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横机起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8493发布日期:2023-11-30 02:14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脑横机起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脑横机,具体涉及一种电脑横机起底装置。


背景技术:

1、电脑横机上的沉降片虽然能够起到下压线圈的功能,但是从开始编织到牵拉装置对布片起作用的过程中,机器消耗了一定的纱线才能使布片的拉力均匀后开始正常的编织,这不仅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纱线,而且编织下来的布片是连在一起的,不便缝合和后处理。起底技术就是在编织的准备前给织物一个拉力,使衣片的起底快速和节省纱线,也能够单独地一片一片分开编织。现有电脑横机配备起底装置利用升级机构带动起底梳上下移动钩住底纱,对布片提供拉力。现有起底装置的升降机构利用同步带带动基座升降从而带动起底板上下移动,稳定性相对较差,有待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脑横机起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脑横机起底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电脑横机起底装置,包括:底座、顶座、升降架;

4、所述底座顶面下凹形成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动块;所述底座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另一端贯穿伸入所述底座内部,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动块螺纹套接于所述螺杆上,且在所述螺杆带动下反向滑动;

5、所述顶座底面上凹形成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块;所述顶座侧面连接有起底板;

6、所述升降架包括两根支架;所述两根支架中部铰接形成x型结构,顶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铰接,底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块铰接。

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起底板转动连接于所述顶座侧面,两侧端滑动连接于电脑横机机架。

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起底板侧端设置有两组滚轮;所述滚轮配合设置于导轨板的轨道中;所述轨道从上之下包括竖直布置的第一轨道、倾斜布置的第二轨道和倾斜布置的第三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三轨道的倾斜方向相反。

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滑动块两侧面设置有滑动凸起;所述第一滑槽开设有凹槽与所述滑动凸起配合。

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滑块两侧面设置有滑凸;所述第二滑槽开设有凹槽与所述滑凸配合。

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两根所述支架铰接处分别设置为中部通槽和两侧通槽,使一根所述支架插于另一个所述支架的中部通槽中。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x型升降架带动起底板升降,相较于同步带带动起底板升降更加稳定,同时升降架由一台驱动电机带动,可实现起底板两端同步升降,可避免起底板升降时一端高一端低,结构稳定性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脑横机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顶座(2)、升降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横机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底板(8)转动连接于所述顶座(2)侧面,两侧端滑动连接于电脑横机机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脑横机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底板(8)侧端设置有两组滚轮(9);所述滚轮(9)配合设置于导轨板(10)的轨道中;所述轨道从上之下包括竖直布置的第一轨道(11)、倾斜布置的第二轨道(12)和倾斜布置的第三轨道(13);所述第二轨道(12)与所述第三轨道(13)的倾斜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横机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4)两侧面设置有滑动凸起(41);所述第一滑槽开设有凹槽与所述滑动凸起(41)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横机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两侧面设置有滑凸(71);所述第二滑槽开设有凹槽与所述滑凸(71)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横机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支架铰接处分别设置为中部通槽和两侧通槽,使一根所述支架插于另一个所述支架的中部通槽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脑横机起底装置,属于电脑横机技术领域,包括:底座、顶座、升降架;所述底座通过X型升降架连接顶座,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顶座升降,从而带动起底板升降,升降更加稳定,同时升降架由一台驱动电机带动,可实现起底板两端同步升降,可避免起底板升降时一端高一端低,结构稳定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荣先凯,荣玉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荣星针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