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绣花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绳绣的针杆结构。
背景技术:2.绣花机在绳绣过程中运作速度比较快,绣绳与机针之间还会摆动拉扯,不设压脚的绳绣装置,由于没有压脚辅助进行运作,在绳绣时极易出现断针断线的情况,同时机针端头还可能受到绳子或/和面线的牵引而导致下针位置不准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设有压脚的绳绣装置,压脚仅仅起到压布定位的作用,不能与机针配合,由于绳绣针杆周边空间狭小,不能设置针夹,机针只能通过螺钉固定不够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绳绣压脚的针杆结构,既能提升压脚,又能固定机针。
5.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绳绣的针杆结构,包括针杆、设于针杆下方的机针,所述的针杆外部套设有压脚,所述的针杆下方设有固定机针的针夹,所述的针夹外径可套设于压脚的内孔中,针夹外侧设有可提升压脚的提升块,所述的针夹还设有固定机针的固定孔,所述的针杆下端设有与针夹固定孔相配合以固定机针的阶梯连接轴,所述的阶梯连接轴上设有与针夹固定孔相对应的连接孔。
7.进一步地,所述的压脚包括套设于针杆外部的安装座,所述的压脚位于安装座下端为镂空的压脚套筒,所述的安装座上端还设有连接臂。
8.进一步地,镂空部分为两个对应的槽口,其余部分为筒面,两个对应槽口的槽切面与连接臂向下的投影线相互平行设置或大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的大致平行满足绳绣压脚装置的压脚安装于机头一侧或另一侧,均不会影响到正常穿线。
9.进一步地,所述的压脚套筒下端设有压脚平面,压脚平面上设有供机针穿过的通孔。
10.进一步地,所述的筒面两侧至少有一侧的槽口大小能够容纳针夹。
11.进一步地,所述的筒面靠近连接臂一侧的槽切面的至少一部分经过或接近针杆的轴心线。
12.进一步地,所述的提升块对应设于压脚套筒的槽口,提升块的延伸出压脚套筒。
13.进一步地,所述的针杆上设有安装机针的安装孔。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绳绣的针杆结构,包括针杆、套设于针杆外的压脚、固定机针的针夹,针夹外径可套设于压脚的内孔中,外侧设有提升块。针杆下方连接机针,针杆下方还设有与针夹相配合的阶梯连接轴,机针与针杆连接后,穿过针夹和阶梯连接轴上对应的安装孔来固定机针。用针夹固定机针,使得机针在作业时,不易歪斜,下针准确。
16.压脚为镂空的压脚套筒,镂空部分为槽口,用于穿线输线。针夹的提升块穿过槽口,用于提升压脚。在针杆上下移动时,针夹的提升块将带动压脚一起移动,使机针作业时,压脚正好可以压住绣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夹不仅可以固定机针,还可以提升压脚,结构简单,固定牢固。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针杆结构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杆结构的侧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针杆结构的拆卸图;
20.图4为图2的c-c向的剖视放大图;
21.其中,针杆1、压脚2、安装座201、压脚套筒202、连接臂203、压脚平面204、机针3、针夹4、提升块5、阶梯连接轴6、安装孔7、连接孔8、固定孔9、槽口10、筒面11。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23.参考图1、2、3,一种绳绣的针杆结构,包括针杆1、设于针杆1下方的机针3和固定机针3的针夹4,所述的针杆1外部套设有压脚2,所述的针夹4的外径可套设于压脚2的内孔中,针夹4外侧设有可提升压脚2的提升块5,所述的针夹4还设有固定机针3的固定孔9。
24.进一步地,所述的针杆1上设有固定机针3的安装孔7。所述的针杆1下端还设有与针夹4相配合的阶梯连接轴6,所述的阶梯连接轴6上设有与针夹4固定孔9相对应的连接孔8。机针3先通过安装孔7安装在针杆1上,针夹套设在针杆1的阶梯连接轴6上,针杆上的连接孔8和针夹4上的固定孔9对应后通过螺钉连接,便可进一步地固定机针3,防止机针3在作业时歪斜。针夹4可采用现有技术,作为优选,如可选为束紧针杆位于安装机针相应处、以安装机针的抱环。抱环可以是设有均质孔的环,也可以是设有锥面的环,还可以设有螺接束紧抱环的螺纹结构。
25.进一步地,所述的压脚2包括套设于针杆1外部的安装座201,安装座201上端还设有连接臂203。所述的压脚2位于安装座201下端为镂空的压脚套筒202,所述的安装座201上端还设有连接臂203。
26.进一步地,所述的镂空部分为两个对应的槽口10,其余部分为筒面11,两个对应槽口10的槽切面与连接臂203向下的投影线相互平行设置或大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的大致平行满足绳绣压脚装置的压脚安装于机头一侧或另一侧,均不会影响到正常穿线。
27.进一步地,所述的提升块5对应设于压脚套筒202的槽口10,提升块5延伸出压脚套筒202。作为优选,所述的提升块5设为一对,分别与相应的槽口相对应,滑动于槽口内。
28.进一步地,所述的压脚套筒202下端还设有压脚平面204,压脚平面上设有供机针3穿过的通孔。所述的压脚套筒202位于压脚平面204处的外周与压脚平面处的外周上部的平齐相同,所述的压脚平面的壁厚不超过压脚套筒202的厚度,不会遮挡机针3顶端的针孔,机针更好穿线,绣线也不会因为与压脚平面204摩擦而损坏或断线。
29.进一步地,所述的针夹4设于压脚安装座201的下方,所述的提升块5设于压脚套筒的槽口内,当针杆1向上提升时,针夹4会随之向上,由于提升块5设于槽口内,移动时会同时
带动压脚向上。在绳绣时,机针3向下穿过压脚平面204上的通孔,作业在绣料上。同时,压脚2压住绣料,防止绣料移动,绣出来的图案更加精准美观。
30.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的筒面11两侧至少有一侧的槽口10大小能够通过针夹4,可用于安装针夹4,所述的针夹4用于固定机针。所述的筒面11靠近连接臂203一侧的槽切面的至少一部分经过或接近针杆1的轴心线,所述的接近满足槽口10大小能够通过针夹4。
31.当针夹4的外径大于压脚套筒202的内径时,筒面11靠近连接臂203一侧的槽切面设于针杆1的轴心线右侧且接近轴心线;当针夹4的外径等于压脚套筒202的内径时,筒面11靠近连接臂203一侧的槽切面经过针杆1的轴心线;当针夹4的外径小于压脚套筒202的内径时,筒面11靠近连接臂203一侧的槽切面设于针杆轴心线左侧且接近轴心线。其中,所述的针杆轴心线的左侧是指靠近连接臂203的那一侧,所述针杆轴心线的右侧是指远离连接臂203的那一侧。
3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绳绣的针杆结构,包括针杆1、套设于针杆外的压脚2、固定机针的针夹4,针夹外径可套设于压脚的内孔中,外侧设有提升块5。针杆下方连接机针,针杆下方还设有与针夹相配合的阶梯连接轴6,机针与针杆连接后,穿过针夹和阶梯连接轴6上对应的安装孔7来固定机针。用针夹固定机针,使得机针在作业时,不易歪斜,下针准确。
33.压脚2为镂空的压脚套筒202,镂空部分为槽口,用于穿线输线。针夹4的提升块5穿过槽口10,用于提升压脚。在针杆上下移动时,针夹4的提升块5将带动压脚一起移动,使机针作业时,压脚正好可以压住绣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夹不仅可以固定机针,还可以提升压脚,结构简单,固定牢固。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