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电子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16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织机电子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织机电子控制器属电工电子应用技术中织机电器控制与刹车技术领域。
现有织机的电器控制或直接用机械自锁开关,或用普通综合起动器装置,只有正向运行或停机操作。刹车均采用机械的离合器及机械刹车等装置。刹车常失灵且不够陡急,在生产时因而产生纬纱不均的所谓稀密路疵布,该类疵布常占疵布一半以上,严重影响纺织厂产品质量和效益。
织机停机时电机仍保持运转状态,形成对能源的极大浪费。一般织布厂停台率约20%…30%,空耗约占满载电耗1/3,因而空转浪费电能达织布车间用电的6%…10%,每千台布机一年可浪费电四十到六十四万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已有一些应用电涡流刹车的布机控制方案,但一般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工作不够可靠,安装和维修均困难,刹车时间不易调整,因而难以投入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电机制动的缺点,而设计的一种在任何人为停车或故障停车时自动切断电源并及时刹车以减少疵布且节电的织机控制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方案是利用继电器控制电路或可控硅控制电路在电机断电后立即输入适当的直流电,使电机迅速制动。


图1 为和图2及图3配套的布机电机主线路图;图2为布机继电器控制电路图;图 3为布机可控硅控制电路图。图2和图 3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两种控制方案。图4是和图5配套的布机电机主电路图,图5是第3种控制方案的控制电路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器原理和工作过程。
织机电机JD主回路中接有过流保护装置RJ和RD及正反转控制接触器ZC和FC的常开触头,如图 1所示。
图2在正反转接触器ZC和FC的控制线路中分别接有停止按钮 TA ,起动按钮 ZA,正点动控制按钮 ZNA,反点动控制按钮FNA,及布机五大故障关车停车开关XK,和上轴强制开关K,以满足布机工艺和控制的需要。在正反转控制电路上并接时间继电器SJ,用并接的正反转接触器ZC,FC 的常开触头控制时间继电器SJ,使之仅在电动机JD转动时接通;用时间继电器SJ的延时断开常开触头与正反转接触器ZC,FC的常闭触头串连再和刹车控制接触器3C相接。当电动机 JD断电后接通 3C,交流经桥式整流器D整流后经电阻 R,和刹车接触器3C的常开触头并通过 AB 两端点接电机电源端子。
工作过程正反转和点动电路与一般电路相似,无论何种原因电动机转动后,时间继电器吸合,其常开触头闭合,直到正反转结束后,仍在短时间内保持接通,这段时间内,制动控制接触器3C吸合,市电经桥式整流后经过 3C 常开触头将直流电输入 电动机 JD,电机开始制动,延时 0.1至0.3秒后时间继电器SJ的常开触头断开,3C断电,制动过程结束。
图 3为可控硅控制电路,其正反转和点动控制电路与图 2类同。刹车控制利用可控硅无触点开关实现。
电阻电容R1,R2,C 组成贮能电路接在正反转接触器 ZC和 FC的并联常开触头的一端,另一端和可控硅 CT 的阳极共接桥式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可控硅CT控制极上接触发电路,触发电路可为各种通用触发电路。本图以阻容触发电路为例,它在可控硅CT控制极上接有电阻R3,R4,和电容C1,R4的另一端通过中间继电器J的常开触头接可控硅阳极。可控硅CT的阴极和桥式整流器负极是向电机输出直流电的两个端子,通过隔离触发器3C常开触头接到电机任意两个端子上。3C的线圈和正反转接触器ZC,FC常闭触头串联。贮能电路通过接触器3C的常开触头接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是任一种由一个或两个三极管或运放集成元件构成的通用放大功放电路,本图以单个三极管电路为例加以说明。电路由三极管BG和电阻R1,R2构成,三极管基极接R1,R2。R1和隔离接触器3C常开触头相接。三极管发射极经电阻R接负极,集电极即驱动电路输出极接中间继电器 J的线包再接可控硅阳极。中间继电器 J 的常闭触头串接在正反转控制电路中,和正反转接触器ZC和FC互锁。直流输出端AB 接电机 JD电源端子。
工作过程电机起动后,正反转控制接触器ZC,FC必有一个吸合,其常开触头闭合,市电经整流桥整流成直流后给电容C充电,ZC FC 断电后,其常开触头释放,电机断电,同时电容C充电结束。ZC,FC常闭触头闭合,刹车接触器SC吸合,电容C通过3C常开触头和电阻R1,R2和驱动电路放电,中间继电器J吸合,同时其常开触头闭合,接通触发电路,产生控制信号,触发可控硅CT,由整流桥D整流的脉动直流经可控硅从AB两端子和刹车接触器SC的常闭触头输入电机制动。经一段延时后,电容放电完毕,驱动电路关断,中间继电器J失电,触发电路停发信号,然后,当脉动直流过零时,可控硅关断,刹车过程完成。延时时间由电阻R1调整。在可控硅导通时,中间继电器J吸合,则与正反转控制接触器线圈串联的中间继电器J的常闭触头断开,保证可靠运行。图中R4可调整制动电流。
图4和图5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控制方案。包括控制电机的接触器ZC,桥式整流器D,贮能电路,驱动电路,可控硅触发电路和可控硅CT。起动接触器ZC的线圈和起动开关ZA串联,经热继电器常闭触头接电源。ZC三个主常开触头和电机接成通用控制电路。电源经整流接可控硅CT阳极,并经ZC常开触头接电容C,C经刹车控制开关SA接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由电阻R1,R2和三极管BG构成。三极管集电极即驱动电路输出极接中间继电器J的线圈。J的常开触头一端接电源,一端接可控硅CT触发电路,此电路由电阻R3,R4和电容C1构成,它们公共端接可控硅CT控制极。CT阴极和整流桥负极经接触器ZA常闭触头接电机接线端子A,B工作过程起动开关ZA装于布机操作手柄开车一端,由手柄控制,手柄压住ZA则接触器ZC线圈受电吸合,电机转动,手柄离开则停车。当因断经或其他原因手柄自动倒向另一侧,压住刹车开关SA,则不仅停车而且本制动电路动作,和原机械刹车配合,使布机迅速制动。当人为地使手柄断歇地仅操作ZA时,仅机械刹车动作,机器呈慢点动工作状态。开车时,接触器ZC常开触头闭合,电容C充电贮能。ZC断开且刹车开关SA动作时,C通过SA,电阻R1放电,并经三极管BG驱动,使中间继电器J吸合,J的常开触头接通电阻R4和电容C1的触发电路,触发可控硅CT。整流后直流电经接触器ZC常闭触头接电机A,B端子,使电机迅速制动。
这一方案适宜老车改造,符合档车习惯,原机的改动不大,比较可靠。
试验证明,以上设计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成本低廉,易装易修,故障率极低,既可用于老机改造,又可供设计新机参考,去掉机械刹车装置,在改善织机性能同时降低整机造价。本装置当前材料价约二百元,较电涡流刹车方案减少2/3。
使用本控制器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少疵布一半以上,单台布机年节电五百度。
该设备刹车时间可调,可避免因急停造成的断纱,更符合工艺要求。本设计还可用于其他1KW及以下电机的刹车控制。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织机刹车和控制的控制电器,包括电机正反转及点动控制线路,布机五大故障关车停车开关和上轴强制开关(XK和K),其特征是在正反转控制电路上加接时间继电器SJ,用正反转控制接触器ZC和FC的常开触头并接控制时间继电器SJ;用时间继电器SJ的延时断开的常开触头串连控制刹车控制接触器3C的接通及延时,刹车控制接触器3C的常开触头接桥式整流器D,其输出端AB接电机JD电源端子。用直流电使电机快速停车。
2.一种用于织机刹车和控制的织机控制器,包括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五大关车停车开关和上轴强制开关XK和K。其特征是电阻电容R1,R2,C 组成贮能电路接在正反转接触器ZC和FC的并联常开触头的一端,另一端和可控硅CT的阳极共接桥式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可控硅CT控制极上接触发电路,触发电路可为任意一种通用触发电路。阻容触发电路在可控硅CT控制极上接有电阻R3,R4,和电容C1,.R4的另一端通过中间继电器J的常开触头接可控硅阳极。可控硅CT的阴极和桥式整流器负极是向电机输出直流电的两个端子,接到电机任意两个端子上。贮能电路通过隔离接触器SC的 常开触头接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是任一种由一个或两个三极管或运放集成元件构成的通用放大功放电路,由三极管BG和电阻R1,R2构成,三极管基极接R1,R2。R1和接触器3C的常闭触头相接。三极管集电极即驱动电路输出极接中间继电器线圈 再接可控硅阳极,三极管发射极通过电阻R接地,中间继电器J 的常闭触头串接在正反转控制电路中,和正反转接触器 ZC和FC互锁。直流输出端AB 接电机 JD电源端子。
3.一种用于织机刹车和控制的织机控制电器。主要包括控制电机的接触器ZC,桥式整流器D,贮能电路,驱动电路,可控硅触发电路和可控硅CT。其特征是起动接触器ZC的线圈和起动开关ZA串联,经热继器常闭触头接电源。接触器ZC三个主常开触头和电机接成通用控制电路。电源经整流接可控硅CT阳极,并经接触器ZC常开触头接电容C,C经刹车控制开关SA接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由电阻R1,R2和三极管BG构成。三极管集电极即驱动电路输出极接中间继电器J的线圈。J的常开触头一端接电源,一端接可控硅CT触发电路,此电路由电阻R3,R4和电容C1构成,它们公共端接可控硅CT控制极。CT阴极和整流桥负极经接触器ZA常闭触头接电机接线端子A,B。
专利摘要实用新型织机电子控制器属电工电子应用技术中织机电器控制与刹车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织机刹车及控制的控制电器,其特征是利用继电器组成控制电路或可控硅控制电路在电机断电后立即输入适当的直流电,使电机迅速制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可靠,安装维修方便,将本实用新型用于织机老机改造可基本消除因稀密路影响产生的疵布。约减少2%疵布,并可节电6%-10%,每千台布机年节电四十到六十万度。
文档编号D03D51/00GK2073428SQ9020329
公开日1991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19日
发明者程学先, 朱福新, 耿明新 申请人:程学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