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裁剪装置。
背景技术:2.服装,是衣服鞋装饰品等的总称,多指衣服。在国家标准中对服装的定义为:缝制,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产品,又称衣服
3.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7499742u,一种服装生产用裁剪装置,虽然可以防止布料因夹紧受力导致的损坏,保证了布料成品的完整性,但上述文件中的裁剪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裁剪前的校服面料通常会有存在褶皱,而现有的裁剪装置无法对用于生产校服的布料上的褶皱熨平,导致在对用于生产校服的布料在裁剪过程中容易造成用于生产校服的布料尺寸出现偏差,使得成产的校服尺码偏小,无法满足使用者的穿着,从而导致校服的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由于用于生产校服的布料存在褶皱造成裁剪的面料尺寸出现偏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效裁剪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设计一种高效裁剪装置,包括服装面料裁剪底座和支撑壳,所述支撑壳的底端与服装面料裁剪底座固定相连,所述支撑壳的顶端左侧与箱体固定相连,所述服装面料裁剪底座的中部与裁剪装置固定相连,所述服装面料裁剪底座的右侧与丝杠转动相连,所述丝杠的右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相连,所述丝杠的外壁与固定装置的丝杠螺母滑动卡接,所述支撑壳的内部设有辅助装置。
7.优选的,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圆杆,所述圆杆的两侧与支撑壳转动相连,所述圆杆的两侧外壁通过锥齿轮组与螺杆转动相连,多个所述螺杆的两侧分别与支撑壳转动相连,所述螺杆的外壁与螺纹块螺纹相连,多个所述螺纹块的内端与加热压板固定相连,所述圆杆的右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相连。
8.优选的,所述裁剪装置的内部包括裁刀、裁剪装置机壳、气压缸和导向柱,气压缸的的顶端与裁剪装置机壳固定相连,气压缸的输出端与裁刀固定相连,裁刀的两侧固定有导向柱,且两侧的导向柱的外壁与裁剪装置机壳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内部包括压板、固定装置机壳、导向块和气压缸,气压缸的顶端与固定装置机壳固定相连,气压缸的输出端与压板固定相连,压板的右侧固定有导向块,导向块与固定装置机壳滑动相连。
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右侧与水泵的输入端固定相连,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喷头板固定相连。
1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裁剪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组带动圆杆转动,圆杆通过两侧的锥齿轮组带动两侧的螺杆转动,两侧的螺杆同
时带动两侧的螺纹块向下移动,螺纹块带动加热压板向下移动,使得加热压板与用于生产校服的面料相贴合,然后启动水泵和喷头板和加热压板的内部加热板,水泵从将水从喷头板喷出,在水流流过加热板形成蒸汽,喷向生产的校服面料中,同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丝杠带动固定装置移动,固定装置带动面料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对用于生产校服的面料表面褶皱熨平,防止用于生产校服的布料存在褶皱造成裁剪的面料尺寸出现偏差的情况。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服装面料裁剪底座,2、支撑壳,3、辅助装置,301、圆杆,302、螺杆,303、加热压板,304、螺纹块,305、锥齿轮组,306、第一电机,4、水泵,5、箱体,6、喷头板,7、第二电机,8、丝杠,9、固定装置,10、裁剪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实施例1:
17.参照附图1-2:本实施例中,一种高效裁剪装置,包括服装面料裁剪底座1和支撑壳2,支撑壳2的底端与服装面料裁剪底座1固定相连,支撑壳2的顶端左侧与箱体5固定相连,服装面料裁剪底座1的中部与裁剪装置10固定相连,服装面料裁剪底座1的右侧与丝杠8转动相连,丝杠8的右端与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相连,第二电机7的型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带动丝杠8转动,丝杠8带动固定装置9移动,丝杠8的外壁与固定装置9的丝杠螺母滑动卡接,支撑壳2的内部设有辅助装置3,实现了对用于生产校服的布料熨平,防止用于生产校服的布料存在褶皱造成裁剪的面料尺寸出现偏差的情况,提高了校服的生产效率。
18.辅助装置3包括圆杆301,圆杆301的两侧与支撑壳2转动相连,第一电机306的型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圆杆301的两侧外壁通过锥齿轮组305与螺杆302转动相连,多个螺杆302的两侧分别与支撑壳2转动相连,螺杆302的外壁与螺纹块304螺纹相连,第一电机306的输出组带动圆杆301转动,圆杆301通过两侧的锥齿轮组305带动两侧的螺杆302转动,两侧的螺杆302同时带动两侧的螺纹块304移动,螺纹块304带动加热压板303移动,锥齿轮组305由两个锥齿轮相啮合组成,多个螺纹块304的内端与加热压板303固定相连,加热压板303的内部安装有加热板,用于熨平校服布料的褶皱,圆杆301的右端与第一电机306的输出轴固定相连,裁剪装置9的内部包括裁刀、裁剪装置机壳、气压缸和导向柱,气压缸带动裁刀通过导向柱气沿裁剪装置机壳向下移动,实现对面料的裁切,压缸的的顶端与裁剪装置机壳固定相连,气压缸的输出端与裁刀固定相连,裁刀的两侧固定有导向柱,且两侧的导向柱的外壁与裁剪装置机壳滑动连接,固定装置9内部包括压板、固定装置机壳、导向块和气压缸,气压缸的顶端与固定装置机壳固定相连,气压缸的输出端与压板固定相连,气压缸带动压板通过导向块沿固定装置机壳向下移动,实现对面料的固定,压板的右侧固定有导向块,箱体5的顶部安装由进水口,将水通过进水口注入到箱体5内,水泵4的型号可根据实
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导向块与固定装置机壳滑动相连,箱体5的右侧与水泵4的输入端固定相连,水泵4的输出端与喷头板6固定相连,喷头板6的底部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其中内部安装有加热板,在水流流过加热板形成蒸汽,喷向加工的校服布料中。
19.工作原理:
20.首先将用于生产校服的面料穿过裁剪装置10,通过固定装置10将用于生产校服的面料的一端固定,然后启动第一电机306,第一电机306的输出组带动圆杆301转动,圆杆301通过两侧的锥齿轮组305带动两侧的螺杆302转动,两侧的螺杆302同时带动两侧的螺纹块304向下移动,螺纹块304带动加热压板303向下移动,使得加热压板303与用于生产校服的面料相贴合,然后启动水泵4和喷头板6和加热压板303的内部加热板,水泵4从将水从喷头板6喷出,在水流流过加热板形成蒸汽,喷向生产的校服面料中,同时启动第二电机7,第二电机7通过丝杠8带动固定装置9移动,固定装置9带动面料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对用于生产校服的面料表面褶皱熨平,防止用于生产校服的布料存在褶皱造成裁剪的面料尺寸出现偏差的情况,提高了校服的生产效率,当面料移动到合适的尺寸,通过裁剪装置9对面料进行裁剪。
21.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