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珠送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1126发布日期:2023-08-18 11:1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珠送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珠送珠装置。


背景技术:

1、多珠送珠装置通常包括底板、滑动于底板上的一珠夹、驱动该珠夹往复于接珠工位与绣珠工位的驱动结构,供珠器根据需要设置两个以上,每个供珠器悬置有供珠的导杆,及定位导杆的导向孔。

2、现有两珠以上的多珠送装置的通常通过两种结构方式实现。

3、1、参见图5,在珠夹的接珠、送珠前后运动轨迹的上从前至后依次排列设置第1至第n(n大于等于2)接珠工位,每个接珠工位设置有一供珠器。不同接珠工位的珠子一般情况高度或/和规格不同。驱动结构根据送珠的需要,驱动珠夹的夹口可以运行至第1至第n任意一接珠工位接珠,并在珠夹取珠子后,送珠至绣珠工位,以便于实现可输送多规格珠子。为了保证前后接珠工位的珠子均能正常的平顺输送至绣珠工位,珠夹所输送的后侧接珠工位的珠子高度通常要小于等于所输送的前侧接珠工位的珠子,即第1接珠工位的珠子高度(记作h1)最大,第n接珠工位的珠子高度(记作hn)最小,第n接珠工位的珠子为高度小于第n-1接珠工位的珠子,hn≤h(n-1) ≤h(n-2)…≤h1。以防止珠夹输送靠后工位的珠子撞击到靠前工位的珠子。

4、但是在实际的送珠过程中,同一规格高度的珠子质量参差不齐,高度会有较大的误差,比如高度设为1.8mm的珠子高度大致在1.65mm-1.95mm,甚至更大。接珠工位上的珠子在导珠杆上依次堆叠,已落入珠夹夹口的珠子支撑并决了定下一颗珠子距离底板的距离。如已落入夹口的珠子由于误差,高度较小,从而减小了下一颗珠子距离底板的距离。

5、为了便于描述,以输送双珠为例,第1接珠工位供给高度为1.8mm的珠子,其中有一珠子高度较小为1.65mm,第2接珠工位供给高度为1.65mm的珠子,其中一有珠子高度为1.7mm,当第1接珠工位1.6mm的珠子被输送后,下一颗珠子距离底板的距离则为1.65mm,恰好需要输送第2接珠工位1.7mm的珠子时,珠夹需要夹持该1.7mm的珠子需要通过在前第1接珠工位,则该1.7mm的珠子从第1接珠工位1.65mm的距离空间通过时,会撞击第1接珠工位的下一颗待输送的珠子,导致两珠受损或飞出,从而造成珠子漏绣或影响到珠子的质量。

6、或者就需要提高珠子的精度,这将极大的增加珠子的成本;或提高珠子高度的差异,这将极大的限制了珠子的输送种类,限制了送珠的用途,提高了设备成本。

7、2、在珠夹的接珠工位处横向设置第1至第n(n大于等于2)供珠器,接珠工位,横向设置方向与珠夹的运动方向垂直。需要设置一驱动器驱动第1至第n供珠器根据需要进入接珠工位供珠。为了使下落于底板上的珠子能被珠夹的夹口尽量的靠近中间夹持,同时还需要底板上还需要设置可进入和脱离底板送珠区域、以调节承载珠子基面高度的垫板。垫板设置有与供珠器联动的联动结构或单独设置驱动器,以便于随输送相应高度的珠子而调节改变底板基面的高度。同时垫板通常从一侧插入设置,增加了底板处的宽度及高度,固此方式的结构复杂。由于绣机机头处空间紧凑、狭小,导致该结构不能很好的与其他装置配合结合。如不便于设置与同一机针配合的送珠装置或/和送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克服现有多珠送珠装置弊端的多珠送珠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珠送珠装置,包括可与上节配合的输送珠子的下节,所述的下节包括底板、滑动于底板上的珠夹、驱动珠夹接珠并送珠至绣珠工位的驱动结构、n个供珠器,其中n大于等于2,每个供珠器设有悬置于底板上方的导珠杆,作为改进,还包括驱动任一供珠器进入或脱离送珠工位的滑移驱动器,所述的n个供珠器还设有座体,座体上设有与导珠杆一一对应配合的定位孔管;所述的定位孔管在座体上前后依次排列设置,且横向依次排列设置,相邻的两个定位孔管之间设有足够的横向距离,所述的足够的横向距离为在后一定位孔管的珠子不会与相邻在前的定位孔管的珠子,在向前或向后的投影不重叠。

3、作为进一步改进,至少最前方定位孔管横向对应底板上位于珠夹运行轨迹处设有输送槽;相邻的两个输送槽,位于前方的输送槽深度大于位于后方的输送槽。

4、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定位孔管的内孔径不同。

5、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座体底部至少位于一个定位孔管处,设有输珠槽。

6、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定位孔管为设置于座体上的定位孔或/和定位管。

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足够的横向距离为相邻的前后排列设置的定位孔管内径相前或向后的投影不重叠。

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供珠器设有两个。

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滑移驱动器与座体连接。

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安装座,所述的座体滑动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的座体与安装座之间设有滑轨组件。

11、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一侧、与多珠送珠装置成一定角度设置,向同一机针送珠的第二送珠装置。

12、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协调驱动结构驱动电机与滑移驱动器驱动电机协调动作的系统控制器。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将定位孔管在座体上前后依次排列设置,且横向依次排列设置,相邻的两个定位孔管之间设有足够的横向距离,以满足在后一定位孔管的珠子与相邻在前的定位孔管的珠子,在向前或向后的投影不重叠,这样可通过滑移驱动器驱动座体,使任意一定位孔管进入与珠夹配合位置,从而通驱动结构驱动珠夹从进入与珠夹配合位置的一定位孔管处接取珠子,送珠至绣珠工位。由于相邻的定位孔管设置足够的横向距离,因此输送在后定位孔管的珠子不会与在前定位孔管的珠子相干涉而碰撞,对各供珠器的珠子要求相对低很多,可输送精度要求低的珠子,极大的节省成本。本实用新型省去了变化底板上送珠基面高度的垫板及垫板的驱动器,可有效的减小底板的宽度,从而可与其他如送珠机构、送片机构相配合与同一机针相配合。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珠送珠装置,结构简单,输送珠子兼容性高,相对有效的降低了设备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珠送珠装置,包括可与上节配合的输送珠子的下节,所述的下节包括底板、滑动于底板上的珠夹、驱动珠夹接珠并送珠至绣珠工位的驱动结构、n个供珠器,其中n大于等于2,每个供珠器设有悬置于底板上方的导珠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任一供珠器进入或脱离送珠工位的滑移驱动器,所述的n个供珠器还设有座体,座体上设有与导珠杆一一对应配合的定位孔管;所述的定位孔管在座体上前后依次排列设置,且横向依次排列设置,相邻的两个定位孔管之间设有足够的横向距离,所述的足够的横向距离为在后一定位孔管的珠子不会与相邻在前的定位孔管的珠子,在向前或向后的投影不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珠送珠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最前方定位孔管横向对应底板上位于珠夹运行轨迹处设有输送槽;相邻的两个输送槽,位于前方的输送槽深度大于位于后方的输送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珠送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孔管的内孔径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珠送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底部至少位于一个定位孔管处,设有输珠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珠送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孔管为设置于座体上的定位孔或/和定位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珠送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足够的横向距离为相邻的前后排列设置的定位孔管内径相前或向后的投影不重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珠送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珠器设有两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珠送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移驱动器与座体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珠送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安装座,所述的座体滑动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的座体与安装座之间设有滑轨组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珠送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一侧、与多珠送珠装置成一定角度设置,向同一机针送珠的第二送珠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珠送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协调驱动结构驱动电机与滑移驱动器驱动电机协调动作的系统控制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一种多珠送珠装置,包括可与上节配合的输送珠子的下节。将定位孔管在座体上前后依次排列设置,且横向依次排列设置,相邻的两个定位孔管之间设有足够的横向距离,可通过滑移驱动器驱动座体,使任意一定位孔管进入与珠夹配合位置,从而通驱动结构驱动珠夹从配合位置的一定位孔管处接取珠子,送珠至绣珠工位。由于相邻的定位孔管设置足够的横向距离,因此输送在后定位孔管的珠子不会与在前定位孔管的珠子相干涉而碰撞,对各供珠器的珠子要求相对低很多,可输送精度要求低的珠子,极大的节省成本。省去了变化底板上送珠基面高度的垫板及垫板的驱动器,可有效的减小底板的宽度,从而可与其他如送珠机构、送片机构相配合与同一机针相配合。

技术研发人员:曾朝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诸暨钼森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