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绣品上的锁工方法

文档序号:1760914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机绣品上的锁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绣品制造业,具体讲是一种在机绣品上的锁工方法。
绣品分为手工绣品和机制绣品。手工绣品具有立体感强、肚脐分明等艺术效果,但其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人们根据手工绣品的特点研制出仿手绣的机绣锁工方法;它采用21/9股线为底线,用缝纫机按花型墨印进行绷绣,透空处边剪底布边进行绷针档梁;其产品效果虽然达到了立体透空的目的,但仍然存在锁工有肚无脐的缺点,未达到手绣锁工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一种仿手绣的在机绣品上的锁工方法,它使绣制的绣品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和达到肚脐分明的艺术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采用两边凸、中间凹的布带(玉龙带)。在绣品底料上沿印好的花型墨印将凹型布带用万能机或缝纫机进行打边绣制,使布带的一凸边和中间凹部包绣在里面,布带另一凸边留露在外面。布带被打绣在里面的部位为绣品的肚,留在外面的凸边为脐,实现了机绣产品有肚有脐的目的。
凹型布带宽为1-3毫米,它的中间凹部用细线织成,两根粗线分别被包织在中间凹部两侧而成两凸边。
在绣品底料上按印好的花型墨印将凹型布带用万能机或缝纫机进行打边绣制的顺序是先枝、后叶、再花,花又为先半花瓣、后整花瓣,锁工针码为每厘米8-10针。
本发明绣制的产品克服了过去机绣品锁工方法的不足,使绣品图案有肚有脐。从生产效率讲,是手绣锁工的10-15倍,价格占手绣锁工的60-70%左右。产品质量达到了脐边光亮齐整、均匀紧凑,肚处匀称、凸起自然和弯度适宜流畅。效果颇似手绣,具有花型美观大方、立休透空、浮雕感强、浑厚典雅等艺术效果。本发明适于台布、被套、枕袋等绣品的制造,它是豪华宾馆及家庭必不可少的室内装饰品,将畅销于国外市场。


图1为本发明绣制的花型图案示意图,为枝(1)、叶(2)、花(3)、透空(4)、绷针绣(5)、凹型布带(6)和打边绣(7)。
图2为图1的凹型布带(6)的结构示意图,为凸边(8)和中间凹部(9)。
用本发明生产的绣制品工艺流程为设计图案、硫酸纸刺样、绣品底布刷花、机械锁工、绣品下水洗净、绣品刻边、整烫、验收入库等程序。
上述工艺流程中的机械锁工方法为本发明,如图1、图2所示。先制好凹型布带(6),它的中间凹部(9)用40/2股线织成,两根20/4股线分别包织在中间凹部两侧而成两凸边(8);凹型布带(6)为棉织带,宽为3毫米。将凹型布带(6)按绣品底料印花墨印用万能机(或缝纫机)打边绣(7)制在图案上;使凹型布带(6)的中间凹部(9)和一凸边(8)包在绣线里面,另一凸边(8)留露在外面;包在绣线里面的部分为图型锁工的肚,留露在外面的部分为脐。万能机打边绣制的顺序是先枝(1)、后叶(2)、再花(3),花(3)又先半花瓣、后整花瓣,要达到打边绣制针码均匀,外露适宜和首尾斜打压牢。
透空(4)部位采用缝纫机绷针绣(5),是在万能机打边绣制后,由缝纫机进行绷针吊梁锁孔。要求达到吊梁绷针均匀,线头压住压牢,不起疙瘩。
权利要求
1.一种机绣制品的锁工方法,它是在绣品底料上用缝纫机沿花型墨印进行绷绣,透空处边剪底边进行绷针吊梁锁孔而成,其特征是在绣品底料上沿印好的花型墨印将凹型布带用万能机或缝纫机进行打边绣制,使布带的一凸边和中间凹部包绣在里面,布带另一凸边留露在外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绣制品的锁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凹型布带宽为1-3毫米,它的中间凹部用细线织成,两根粗线分别被包织在中间凹部两侧而成两凸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机绣制品的锁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将凹型布带进行打边绣制的顺序是先枝、后叶、再花,花又为先半花瓣、后整花瓣,锁工针码为每厘米8-10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在机绣品上的锁工方法。它是在绣品底料上沿印好的花型墨印将凹型布带用万能机进行打边绣制,使布带的一凸边和中间凹部包绣在里面,布带另一凸边留露在外面。布带被打绣在里面的部位为绣品的肚,留在外面的凸边为脐,实现了机绣绣品有肚有脐的目的。本发明绣制的绣品颇似手绣,具有花型美观大方、浮雕感强、浑厚典雅等艺术效果。它适于台布、被套和枕袋等绣品的绣制,是豪华宾馆及家庭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文档编号D05C7/00GK1059766SQ9010625
公开日1992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1990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1990年9月13日
发明者王殿太 申请人:山东省文登市绣品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