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6105发布日期:2023-04-19 21:21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


背景技术:

1、双绉面料属于薄型绉类丝织物,以桑蚕丝为原料,经丝采用无拈单丝或弱拈丝,纬丝采用强拈丝。织造时纬线以两根左拈线和两根右拈线依次交替织入,织物组织为平纹,这种织物又称双纡绉。经精练整理后,织物表面起绉,有微凹凸和波曲状的鳞形皱纹,光泽柔和,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抗皱性能良好。通过在桑蚕丝的内部掺杂一些导电纤维,使得双绉面料具备一定的抗静电能力。

2、目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所使用的导纱装置的结构设计过于单一,由于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均不具备自适应调节的能力,当抗静电双绉面料从第一输送辊输送到第二输送辊上时,不能根据抗静电双绉面料的松紧度对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之间的距离做出合理的调节,容易导致抗静电双绉面料磨损严重,从而对抗静电双绉面料的生产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包括两组支撑架,两组所述支撑架的一侧中部均安装有第一调节组件,两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之间均连接有第一输送辊,两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两组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之间还连接有第二输送辊;

3、所述支撑架包括边侧板,所述边侧板的顶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中部设置有螺纹套筒。

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方案通过滑行槽和滑行轮结构,可以将第二驱动电机限位连接在第一调节空腔内部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一调节空腔之间的摩擦阻力,当调节手轮带动螺纹套筒在调节螺杆的内部旋转时,因调节螺杆与螺纹套筒之间为螺纹配合,可以带动两组第二驱动电机之间连接的第一输送辊做上升或下降的位移调节,导纱装置可以根据抗静电双绉面料的松紧度调节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之间的距离,配合在第一驱动电机的两侧与第二调节空腔之间加装的弹簧件,导纱装置第二输送辊还可以对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之间输送的抗静电双绉面料松紧度进行自适应调整,能够有效的防止抗静电双绉面料在输送的过程中因自身过于紧绷而导致磨损的情况出现。

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其中:所述边侧板与挡板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边侧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调节空腔,所述第一调节空腔的内部两侧设置有滑行槽,所述边侧板的底部一侧开设有滑行口,所述滑行口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调节空腔。

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在边侧板与挡板的顶部两侧开设的固定孔,可以将挡板固定在边侧板顶部的同时,还可以对安装在第一调节空腔内部的第二驱动电机起到限位的作用。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调节空腔结构相匹配,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两侧与第二调节空腔之间均连接有弹簧件。

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在第一驱动电机的两侧与第二调节空腔之间加装的弹簧件,导纱装置第二输送辊还可以对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之间输送的抗静电双绉面料松紧度进行自适应调整,还可以有效的防止抗静电双绉面料在输送的过程中因自身过于紧绷而导致磨损的情况出现。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安装有滑行板,所述滑行板与滑行口结构相匹配,所述滑行板的一侧中部还安装有第一输出端。

1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因滑行板与滑行口结构相匹配,滑行板可以在滑行口中上下滑动的同时,还可以对一侧安装的第一驱动电机起到限位的作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一调节空腔结构相匹配,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顶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两侧安装有滑行轮,所述滑行轮与滑行槽结构相匹配,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远离滑行轮的一侧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中部还设置有第二输出端。

1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因滑行轮与滑行槽结构相匹配,可以将第二驱动电机限位连接在第一调节空腔内部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一调节空腔之间的摩擦阻力。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其中:所述圆形槽的内部连接有圆型块,所述圆型块与圆形槽结构相匹配,所述圆型块的顶部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螺纹套筒之间为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杆的顶部还安装有调节手轮。

1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当调节手轮带动调节螺杆在螺纹套筒的内部旋转时,因调节螺杆与螺纹套筒之间为螺纹配合,可以带动两组第二驱动电机之间连接的第一输送辊做上升或下降的位移调节,使得导纱装置能够根据抗静电双绉面料的松紧度调节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之间的距离。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滑行槽和滑行轮结构,可以将第二驱动电机限位连接在第一调节空腔内部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一调节空腔之间的摩擦阻力,当调节手轮带动调节螺杆在螺纹套筒的内部旋转时,因调节螺杆与螺纹套筒之间为螺纹配合,可以带动两组第二驱动电机之间连接的第一输送辊做上升或下降的位移调节,导纱装置可以根据抗静电双绉面料的松紧度调节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之间的距离,配合在第一驱动电机的两侧与第二调节空腔之间加装的弹簧件,导纱装置第二输送辊还可以对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之间输送的抗静电双绉面料松紧度进行自适应调整,能够有效的防止抗静电双绉面料在输送的过程中因自身过于紧绷而导致磨损的情况出现。



技术特征:

1.一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包括两组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中部均安装有第一调节组件(2),两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之间均连接有第一输送辊(3),两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4),两组所述第二调节组件(4)之间还连接有第二输送辊(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侧板(6)与挡板(7)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9),所述边侧板(6)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调节空腔(10),所述第一调节空腔(10)的内部两侧设置有滑行槽(11),所述边侧板(6)的底部一侧开设有滑行口(12),所述滑行口(12)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调节空腔(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4)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4)与第二调节空腔(13)结构相匹配,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4)的两侧与第二调节空腔(13)之间均连接有弹簧件(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4)的一端安装有滑行板(16),所述滑行板(16)与滑行口(12)结构相匹配,所述滑行板(16)的一侧中部还安装有第一输出端(1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8),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8)与第一调节空腔(10)结构相匹配,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8)的顶部开设有圆形槽(19),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8)的两侧安装有滑行轮(20),所述滑行轮(20)与滑行槽(11)结构相匹配,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8)远离滑行轮(20)的一侧连接有限位板(21),所述限位板(21)的一侧中部还设置有第二输出端(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槽(19)的内部连接有圆型块(23),所述圆型块(23)与圆形槽(19)结构相匹配,所述圆型块(23)的顶部连接有调节螺杆(24),所述调节螺杆(24)与螺纹套筒(8)之间为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杆(24)的顶部还安装有调节手轮(25)。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涉及抗静电双绉面料生产用导纱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两组支撑架,两组支撑架的一侧中部均安装有第一调节组件,当调节手轮带动螺纹套筒在调节螺孔的内部旋转时,因调节螺孔与螺纹套筒之间为螺纹配合,可以带动两组第二驱动电机之间连接的第一输送辊做上升或下降的位移调节,导纱装置可以根据抗静电双绉面料的松紧度调节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之间的距离,配合在第一驱动电机的两侧与第二调节空腔之间加装的弹簧件,导纱装置第二输送辊还可以对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之间输送的抗静电双绉面料松紧度进行自适应调整,能够有效的防止抗静电双绉面料在输送的过程中因自身过于紧绷而导致磨损的情况出现。

技术研发人员:李康,李清,姚力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盐三环丝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