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纬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63252发布日期:2022-07-15 22:03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纬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圆纬机。


背景技术:

2.当今以圆编机织成布料具有割圈绒的布料均仅具有单面,导致从业者如欲增加布料的丰厚感、保暖性或组织多样性,便需以粘合另一单面布料的方式,才可完成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纬机,其具有可以快速织出具有割圈绒的双面布的效果,避免采用以往胶水粘合的方式,更加环保。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圆纬机,包括上盘和设置在上盘下方的下筒,
6.所述下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其具有圆筒形结构;
7.多个竖直板件,多个所述竖直板件均匀环绕筒体主轴线设置在筒体外侧壁上,相邻两个所述竖直板件之间形成竖直槽口;
8.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竖直槽口内设有贯通筒体厚度的第一贯通槽,所述第一贯通槽贯通所述筒体顶边,所述第一贯通槽纵向深度h大于零且小于筒体纵向高度,
9.所述上盘包括环形盘体和横向板件,所述环形盘体具有圆环形结构,所述横向板件长度方向沿环形盘体径向方向设置,多个所述横向板件环绕环形盘体主轴线设置在环形盘体上表面,相邻两个所述横向板件之间形成横向槽口,所述上盘上还设有提花组件,
10.还包括用于使绒毛通过第一贯通槽的沉降片机构,所述沉降片机构包括沉降片筒,所述沉降片筒上设有对应第一贯通槽设置的沉降片。
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不具有所述第一贯通槽的竖直槽口内设有一下部织针,所述下部织针在所述竖直槽口内上下运动;
12.具有所述第一贯通槽的竖直槽口内设有一下部刀钩组件,所述下部刀钩组件包括两个重合叠放的下部织钩和设置在两个下部织钩之间的下部织刀,所述下部织刀可在两个下部织钩之间上下运动,所述下部刀钩组件可在竖直槽口内上下运动;
13.所述横向槽口内设有沿上盘径向方向设置的上部织针,所述上部织针可沿上盘径向方向往复运动。
14.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沉降片的顶部设有片鼻,所述片鼻与沉降片的片腹之间形成片喉,所述沉降片上还至少设有一个片脚。
1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提花组件包括提花片,所述提花片与相应的上部织针位于同一横向槽口内,所述提花片位于上部织针尾部。
1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提花片与上部织针之间设有连接针,所述提花片、连接针与上部织针依次首位相连。
1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贯通槽至少设有两个,
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贯通槽之间至少设有两个竖直板件。
1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贯通槽纵向深度h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竖直板件的纵向长度。
1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贯通槽之间设有n个竖直板件,其中1<n<50,且n为整数。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本技术的圆编机可以方便快速织出一面具有割圈绒的双面布,避免以往采用胶水黏合的方式,不仅减少了胶水黏合这一道工序,此外,由于不采用胶水黏合,该双面布也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22.图1是实施例中针筒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实施例中图1的局部示意图;
24.图3是实施例中是为了显示沉降片机构与针筒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25.图4是实施例中下部刀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实施例中下部织针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实施例中上部织针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是实施例中上部织针与提花组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29.图8是实施例中圆纬机的剖视图;
30.图9是实施例中下部织针吃入底纱和毛纱以及下部刀钩组件吃入毛纱的动作示意图;
31.图10是实施例中下部刀钩组件拉伸毛纱的动作示意图;
32.图11和图12是实施例中下部织针编织第二布层的动作示意图;
33.图13是实施例中下部织刀切割纱圈的动作示意图;
34.图14是实施例中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5是实施例中编织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步骤示意图。
36.图中,1、上盘;11、环形盘体;12、横向板件;13、横向槽口;2、下筒;21、筒体;22、竖直板件;23、竖直槽口;24、第一贯通槽;3、沉降片机构;31、沉降片筒;32、沉降片;321、片鼻;322、片腹;323、片喉;324、片脚;4、上部织针;5、下部织针;6、下部刀钩组件;61、下部织刀;62、下部织钩;71、毛纱;72、底纱;73、连接纱;81、第一布层;82、第二布层;83、连接层;84、割圈绒;85、纱圈;86、绒毛层;9、提花组件;91、提花片;92、连接针。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实施例:
39.参照图1-8,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圆编机,包括下筒2、设置在下筒2上方的上盘1和沉降片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上盘上的提花组件9。
40.上盘1包括环形盘体11和横向板件12,环形盘体11具有圆环形结构,横向板件12长度方向沿环形盘体11径向方向设置,多个横向板件12环绕环形盘体11轴线设置在环形盘体
11上表面,相邻两个横向板件12之间形成横向槽口13。
41.横向板件12可以是焊接在上盘1上的,两个横向板件12之间形成横向槽口13;也可以是通过在上盘1上铣出的横向槽口13,从而形成横向板件12。
42.横向槽口13内设有沿上盘1径向方向设置的上部织针4,上部织针4具有针舌,上部织针4可沿上盘1径向方向往复运动。
43.上部织针4通过针筒上方的三角座驱动,从而编织第一布层81。
44.下筒2包括筒体21和多个竖直板件22,筒体21具有圆筒形结构,多个竖直板件22均匀环绕筒体21轴线设置在筒体21外侧壁上,相邻两个竖直板件22之间形成竖直槽口23。
45.竖直板件22可以是焊接在筒体21上的;也可以是通过在筒体21铣出竖直槽口23,从而形成竖直板件22,在这种情况下,竖直板件22与筒体21是一体式结构。
46.在间隔设置的竖直槽口23内设有第一贯通槽24,在具有第一贯通槽24的竖直槽口23内设置下部刀钩组件6,在不具有第一贯通槽24的竖直槽口23内设置下部织针5。
47.下部刀钩组件6采用两种组合方式,其一为一下部织刀61和一下部织钩62组合,其二为两下部织钩62和一下部织刀61组合,其中一下部织刀61和一下部织钩62组合中,只需将该下部织刀61和下部织钩62放置于同一个竖直槽口23内,下部织刀61和下部织钩62可在竖直槽口23内上下运动,若采用两个下部织钩62和一个下部织刀61组合,下部织刀61设置两个下部织钩62之间,两个下部织钩62在尾部焊接在一起,两个下部织钩62在尾部焊接在一起,下部织刀61位于两个下部织钩62之间并可上下运动。
48.圆纬机还包括三角座,三角座上设有相应的路径,下部织针5和下部织刀61和下部织钩62均沿相应三角座的设定路径运动。
49.为方便图示,图示中仅在示出了一个下部刀钩组件6、一个下部织针5、两个上部织针4,但在实际使用时,根据具体的编织工艺的需求,设置下部刀钩组件6、下部织针5以及上部织针4的数量。
50.第一贯通槽24由下筒2顶部边沿开始向下延伸,并且第一贯通槽24贯通筒体21的厚度,所以第一贯通槽24的深度必然大于零,由于第一贯通槽24的深度与割圈绒84的长度相关联,所以第一贯通槽24的深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第一贯通槽24的深度最深可接近于筒体21的纵向高度,在本实施中优先采用,第一贯通槽24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竖直板件22的长度。
51.下筒2中设置的第一贯通槽24的数量与割圈绒84的疏密程度相关,在一个下筒2中可以最少设置一个第一贯通槽24,但是这样无法形成有效的绒毛覆盖率。此外也可在相邻两个第一贯通槽24之间设有n个竖直板件22,其中1<n<50,且n为整数。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竖直槽口23间隔设置第一贯通槽24,即每两个第一贯通槽24之间设置一个不具有第一贯通槽24的竖直槽口23。在说明书附图中,仅展示了优选的实施例方案。
52.提花组件9包括提花片91,提花片91与相应的上部织针4位于同一横向槽口13内,提花片91位于上部织针4尾部。提花片91与上部织针4之间设有连接针92,提花片91、连接针92与上部织针4依次首位相连。选针器通过作用提花组件9选取相应上部织针4从而在不具有割圈绒一侧的布层上织出相应的花纹。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每个上部织针4的尾部设置一个提花组件9,也可以每间隔一个上部织针4设置,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设置,提花组件9设置的数量根据圆纬机的结构、提花的需求等多种情况进行设置。
53.沉降片机构3驱使绒毛通过第一贯通槽24进入筒体21内,沉降片机构3包括沉降片筒31,沉降片筒31上设有交错对应第一贯通槽24设置的沉降片32。沉降片32的顶部设有片鼻321,片鼻321与沉降片32的片腹322之间形成片喉323,沉降片32上还至少设有一个片脚324,片脚32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也可以设置两个、三个或者更多。
54.参见图9-15,编织流程举例如下:
55.编织第一布层81的流程:上盘1内的上部织针4在相应的三角座辅助下编织第一布层81,上部织针4在提花组件9的作用下在第一布层81上进行提花,而该第一布层81的花样可根据实施需求进行适度调整,其中虚线部分第一布层81在提花组件9作用下编织的部分。
56.编织第二布层82和绒毛层86(绒毛层86即由多根割圈绒84构成)的流程:下部刀钩组件6首先喂入毛纱71,而后下部织针5同时吃入毛纱71和底纱72;
57.下部刀钩组件6喂入毛纱71后,下部刀钩组件6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下部织钩62将毛纱71拉伸至最低点使其距离筒体21顶部边沿的直线距离即为割圈绒84的长度;
58.下部织针5吃入毛纱71和底纱72后,织出第二布层82即底纱组织,下部织钩62牵拉的毛纱71形成连接在第二布层82上的纱圈85,形成纱圈85后,通过驱动下部织刀61对纱圈85进行切纱,形成连接底纱组织的割圈绒84,沉降片32推动割圈绒84,使得割圈绒84通过第一贯通槽24进入到筒体51内。
59.交织步骤:上盘1内的上部织针4和下盘内下部织针5配合,通过连接纱73将第一布层81与第二布层82连接在一起。
60.本技术前述所指织针、刀钩组件、选针器、三角座、控制三角座的机构为该圆纬机上的常规结构,该领域通常技术人员已可由名词了解其用途,本文于此不于赘述,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句中的刀钩组件即为前述的下部刀钩组件6,本句中的织针即为前述的上部织针4和下部织针5的统称。
61.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