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幅毛感消光春亚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41761发布日期:2022-12-14 00:2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宽幅毛感消光春亚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梭织物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宽幅毛感消光春亚纺。


背景技术:

2.春亚纺面料是一种洋溢旺盛生命力、显示自然风貌的—春亚纺面料,它是问世已久的老品种,盛泽地区的纺织界对其产品进行了改版,除了采用消光丝原料和织造工艺创新外,还在染整后处理工艺延伸,其密度增加,手感更趋软,功能更拓展。
3.目前为了令春亚纺具有一定的保暖效果,人们会在春亚纺上进行起绒工艺,从而使得其表面具有一层顺滑的绒毛,然而无论是春亚纺还是其他的面料上,绒毛都过于顺滑,基本以一个方向的朝向设置,故而使得人们贴合在绒毛上的时候,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感觉冷的情况。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幅毛感消光春亚纺,通过毛圈以及绒毛,实现不同方向的设置,并且通过涤纶丝一和涤纶丝二的设置,使得本春亚纺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宽幅毛感消光春亚纺,包括底层和一体成型在其底面的若干凸块,若干所述凸块呈矩形阵列分布,且相邻所述凸块之间形成呈网格状的凹槽,位于凹槽底面的所述底层上一体成型有若干毛圈,所述凸块的顶面一体成型有若干绒毛,所述绒毛与毛圈齐平设置。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层、凸块以及毛圈为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所述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的表经线自左向右由八个两上九下的纬面组织、两个六上五下的经线组织组成,所述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的地经线自左向右由两条两上九下的纬面组织、一条一上十下的纬面组织、三条两上九下的纬面组织、一条一上十下的纬面组织、一条两上九下的纬面组织、六上五下的经面组织以及一条三上八下的纬面组织组成。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表经线的第一、五经线的组织点为八下两上一下,所述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表经线的第二、六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下一上三下一上五下,所述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表经线的第三、七经线的组织点为十下一上,所述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表经线的第四、八经线为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所述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表经线的第九经线组织点为两个两上两下一个两上一下,所述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表经线的第十和十二经线空缺设置,所述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表经线的第十一经线组织点为两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
9.所述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地经线的第一、五经线组织点为一上三下一上六下,所述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地经线的第二、四、六、八经线组织点为八下一上一下一上,所述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地经线的第三、七经线组织点为两下一上三下一上四下,
所述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地经线的第九、十一经线空缺设置,所述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地经线的第十和十二经线的组织点为五个一上一下和一个上。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表经线包括芯线一、以及两个相互螺旋交织在其外侧的涤纶丝一。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线一通过两根氨纶纤维一以及一根涤纶纤维一假捻而成。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纬线和地经线包括芯线二以及缠绕在其外侧的涤纶丝二。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线二通过涤纶纤维二和氨纶纤维二加捻而成。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通过设置毛圈以及绒毛,从而使得底层上能够存在两种不同的毛来起到保暖的效果,并且当绒毛全都以一个方向进行朝向设置的时候,能够通过毛圈来进行阻碍,毛圈也不会与绒毛出现完全重合的情况,使得面料上绒毛所在的一侧不会保持完全顺滑的情况,也就避免绒毛全部一侧朝向导致与人体接触时令人们感到冷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层、凸块以及毛圈的组织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表经线的切片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地经线的切片图。
21.图中:1、底层;2、凸块;3、毛圈;4、绒毛;5、芯线一;6、氨纶纤维一;7、涤纶纤维一;8、涤纶丝一;9、芯线二;10、氨纶纤维二;11、涤纶纤维二;12、涤纶丝二。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3.实施例:
24.该宽幅毛感消光春亚纺,如图1和2所示,包括底层1和一体成型在其底面的若干凸块2,若干凸块2呈矩形阵列分布,且相邻凸块2之间形成呈网格状的凹槽,位于凹槽底面的底层1上一体成型有若干毛圈3,凸块2的顶面一体成型有若干绒毛4,绒毛4与毛圈3齐平设置。
25.绒毛4和毛圈3的同时设置,使得底层1的一侧能具有两种不同种类的毛,并且两种不同种类的毛,通常情况下是以不同的朝向呈现的,从而避免毛一面倒较为顺滑光滑的情况出现,也就避免了人们会在接触的第一时间因此感觉到冷的情况出现,同时即便绒毛4和毛圈3同一个方向进行朝向,由于两者的结构不同,故而使得底层1的该层也不会出现较为光滑顺滑的情况,也就避免了人们会在接触的第一时间觉得冷的情况发生。
26.底层1、凸块2以及毛圈3为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的表经线自左向右由八个两上九下的纬面组织、两个六上五下的经线组织组成,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的地经线自左向右由两条两上九下的纬面组织、一条一上十下的纬面组织、三条两
上九下的纬面组织、一条一上十下的纬面组织、一条两上九下的纬面组织、六上五下的经面组织以及一条三上八下的纬面组织组成。
27.具体的,如图3所示,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表经线的第一、五经线的组织点为八下两上一下,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表经线的第二、六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下一上三下一上五下,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表经线的第三、七经线的组织点为十下一上,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表经线的第四、八经线为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表经线的第九经线组织点为两个两上两下一个两上一下,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表经线的第十和十二经线空缺设置,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表经线的第十一经线组织点为两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
28.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地经线的第一、五经线组织点为一上三下一上六下,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地经线的第二、四、六、八经线组织点为八下一上一下一上,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地经线的第三、七经线组织点为两下一上三下一上四下,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地经线的第九、十一经线空缺设置,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地经线的第十和十二经线的组织点为五个一上一下和一个上。
29.只需要通过喷水织机来按照上述编织结构进行喷织,即可得到一体成型的毛圈3、凸块2以及底层1,表经线编织形成凸块2以及毛圈3,凸块2上的绒毛4通过起毛机进行起毛得到。
30.如图4所示,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表经线包括芯线一5、以及两个相互螺旋交织在其外侧的涤纶丝一8,芯线一5通过两根氨纶纤维一6以及一根涤纶纤维一7假捻而成。
31.当人们需要得到表经线的时候,只需要将两根氨纶纤维一6以及一根涤纶纤维一7通过假捻倍捻机来进行假捻,即可得到芯线一5,而后再通过环锭纺机将两根涤纶丝一8螺旋交织在芯线一5的外侧即可得到表经线,两根氨纶纤维一6以及一根涤纶纤维一7保障了表经线的弹性以及抗拉强度,而涤纶丝一8的设置则使得人们在与表经线接触的时候能具有较为舒适的触感。
32.如图5所示,表里交换毛巾变化组织中纬线和地经线包括芯线二9以及缠绕在其外侧的涤纶丝二12,芯线二9通过涤纶纤维二11和氨纶纤维二10加捻而成。
33.在人们需要得到纬线和地经线的时候,只需要人们通过加捻机来将涤纶纤维二11和氨纶纤维二10加捻,即可得到芯线二9,该芯线二9具有较好的弹性,接着通过包覆纱机将涤纶丝二12缠绕在最外侧,得到纬线和地经线。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