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梯级面料编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76349发布日期:2022-08-02 23:2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柔性梯级面料编织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编织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梯级面料编织结构。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柔性梯级面料仅仅只是单一的采用连接线将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进行编织连接,导致面料整体厚度较薄且面料整体编织不够紧密,易使面料起毛起球,也容易使面料整体较为僵硬且触摸感较差,因此仍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到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柔性梯级面料编织结构,包括正面线圈、反面线圈和连接线,所述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通过连接线编织连接,所述连接线按交叉编织的形式进行编织,所述正面线圈和连接线之间编织有一层或两层带线圈,所述反面线圈和连接线之间编织有一层或两层带线圈,所述正面线圈上编织有连续不间断的连接线圈,所述正面线圈、反面线圈、连接线和带线圈相加的总层数最多不超过五层。
4.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线也可按照之字形走势进行编织。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改善面料起毛起球,提高面料的厚度和触摸感,同时也能够有效改善面料的僵硬度。
附图说明
6.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9.图中:1、反面线圈;2、带线圈;3、连接线;4、正面线圈;5、连接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10.本说明书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11.如图1、2所示的一种柔性梯级面料编织结构,包括正面线圈4、反面线圈1和连接线3,所述正面线圈4和反面线圈1通过连接线3编织连接,所述连接线3按交叉编织的形式进行编织,所述正面线圈4和连接线3之间编织有一层或两层带线圈2,所述反面线圈1和连接线3之间编织有一层或两层带线圈2,所述正面线圈1上编织有连续不间断的连接线圈5,所述正面线圈4、反面线圈1、连接线3和带线圈2相加的总层数最多不超过五层。
12.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线3也可按照之字形走势进行编织。
13.在使用过程中,所述正面线圈4和连接线3之间以及反面线圈1和连接线3之间编织有一层或两层带线圈2能够增加面料的厚度,同时也能够使面料编织更紧密有效改善面料起毛起球;所述正面线圈1上编织有连续不间断的连接线圈5,能够提高面料的弹性和触摸
感同时也能够增强面料正面的梯级肌理感。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改善面料起毛起球,提高面料的厚度和触摸感,同时也能够有效改善面料的僵硬度。
15.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梯级面料编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线圈(4)、反面线圈(1)和连接线(3),所述正面线圈(4)和反面线圈(1)通过连接线(3)编织连接,所述连接线(3)按交叉编织的形式进行编织,所述正面线圈(4)和连接线(3)之间编织有一层或两层带线圈(2),所述反面线圈(1)和连接线(3)之间编织有一层或两层带线圈(2),所述正面线圈(4)上编织有连续不间断的连接线圈(5),所述正面线圈(4)、反面线圈(1)、连接线(3)和带线圈(2)相加的总层数最多不超过五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梯级面料编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3)也可按照之字形走势进行编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梯级面料编织结构,包括正面线圈、反面线圈和连接线,所述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通过连接线编织连接,所述连接线按交叉编织的形式进行编织;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改善面料起毛起球,提高面料的厚度和触摸感,同时也能够有效改善面料的僵硬度。的僵硬度。的僵硬度。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德鼎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2
技术公布日:2022/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