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机的选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28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织机的选针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针织机的选针机构。
进一步讲,这项发明涉及的针织机选针机构,通过选针三角间的分离、接合,疏导针织机针床上的织针;通过织针针踵选针三角间的分离、接合,或通过与织针底部相连的挺针片针踵选针三角的分离、接合,按照针织机控制部分预定的编织计划,可编织出预选花型。
在诸如提花编织圆机、提花平针织机或类似的提花编织机上,早就开始使用传送提花程序的选针机构。这套程序存储在花针筒、磁带、软盘或类似装置中的花型程序存储器中,使织针产生上、下运动。例如,象图(12)中所示,一台提花针织机通常是由一个有许多织袜针(3)的针筒(2)、进线装置(8)以及用于传送提花程序的选针机构(1)组成。提花程序存储在提花程序存储器(4)中,以使织针产生垂直运动。针筒(2)是由马达(6)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的。精确地说,针筒的旋转,针筒的转角,都是由译码器(5)识别并传送到提花程序记忆(4)中去的。与针筒(2)转角一致的编织程序是从提花程序记忆(4)传送到选针机构(1)上去的,纱线通过进线装置(8)喂入织针(3)。
选针机构目前已广泛使用。人们知道选针机构(如图13)的主要部分是由一些可移动刀片(50)按水平位置排列组成的。该机构上刀片(50)的移动是由销钉滚筒上的销钉推动,或根据计算机存储部分发出的信号完成的。当一只刀片(50)向针筒(52)中心移动时,和织针相连的挺针片(51)便移向针筒中心,这样挺针片(51)底部的选针三角针踵便离开选针三角(54)。通过销钉或由存储部分发出信号控制刀片(50),就能控制与其相对应的袜针的垂直运动,织出有预定花形的织物来。
目前,人们正在寻求一种高速提花编织机。而要制成这样的高速编织机,就必须加快选针机构的响应速度。不过,在一个刀片能在其中移动的选针机构中一诸如已知的选针机构,要想增加刀片的移动速度或响应速度,还要受到一定的限限。如果增加以正常速度移动的刀片的移动次数,就可能造出高速编织机。可是这样一来选针机构就会因为刀片数量增加而变得太大,要想在针织机外面窄小的空间中装置选针机构就十分困难了。
和目前采用的上述机构相同的新机构将带有一些可摆动的单端突指。请见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刊物(Kokai)NO.GO-224845。与目前已知的正广泛使用的选针机构相比,该选针机构具有高反应速度。更有用的是,选针机构可以缩小,耗电也减少了。
但是,带有移动式突指和前面讲到的摆动式突指的选针机构,突指的运动是通过电磁装置的吸力或推力产生的。即,突指的摆动或移动都是在电磁装的磁极通上电流后,磁极分别由正变为负,或相反变化而形成的。因此,由电磁装置带动的选针机构的反应速度就会因为电磁装置本身的功能问题而受到限制。电磁装置最佳高速约为每秒80周波。另外,因为电磁装置的耗电效率约为1%,余下的电流做为热等被消耗,所以问题在于使用电磁装置的选针机构耗电量很高。因此,尽管带电磁装置的选针机构可用在一例如一台240针,转速为220转/分,编织短袜的袜机上,但要用在一台400针,转速为400-1000转/分,编织连裤袜的袜机上就不行了。因此,在目前条件下,在编织连裤袜中使用普通选针机构时,都要将袜机转速降到与普通选针机构相等的一般反应速度上。
所以,人们迫切希望能找到一种响应速度高、体积小、耗电少的选针机构,以制造高速提花袜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针织机提供一个响应速度快,体积小,耗电少的选针机构。这种机构克服了上述已知普通选针机构的缺点。按照本发明,选针机构由一个外框和一些由外框后端固定的、按一定间隔沿织针走向层叠排列的突指组成。突指由一块刀片组成,刀片的一端有一个可与外框相连的连接部分,另一端有一个导针块,用于疏导织针针踵突指或挺针片针踵突指。刀片的一侧或两侧有一压电元件,并通过导线与控制部分相接。
突指朝上、下或同时朝两个方向弯曲,形成一个支点,即突指的接触部分,使突指前端导针块与织针针踵突指或挺针片针踵突指分离或接合。当一束脉冲根据预定花形程序从控制部分输入到压电元件时,随着突指导针块与织针针踵突指或挺针片针踵突指的分离接合,选针三角与织针针踵选针三角或挺针片针踵选针三角之间也会跟着分离、接合,这样就限制了织针的移动。
在针织机上,针床-例如针筒-是在针织机的框架上转动的,而选针机构也固定在针织机框架上。当针织机使用根据本发明制造的选针机构时,相应的织针走到选针机构前,该装置中的突指导针块就通过摆动,进入或离开织针针踵突指的活动部分或是与织针底部相连的挺针片针踵突指。
很显然,按本发明制造的选针机构可用于平针编织机。在平针编织机上,针带是固定在编织机框架上的。一个带有选针机构及纱线进线装置的导针装置沿针床移动。当平针编织机使用本发明中的选针机构时,选针机构移动到相应的织针前,就通过突指的摆动,进入或离开突指导针块与织针针踵突指的结合部,或挺针片针踵突指与织针底部的结合部。
带有压电元件的突指刀片上的一个部位,至少应有一处开口。因为有开口的刀片很轻,刀片也变得更柔韧。这样,只要较低的电压就能使刀片弯曲。另外,因为压电元件是用胶(如环氧树脂类胶)粘接在刀片上的。如果刀片上有开口,粘接就牢固。压电元件最好固定在刀片两侧。
任何压电元件,只要具有逆压电效应,都可以采用。使用钡钛或类似材料制成的瓷压电元件更好,这样就能确保根据工业等级获得的许多压电元件具有稳定的质量。即然用较薄的刀片可以制成具有很高压电效应张力的压电元件,压电元件的厚度最好在100到200微米之间。另外,压电元件可以是细长的。压电元件的两侧都烘焙上了银膏或类似的物质,以形成电极,并通过导线分别与控制部分相连。
如上所述,压电元件通常都是用胶固定在突指刀片的两侧。当然,一个只有一面有一个压电元件的突指也能弯曲致外框的支点上。和单个压电元件固定到突指的一侧相比,在突指的两侧使用压电元件可以降低压电元件输入中的电压。注意,当一个突指使用两个压电元件时,突指刀片上两个压电元件中每个元件上的正负极指向应朝向同一方向。
本发明中选针机构上突指的数目可根据所要编织的花形来决定。由于压电元件具有很高的响应速度,还能用高频率向元件输入脉冲。当一束240周波脉冲(举例)输入元件时,选针机构就能以三倍于用电磁装置带动的已知普通选针机构的速度(通常80周波)推动袜针。这意味突指的数目可减少到普通选针机构使用突指数的三分之一。另外,如果本发明中选针机构上的突指数与普通选针机构上使用的数目一样,和普通选针机构比,它可以织出三倍于普通选针机构的具有复杂花形的提花织物来。在针织机上使用这种选针机构,针织机针数和针筒的转速也要比普通针织机高三倍。
由于本发明中选针机构是由一个很薄的刀片和压电元件组成,选针机构中一个突指所需高度就很低。另外,选针机构的宽度也变得很窄。因此,当使用相同数目的突指时,选针机构的整个体积就变得很紧密。如上所述,正因为本发明中选针机构体积小,反应速度高,这种机构也可以在编织连裤袜的袜机上使用。按照这种选针机构所需空间,使用电磁装置的普通选针机构就无法安装。
突指刀片最好是不锈钢的,突指的导针块最好是由硬钢制成的比刀片厚些的独立部分。不锈钢突指后端固定在外框上,硬钢导针块则与刀片前端相接。将导针块与突指末端连接可采用许多种方法。例如,可以用粘合剂、铆接或类似的办法将它们连接在一块。另外,只要开一道槽,刀片的前端就能嵌入导针块的后部,二者就能连接在一起。
由于导针块经常冲臣织针针踵突指或挺针片针踵突指,导针块的磨损就很大。保证导针块与针踵突指的接合也是必要的。要消除上述不利之处,导针块应由较厚的硬钢制造。导针块的厚度最好为大约1毫米。
织针附近的突指末端的形状最好呈坡形。与突指刀片平行的平面最好呈半坡形。针踵突指最好沿突指上一条斜面与突指导针块相接,这样针踵突指就能顺利地推进到针织机针床上。
连接压电元件的控制部分是一个用于存储花形程序,并根据存储的花形程序向压电元件分别输入脉冲的装置。由于该装置在工艺上已为人们熟悉,在此就不再做更多的详细解释了。
突指上每个导针块都根据控制部分发给每个相应突指上的每个压电元件的信号做上、下移动。
突指导针块上下移动的幅长由与袜针走向平行的选针三角针踵的高度决定。突指导针块上、下移动的幅长一般为1.5到2.0毫米。
织针或挺针片针踵突指从侧面-例如垂直于突指纵向的方向-撞击包括突指在内的、由后端固定的突指导针块的平面。如果针踵突指因织针或挺针片的问题无法顺利移向针床,从侧面对突指的猛烈撞击就可能严重损坏它。为解决这一问题,外框最好能有一个相邻于突指导针块,与织针走向平行的针床辅助装置。该装置有二个突指导面,在预定的垂直于突指刀片平面的地方,滑动支撑突指导块的两个侧面。从突指导面处,沿突指导针块相反的方向以及平行于突指摆动方向,至少应伸出一个针踵突指导面。针踵突指导面可以是与上述侧方向平行的一个面,就象从平行面上伸出的一个面,例如,伸向针床的面。或是平行面上延伸出的一个面,例如,从针床移开的面。这样,当袜针针踵突指或挺针片针踵突指在编织时从针床上反弹开时,就可以用带有突指导面和针踵突指导面的针床辅助装置将针踵突指推至合适的位置上。另外,因为突指导针块用针床辅助装置的导面从侧面支撑,即使在把针踵突指推向针床过程中出在问题,突指也不会损坏。
本发明中选针机构的动力耗用效率很高,例如,大约为70%。该值比使用电磁装置的普通选针机构的动力耗用效率高出一到几十。
图1是本发明中选针机构实例的局部正视图;
图2是图1中所说选针机构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说选针机构中突指的平面图;
图4是图3所说突指的正视图;
图5是说明突指与针床辅助装置位置关系的透视图;
图6是当压电元件未输入脉冲时突指运行状态的正视图;
图7是当压电元件输入脉冲时运行状态及突指弯曲的正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另一突指实例的平面图;
图9是图8所说突指的正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另一突指实例的平面图;
图11是图10所说突指的正视图;
图12是一个已知普通提花针织机实例的透视图;
图13是一个已知普通选针机构局部断面侧视图。
本发明的说明配有实例草图。在下面的说明中,虽然说的是用在编织圆机上的选针机构实例。显然,上述选针机构也能在平针编织机上使用。
如图1所示,实例中的选针机构是由一些突指(10)和带有突指(10)的外框(30)组成。在图1的实例中,8个突指按一定间隔,沿与针筒轴和织针走向平行的方向层叠排列。外框(30)由后隔板(31),前隔板(32),上隔板(33),下隔板(34)构成,呈长方形。每个突指(10)的后端(12)(见图3)都由后隔板(31)固定,后端(12)-例如接触部分一则成为突指(10)弯曲运动的支点。
如图2所示,前隔板(32)有一处开口(30),突指(10)末端上的每个导针块(20)可以从这伸出。凹槽(36)排列在开口(30)的垂直隔板上,它的宽度与突指因弯曲而分别形成的上、下距离相同。
如图3、4中详细说明,突指(10)由SOS301不锈钢刀片组成,刀片厚度为200微米,导针块(20)连接在与突指(10)连接部位(12)相对的末端(13)上。压电元件15、16接在刀片(11)的上、下侧。如,刀片(11)的长度为40毫米,与压电元件连接部位的宽度为15毫米。
导针块(20)是由硬钢制成的,厚度1毫米,用粘合剂粘接在刀片(11)末端(13)上。导针块(20)有21a和21b两个斜面,与连接着织针底部的织针针踵突指或挺针片针踵突指相接。这些侧面呈坡形,由斜面21a和21b,以及图5中所说的与外框(30)前隔板(32)相对的侧面22a和22b组成。
如图3、4中所说,压电元件15和16是用环氧树脂类粘合剂粘接在上、下两个侧面。压电元件是由钡钛烧结成的瓷片,具有逆压电效应,其厚度为100微米。压电元件呈长方形,镀银层做为接线点,两侧与导线17、18的一端相连。导线17、18的另一端连在控制部分4上。可用一根导线分别与压电元件15的上侧15a和压电元件16的下侧16a连接,这样,突指(11)便可当做地线。
尽管图4中说明刀片的两侧各有一个压电元件15和16。如图10和11所示,刀片只有一侧有一个压电元件也可使用。
如图8、9所示,突指(10)刀片(11)上的压电元件连接部分可有一道开口14,其形状、大小、数量可任意选择。开口14能使压电元件15、16与刀片(11)粘接的十分牢定,还可使刀片变得更轻,这样,刀片11就变得更柔韧了。
当压电元件分别位于刀片的上、下两侧时,两个元件中每个正或负电极都必须朝向同一方向。例如在图4中,压电元件(15)在刀片(11)上,上侧15a成为正极,下侧15b成为负极。压电元件15也要在刀片(11)上,上侧16b成为正极,下侧16a则成为负极。
控制部分(4)包括一个用于存储预选花形编织计划的记忆部分和一个根据存储的花形编织计划向压电元件发出脉冲的装置。
沿袜针走向进入与突指(11)导针块(20)相邻部位的针床辅助装置(37)可用来保护突指,也可象图5所示,使突指(11)导针块(20)顺利地与织针针踵突指或挺针片接触。针床辅助装置(37)是外框(30)前隔板(32)上的一个垂直部件,包括突指滑面(36)和针踵突指滑面(37)。突指滑面(36)与导针块(20)的侧面隔着一个小间隙,这样,导针块(20)就能在突指滑面(36)上滑动了。突指针踵滑面(37)与针筒相对,将突指针踵提前推入正常位置。注意,上述针床辅助装置并非本发明中选针机构上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件。
本发明中选针机构可以小型化。例如,图1、2中所示选针机构实例,高55毫米,宽30毫米,长-例如突指纵距-50毫米。但是与本发明中选针机构突指数目-例如8个-相同的,由电磁装置操纵的普通选针机构,则高80毫米,宽45毫米,长100毫米。因此,与已知的普通选针机构体积相比,本发明中选针机构体积仅为前者的25%左右。
下面讲述实例中选针机构的运行,并请参阅图6、7。
图6显示脉冲未输入突指(11)上压电元件时的状态。图7显示脉冲输入压电元件时的状态。在图6的状态中,导针块(20)与挺针片(51)针踵突指(56)接触并将挺针片推向右边。这样,挺针片(51)下部的选针三角针踵(53)不能和选针三角(54)接触,挺针片(51)以及与挺针片(51)上端相接的一根织针也就不受上升运动的影响了。这根针就不会织出一只套来。
在图7所讲的状态下,因为突指(10)上的导针块(20)没有触向针踵突指(56),挺针片(51)仍保持在垂直位置上,选针三角针踵53就与选针三角(54)接触并将挺针片51向上推。这样,与挺针片(51)上端相连的织针就开始编织。
权利要求
1.选针机构通过选针三角间的分离、接合,为针织机针床中排列的织针以及织针选针三角针踵提供导针运动;或通过针织机主体上控制部分发出的预定编织方案信号,为与织针底部相连的挺针片选针三角针踵提供导针运动,来编织预选花形;其特征是该选针机构包括一个外框,一些由外框后部固定的、沿织针走向、以一定间隔层叠排列的突指。每个突指都有一个刀片。刀片的一端有一个连接部分,与外框相连;另一端有一个导针块,用来引导织针针踵突指或挺针片针踵突指;压电元件(S)与刀片的一侧或两侧连接,并通过导线与控制部分相连;当一束脉冲按预定花形程序从控制部分输入压电元件时,突指便朝上或朝下或朝两方弯曲,并形成支点,使突指前端导针块与织针针踵突指或挺针片针踵突指相接或分开。通过上述相接或分离,选针三角与织针针踵选针三角或挺针片针踵选针三角也会一起接合或分离,织针的滑动也会受到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选针机构,其特征是该针织机是一台针织圆机,上面有一个旋转的针筒,框架上至少有一个选针机构。通过突指的摆动,在相应的织针走到选针机构前时,突指导针块应与织针针踵突指的移动部位,或是与织针底部相连的挺针片针踵突指接合或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选针机构,其特征是该编织机是一台平针编织机,上面装有一个针床,以及至少一个可沿针床移动的选针机构。突指导针块通过突指的摆动,在选针机构移到相应的织针前时,预先处于或离开与织针针踵突指或连接织针底部的挺针片针踵突指接触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
1或3所述选针机构,其特征是外框上有一个针床辅助装置。它与平行于织针走向的突指导针块相邻,并有两个突指滑面,可以按照突指摆动方向滑动支撑突指导针块的两个侧面。从突指滑面上,与突指导针块相对并沿与突指摆动方向平行的方向,至少延伸出一个突指针踵滑面。
5.根据权利要求
1或3所述选针机构,其特征是带有压电元件的突指刀片上的一个部位至少应有一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
1-3中任意一项,或第5项所述选针机构,其特征是突指刀片是由不锈钢制成,导针块是由硬钢制成的独立部分,其厚度比刀片厚,连接在刀片前端。
专利摘要
提花织机选针机构限制每根织针走向运动的突指的活动,是通过存储系统发出脉冲,输入到突指一侧或两侧压电元件引起突指弯曲运动而形成的。和普通选针机构相比,该选针机构具有体积小,反应速度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D04B15/78GK86105745SQ86105745
公开日1987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1986年7月24日
发明者渡边昌则, 渡边雄司, 渡边文雄, 渡边敏胜, 渡边千晴 申请人:渡边靴下工业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