述喷浆管靠近针织绸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喷浆孔,且所述喷浆孔朝向上浆机本体的内部,所述上浆机本体连通有泵体,所述泵体一端连通上浆机本体底部
的浆料,所述泵体的另一端与喷浆管连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织绸不仅通过浸入到浆料中上浆,还会向上运输,当工作人员打开水泵时,上浆机本体底部的浆料进入到喷浆管中并向针织绸喷出浆料,通过喷淋的方式对针织绸上浆进一步提高了上浆的均匀性。
12.可选的,所述喷浆管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浆机本体的侧壁,所述喷浆管开设喷浆孔的侧壁开设有凹槽,若干个所述喷浆孔位于凹槽内,所述喷浆管的侧壁还开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第一导流槽,所述上浆机本体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流槽连通的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向下延伸。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喷浆管喷出的浆液一部分喷在针织绸的表面,一部分会残留在喷浆管的外壁,导流槽的设置使得残留在喷浆管外壁的浆液能够顺着导流槽向下流动,流入位于底部的针织绸上并最终滴入上浆机本体底部的浆液中。
14.可选的,所述喷浆管内还转动设置有搅拌辊,所述搅拌辊的外侧壁周线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旋转叶片。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将上浆机本体底部的浆液吸入喷浆管中,水的冲力带动搅拌辊转动,搅拌辊转动的过程中,旋转叶片不断的发生转动,从而将喷浆管中的浆液搅拌均匀,提高喷淋上色的效果。
16.可选的,所述上浆机本体靠近所述出料槽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调节装置,所述驱动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控制辊、第三控制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控制辊和第三控制辊转动的电机,所述第二控制辊和第三控制辊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上浆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辊和第三控制辊均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控制辊和所述第三控制辊均与传送辊平行。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浆完成的针织绸经过第二控制辊和第三控制辊之间的时候,在第二控制辊和第三控制辊的挤压下将针织绸中的大部分水分和空气挤出,改善针织绸中的水分分布,使上浆更加均匀,挤出后的浆液落入上浆机本体底部的浆料中,再进入烘干区烘干,具有节约浆料的效果。
18.可选的,所述驱动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架体、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且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内,所述第一齿轮铰接有第一万向传动轴,所述第一万向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辊球接,所述第二齿轮铰接有第二万向传动轴,所述第二万向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辊球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二控制辊与所述第一架体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架体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辊滑动的控制机构。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工作时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同时由于第一齿轮通过第一万向传动轴与第二控制辊连接、第二齿轮通过第二万向传动轴与第三控制辊连接,因此带动第二控制辊和第三控制辊转动,从而将通过驱动调节装置的针织绸内的水分和空气挤出。
20.可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辊两端的滑块,两所述滑块均与所述第一架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辊与滑块转动连接,两所述滑块的上方均转动连接有手轮螺杆,所述手轮螺杆均与所述第一架体螺纹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转动手轮螺杆时,手轮螺杆带动滑块竖直方
向滑动,从而带动第二控制辊竖直方向滑动,从而使得驱动调节装置处发生打卷等情况时方便工作人员调整。
22.可选的,所述旋转叶片呈弧形,且所述旋转叶片远离所述搅拌辊的一侧与所述喷浆管的内壁间隙配合。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旋转叶片与浆液的接触面积,提高搅拌辊的搅拌效果。
24.可选的,所述预湿槽上部开口,且所述预湿槽铰接有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盖板,所述预湿槽的侧壁开设有供真丝针织绸穿过的通槽。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针织绸进行预湿工作时不容易收到外界灰尘的污染。
26.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上浆工艺,运用于上述适用于真丝针织绸的上浆机,采用如下步骤;s1、针织绸进入预湿机构预湿;s2、针织绸进入到上浆机中,泵体将浆液吸入到喷浆管中,喷淋出的浆液对针织绸喷淋上浆;s3、针织绸进入驱动调节装置,第二控制辊和第三控制辊对针织绸中大部分水分和空气挤出。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针织绸进入上浆机本体之前先经过预湿槽预湿,将针织绸表面的棉蜡“糖衣”胶质等杂物洗掉,降低针织绸上浆时与浆液接触的表面能,使针织绸上浆时能以更快的速度吸浆并利于浆液的渗透。
28.2.上浆完成的针织绸经过第二控制辊和第三控制辊之间的时候,在第二控制辊和第三控制辊的挤压下将针织绸中的大部分水分和空气挤出,改善针织绸中的水分分布,使上浆更加均匀,挤出后的浆液落入上浆机本体底部的浆料中,具有节约浆料的效果。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适用于真丝针织绸的上浆机的立体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适用于真丝针织绸的上浆机的剖视图。
31.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2.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3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喷浆管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上浆机本体;2、进料槽;3、出料槽;4、传送辊;5、预湿机构;6、预湿槽;7、第一控制辊;8、水;9、隔断板;10、第一空腔;11、第二空腔;12、加热板;13、喷浆管;14、喷浆孔;15、泵体;16、凹槽;17、第一导流槽;18、第二导流槽;19、搅拌辊;20、旋转叶片;21、驱动调节装置;22、第一架体;23、第二控制辊;24、第三控制辊;25、电机;26、第二架体;27、第一齿轮;28、第二齿轮;29、第一万向传动轴;30、第二万向传动轴;31、控制机构;32、滑块;33、手轮螺杆;34、盖板;35、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到附图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适用于真丝针织绸的上浆机。参照图1和图2,适用于真丝针织绸的上浆机包括上浆机本体1、预湿机构5和驱动调节装置21。上浆机本体1开设有进料槽2和出料槽3,预湿机构5位于上浆机本体1开设进料槽2的外侧壁,驱动调节装置21靠近出料槽3设置,上浆机本体1的底部用于盛装浆液,上浆机本体1内转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传送针织绸的传送辊4,若干个传送辊4均水8平设置且相互平行,一部分传送辊4浸入浆液中,另一部分传送辊4位于浆液的上方。
38.参照图2和图3,预湿机构5包括预湿槽6、水8平设置的隔断板9和水8平设置的第一控制辊7,预湿槽6上部开口,且预湿槽6的上方铰接有用于封闭预湿槽6的盖板34,预湿槽6的侧壁开设有供真丝针织绸穿过的通槽35,隔断板9水8平设置并将预湿槽6划分成第一空腔10和第二空腔11,第一控制辊7与若干个传送辊4相互平行且转动设置在第一空腔10内,预湿槽6开设第二空腔11的底壁设置有由外界电源控制启闭的加热板12,加热板12的加热温度为100℃—170℃之间,水8位于加热板12与隔断板9之间。
39.参照图2、图3和图4,上浆机本体1还设置有与若干个传送辊4相互平行的喷浆管13,喷浆管13靠近针织绸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喷浆孔14,且喷浆孔14朝向上浆机本体1的内部,上浆机本体1连通有泵体15,泵体15一端连通上浆机本体1底部的浆料,泵体15的另一端与喷浆管13连通,喷浆管13开设喷浆孔14的侧壁开设有凹槽16,若干个喷浆孔14位于凹槽16内,喷浆管13的侧壁还开设有玉凹槽16连通的第一导流槽17,上浆机本体1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导流槽17连通的第二导流槽18,第二导流槽18向下延伸,第二导流槽18由上至下逐渐向靠近上浆机本体1内部靠近。喷浆管13内还转动设置有搅拌辊19,搅拌辊19的外侧壁周线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旋转叶片20,旋转叶片20呈弧形,且旋转叶片20与喷浆管13的内壁间隙配合。
40.参照图2和图6,上浆机本体1靠近出料槽3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调节装置21,驱动调节装置21包括第一架体22、第二架体26、第二控制辊23、第三控制辊24、第一齿轮27和第二齿轮28,第一齿轮27和第二齿轮28相互啮合,且转动设置在第二架体26内,第一架体22与上浆机本体1固定连接,第二控制辊23和第三控制辊24均水8平设置且均转动设置在第一架体22上,第二架体26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齿轮27转动的电机25,第一齿轮27铰接有第一万向传动轴29,第一万向传动轴29的另一端与第二控制辊23球接,第二齿轮28铰接有第二万向传动轴30,第二万向传动轴30的另一端与第三控制辊24球接,电机25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27连接,第二控制辊23和第三控制辊24用于对针织绸挤压,且第二控制辊23和第三控制辊24之间留有供针织绸插入的空隙。第二控制辊23与第一架体22竖直方向滑动连接,第一架体22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控制辊23滑动的控制机构31。
41.参照图6,控制机构31包括设置在第二控制辊23两端的滑块32,梁滑块32均与第一架体22滑动连接,第二控制辊23的两端与滑块32转动连接,滑块32的上方均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手轮螺杆33,手轮螺杆33均与第一架体22螺纹连接。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适用于真丝针织绸的上浆机的实施原理为:针织绸在进入上浆机本体1前先进入预湿机构5预湿,工作人员控制加热板12加热时,位于加热板12上方的水8会产生水8蒸汽从而对位于预湿槽6中的针织绸预湿,针织绸进入到上浆机上浆,泵体15工
作时将浆液吸入到喷浆管13中,对针织绸喷淋上浆,针织绸进入驱动调节装置21处时,第二控制辊23和第三控制辊24对针织绸进行挤压,从而将针织绸中的大部分水分和空气挤出,改善针织绸中的水分分布,使上浆更加均匀,挤出后的浆液落入上浆机本体1底部的浆料中。
43.本技术还涉及一种上浆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针织绸进入预湿机构5预湿;s2、针织绸进入到上浆机中,泵体将浆液吸入到喷浆管13中,喷淋出的浆液对针织绸喷淋上浆;s3、针织绸进入驱动调节装置21,第二控制辊23和第三控制辊24对针织绸中大部分水分和空气挤出;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