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排汗型双面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62236发布日期:2023-06-04 17:5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针织面料,具体为一种吸湿排汗型双面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1、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领域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户外活动时,人体会散发大量汗液;目前的针织面料的吸湿排汗能力不佳,如何快速吸收汗液或水分直接影响针织面料的舒适性。

2、目前在针织面料中,主流纤维材料包括:具有吸湿快、放湿慢特征的棉纤维和羊绒纤维等亲水性纤维;具有较好的干燥性,但是不具备良好吸水性的化学纤维。以棉纤维为例,其吸湿性能好,穿着舒适,但当人的出汗量稍大时,棉纤维会因吸湿膨胀,其运气性下降并粘贴在皮肤上,同时,水份发散速度也较慢,从而给人体造成一种冷湿感;化学纤维以涤纶为例,其吸水性小,透湿性能差,尤其在活动出汗时容易产生闷热感;由此可知,无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合成纤维都很难兼具吸湿排汗这两种特性,

3、纤维的吸湿排汗性能取决于限位的类型和物理结构形态,从皮肤表面蒸发的气态水分首先被纤维材料吸收,即吸湿,然后经由纤维表面放湿。而皮肤表面的液态水分由纤维内部的微孔、沟槽等结构,以及纤维之间的空隙所产生的毛细效应使水分在材料间表面的吸附、扩散和蒸发,即完成放湿。两种作用的结果导致水分发生了迁移,前一种作用主要与纤维大分子类型有关,后一种作用则与纤维的物理结构形态有关,得到一种能够兼具吸湿能力和排汗干燥能力的针织面料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吸湿排汗型双面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湿排汗型双面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吸湿排汗型双面针织面料,所述双面针织面料具有双面结构,所述双面结构由45%-60%亲水纤维、15%-30%疏水纤维、25%-40%吸湿排汗聚酯纤维组成。

4、优选的,所述亲水纤维采用粘胶纤维、蚕丝、羊毛、兔毛、驼毛、棉、麻等天然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5、优选的,所述疏水纤维采用回潮率小于4.5%的涤纶、锦纶、氨纶、丙纶、氯纶等化学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6、具体的,亲水纤维和疏水纤维的复合纺丝能够相互削弱两者的缺陷,并且通过吸湿排汗聚酯纤维强化功能,其中亲水纤维和疏水纤维能够分别发挥吸湿和导湿作用,使其针织面料达到吸湿排汗的功效。

7、优选的,所述吸湿排汗聚酯纤维采用横截面为扁十字或“+”形、“y”形、“t”形、“w”形等异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吸湿排汗纤维表面设有沟槽或凹槽,现有吸湿排汗聚酯纤维成熟产品种类广泛,包括截面为扁十字形的coolmax涤纶、中国台湾远东纺织的topcool纤维,中国台湾中兴纺织的coolplus纤维等,纤维表面的沟槽或凹槽是一种导湿结构,能够迅速吸收皮肤表层湿气及汗水,再由布表的纤维将汗水扩散并迅速蒸发掉,从而达到吸湿排汗、调节体温的目的,使肌肤保持干爽与凉快。

8、具体的,吸湿排汗纤维的吸湿排汗能力与纤维的物理结构有关,通过异形结构及其表面的沟槽或凹槽,能够增大吸湿排汗纤维的比表面积,吸湿排汗纤维具有吸水性特征,纤维表面有许多内外沟通的微孔或原纤维间隙和表面沟槽,使得水分容易进入纤维间,并为水分的迁移提供通道,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并利用毛细管效应,使纤维能迅速吸收皮肤表面湿气与汗水,并配合纱线空隙通过扩散、传递到外部实现排汗放湿,并且该类吸水是机械填充或附着水分,区别于棉纤维等吸水之后而膨润的现象,在正常环境温度下水分容易输送到纤维表面而挥发掉,继而实现良好的吸湿排汗效果。

9、一种吸湿排汗型双面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用于制备上述吸湿排汗型双面针织面料,所述生产工艺包括混合纱线制备、练漂、染纱、织造、后整理;所述混合纱线制备的具体工艺步骤为:分别按比例选取亲水纤维、疏水纤维、吸湿排汗聚酯纤维坯纱采用络筒机进行络筒,控制温度25-32℃,湿度60%-75%,得到并捻的混纺合纱。

10、优选的,所述练漂的具体工艺步骤为:

11、步骤一:控制浴比为1∶10-25,将混纺合纱投入练漂液中,控制练漂液温度95-115℃,浸泡40-90min后取出;

12、步骤二:控制浴比1∶10-30对混纺合纱进行水洗,在70-80℃的热水中水洗5-10min,接着在35-48℃的温水中水洗10-30min;;

13、步骤三:控制浴比1∶10-20,将水洗后的混纺合纱投入含有0.2-0.6g/l冰醋酸的酸洗液中,控制酸洗液温度48-55℃;

14、步骤四:再次水洗,重复操作步骤二水洗过程即可。

15、优选的,所述练漂液的组分配方为:30-40%双氧水、1.0-1.5g/l双氧水稳定剂、4.0-6.0g/l碳酸钠、1.5-3.0g/l精炼剂、1.0-2.0g/l螯合剂。

16、具体的,练漂的目的在于去除混纺合纱纤维上的油脂、丝胶等杂质,并且起到漂白增加白度,便于提高染色效果的目的。

17、优选的,所述染纱的工艺步骤为:

18、步骤一:称取1-2g/l匀染剂、2-6g/l亲水性柔软剂、0.5-4g/l吸湿排汗剂整理剂、40-80g/l硫酸钠、5-20g/l碳酸钠、0.4-0.8g/l冰醋酸混入含有染料的染液中搅拌均匀,控制浴比1∶10-20,升温至90-110℃保温40-80min;该染液中加入吸湿排汗剂整理剂和亲水性柔软剂能够进一步提高针织面料的整体吸湿排汗性能,吸湿排汗剂整理剂能显著改善织物的手感,提高织物抗静电性能及亲水性,使得在针织面料的表面实现亲水化处理,实现吸湿排汗的功能,并能够赋予织物舒适的手感。

19、步骤二:配置含有4-10g/l皂液、4-6g/l碳酸钠的皂洗液,控制浴比1∶10,温度60-75℃,皂洗30-60min;

20、步骤三:经过50-60℃热水洗后使用35-48℃温水水洗多次;

21、步骤四:干燥处理,得到吸湿排汗纱线备用。

22、优选的,所述织造的具体工艺步骤为:使用备用的吸湿排汗纱线,通过针织双面圆筒机织造成型,将成型双面针织面料经过烧毛、半丝光、水洗后备用。水洗的目的是去除双面针织面料灰尘与污渍、消除织造过程产生的应力,提高后期液氨处理的效果,降低缩水率。

23、优选的,所述后整理的具体工艺步骤为:

24、步骤一:将经过水洗的双面针织面料使用液氨机整理,控制车速18-26m/min,轧车压力0.12-0.22mpa,张力0.03-0.06mpa,蒸汽压力0.12-0.25mpa,液氨循环量200-600kg/h;

25、步骤二:水洗调节双面针织面料ph值至5-7;

26、步骤三:通过定型机定型,控制车速40-80m/min,定型温度105-130℃,湿度7-12%,轧辊压力25-40n/mm。后整理的目的是提高光泽度和柔软性,通过液氨整理能够避免损伤针织面料的纤维,并且有利于增强针织面料后期的抗皱免烫性能、稳定尺寸,并且有利于后期定型降低缩水率,增加强度。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8、该吸湿排汗型双面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通过制备得到混合纱线织造的针织面料具有性质稳定的吸湿排汗能力,通过染纱工艺混入吸湿排汗整理剂,能够进一步强化针织面料吸湿排汗能力;除此之外,该工艺方法采用的混合纱线具备亲水性和疏水性,能够相互削弱单一纤维纱线的使用缺陷,能够兼具吸湿能力和排汗干燥能力,并且结合吸湿排汗聚酯纤维能够发挥持续稳定的吸湿和导湿作用,且不受水洗影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