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裤子门襟缝制用的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02092发布日期:2023-01-18 01:33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裤子门襟缝制用的模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裤子门襟缝制用的模板。


背景技术:

2.目前裤子门襟是手工缝制工艺,首先将拉链一侧找好位置后上到门襟上(辑两道线,间距0.5cm),拉链另一侧卡0.5cm缝份上到底襟上,左前片跟门襟卡0.8cm缝份缝合起来,门襟辑0.15cm明线压住缝份不缉透前片,右前片跟底襟卡0.8cm缝份缝合起来,最后合好左右前片的小裆,上述加工方式操作麻烦,费时费力,还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开发种裤子门襟缝制用的模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裤子门襟缝制用的模板,利用该模板可使得门襟与裤片以及拉链一次性成型,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裤子门襟缝制用的模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与底板活动连接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的反面设有与第一压板活动连接的第三压板,所述第一压板的正面一侧设有与第一压板活动连接的第四压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与左前裤片以及门襟相适配的左轮廓线,所述左轮廓线靠近底板中心线的一侧设有第一镂空区,所述第二压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镂空区相适配的第二镂空区;所述第一压板上设有与底襟相适配的右轮廓线,所述右轮廓线远离底板中心线的一侧设有第三镂空区,所述第三镂空区的一侧设有下端呈弧形的第四镂空区,所述第四镂空区的一侧所对应的第一压板上设有与第一压板活动连接的第五压板,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三压板上以及所述第四压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三镂空区相适配的第五镂空区以及与所述第四镂空区相适配的第六镂空区。
6.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通过第一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胶带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通过胶带连接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通过胶带连接所述第二压板。
7.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压板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三压板;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胶带与所述第一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通过胶带连接第三压板。
8.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压板通过胶带与所述第一压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活动连接。
9.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三压板之间、所述第四压板和所述第一压板之间分别设有固定部件。
10.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部件为设置在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三压板以及所述第四压板上的磁铁块。
11.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镂空区的一侧外边缘上设有第一海绵条,所述第一镂空区的另一侧边缘上以及所述砂纸条的一侧分别设有双面胶层。
12.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位于所述第一压板上的第四镂空区的上部一侧外边缘设有第二海绵条,且第二海绵条的一侧以及所述第四镂空区的另一侧分别设有双面胶层。
13.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位于所述第三压板上的第五镂空区和第六镂空区的一侧分别设有砂纸条。
14.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压板通过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五压板连接;其中第三连接板通过胶带与所述第一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胶带与所述第五压板活动连接。
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由于裤子门襟缝制用的模板,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与底板活动连接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压板的反面设有与第一压板活动连接的第三压板,第一压板的正面一侧设有与第一压板活动连接的第四压板;底板的一侧设有与左前裤片以及门襟相适配的左轮廓线,左轮廓线靠近底板中心线的一侧设有第一镂空区,第二压板上设有与第一镂空区相适配的第二镂空区;第一压板上设有与底襟相适配的右轮廓线,右轮廓线远离底板中心线的一侧设有第三镂空区,第三镂空区的一侧设有下端呈弧形的第四镂空区,第四镂空区的一侧所对应的第一压板上设有与第一压板活动连接的第五压板,底板上、第三压板上以及第四压板上分别设有与第三镂空区相适配的第五镂空区以及与第四镂空区相适配的第六镂空区。实际生产中,工作人员将底板固定在模板专用缝纫机可滑动的台板上,首先,第一压板向右打开,将底襟按照右轮廓摆放到第一压板的反面,放下第三压板压住底襟,将第一压板放下后打开第四压板和第五压板,将拉链摆放到第一压板上,放下第五压板压住拉链,将右前裤片按照右轮廓线摆放在第五压板上,放下第四压板压住右前片。将第二压板向左侧翻起打开,将左前裤片按照左轮廓线摆放在底板上,门襟摆放在左前裤片上方,放下第二压板压住料片,拿到模板机上按照相互适配的第一镂空区和第二镂空区、相互适配的第三镂空区和第五镂空区、相互适配的第四镂空区和第六镂空区所形成的缝纫图轨迹先将右前裤片、拉链、底襟绗缝起来,再将左前裤片、门襟绗缝起来,暂停后第一压板向右打开,打开第三压板将底襟向右翻转,用适量双面胶固定,以此避开后续门襟缝线轨迹。放下第三压板后再放下第一压板,打开第四压板,将右前裤片沿缝线向左翻转,适量双面胶固定放下第四压板压住。打开第二压板,将门襟沿缝线向左翻转,适量双面胶固定放下第二压板压住。按照相互适配的第一镂空区和第二镂空区所形成的缝纫图轨迹缉好门襟明线。打开第二压板取下左前裤片,打开第四压板将左前片摆放在第一压板的右前裤片上,左前裤片上缝合好的门襟铺平在拉链上方,将左右前裤片小裆处缝份卡齐铺平,按照缝纫图轨迹将拉链双线缉在门襟上,最后合好小裆,即可完成一件裤子门襟的制作。采用上述结构的模板,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可使得门襟与裤片以及拉链一次性成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7.由于底板通过第一连接板分别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板通过胶带与底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的一侧通过胶带连接第一压板,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通过胶带连接第二压板。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便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与底板的连接,同时还有效降低了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活动性。
18.由于第一压板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三压板;其中第二连接板通过胶带与第一压
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的一侧通过胶带连接第三压板。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板,便于第一压板和第三压板的连接,同时还有效降低了第三压板的活动性。
19.由于第四压板通过胶带与第一压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活动连接。通过胶带进行连接,节约成本,操作方便,还降低了第四压板的活动性。
20.由于底板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第一压板和第三压板之间、第四压板和第一压板之间分别设有固定部件。通过固定部件,增加了底板与第一压板之间、底板与第二压板之间、第二压板与第三压板之间、第四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的贴合度,更有助于对衣料夹紧,有效防止了衣料的移动。
21.由于固定部件为设置在底板、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三压板以及第四压板上的磁铁块。通过设置磁铁块,实现了底板与第一压板之间、底板与第二压板之间、第二压板与第三压板之间、第四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的有效贴合,上述固定部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22.由于第一镂空区的一侧外边缘上设有第一海绵条,第一镂空区的另一侧边缘上以及第一海绵条的一侧分别设有双面胶层。通过设置第一海绵条,增加了第一镂空区的外轮廓,通过设置双面胶层实现了对左前裤片以及门襟的有效固定。
23.由于位于第一压板上的第四镂空区的上部一侧外边缘设有第二海绵条,且第二海绵条的一侧以及第四镂空区的另一侧分别设有双面胶层。通过设置第二海绵条增加了第六镂空区的外轮廓,通过设置双面胶层实现了对底襟的有效固定。
24.由于位于第三压板上的第五镂空区和第六镂空区的一侧分别设有砂纸条。通过借助砂纸条与有前裤片之间的摩擦力,实现了对右前裤片的有效固定。
25.由于第一压板通过第三连接板与第五压板连接;其中第三连接板通过胶带与第一压板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板的一侧通过胶带与第五压板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三连接板,一方面便于将第五压板和第一压板进行连接,另一方面还有效降低了第五压板的活动性。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挂面布料与棉子以及拉链兜缝制用的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1中第一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图1中第二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图1中第三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图1中第四压板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32.其中,1-底板,2-第一压板,3-第二压板,4-第三压板,5-第四压板,6-左轮廓线,7-第一镂空区,70-第一海绵条,71-双面胶层,8-第二镂空区,9-右轮廓线,10-第三镂空区,11-第四镂空区,12-第五压板,13-第五镂空区,14-第六镂空区,140-第二海绵条,15-第一连接板,16-第二连接板,17-固定部件,18-砂纸条,19-第三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4.一种裤子门襟缝制用的模板,如图1至图6共同所示,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与底板1活动连接的第一压板2和第二压板3,第一压板2的反面设有与第一压板2活动连接的第三压板4,第一压板2的正面一侧设有与第一压板1活动连接的第四压板5;底板1的一侧设有与左前裤片以及门襟相适配的左轮廓线6,左轮廓线6靠近底板1中心线的一侧设有第一镂空区7,第二压板3上设有与第一镂空区7相适配的第二镂空区8;第一压板2上设有与底襟相适配的右轮廓线9,右轮廓线9远离底板1中心线的一侧设有第三镂空区10,第三镂空区10的一侧设有下端呈弧形的第四镂空区11,第四镂空区11的一侧所对应的第一压板2上设有与第一压板2活动连接的第五压板12,底板1上、第三压板4上以及第四压板5上分别设有与第三镂空区10相适配的第五镂空区13以及与第四镂空区11相适配的第六镂空区14。
35.实际生产中,工作人员将底板固定在模板专用缝纫机可滑动的台板上,首先,第一压板向右打开,将底襟按照右轮廓摆放到第一压板的反面,放下第三压板压住底襟,将第一压板放下后打开第四压板和第五压板,将拉链摆放到第一压板上,放下第五压板压住拉链,将右前裤片按照右轮廓线摆放在第五压板上,放下第四压板压住右前片。将第二压板向左侧翻起打开,将左前裤片按照左轮廓线摆放在底板上,门襟摆放在左前裤片上方,放下第二压板压住料片,拿到模板机上按照相互适配的第一镂空区和第二镂空区、相互适配的第三镂空区和第五镂空区、相互适配的第四镂空区和第六镂空区所形成的缝纫图轨迹先将右前裤片、拉链、底襟绗缝起来,再将左前裤片、门襟绗缝起来,暂停后第一压板向右打开,打开第三压板将底襟向右翻转,用适量双面胶固定,以此避开后续门襟缝线轨迹。放下第三压板后再放下第一压板,打开第四压板,将右前裤片沿缝线向左翻转,适量双面胶固定放下第四压板压住。打开第二压板,将门襟沿缝线向左翻转,适量双面胶固定放下第二压板压住。按照相互适配的第一镂空区和第二镂空区所形成的缝纫图轨迹缉好门襟明线。打开第二压板取下左前裤片,打开第四压板将左前片摆放在第一压板的右前裤片上,左前裤片上缝合好的门襟铺平在拉链上方,将左右前裤片小裆处缝份卡齐铺平,按照缝纫图轨迹将拉链双线缉在门襟上,最后合好小裆,即可完成一件裤子门襟的制作。采用上述结构的模板,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可使得门襟与裤片以及拉链一次性成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6.其中底板1通过第一连接板15分别与第一压板2和第二压板3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板15通过胶带与底板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15的一侧通过胶带连接第一压板2,第一连接板15的另一侧通过胶带连接第二压板3。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便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与底板的连接,同时还有效降低了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活动性。
37.其中第一压板2通过第二连接板16连接第三压板4;其中第二连接板16通过胶带与第一压板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16的一侧通过胶带连接第三压板4。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板,便于第一压板和第三压板的连接,同时还有效降低了第三压板的活动性。
38.其中如图6所示,第四压板5通过胶带与第一压板1以及第二连接板16活动连接。通过胶带进行连接,节约成本,操作方便,还降低了第四压板的活动性。
39.其中底板1与第一压板2和第二压板3之间、第一压板2和第三压板4之间、第四压板5和第一压板2之间分别设有固定部件17。通过固定部件,增加了底板与第一压板之间、底板与第二压板之间、第二压板与第三压板之间、第四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的贴合度,更有助于对衣料夹紧,有效防止了衣料的移动。
40.其中固定部件17为设置在底板1、第一压板2、第二压板3、第三压板4以及第四压板5上的磁铁块。通过设置磁铁块,实现了底板与第一压板之间、底板与第二压板之间、第二压板与第三压板之间、第四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的有效贴合,上述固定部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41.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镂空区7的一侧外边缘上设有第一海绵条70,第一镂空区7的另一侧边缘上以及第一海绵条70的一侧分别设有双面胶层71。通过设置第一海绵条,增加了第一镂空区的外轮廓,通过设置双面胶层实现了对左前裤片以及门襟的有效固定。
42.其中如图2所示,位于第一压板2上的第四镂空区11的上部一侧外边缘设有第二海绵条110,且第二海绵条110的一侧以及第四镂空区11的另一侧分别设有双面胶层。通过设置第二海绵条增加了第六镂空区的外轮廓,通过设置双面胶层实现了对底襟的有效固定。
43.其中如图5所示,位于第三压板4上的第五镂空区13和第六镂空区14的一侧分别设有砂纸条18。通过借助砂纸条与有前裤片之间的摩擦力,实现了对右前裤片的有效固定。
44.其中第一压板2通过第三连接板19与第五压板12连接;其中第三连接板19通过胶带与第一压板2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板19的一侧通过胶带与第五压板12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三连接板,一方面便于将第五压板和第一压板进行连接,另一方面还有效降低了第五压板的活动性。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