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其制造方法以及含有此针织物的衣料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87115发布日期:2024-04-18 21:01阅读:9来源:国知局
针织物、其制造方法以及含有此针织物的衣料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含有背纱及表纱的针织物、其制造方法以及含有此针织物的衣料。


背景技术:

1、以往,一直在改进编织物、特别是衣料中所使用的编织物的抗起球性。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作为含有合成纤维的短纤维纱而使用毛羽量及断面纤维根数满足特定关系式的空气交织短纤维纱的抗起球性织物。专利文献2中提出:通过使用含有纤度为1.3dtex以上且在纤维断面外周上在纤维长度方向连续存在3个以上的突起部的、异型度为1.8以上的异型断面聚酯短纤维的环锭短纤维纱,从而改善编织物的抗起球性。专利文献3中提出:在木纹样聚酯编织物中,通过将至少一方具有异型断面的阳离子染料易染性聚酯短纤维a及阳离子染料难染性聚酯短纤维b按特定的混合率构成、且将构成外层部的纤维束的捻角大于构成内层部的捻角的复合短纤维纱至少配置在表面层,从而改善抗起球性。专利文献4中提出:在包含表面层及背面层的布帛中,通过使用含有聚丙烯系纤维、且具有规定的毛羽量、气孔率及扭转系数的短纤维纱,从而改善抗起球性。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97243号公报

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33584号公报

6、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56070号公报

7、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公报第2019/146787号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2、专利文献1~4中,没有研究背纱对针织物表面的抗起球性的影响,而本申请的发明人等发现,有时针织物表面的抗起球性因背纱而恶化。

3、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本发明在含有背纱及表纱的针织物中,提供一种抑制了因背纱而产生的针织物表面的抗起球性的恶化的针织物、其制造方法以及含有此针织物的衣料。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物,其是含有表纱及背纱的针织物,所述针织物为选自用背纱编织了毛圈绒头的背面绒毛针织物、及用背纱所编织的毛圈绒头被起绒而成的背面起绒针织物中的一种以上,所述背纱是含有合成纤维且被加捻的短纤维纱,在从所述针织物的表面直到表纱毛圈下侧为止的表面层中,当所述针织物为背面绒毛针织物时,向表面层贯通的背纱的毛羽量为每0.5英寸(12.7mm)14.0根以下,当所述针织物为背面起绒针织物时,向表面层贯通的背纱的毛羽量为每0.5英寸(12.7mm)19.0根以下。

6、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物,其是含有表纱及背纱的针织物,所述针织物为选自用背纱编织了毛圈绒头的背面绒毛针织物、用背纱编织了毛圈绒头的垫纱针织物、用背纱所编织的毛圈绒头被起绒而成的背面起绒针织物、以及用背纱所编织的毛圈绒头被起绒而成的垫纱起绒针织物中的一种以上,所述背纱是含有合成纤维且被加捻的短纤维纱,所述背纱中每10m纱线长度中存在的长度为3mm以上的毛羽量为1根以上且200根以下。

7、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物,其是含有表纱及背纱的针织物,所述针织物是用背纱编织了毛圈绒头的背面绒毛针织物,所述背纱是含有聚丙烯系纤维及/或聚酯系纤维的空气涡流精纺纱,当所述背纱是含有聚酯系纤维的空气涡流精纺纱时,所述背纱中所含有的聚酯系纤维满足下述的(1)~(2)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针织物中,向表面层贯通的背纱的毛羽量为每0.5英寸(12.7mm)14.0根以下。

8、(1)以超过90质量%含有单纤维拉伸强度为2.0cn/dtex以上的聚酯系纤维。

9、(2)含有阳离子可染聚酯系纤维及非阳离子可染聚酯系纤维,当将阳离子可染聚酯系纤维及非阳离子可染聚酯系纤维的合计设定为100质量%时,以超过90质量%含有非阳离子可染聚酯系纤维。

10、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物,其是含有表纱及背纱的针织物,所述针织物为选自用背纱编织了毛圈绒头的背面绒毛针织物、以及用背纱编织了毛圈绒头的垫纱针织物中的一种以上,所述背纱是含有聚丙烯系纤维及/或聚酯系纤维的空气涡流精纺纱,当所述背纱是含有聚酯系纤维的空气涡流精纺纱时,所述背纱中所含有的聚酯系纤维满足下述的(1)~(2)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背纱中每10m纱线长度中存在的长度为3mm以上的毛羽量为200根以下。

11、(1)以超过90质量%含有单纤维拉伸强度为2.0cn/dtex以上的聚酯系纤维。

12、(2)含有阳离子可染聚酯系纤维及非阳离子可染聚酯系纤维,当将阳离子可染聚酯系纤维及非阳离子可染聚酯系纤维的合计设定为100质量%时,以超过90质量%含有非阳离子可染聚酯系纤维。

13、此外本发明涉及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其是含有表纱及背纱的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针织物为选自用背纱编织了毛圈绒头的背面绒毛针织物、用背纱编织了毛圈绒头的垫纱针织物、用背纱所编织的毛圈绒头被起绒而成的背面起绒针织物、以及用背纱所编织的毛圈绒头被起绒而成的垫纱起绒针织物中的一种以上,作为背纱,使用含有合成纤维且被加捻的短纤维纱,用所述背纱编织成毛圈绒头,所述背纱中每10m纱线长度中存在的长度为3mm以上的毛羽量为1根以上且200根以下。

14、此外本发明涉及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其是含有表纱及背纱的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针织物为选自用背纱编织了毛圈绒头的背面绒毛针织物、以及用背纱编织了毛圈绒头的垫纱针织物中的一种以上,作为背纱,使用含有聚丙烯系纤维及/或聚酯系纤维的空气涡流精纺纱,用所述背纱编织成毛圈绒头,当所述背纱是含有聚酯系纤维的空气涡流精纺纱时,所述背纱中所含有的聚酯系纤维满足下述的(1)~(2)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背纱中每10m纱线长度中存在的长度为3mm以上的毛羽量为200根以下。

15、(1)以超过90质量%含有单纤维拉伸强度为2.0cn/dtex以上的聚酯系纤维。

16、(2)含有阳离子可染聚酯系纤维及非阳离子可染聚酯系纤维,当将阳离子可染聚酯系纤维及非阳离子可染聚酯系纤维的合计设定为100质量%时,以超过90质量%含有非阳离子可染聚酯系纤维。

17、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衣料,其特征在于,含有所述针织物。

18、发明效果

19、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含有背纱及表纱的针织物中抑制了因背纱而产生的针织物表面的抗起球性恶化的针织物、以及含有该针织物的衣料。

20、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得到含有背纱及表纱、且抑制了因背纱而产生的针织物表面的抗起球性恶化的针织物。



技术特征:

1.一种针织物,其是含有表纱及背纱的针织物,其中,

2.一种针织物,其是含有表纱及背纱的针织物,其中,

3.一种针织物,其是含有表纱及背纱的针织物,其中,

4.一种针织物,其是含有表纱及背纱的针织物,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物,其中,在所述针织物中,背纱为紧密纱。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物,其中,所述针织物满足下述(1)~(5)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物,其中,在所述针织物中,表纱及/或中支纱为选自紧密纱、空气涡流精纺纱、气流纺纱短纤维纱及复丝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物,其中,所述针织物含有中支纱,中支纱含有具有伸缩性的纱。

9.一种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其是含有表纱及背纱的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10.一种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其是含有表纱及背纱的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9、11或12所述的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对所述背纱进行起绒加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起绒加工以不对表纱保持着背纱的接结部位进行起绒加工的方式实施。

15.一种衣料,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针织物,其是选自背面绒毛针织物及背面起绒针织物中的一种以上的针织物,背纱是含有合成纤维且被加捻的短纤维纱,且在从所述针织物的表面直至表纱毛圈下侧为止的表面层中向表面层贯通的背纱的毛羽量满足规定的范围的针织物。此外,本发明涉及针织物,其是选自背面绒毛针织物、垫纱针织物、背面起绒针织物及垫纱起绒针织物中的一种以上的针织物,背纱为含有合成纤维且被加捻的短纤维纱,所述背纱的每10m纱线长度中存在的长度为3mm以上的毛羽量为1根以上且200根以下。此外,本发明涉及针织物,其是背面绒毛针织物及/或垫纱针织物,背纱为含有聚丙烯系纤维及/或聚酯系纤维的空气涡流精纺纱,当所述背纱为含有聚酯系纤维的空气涡流精纺纱时所述背纱满足规定的主要条件,且向表面层贯通的背纱的毛羽量满足规定的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智广,水桥秀章,西山豊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和纺织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