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领压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2308发布日期:2023-12-14 02:0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领压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衣领定型装置,特别是一种衣领压烫装置。


背景技术:

1、使用熨斗压烫衣领,这种方式这不仅麻烦,而且效率低,甚至于衣领的一部分被遗忘而没有压烫到,导致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的衣领压烫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衣领压烫装置,包括吊板,所述吊板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吊梁,底部两端设置有铰接座,所述吊梁通过铰接轴与其两侧的夹臂铰接,所述铰接座通过铰轴与驱动器件的末端铰接,所述驱动器件首端的伸缩轴连接至所述夹臂的外侧,所述夹臂的内部安装有制热组件,所述夹臂的内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夹臂的内壁是弧形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具有弧形的,所述夹臂在所述驱动器件的控制下自动张合,所述制热组件为电热丝,所述驱动器件为笔型气缸。

4、所述夹臂包括位于外侧的弧状隔热外壳、固定于弧状隔热外壳内侧的弧状内壳以及固定于弧状内壳内侧的弧状衣领导热片,所述吊梁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弧状内壳的上端部铰接,所述冷却片位于所述弧状内壳的内部,所述弧状隔热外壳的底部安装有防护块,所述弧状内壳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5、所述弧状隔热外壳和弧状内壳之间安装有绝热块。

6、所述弧状隔热外壳的上侧和外侧封闭,内侧不封闭,所述弧状内壳的上侧和外侧封闭,内侧不封闭,装配后,所述弧状内壳的内侧由所述弧状衣领导热片封闭。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夹臂在气缸的控制下自动开合,夹臂夹住衣领后,制热组件产热自动压烫衣领,与现有技术相比,方便快捷且效率高,整个衣领都被压烫,质量有保障。



技术特征:

1.一种衣领压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板(1),所述吊板(1)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吊梁(2),底部两端设置有铰接座(3),所述吊梁(2)通过铰接轴(21)与其两侧的夹臂(4)铰接,所述铰接座(3)通过铰轴(31)与驱动器件(5)的末端铰接,所述驱动器件(5)首端的伸缩轴连接至所述夹臂(4)的外侧,所述夹臂(4)的内部安装有制热组件(11),所述夹臂(4)的内侧设置有供夹臂夹持的底座(12),所述夹臂(4)的内壁是弧形的,所述底座(12)的顶部是弧形的,所述夹臂(4)在所述驱动器件的控制下自动张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领压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4)包括位于外侧的弧状隔热外壳(61)、固定于弧状隔热外壳内侧的弧状内壳(62)以及固定于弧状内壳内侧的弧状衣领导热片(63),所述吊梁(2)通过铰接轴(21)与所述弧状内壳(62)的上端部铰接,所述制热组件(11)位于所述弧状内壳(62)的内部,所述弧状隔热外壳的底部安装有防护块(6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领压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组件(11)为电热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领压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件(5)为笔型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领压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状内壳(62)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领压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状隔热外壳(61)和弧状内壳(62)之间安装有绝热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领压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状隔热外壳(61)的上侧和外侧封闭,内侧不封闭;所述弧状内壳(62)的上侧和外侧封闭,内侧不封闭,装配后,所述弧状内壳(62)的内侧由所述弧状衣领导热片(63)封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衣领压烫装置,包括吊板,吊板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吊梁,底部两端设置有铰接座,吊梁通过铰接轴与其两侧的夹臂铰接,铰接座通过铰轴与驱动器件的末端铰接,驱动器件首端的伸缩轴连接至夹臂的外侧,夹臂的内部安装有制热组件,夹臂的内侧设置有底座,夹臂的内壁是弧形的,底座的顶部是弧形的,夹臂在驱动器件的控制下自动张合,衣领铺设在底座上,夹臂夹住衣领后,制热组件产热自动压烫衣领,与现有技术相比,方便快捷且效率高,整个衣领都被压烫,质量有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陈衍宏,吴福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南顺制衣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