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织物生产用退浆机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22412发布日期:2023-12-20 14:1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织物生产用退浆机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织物退浆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纺织织物生产用退浆机及工艺。


背景技术:

1、织物在织造前大都需要先上浆,织物在染整之前一般需要先退浆,退浆是指用酸、碱、酶等处理以去除织物上浆料的工艺过程。退浆机是一种用于对织物退浆的设备。

2、申请号为cn202222517354.6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布料用退浆机构,包括退浆机主体,所述底座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远离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有滑圈,所述滑圈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滑圈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退浆机主体的内表面转动设置有两个转杆,两个所述转杆远离退浆机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对布料进行退浆时,电机通过横杆带动限位杆旋转,旋转的限位杆通过滑圈带动固定杆上下移动,固定杆通过固定板使布料摆动,提高了退浆的效率。

3、一般的,退浆机内设置有输送辊,织物进入退浆机内后通过输送辊在退浆机内输送,输送辊在长时间使用后,输送辊表面容易沾附浆料,会影响织物在退浆机内的退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输送辊表面沾附的浆料,以减小对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本技术提供一种纺织织物生产用退浆机及工艺。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纺织织物生产用退浆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纺织织物生产用退浆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顶部开口设置,所述机体内设有多个用于输送织物的输送辊,多个所述输送辊均沿所述机体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输送辊连接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转动所述输送辊,所述机体内设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第一弧形板与移动组件,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凹弧侧设置有第一刷毛,所述第一弧形板位于所述输送辊的一侧且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所述移动组件用于移动所述第一弧形板靠近或远离所述输送辊。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物进入机体进行退浆,织物从各输送辊上绕过,第一驱动件驱动输送辊转动,输送辊可输送织物,移动组件移动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的凹弧侧靠近输送辊,第一刷毛与输送辊周壁接触,输送辊在转动时,第一刷毛可对输送辊表面进行刷洗,可刷下输送辊表面沾附的浆料,以此可减少输送辊表面沾附的浆料,以减小对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5、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所述移动组件用于移动所述第二弧形板靠近或远离所述输送辊,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凹弧侧设置有第二刷毛,所述第一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板分别位于所述输送辊两侧,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凹弧侧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凹弧侧正对且凹弧侧均朝向所述输送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输送辊表面沾附的浆料较多时,先对输送辊进行清理,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通过移动组件靠近输送辊的两侧,直至第一刷毛与第二刷毛均接触输送辊表面,输送辊在转动时,第一刷毛与第二刷毛均可对输送辊表面进行刷洗,可提高对输送辊表面沾附的浆料的清理效率。

7、优选的,所述输送辊设置有内腔,所述输送辊周壁开设有多个通孔,各所述通孔均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输送辊一端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一端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吸水管另一端连通有抽水泵,所述第一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板均靠近所述输送辊后相互接触,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凹弧侧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凹弧侧形成容纳腔,所述输送辊位于所述容纳腔中。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通过移动组件靠近输送辊的两侧,直至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接触后,输送辊位于容纳腔中,输送辊转动,抽水泵通过吸水管对内腔吸水,第一刷毛与第二刷毛刷下输送辊上的浆料,浆料可通过通孔进入内腔中,并由吸水管吸除,可减少刷下的浆料混入机体内的水中,以此可方便将刷下的浆料从机体中排出。

9、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升降件、第二升降件、第一移动件与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一升降件与所述第一弧形板连接,所述第一移动件与所述第一升降件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件与所述第二弧形板连接,所述第二移动件与所述第二升降件连接,所述第一升降件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移动件沿所述机体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升降件,所述第二升降件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移动件沿所述机体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升降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升降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弧形板,第一移动件沿机体长度方向移动第一升降件,以此可带动第一弧形板沿机体长度方向移动;第二升降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二弧形板,第二移动件沿机体长度方向移动第二升降件,以此可带动第二弧形板沿机体长度方向移动,以此可使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靠近或远离输送辊。

11、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升降件通过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一移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件通过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二移动件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动件可通过第一升降件转动第一弧形板,第二转动件可通过第二升降件转动第二弧形板,第一转动件可将第一弧形板的凸弧侧转动至朝向第二刷毛,第二刷毛以此可对第一弧形板的凸弧侧进行清理,可减少第一弧形板上的附着物;第二转动件可将第二弧形板的凸弧侧转动至朝向第一刷毛,第一刷毛以此可对第二弧形板的凸弧侧进行清理,可减少第二弧形板上的附着物,可提高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干净度。

13、优选的,所述机体顶部设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长度方向与所述机体宽度方向一致,所述龙门架沿所述机体长度方向与所述机体滑移连接,所述龙门架顶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底端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竖杆垂直,所述竖杆连接有第三升降件,所述第三升降件用于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竖杆。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清理机构清理机体内的输送辊时,第三升降件可沿竖直方向下降竖杆,以此可将横杆下降至机体内,织物可从横杆上绕过,以此可在机体内进行退浆。

15、优选的,所述竖杆包括第一管与第二管,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管顶部与所述龙门架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管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管底部,所述横杆与所述第二管底部连接,所述第三升降件位于所述第一管内且所述第三升降件与所述第二管位于所述第一管内的一端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升降件可升降第二管,第二管可在第一管内伸缩,以此可带动横杆升降,当织物从横杆上绕过时,横杆升降可调节织物的张紧程度,当织物从各输送辊上绕过时,横杆升降可抖动织物,可提高退浆效果。

17、优选的,所述第二管底部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竖直设置,所述第二管通过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圆盘一侧,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转动所述圆盘,所述横杆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横杆连接于所述圆盘另一侧。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件可带动圆盘转动,圆盘可带动各横杆转动,当织物从两个横杆之间经过时,横杆转动可调节织物的张紧程度,当各横杆均位于织物的上方或下方时,各横杆转动可拍打织物,以提高退浆效率。

19、优选的,所述抽水泵连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设置于所述机体上方,所述过滤箱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盖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铺设有过滤膜,所述过滤箱顶部开口设置,所述过滤网沿竖直方向与所述过滤箱内壁滑移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水泵将带有浆料的水输送至过滤箱内,带有浆料的水可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水通过出水口从过滤箱中输出至机体内,以此可节约水资源,工作人员可更换过滤膜,以此可排出过滤箱内残留的杂质,过滤网沿竖直方向移动至过滤箱顶部,以此可方便更换过滤膜。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纺织织物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2、一种纺织织物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23、s1、烧毛:对布料上多余的绒毛进行烧毛;

24、s2、退浆:对烧毛完成的布料通过上述的纺织织物生产用退浆机进行退浆;

25、s3、煮炼:对布料进行煮炼,去布料上残留的杂质;

26、s4、漂白:对布料进行漂白,去除色素;

27、s5、染色:通过染色机对漂白完成的布料进行染色;

28、s6、定型:对染色完成的布料进行定型。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物先经过烧毛以减少表面多余的绒毛,再对织物进行退浆,退浆后的织物进行煮炼,可减少织物上的杂质,再对织物漂白以去除色素,漂白后的织物通过染色机染色,染色后的织物通过定型机定型,可提高织物品质。

3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1、1.织物进入机体进行退浆,织物从各输送辊上绕过,第一驱动件驱动输送辊转动,输送辊可输送织物,移动组件移动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的凹弧侧靠近输送辊,第一刷毛与输送辊周壁接触,输送辊在转动时,第一刷毛可对输送辊表面进行刷洗,可刷下输送辊表面沾附的浆料,以此可减少输送辊表面沾附的浆料,以减小对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32、2.第一转动件可通过第一升降件转动第一弧形板,第二转动件可通过第二升降件转动第二弧形板,第一转动件可将第一弧形板的凸弧侧转动至朝向第二刷毛,第二刷毛以此可对第一弧形板的凸弧侧进行清理,可减少第一弧形板上的附着物;第二转动件可将第二弧形板的凸弧侧转动至朝向第一刷毛,第一刷毛以此可对第二弧形板的凸弧侧进行清理,可减少第二弧形板上的附着物,可提高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干净度;

33、3.第二驱动件可带动圆盘转动,圆盘可带动各横杆转动,当织物从两个横杆之间经过时,横杆转动可调节织物的张紧程度,当各横杆均位于织物的上方或下方时,各横杆转动可拍打织物,以提高退浆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