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无纺布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69887发布日期:2023-12-06 19:0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无纺布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无纺布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1、以无纺布水刺设备为例,水刺设备的组成部件包括纤网输送带、转鼓以及沿转鼓轴向设置的水刺机构。预湿水刺后的纤网脱离纤网输送带的网帘,然后导至转鼓的表面,水刺机构对纤网喷射水射流,加固纤网,最后纤网经烘干导出。

2、常规的纤网铺网为直铺和交叉式两种。基于同一无纺布生产设备,固定顺序设置的铺网机决定了网帘上纤网的层叠结构,纤网在转鼓和水刺机构中的穿行路径不变,则纤网的水刺面也相对固定,产品种类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无纺布生产设备,基于同一设备切换水刺面,增加同一设备产出的产品种类。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无纺布生产设备,包括穿刺段,所述穿刺段包括:

3、纤网输送带,具有承托纤网的托网面;

4、转鼓,具有高于所述托网面且承载纤网的贴附辊面,中心转轴与驱动机构连接;

5、主穿刺机构,设置于所述转鼓的侧方,与所述转鼓夹设有走料间隔;

6、所述驱动机构为双向旋转驱动机构,所述走料间隔的进料侧和出料侧均设置有导料辊。

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托网面的上方和/或下方设置有预紧穿刺机构,所述预紧穿刺机构具有朝向所述托网面的预紧穿刺口。

8、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铺网段,所述铺网段包括按预订顺序排列的至少一个平行铺网机构和至少一个交叉铺网机构,所述纤网输送带延伸设置于所述铺网段的侧方或者下方。

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预紧穿刺口包括与所述转鼓正对的第一预紧穿刺口。

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转鼓和第一预紧穿刺口分设于所述托网面的两侧。

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预紧穿刺口包括第二预紧穿刺口,所述第二预紧穿刺口设置于所述托网面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预紧穿刺口的射流方向垂直与所述托网面。

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转鼓包括至少一个提花转鼓。

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穿刺机构为水刺机构。

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预紧穿刺机构为水刺机构。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6、该改进的无纺布生产设备中的转鼓可切换旋转方向,基于相同层叠结构的纤网,变换纤网的水刺面,适应性切换使用走料间隔进料侧和出料侧的导料辊,拓宽同一无纺布设备生产的无纺布种类,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兼容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无纺布生产设备,包括穿刺段,所述穿刺段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无纺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网面的上方和/或下方设置有预紧穿刺机构,所述预紧穿刺机构具有朝向所述托网面的预紧穿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无纺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铺网段,所述铺网段包括按预订顺序排列的至少一个平行铺网机构和至少一个交叉铺网机构,所述纤网输送带延伸设置于所述铺网段的侧方或者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无纺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穿刺口包括与所述转鼓正对的第一预紧穿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无纺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和第一预紧穿刺口分设于所述托网面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无纺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穿刺口包括第二预紧穿刺口,所述第二预紧穿刺口设置于所述托网面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预紧穿刺口的射流方向垂直与所述托网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无纺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包括至少一个提花转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无纺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穿刺机构为水刺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无纺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穿刺机构为水刺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无纺布生产设备包括穿刺段,穿刺段包括纤网输送带、转鼓、主穿刺机构,纤网输送带具有承托纤网的托网面;转鼓具有高于托网面且承载纤网的贴附辊面,转鼓的中心转轴与驱动机构连接;主穿刺机构设置于转鼓的侧方,主穿刺机构与转鼓夹设有走料间隔;驱动机构为双向旋转驱动机构,走料间隔的进料侧和出料侧均设置有导料辊。该改进的无纺布生产设备中的转鼓可切换旋转方向,基于相同层叠结构的纤网,变换纤网的水刺面,适应性切换使用走料间隔进料侧和出料侧的导料辊,拓宽同一无纺布设备生产的无纺布种类,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兼容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瑜,李琦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阳光卫生医疗科技江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