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服面料加工用的染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31786发布日期:2022-12-03 01:3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作服面料加工用的染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作服面料加工用的染色装置。


背景技术:

2.工作服是为工作需要而特制的服装,也是职员统一着装的服装。一般是工厂或公司发放给职员统一着装的服装。
3.工作服由面料生产加工而成,面料在生产时需要进行染色加工,目前刚染色的面料会吸附大量的染液,该染液随着面料从染料箱内拉出时会滴落在地面上,不仅造成染液的浪费还会污染车间的卫生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服面料加工用的染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作服面料加工用的染色装置,包括框架、聚集斗、底座和隔板,所述底座的内部中间设有隔板,隔板的一侧设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的内部顶端固定有框架,框架的顶端中间贯穿安装有液压缸,所述隔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的内部中间固定有聚集斗,聚集斗的底端设有桶体,且桶体放置在第二腔体的内部底端。
6.使用本技术方案中一种工作服面料加工用的染色装置时,工作人员需先对本实用新型外接供电,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工作人员将放卷辊上卷绕的工作服面料拉下,将面料从第一引导辊的表面上走过,然后从第一压辊的表面走过,再从第二引导辊的表面上走过,从第二压辊的表面走过,最后从第三引导辊的表面上走过并连接在收卷辊上,工作人员控制液压缸推动输出端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带着内部转动安装的第一压辊一同下降移动,第一压辊将表面走过的面料压至第一腔体的内部,浸入第一腔体内部的染液之中,染色完成后的面料由工作人员启动马达来转动收卷辊进行收卷,从第一腔体内移出至第二腔体内的面料其表面沾有的染液会滴落在聚集斗的内部,经由聚集斗的聚集传输至桶体内,便于回收。
7.优选的,所述聚集斗的内部顶端固定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两端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压辊。通过第二支架和第二压辊的配合,使浸染后的面料可以从第二腔体的内部顶端走过,达到了压下让面料从其底表面走过并滴下多余染液效果。
8.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两端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压辊。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一压辊的配合,使待浸染的面料可以从其底表面走过并被压至第一腔体内进行染色,达到了压下染色便于前期面料走过的效果。
9.优选的,所述框架的顶端两侧贯穿安装有滑套,滑套的内部插入有滑杆,滑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支架。通过滑套和滑杆的配合,使液压缸在升降推动第一支架时对其两端进行稳定,达到了稳定第一支架的升降移动效果。
10.优选的,所述隔板的顶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引导辊,所述底座的一侧顶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引导辊,底座的另一侧顶端转动安装有第三引导辊。通过第一引导辊和第二引导辊和第三引导辊的配合,使放卷辊上的面料可以引导进入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内部,达到了引导并传输至收卷辊上的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下降移动的第一压辊来将平行移动的面料给压至第一腔体内的染液里,浸染之后移动送入第二腔体内进行晾干,其滴下的染液会通过聚集斗聚集传输至桶体内部,达到了方便回收滴下的染液和防滴在地面造成污染的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第一引导辊;2、第一压辊;3、第一支架;4、液压缸;5、滑杆;6、滑套;7、框架;8、第二引导辊;9、第二压辊;10、第二支架;11、桶体;12、聚集斗;13、第三引导辊;14、底座;15、第二腔体;16、隔板;17、第一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18.实施例一
1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作服面料加工用的染色装置,包括框架7、聚集斗12、底座14和隔板16,底座14的内部中间设有隔板16,隔板16的一侧设有第一腔体17,第一腔体17的内部顶端固定有框架7,框架7的顶端中间贯穿安装有液压缸4,隔板16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腔体15,第二腔体15的内部中间固定有聚集斗12,聚集斗12的底端设有桶体11,且桶体11放置在第二腔体15的内部底端。
20.工作人员需先对本实用新型外接供电,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工作人员将放卷辊上卷绕的工作服面料拉下,将面料从第一引导辊1的表面上走过,然后从第一压辊2的表面走过,再从第二引导辊8的表面上走过,从第二压辊9的表面走过,最后从第三引导辊13的表面上走过并连接在收卷辊上,工作人员控制液压缸4推动输出端连接的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带着内部转动安装的第一压辊2一同下降移动,第一压辊2将表面走过的面料压至第一腔体17的内部,浸入第一腔体17内部的染液之中,染色完成后的面料由工作人员启动马达来转动收卷辊进行收卷,从第一腔体17内移出至第二腔体15内的面料其表面沾有的染液会滴落在聚集斗12的内部,经由聚集斗12的聚集传输至桶体11内,便于回收。
21.实施例二
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作服面料加工用的染色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聚集斗12的内部顶端固定有第二支架10,第二支架10的两端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压辊9,液压缸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的两端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压辊2,框架7的顶端两侧贯穿安装有滑套6,滑套6的内部插入有滑杆5,滑杆5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支架3,隔板16的顶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引导辊8,底座14的一侧顶端转
动安装有第一引导辊1,底座14的另一侧顶端转动安装有第三引导辊13。
23.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第二支架10和第二压辊9的配合,使浸染后的面料可以从第二腔体15的内部顶端走过,达到了压下让面料从其底表面走过并滴下多余染液效果;
2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通过第一支架3和第一压辊2的配合,使待浸染的面料可以从其底表面走过并被压至第一腔体17内进行染色,达到了压下染色便于前期面料走过的效果;
2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通过滑套6和滑杆5的配合,使液压缸4在升降推动第一支架3时对其两端进行稳定,达到了稳定第一支架3的升降移动效果;
26.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第一引导辊1和第二引导辊8和第三引导辊13的配合,使放卷辊上的面料可以引导进入到第一腔体17和第二腔体15的内部,达到了引导并传输至收卷辊上的效果。
27.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作服面料加工用的染色装置,包括框架(7)、聚集斗(12)、底座(14)和隔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的内部中间设有隔板(16),隔板(16)的一侧设有第一腔体(17),第一腔体(17)的内部顶端固定有框架(7),框架(7)的顶端中间贯穿安装有液压缸(4),所述隔板(16)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腔体(15),第二腔体(15)的内部中间固定有聚集斗(12),聚集斗(12)的底端设有桶体(11),且桶体(11)放置在第二腔体(15)的内部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服面料加工用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斗(12)的内部顶端固定有第二支架(10),第二支架(10)的两端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压辊(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服面料加工用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的两端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压辊(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服面料加工用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7)的顶端两侧贯穿安装有滑套(6),滑套(6)的内部插入有滑杆(5),滑杆(5)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支架(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服面料加工用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6)的顶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引导辊(8),所述底座(14)的一侧顶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引导辊(1),底座(14)的另一侧顶端转动安装有第三引导辊(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作服面料加工用的染色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框架、聚集斗、底座和隔板,所述底座的内部中间设有隔板,隔板的一侧设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的内部顶端固定有框架,框架的顶端中间贯穿安装有液压缸,所述隔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的内部中间固定有聚集斗,聚集斗的底端设有桶体,且桶体放置在第二腔体的内部底端。本实用新型通过下降移动的第一压辊来将平行移动的面料给压至第一腔体内的染液里,浸染之后移动送入第二腔体内进行晾干,其滴下的染液会通过聚集斗聚集传输至桶体内部,达到了方便回收滴下的染液和防滴在地面造成污染的效果。污染的效果。污染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谢婕妤 李宏云 崔华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金亿来制衣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0
技术公布日:2022/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