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可拆卸滚轮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8028发布日期:2023-03-29 13:3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可拆卸滚轮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可拆卸滚轮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2.缝纫机,是一种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
3.现有的缝纫机有些还不具备可移动的方式,移动需要搬运,比较困难,费时费力,即使具备可移动的滚轮,也都是不可拆卸的,虽然解决了移动不便的问题,但是如果滚轮不具备锁死功能或者因长时间使用锁死不充分时会影响缝纫工作,严重时会发生安全隐患;其次,寒冷冬季时,手指在缝纫机上操作,由于动作要求高,气温低,工作时间长,手指会僵硬而导致动作的不灵活,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容易造成整体生产线产量的下降,甚至所缝制的衣物质量也下降;最后,现有的缝纫机机针安装方式是,将机针上端较粗的一端从下往上转入机头内,然后通过紧固螺钉进行紧固,这种装夹方式在长时间使用之下,机针容易上退,从而影响机针的缝制和走线,影响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防止机针退缩的机针接头以及加热装置的带可拆卸滚轮的缝纫机。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可拆卸滚轮的缝纫机,包括缝纫机本体、机座,缝纫机本体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于机座之上,机座下部设有可拆卸滚轮,可拆卸滚轮包括凹形体和轮轴,凹形体中部有一第一凹槽,其下端与轮轴固定连接,轮轴的前端有一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部转动连接有一轮子,凹形体背部还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环,固定环包括固定连接在凹形体背部固定环底座和两个相向转动连接在固定环底座上的固定扣,固定扣前端为弧形,末端设有一垂直于弧面设置的固定头,固定头上还设有一固定孔一,固定孔一通过长轴的螺钉串接,螺钉末端设有螺母;机座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机座正面设置有控制加热装置的控制器。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凹槽两侧下部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通孔;轮轴后端设有与第一通孔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通过固定销相互串接,使得凹形体和轮轴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销其头部形状为梅花形,其面积大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固定销尾部的截面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形状大小相同。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形状为正方形。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子的底部与凹形体的底部高度相同。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母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抓握的扇形螺母手柄。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形体的高度与轮轴的长度相同,凹形体中的第一凹槽的深度与轮子的直径相同。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座内部还设置有陶瓷绝缘罩体,加热装置设置在陶瓷绝缘罩体内,加热装置为电加热丝。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缝纫机本体包括机体以及固定在机体上的机头,机头上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底部设有一体成型的接头,接头上设有形状与机针形状吻合的机针孔,机针孔上设置有固定孔二,固定孔二内设有固定栓,固定栓外部设有外螺纹,固定孔二内壁设有与固定栓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相较于现有的缝纫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拆卸容易,能够减轻人力负担,方便收纳,使用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也不会损伤地面。
16.2.通过设置加热装置可以使机座变的温暖而使手指操作更加灵活,提高工作效率,使得缝纫的衣物质量也有所提高。
17.3.本实用新型带可拆卸滚轮的缝纫机机针接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可以防止机针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出现上退的现象,有效的保证缝纫机能够正常工作,保证机针走线。
18.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以避免现有缝纫机在使用时存在的缺陷。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可拆卸滚轮的缝纫机的结构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可拆卸滚轮的缝纫机可拆卸滚轮的结构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可拆卸滚轮的缝纫机可拆卸滚轮的俯视结构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可拆卸滚轮的缝纫机凹形体的结构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可拆卸滚轮的缝纫机轮轴和轮子连接的结构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带可拆卸滚轮的缝纫机机针接头的剖视结构图。
25.图1-6附图标记:1、缝纫机本体;2、机座;3、凹形体;4、轮轴;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轮子;8、固定环;9、固定环底座;10、固定扣;11、固定头;12、固定孔一;13、螺钉;14、螺母;15、加热装置;16、控制器;17、第一通孔;18、第二通孔;19、固定销;20、陶瓷绝缘罩体;21、机头;22、连接杆;23、接头;24、机针;25、机针孔;26、固定孔二;27、固定栓。
具体实施方式
26.参照图1-6对本实用新型带可拆卸滚轮的缝纫机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27.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带可拆卸滚轮的缝纫机,包括有缝纫机本体1、机座2,缝纫机本体1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于机座2之上,机座2下部设有可拆卸滚轮,可拆卸滚轮包括凹形体3和轮轴4,凹形体3中部有一第一凹槽5,其下端与轮轴4固定连接,轮轴4的前端有一第二凹槽6,第二凹槽6内部转动连接有一轮子7,凹形体3背部还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环8,固定环8包括固定连接在凹形体3背部固定环底座9和两个相向转动连接在固定环底座9上的固定扣10,固定扣10前端为弧形,末端设有一垂直于弧面设置的固定头11,固定头11上还设有一固定孔一12,固定孔一12通过长轴的螺钉13串接,螺钉13末端设有螺母14,通过设置在凹形体3背部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环8,能够使得整个凹形体3固定连接在机座2的下
部,通过在轮轴4前端的第二凹槽6内部转动连接有一轮子7,能够使将机座2实现滚动的功能。当可拆卸滚轮,固定在机座2一边的两个机座腿上时,抬起机座2的两个没有连接可拆卸滚轮的那一边,使得轮子7成为支点,向前推进便能移动桌子;机座2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15,机座2正面设置有控制加热装置15的控制器16,通过设置加热装置15可以使机座2变的温暖而使手指操作更加灵活,提高工作效率,使得缝纫的衣物质量也有所提高;第一凹槽5两侧下部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通孔17;轮轴4后端设有与第一通孔17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二通孔18;第一通孔17和第二通孔18通过固定销19相互串接,使得凹形体3和轮轴4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能够使得凹形体3与轮轴4进行连接;固定销19其头部形状为梅花形,能够方便使用者抓取,其面积大于第一通孔17和第二通孔18,固定销19尾部的截面与第一通孔17和第二通孔18的形状大小相同,方便固定销19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7和第二通孔18,使得轮轴4与凹形体3相连接;第一通孔17和第二通孔18的形状为正方形,保证轮轴4与凹形体3连接时的稳固性;轮子7的底部与凹形体3的底部高度相同,能够使得在抬高机座2的一边时,轮子7能够更好的成为另一边的支点;螺母14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抓握的扇形螺母手柄;凹形体3的高度与轮轴4的长度相同,凹形体3中的第一凹槽5的深度与轮子7的直径相同,能够使得可拆卸滚轮在不使用时能够将轮子7和轮轴4收拢在凹形体3中的第一凹槽5内,便于收纳;机座2内部还设置有陶瓷绝缘罩体20,加热装置15设置在陶瓷绝缘罩体20内,加热装置15为电加热丝,陶瓷绝缘罩体20可以很好的保护加热装置15,同时使加热装置15和机座2隔缘,避免发生漏电的情况;缝纫机本体1包括机体以及固定在机体上的机头21,机头21上固定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底部设有一体成型的接头23,接头23上设有形状与机针24形状吻合的机针孔25,机针孔25上设置有固定孔二26,固定孔二26内设有固定栓27,固定栓27外部设有外螺纹,固定孔二26内壁设有与固定栓27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使用时,将接头23通过连接杆22固定在缝纫机机头21上,然后将机针24从接头23上的机针孔25内穿入,接着将固定栓27拧入接头23上的固定孔二26内,对机针24起到限位作用。这种机针接头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可以防止机针24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出现上退的现象,有效保证缝纫机能够正常工作,保证机针24走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以避免现有缝纫机在使用时存在的缺陷。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