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布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7893发布日期:2024-04-08 11:1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布辊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织造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压布辊。


背景技术:

1、喷水织机卷取装置的作用是根据织物对纬密的要求,将已经织好的织物及时定量地引离织口,卷到卷取辊上,使织口位置不会因引入的新纬纱而变化,从而保证织造生产能够连续进行,并形成坯布卷装。同时,被卷取时的坯布是否平整,张力是否均匀是影响卷装质量的重要因素。

2、传统压布辊的安装固定方式是通过在压布辊轴端开设悬挂槽,使用尼龙带悬挂在织机两侧墙板之上,压布辊与卷布辊在尚未织造时是紧密接触的,在卷取开始阶段,由于坯布卷装厚度小,弹性不足,而压布辊与卷布辊又是直接接触,金属压布辊与布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大,布面极易产生较严重的磨损,特别是受张力作用力矩的影响,边布受到的磨损更为严重,这极大的影响了坯布的整体质量。

3、业界对此的解决方法并不少,但多为对压布辊的支架进行创新和改进,例如使用气胀轴、采用电机驱动调整压布辊位置等,也有对压布辊形态结构进行创新和改进的,例如使用内外腔、采用榄型辊等。但上述方案都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改造成本大,不仅如此,安装时的精度难以把握、调试困难,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辅助。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成本低、安装调试方便并且能够有效解决布面受到磨损的压布辊。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压布辊,能够有效解决在卷取开始时布面受到磨损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压布辊,包括第一辊部、第二辊部、连接部及调节环,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辊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辊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辊部及第二辊部的外径,所述调节环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调节环与所述第一辊部的端部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辊部的外径。在连接部上设置挂绳将压布辊悬挂起来,使其位于织机两侧墙板之间,故设置连接部的外径小于第一辊部及第二辊部的外径,保证第一辊部的端部以及第二辊部的端部能够对位于连接部上的挂绳进行限位,避免挂绳脱落。

4、通过设置与压布辊的第一辊部的两端滑动连接的调节环,且调节环的外径大于第一辊部的外径,在织布的卷取开始阶段,是压布辊上的调节环与卷布辊的外表面相接触的,使得压布辊的第一辊部与卷布辊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在刚开始卷布时,压布辊不会与布面之间产生摩擦,避免了布面受到磨损。在卷取开始前,需要调节第一辊部两端的两个调节环的距离,使该距离大于需要卷取的布匹的宽度,并且保证布卷的两端所处的平面位于两个调节环所处的平面范围内。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面,所述调节环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第一环部,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第二环部,所述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均为圆弧形。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环部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环部的长度,所述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共同形成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辊部的外径,所述第一辊部与第二辊部的外径相等,所述圆环的外表面到所述第一辊部的外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2mm。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可设置为弧度不同的两个圆弧,也可设置为相同的两个半圆形,只要保证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可以共同形成一个圆环即可,使得形成的圆环能够套设在第一辊部的外表面上。设置圆环的外表面到第一辊部的外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2mm,即保证第一辊部的外表面与卷布辊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至少为0.2mm,这是因为,通常当坯布在卷布辊上的卷取厚度达到0.2mm时,此时的坯布卷装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压布辊的作用下保证布面平整,且卷取张力适宜,能够避免布面产生严重磨损。具体地,可以根据所织布匹的特性选择合适厚度的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使得卷布辊与压布辊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均包括连接块和限位板,所述第一安装件的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部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的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件的限位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的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环部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的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件的限位板连接。第一安装件上的连接块和限位板与第二安装件上的连接块和限位板是完全相同的。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面,所述连接块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环部及第二环部的长度,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开设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通孔。连接块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环部及第二环部的长度,是为了避免当调节环位于第一辊部的端部的尽头时,连接块向外凸出而影响挂绳的悬挂。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辊部的两个端部均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调节环沿所述第一辊部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的通道,所述第一辊部的一个端部上的所述通道包括两个滑槽,位于所述第一辊部同一端部的两个所述滑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辊部的两个径向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辊部的调节环分别与对应的通道相配合,使得调节环与第一辊部滑动连接,具体地,位于第一辊部同一端部的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分别对应一个滑槽,即第一辊部同一端部上的两个滑槽分别位于第一辊部的两个不同的径向上,保证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分别匹配一个滑槽后,第一环部与第二环部能够共同形成一个套设在第一辊部外部的圆环。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面,所述滑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槽部、第二槽部和第三槽部,所述第一槽部、第二槽部及第三槽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辊部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槽部用于容纳所述限位板,所述第一槽部及第三槽部的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二槽部的宽度,所述第二槽部的宽度小于所述限位板的宽度。限位板容纳在第一槽部中,设置第二槽部的宽度小于限位板的宽度,使得第二槽部能够对限位板进行限位,使得限位板能够在第一槽部中沿第一槽部的长度方向滑动。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面,所述连接块靠近所述限位板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二槽部中,所述第一槽部与第三槽部之间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凸条,两个所述凸条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槽部的两侧,所述凸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辊部的长度方向。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面,所述凸条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凸条厚度方向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一槽部连通,一个所述通槽对应所述限位板一侧的所述通孔,位于同侧的所述通槽与通孔之间设置有螺栓螺母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螺栓螺母组件的螺栓穿过限位板上的通孔以及凸条上的通槽,在螺栓的端部与螺母相配合,将限位板与凸条连接在一起,既能保证调节环能够沿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又能够对调节环在第一辊部上的移动进行限制,避免调节环偏移以及调节环从第一辊部的端部脱落。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面,所述螺栓螺母组件的螺栓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辊部的外表面到所述第一槽部的底面的距离。保证在通孔和通槽中插入螺栓后,螺栓的顶部不会凸出压布辊的第一辊部的表面,避免刮到布卷。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压布辊,通过设置凸出于压布辊的第一辊部外表面且与第一辊部滑动连接的调节环,使得在织布的卷取开始阶段,第一辊部与卷布辊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第一辊部不会与布面之间产生摩擦,避免了布面受到磨损;此外,调节环的安装调试方便,制造成本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