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面料抗紫外线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94542发布日期:2023-04-21 04:0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具体涉及提升面料抗紫外线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1、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重视,太阳光谱中的紫外线不仅使纺织品褪色和脆化,也可以使人体皮肤晒伤老化,产生黑色素和色斑,更严重的还会诱发癌变,危害人类健康。

2、纺织品对紫外线的防护机理,分为反射和吸收两种。紫外线照射到织物上,一部分被纤维吸收,一部分被反射,还有一部分从织物纤维间的孔隙中透射,也有可能直接通过纤维本身,只有透过织物的防紫外线才可辐射到人体,而且大部分是直接辐射至人体的,其余的是通过散射辐射到达的。因此,抗紫外线织物主要是用屏蔽剂对纤维或织物进行抗紫外线处理,来增强纺织品吸收或反射紫外线的能力。

3、阳光中有两种穿透性紫外线即uva和uvb,uva可直接穿透至肌肤真皮层破坏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这是成为皱纹和造成皮肤松弛的原因,uv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导致皮肤老化、变黑产生皱纹,uvb可达皮肤表皮层,可使皮肤晒黑,红肿脱皮。

4、upf是英文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的简称,即紫外线防护系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upf的物理意义,比如upf值为50,就说明有1/50的紫外线可以透过织物。upf值越高,就说明紫外线的防护效果越好。国家标准中纺织品的upf值最高的标识是50+,也就是upf>50。因为upf大于50以后,对人体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5、现在市场上的抗紫外线面料还不是特别多,当下最主要的抗紫外线面料主要就是涤纶抗紫外线面料、尼龙抗紫外线面料,纯棉、棉弹及涤棉抗紫外线面料较少,主要原因为以上3类纱线面料抗紫外线效果较差,面料upf值达不到5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升面料抗紫外线的加工工艺,将纯棉、棉弹、涤棉面料的抗紫外线系数提高到50以上,且同时保持3类面料手感柔软、弹性适中、弹性回复较好的特点,面料穿着舒适,且面料不加工丝光,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实现了面料的绿色环保。

2、本发明所述的提升面料抗紫外线的加工工艺,将纯棉、棉弹或涤棉面料的坯布经以下加工流程,得到upf数值50+的抗紫外线面料:

3、白色面料:烧毛→退煮→漂白→液氨→增白洗→拉幅→预缩;

4、染色面料:烧毛→退煮→漂白→还原染色→还原固色→液氨→拉幅→预缩。

5、本发明中,所述纯棉、棉弹或涤棉面料的克重在120g/m2以上。

6、本发明烧毛工序中,车速80~120m/min,火焰强度14~20mbar,正烧。

7、本发明退煮工序中,退浆工艺所用料液组成为:退浆酶6~8g/l、渗透剂5~8g/l、螯合剂4~6g/l、精炼剂5~7g/l,余量为水;车速80~90m/min,整箱温度100℃,蒸箱堆布时间15~20min。煮练工艺所用料液组成为:烧碱40~50g/l、精炼剂(sa-u)6~8g/l、精炼剂(crc)6~8g/l、渗透剂6~8g/l、螯合剂4~6g/l,余量为水;蒸箱堆布时间25~30min。

8、本发明漂白工序中,车速60~80m/min,蒸箱温度100℃,蒸箱堆布时间15~25min,所用料液组成为:烧碱2~4g/l、浓度27.5wt.%双氧水12~20g/l、螯合剂6~10g/l、渗透剂5~6g/l、稳定剂5~7g/l,余量为水。

9、本发明液氨工序中,车速50~65m/min,汽蒸室温度110~120℃,处理室温度60~70℃。

10、本发明的面料加工流程中省去了常规纯棉、涤棉、棉弹面料必需的丝光工序,这是因为通过研究实验相同组织规格的面料,丝光加工后面料的upf数值较不进行丝光加工的面料低50%左右,会大大降低了面料的抗紫外线系数,故用液氨工序代替碱丝光,通过液氨工序改善面料的尺寸稳定性,通过实验研究,液氨加工后面料upf可提升12%左右。

11、本发明增白洗工序中,车速60~75m/min,蒸箱温度100℃,水洗槽温度40~50℃。

12、本发明还原染色工序中,采用还原染料,车速50~60m/min,红外预烘温度70~90℃,烘房温度70~90℃。

13、染色面料使用还原染料染色,通过与同浓度活性染料对比,还原染料染色后面料比活性染料染色后面料upf数值可提升35%左右。

14、本发明还原固色工序中,车速50~70m/min,整箱温度100℃,1~8#水洗槽温度依次为50℃、50℃、60℃、95℃、95℃、95℃、60℃、50℃。

15、本发明拉幅工序中,所用料液组成为:20~60g/l防紫外线助剂isys-sun、20~40g/l亲水柔软剂mas,余量为水。

16、其中,防紫外线助剂isys-sun生产厂家为cht公司,亲水柔软剂mas生产厂家为cht公司。

17、拉幅工艺使用亲水柔软剂与防紫外线助剂混拼,可使防紫外线助剂更好的渗透纤维内部并提升面料的手感,通过实验验证,与只浸轧防紫外线助剂相比,亲水柔软剂与防紫外线助剂混拼可以使面料upf值高15%以上。

18、本发明预缩工序中,车速50~80m/min,呢毯温度100~120℃,胶毯温度90~110℃,压距5~18mm。

19、经测试,本发明加工整理后的面料upf(防紫外线系数)upf≥50。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1、(1)本发明的生产方式具有连续性,可以实现大货的连续化生产;

22、(2)本发明加工整理后的面料upf达到50+,且面料手感柔软舒适透气;

23、(3)本发明在面料加工整理过程中不采用碱丝光工序,减少了废水废气的排放,面料绿色环保;

24、(4)本发明在拉幅工序选用吸水柔软剂与防紫外线助剂混拼,在提升upf的情况下提升了面料手感,提升面料的穿着舒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提升面料抗紫外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纯棉、棉弹或涤棉面料的坯布经以下加工流程,得到upf数值50+的抗紫外线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面料抗紫外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棉、棉弹或涤棉面料的克重在120g/m2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面料抗紫外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烧毛工序中,车速80~120m/min,火焰强度14~20mbar,正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面料抗紫外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退煮工序中,退浆工艺车速80~90m/min,整箱温度100℃,蒸箱堆布时间15~20min;煮练工艺蒸箱堆布时间25~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面料抗紫外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漂白工序中,车速60~80m/min,蒸箱温度100℃,蒸箱堆布时间15~2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面料抗紫外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液氨工序中,车速50~65m/min,汽蒸室温度110~120℃,处理室温度60~7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面料抗紫外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增白洗工序中,车速60~75m/min,蒸箱温度100℃,水洗槽温度40~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面料抗紫外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原染色工序中,采用还原染料,车速50~60m/min,红外预烘温度70~90℃,烘房温度70~9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面料抗紫外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原固色工序中,车速50~70m/min,整箱温度100℃,1~8#水洗槽温度依次为50℃、50℃、60℃、95℃、95℃、95℃、60℃、5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面料抗紫外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预缩工序中,车速50~80m/min,呢毯温度100~120℃,胶毯温度90~110℃,压距5~18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提升面料抗紫外线的加工工艺。所述加工工艺,将纯棉、棉弹或涤棉面料的坯布经以下加工流程,得到UPF数值50+的抗紫外线面料:白色面料:烧毛→退煮→漂白→液氨→增白洗→拉幅→预缩;染色面料:烧毛→退煮→漂白→还原染色→还原固色→液氨→拉幅→预缩;拉幅工序所用料液组成为:20~60g/L防紫外线助剂ISYS‑SUN、20~40g/L亲水柔软剂MAS,余量为水。本发明将纯棉、棉弹、涤棉面料的抗紫外线系数提高到50以上,且同时保持面料手感柔软、弹性适中、弹性回复较好的特点,面料穿着舒适。

技术研发人员:齐元章,张艳,王辉,宋琳,许秋生,房孝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鲁丰织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