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设备的洗涤剂投放结构及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5238发布日期:2023-02-17 20:2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衣物处理设备的洗涤剂投放结构及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洗涤剂投放结构及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洗衣机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能够帮助用户解放双手。现有的洗衣机上通常会设置有洗涤剂投放装置,部分洗涤剂投放装置具有对洗涤剂进行多次定量投放的功能,从而在用户每次使用洗衣机时,通过洗涤剂投放装置能够将洗涤剂定量投放到洗衣机中,且由于其能够对洗涤剂进行多次投放,从而无需每次使用洗衣机时都要在洗涤剂投放装置中添加洗涤剂。
3.由于此种洗涤剂投放装置能够对洗涤剂进行多次定量投放,使得其盛放洗涤剂的量会较多,进而会增大洗涤剂投放装置的体积,而现有技术中,此种结构的洗涤剂投放装置通常是设置在洗衣机机体上,其势必会挤占洗涤筒的空间,导致洗涤筒体积设计受限。
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洗涤剂投放结构及衣物处理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洗衣机的可多次定量投放的洗涤剂投放装置挤占洗涤筒的空间,进而导致洗涤筒体积设计受限的问题。
6.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洗涤剂投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剂投放结构包括: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门体;洗涤剂投放装置,其设于所述门体,且能够将洗涤剂多次定量投放到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洗涤腔中。
7.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为洗涤筒留出设计空间,将洗涤筒体积做大,进而提高洗衣机洗涤衣物的容量。
8.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洗涤剂投放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涤剂投放装置包括洗涤剂存放部、混合部、通气管和投放件;所述洗涤剂存放部内形成有储液腔,所述洗涤剂存放部设有与所述储液腔相通的洗涤剂出口,以及设有位于其液位线以上的通气孔;所述混合部内形成有混合腔,外界空气能够进入至所述混合腔,所述混合部上设有进水口、混合液出口,与所述洗涤剂出口相连通的洗涤剂入口;所述通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通气孔相连,其第二端与所述混合腔相通,所述第二端所处的位置高于所述洗涤剂入口;在所述投放件的作用下,所述混合腔内的混合液能够由所述混合液出口排出。
9.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洗涤剂投放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涤剂投放装置还包括止流件,所述止流件设置成,能够阻止所述混合腔内的混合液由所述洗涤剂入口进入至所述储液腔。
10.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洗涤剂投放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止流件为软胶阀片,其包括固定部和覆盖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洗涤剂入口的外围,所述覆盖部在所述
储液腔;212-洗涤剂出口;213-通气孔;214-液位线;22-混合部;221-混合腔;222-进水口;223-混合液出口;224-洗涤剂入口;225-溢流液位;23-通气管;231-第二端;24-软胶阀片;25-虹吸管;251-虹吸帽;252-直管;253-入口;254-出口;3-进水管道;31-第一进水管道;32-第二进水管道;33-进水电磁阀;4-主进水管道;41-第一主进水管道;42-第二主进水管道;43-主进水电磁阀;5-投放管道;51-投放电磁阀;6-机体;61-洗涤腔;7-主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尽管说明书中是以洗衣机进行描述的,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可以采用其他各种衣物处理设备,例如,洗鞋机、洗袜机、洗碗机等,只要该衣物处理设备具有洗涤剂投放装置,且通过该洗涤剂投放装置能够将洗涤剂投放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洗涤腔中即可。
29.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衣机的洗涤剂投放结构,其中,洗衣机优选为滚筒洗衣机,可以理解的是,滚筒洗衣机包括门体1和机体6,机体6上设有衣物投放口,门体1可开闭地设于衣物投放口处,机体6内设有洗涤筒,洗涤筒的投放口与机体6的衣物投放口处通过窗垫等密封连接,在门体1闭合后,门体1与洗涤筒之间围设形成洗涤腔61。洗涤剂投放结构包括洗衣机的门体1和洗涤剂投放装置2,洗涤剂投放装置2能够将洗涤剂多次定量投放到洗衣机的洗涤腔61中,其设置于洗衣机的门体1上。
30.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投放装置2设置于洗衣机的门体1上,使得在机体6体积一定的情况下,由于无需将洗涤剂投放装置2设置在机体6上,从而可以为洗涤筒留出设计空间,将洗涤筒体积做大,进而提高洗衣机洗涤衣物的容量。
31.参照图2至图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投放装置2的结构进行具体介绍。
32.可能地,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投放装置2包括洗涤剂存放部21、混合部22、通气管23和投放件;洗涤剂存放部21内形成有储液腔211,洗涤剂存放部21设有与储液腔211相通的洗涤剂出口212,以及设有位于其液位线214以上的通气孔213;混合部22内形成有混合腔221,外界空气能够进入至混合腔221,混合部22上设有进水口222、混合液出口223,与洗涤剂出口212相连通的洗涤剂入口224;通气管23的第一端与通气孔213相连,其第二端231与混合腔221相通,第二端231所处的位置高于洗涤剂入口224;在投放件的作用下,混合腔221内的混合液能够由混合液出口223排出。可以理解的是,通气孔213的第二端231高于洗涤剂入口224指的是,通气孔213的第二端231高于洗涤剂入口224的最低点。
33.其中,洗涤剂出口212与洗涤剂入口224相连的具体设置方式包括多种,例如,洗涤剂出口212与洗涤剂入口224一体成型连接,如洗涤剂存放部21和混合部22共用一个侧壁,该侧壁将两者共同构成的大空腔分隔形成的两个子空腔,这两个子空腔则为混合腔221和储液腔211,其中,该侧壁上设有开口,开口由洗涤剂出口212与洗涤剂入口224构成;当然,洗涤剂出口212与洗涤剂入口224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相连,如洗涤剂出口212与洗涤剂入口224直接连接,或者洗涤剂出口212与洗涤剂入口224之间通过管路连接等。优选地,洗涤剂出口212位于洗涤剂存放部21的侧壁底部,洗涤剂入口224相应地设于混合部22的侧壁底部。其中,混合部22可以为顶端开口的槽状结构,其顶端的开口即为其进水口222,混合液
出口223可以设于混合部22的底壁上。
34.可以理解的是,洗涤剂存放部21内的储液腔211用于盛放洗涤剂,储液腔211具有液位线214,即在洗涤剂添加到储液腔211中时不得高于该液位线214,从而保证与外界空气相通的通气管23能够将气体由液位线214以上的通气孔213引入至储液腔211中,洗涤剂存放部21的顶部可以设置投放口,投放口上盖设有密封盖,从而在密封盖打开的情况下,洗涤剂能够放入至储液腔211,洗涤剂放入完毕后将密封盖盖上即可,当然,注入洗涤剂的方法不仅限于以上一种,如可以设置洗涤剂投放管,洗涤剂投放管与洗涤剂入口224可拆卸连接,在注入洗涤剂时装好洗涤剂投放管,从而将洗涤剂由洗涤剂投放管注入至储液腔211中,注入完毕后将洗涤剂投放管拆下即可,只要将洗涤剂装入至储液腔211中后,储液腔211能够处于密封状态,其设置方式可以调整。
35.此外,外界空气能够进入至混合腔221中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多种,优选地,进水口222与外界空气相通,较为次之地,混合部22上设有与外界空气相通的第一气口等,只要能够实现外界空气进入至混合腔221,其设置方式可以调整。通气管23的第二端231与混合腔221相通的具体实现方式也包括多种,例如,混合部22上设有第二气口,通气管23的第二端231与第二气口相连,或者通气管23直接插入至混合腔221中等,只要能够实现第二端231与混合腔221相通,其设置方式可以调整,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6.下面对上述设置方式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
37.在储液腔211内盛放好洗涤剂后,由于通气管23的第二端231与混合腔221相通,且外界空气能够进入至混合腔221中,使得气体能够由通气管23进入至储液腔211,由于连通器的原理,储液腔211内的洗涤剂会由洗涤剂出口212-洗涤剂入口224流入至混合腔221中,混合腔221中的洗涤剂会逐渐增加,直至洗涤剂浸没第二端231,使得气体无法由第二端231进入至储液腔211中,由于气压平衡,储液腔211内的洗涤剂停止流动,即此时达到如图4所示的溢流液位225,洗衣机洗涤衣物需要投放洗涤剂时,通过进水口222向混合腔221中注水,洗涤剂与水进行混合,混合好后在投放件的作用下,混合腔221内的混合液由混合液出口223排出至洗涤腔61中,从而完成单次投放洗涤剂,投放结束后,洗涤剂再次进入至混合腔221中,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完成洗涤剂的多次定量投放。
3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的投放件为虹吸管25,虹吸管25的入口253位于混合腔221的底部,且与混合腔221的底壁留有间距,虹吸管25的出口254与混合液出口223相连通,虹吸管25发生虹吸的液面高度高于第二端231。
39.更为具体地,混合部22的底壁形成有凹槽,虹吸管25设于凹槽中,便于将混合腔221内的残存混合液汇集于凹槽中,从而将其虹吸干净。虹吸管25包括直管252和一端开口的虹吸帽251,直管252的第一端与混合液出口223相连,虹吸帽251套设于直管252的外围,且与直管252的侧壁和第二端之间均留有距离,虹吸帽251的开口与凹槽的底壁留有间距,以使混合液能够由该间距进入虹吸帽251与直管252之间,即虹吸帽251开口与直管252之间构成虹吸管25的入口253,直管252的第一端构成虹吸管25的出口254,也就是说,虹吸管25包括由虹吸帽251与直管252围设形成的第一水路,以及与第一水路相通的直管252内的第二水路,混合腔221内的混合液在发生虹吸时,分别由虹吸管25的入口253、第一水路、第二水路、虹吸管25的出口254、混合液出口223排出至洗涤腔61。
40.在虹吸管25的作用下,混合腔221内的混合液能够由混合液出口223排出的工作原
理:储液腔211内的洗涤剂流入混合腔221后,首先会由虹吸管25的入口253进入至虹吸管25中,由于虹吸管25发生虹吸的液面高度高于通气管23的第二端231,使得洗涤剂浸没通气管23的第二端231后,不足以引发虹吸现象,在水由进水口222注入至混合腔221内后,形成的混合液液面逐渐升高,直至到达虹吸液位(即能够发生虹吸的液面高度,如上述的直管252的第二端的高度)开始产生虹吸现象,从而把混合腔221内的混合液吸干净,混合液由混合液出口223排出至洗涤腔61中。此种设置方式,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投放装置2进行自动、多次、定量投放,结构简单,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41.可能地,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投放装置2设于滚筒洗衣机的门体1内形成的空腔中,门体1靠近洗涤腔61的一侧设有液体出口12,混合液出口223与液体出口12相连,门体1顶侧设有液体进口11,液体进口11与进水口222相连。
42.可以理解的是,滚筒洗衣机的门体1内形成有空腔,该空腔为内侧的透明视窗和外侧的窗屏围设形成的,透明视窗为槽状结构,其槽底向洗涤腔61内侧方向延伸。门体1靠近洗涤腔61一侧设有液体出口12,也即透明视窗上设有液体出口12,门体1顶侧设有液体进口11,也即透明视窗的顶侧设有液体进口11。其中,洗涤剂存放部21可以与透明视窗一体成型。
43.由于洗涤剂投放装置2设于门体1内形成的空腔中,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滚筒洗衣机的门体1内的空间,且由于其为透明视窗,从而可以观测到洗涤剂的剩余用量。此外,在用户想要洗涤衣物打开门体1时,同时可以将洗涤剂投放于洗涤剂投放装置2中,节省操作步骤,提高使用体验度。
44.当然,本实用新型的门体1的具体结构不仅限于以上一种实施方式,只要在门体1内形成有空腔,其具体结构和材质可以调整。
45.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的进水方式进行介绍。
46.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洗衣机包括主进水管道4和投放管道5,主进水管道4上设有主进水电磁阀43,投放管道5上设有投放电磁阀51,在主进水电磁阀43打开的情况下,主进水管道4中的水能够直接流入至洗涤腔61中,在投放电磁阀51打开的情况下,投放管道5中的水能够由进水口222流入至混合腔221中。
47.优选地,主进水管道4包括第一主进水管道41和第二主进水管道42,第一主进水管道41的第一端与洗衣机的入水口相连,第二端与主进水电磁阀43的入口相连,第二主进水管道42的第一端与主进水电磁阀43的出口相连,第二端与洗涤腔61相通,第二端与洗涤腔61相通的实现方式包括多种,如洗衣机的外筒与机体6之间的窗垫上或者外筒上等位置设有水口,第二主进水管道42的第二端与水口相连;此外,投放电磁阀51的入口连通于第二主进水管道42,投放电磁阀51的出口与投放管道5的第一端相连,投放管道5的第二端与混合部22的进水口222相连,或者投放管道5的第二端与混合部22的进水口222对应设置等。
48.此种设置方式的进水方法可能的实施方式包括:步骤一:在洗涤程序开始后,执行称重程序,读取衣物重量k0以及预设值k1,k0除以k1进位取整数得到n,将得到的n的数值作为洗涤剂投放次数,其中,预设值为单次投放的洗涤剂对应的衣物重量。步骤二:打开主进水电磁阀43,以使水由主进水管道4进入至洗涤腔61中。步骤三:打开投放电磁阀51,水由投放管道5、进水口222进入至混合腔221中,在第一预设时间后,水加满混合腔221,此时关闭投放电磁阀51。步骤四:比较打开投放电磁阀51次数与n的大小,若打开投放电磁阀51次数
等于n,则进入步骤五,若小于n,则等待第二预设时间,该第二预设时间能够使得混合腔221中虹吸结束以及储液腔211内的洗涤剂定量投放到混合腔221中,在第二预设时间后,继续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步骤五:等待洗涤腔61内的水加至预设水位或计算值,将主进水电磁阀43关闭。
49.可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是以投放电磁阀51的入口连通于第二主进水管道42进行介绍的,但这并不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只要能够实现对混合腔221内注水,其设置方式可以调整,例如投放电磁阀51入口与洗衣机的入水口通过其他连接管直接连接等,这均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50.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能够实现洗涤剂与衣物重量相匹配,实现洗涤剂投放装置2的自动、定量、多次投放。
51.参照图3和图4,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洗涤剂投放装置2还包括止流件,止流件设置成,能够阻止混合腔221内的混合液由洗涤剂入口224进入至储液腔211。具体地,止流件为软胶阀片24,其包括固定部和覆盖部,固定部固定于洗涤剂入口224的外围,覆盖部在混合腔221内水压的作用下能够遮盖洗涤剂入口224。其中,在混合腔221侧的洗涤剂入口224的顶部外围可以设置凹槽,固定部固定于该凹槽中,例如通过螺钉连接、卡接等方式固定。可以理解的是,软胶阀片24的材质为柔性的,例如,软胶阀片24可以为硅胶、橡胶等。
52.在向混合腔221中注水后,混合腔221内的压力会大于储液腔211中的压力,在压力作用下,软胶阀片24的覆盖部会覆盖住洗涤剂入口224,从而避免注水时由于产生的涡流等原因,注入的水与储液腔211中的洗涤剂相互窜液。
53.此种情况下,如图6所示,洗衣机包括进水管道3,进水管道3上设有进水电磁阀33,在进水电磁阀33打开的情况下,进水管道3中的水能够由进水口222流入至混合腔221中。即洗衣机进水仅通过上述的进水管道3进水。
54.具体地,进水管道3包括第一进水管道31和第二进水管道32,第一进水管道31的第一端与洗衣机的入水口相连,第二端与进水电磁阀33的入口相连,第二进水管道32的第一端与进水电磁阀33的出口相连,第二端与混合部22的进水口222相连,或者与混合部22的进水口222对应设置等。
55.此种设置方式的进水方法可能的实施方式包括:步骤一:在洗涤程序开始后,执行称重程序,读取衣物重量k0以及预设值k1,k0除以k1进位取整数得到n,将得到的n的数值作为洗涤剂投放次数,其中,预设值为单次投放的洗涤剂对应的衣物重量。步骤二:打开进水电磁阀33,以使水由进水管道3、混合部22的进水口222进入至混合腔221中,在第一预设时间后,水加满混合腔221,此时关闭进水电磁阀33。步骤三:比较打开进水电磁阀33的次数与n的大小,若打开进水电磁阀33的次数等于n-1,则执行步骤四;若打开进水电磁阀33的次数小于n-1,则等待第二预设时间,该第二预设时间能够使得混合腔221中虹吸结束以及储液腔211内的洗涤剂定量投放到混合腔221中,在第二预设时间后,继续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步骤四:等待第二预设时间,该第二预设时间能够使得混合腔221中虹吸结束以及储液腔211内的洗涤剂定量投放到混合腔221中,在第二预设时间后,打开进水电磁阀33,水由混合液出口223进入至洗涤腔61中,在洗涤腔61内的水加至预设水位或计算值,将进水电磁阀33关闭。
56.此种设置方式,仅需要一个进水电磁阀33便可以实现洗涤剂投放装置2的自动、多
次、定量投放,以及洗衣机的进水,仅增加了一个软胶阀片24,大幅度的节约成本,简化洗衣机系统,减少故障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5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用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结构进行调整,以便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58.例如,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止流件是以软胶阀片24进行介绍的,但这并不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只要其能够阻止混合腔221内的混合液由洗涤剂入口224进入至储液腔211,其设置方式可以进行调整,如止流件为单向阀等,这些均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59.例如,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投放件是以虹吸管25进行介绍的,但这并不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只要能够将混合腔221内的混合液由混合液出口223排出,其设置方式可以进行调整,如投放件为在混合液出口223设置的电磁阀,或者设置在混合液出口223上方且与混合液出口223相连的抽吸泵等,这些均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60.例如,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是以滚筒洗衣机进行介绍的,但其设置方式并非唯一,例如,衣物处理设备可以为波轮洗衣机,洗涤剂投放装置2设于波轮洗衣机的门体1上等,这些均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61.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洗涤剂投放结构。
62.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