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设计系统及其编织数据编排方法

文档序号:1762531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编织设计系统及其编织数据编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排指令编织机动作的控制数据,并能通过显示器了解编织情况的编织设计系统及其编织数据的编排方法。
以往,利用编织机,例如利用美国专利4608642号及4768357号公开发表的编织机来编织所希望的编织花样时,操作人员需要设定表示使编织针动作,该编织针的移动方向或移动距离等编织机构成部分的驱动内容的控制数据,作为编织信息。
但是,美国专利4768357号所述的编织机,所设定的控制数据是否正确,以及是否能够完成了所希望的编织状态,如果不进行试织,只凭编织机是无法进行判断的。因此在批量生产之前,必须反复进行数次试织,修改设定的控制数据,最后设定编织机的控制数据,花费的时间长,所以不适用。
美国专利4608642号所述的组编

图1信息记录装置,在显示图象上显示编织花样,用色码状态输入表示编织动作的信息。然后,该记录装置根据所输入的色码,完成编织机的控制顺序数据。但是,美国专利4608642号所述的记录装置,编织花样结构更为复杂,在设定控制数据时,要求操作人员更要熟练,也不适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织设计系统,该系统能减少试编织次数,同时操作人员在使用编织机织完织幅之前就能知道所织的编幅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织设计系统及其组织数据的完成方法,它能简便地在编织上设定控制数据。
本发明的第一种形态的特征是一种输入装置,能够用来输入表示编织对象的织幅物形状及花纹结构的设计信息;以及第一运算信息的第一存储装置,用来存储表示上述设计信息与表示编织机的编织动作内容的动作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以第一存储装置的第一运算信息为基础,将上述输入装置输入的设计信息转换成上述动作信息的第一运算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种形态的特征,是除了上述第一种形状之外,再加上在该编织机的每个机种中存储表示上述动作信息与驱动上述编织机用的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运算信息的第二存储装置、指定上述编织机的机种的指定装置;并以与所指定的机种相对应的上述第二存储装置中的第二运算信息为基础,利用上述第一运算处理装置将与该指定机种对应的上述控制信息转换成已经改变了的动作信息的第二运算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种形态的特征,是具有保存上述第二形态中输入的上述设计信息,和作成的上述动作信息以及作成的上述控制信息的保存存储装置、以及修改该保存存储中的信息用的修正装置,如果该修正的信息是上述设计信息时,该修正装置可将该修正信息传输到上述第一运算处理装置中,如果上述修正信息是上述动作信息时,则可传输到上述第二运算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种形态的特征,是具有存储用许多种图形表示编织花样结构的图象信息的第三存储装置、输入表示编织对象的织幅形状以及上述编织花样的结构的设计信息的输入装置、形成与该输入的设计信息所表示的形状一致的轮廓线图象的第一图象处理装置、以及利用与由上述输入装置输入的设计信息所示结构相对应的上述几个图形作成编织花样图象的第二图象处理装置,还有将该作成的编织花样图象与上述轮廓线图象相合成织幅图象第三图象处理装置、以及显示该作成的织幅图象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第五种形态的特征,是上述第四种形态中的上述第二图象处理装置,但可以从外部选择指定的上述图形,以便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显示只采选定的图形的织幅图象。
本发明的第第六种形态的特征,是可将上述第四种形态中的上述第三图象处理装置作成的织幅图像进行变倍。
本发明的第七种形态的特征,是上述第四种形态中的上述第三图像处理装置,可将上述编织花纹图像分别作成编幅的下面部分及反面部分的图像。
本发明的第八种形态的特征,是预先确定表示编织花样结构的多种第一特征参数与表示编织花样的编织动作的多种第二特征参量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从而便编织对象的织幅中的编织花样的各位置互相对应,将与该织幅中的有关上述多种第一特征参量在存储器上展开存储,在上述织幅中,使同一系列中连续形成的编织花样的位置对应,通过运算处理装置的检索处理,从上述存储器中,沿上述系列的编织方向,依次读出上述多种第一特征参数,根据上述第一对应关系,通过上述运算处理装置的运行处理,将该读出的多种第一特征参数变换成上述多种第二特征参数,作成表示上述织幅的编织顺序的编织数据。
本发明的第九种形态的特征,除了第八种形态之外,再加上预先确定指示编织机的编织动作的多种控制参数与上述多种第二特征参数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由上述运算处理装置,将上述多种第二特征参数转换成上述编织机的编织顺序,该被转换的许多种第二特征参数,根据上述第二对应关系,通过上述运算处理装置的运算处理,被转换成上述许多种控制参数,作成控制上述编织机用的第二编织数据。
本发明的第十种形态的特征,是具有在编织设计系统中使用计算机子程序中,有一种可使用计算机的介质,它是为了将表示编织花样结构的第一特征参数转换成表示编织花样的编织动作的第二特征参数,并能在上述介质中具体实现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程序数码装置,上述计算机子程序对上述第一特征参数和上述第二特征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定义的、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第一程序数码装置;上述计算机使构成编织对象的织幅的编织花样的各位置相对应,将与该织幅有关的上述多种第一特征参数在上述计算机内的存储器中展开存储用的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第二程序码装置;在上述织幅中使同一系列中连续形成的编织样的位置相对应,通过上述计算机检索处理,沿上述系列的编织方向,从上述存储器中读出上述多种第一特征参数用的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第三程序码装置;以及上述计算机根据上述第一对应关系,通过上述计算机的运算处理,将所读出的多种第一特征参数变换成上述多种第二特征参数,作成表示上述织幅的编织顺序的编织数据用的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第四程序码装置。
本发明的第十一种形态的特征,除了第十种形态之外,再加上定义指示编织机的编织动作的多种控制参数与上述许多种第二特征参数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的上述计算机读取的第五程序数据码装置;由上述计算机将上述第二特征参数转换成上述编织机的编织顺序用的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第六程序码装置;根据上述第二对应关系,由上述计算机将读被转换的多种第二特征参数变换成上述许多种控制参数用的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第七程序数码装置。
在本发明的第一种形态中,由编织花样的数目,编织花样的种类的设计信息作成表示编织针的编织动作的动作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二种形态中,是根据上述的动作信息,作成使编织针等动作用的控制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三种形态中,操作人员能够利用控制信息修改设计信息及动作信息,从而作成新的控制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四种形态中,只要输入织幅的设计信息,操作人员便可知道利用该设计信息进行编织时织成的编织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五种形态中,例如分别用图形显示出表示编织花样的种类或编织花样间的连接关系等各种结构内容的设计信息,因此容易判断织幅的整体结构。
在本发明的第六种形态中,通过放大显示,容易判断编织花样结构的精细部分。另外,通过缩小显示,则容易判断织幅的整体形状。
在本发明原第四种形态中,可以显示正面部分和反面部分,这种显示能很好地表现出实际织幅织完整幅后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八种形态中,着眼于一个编织花样结构与编织该结构花样时编织针的动作一一对应,使第一特征参数与编幅的各编织花样对应,通过展开存储,将织幅中的整体结构内容存储在存储器中。从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一特征参数的信息群中,沿系列原编织方向抽出线环等形成编织花样的位置的第一特征参数,作成与编织动作顺序一致的第一特征参数系列。将该第一特征参数系列的各第一特征参数变换成第二特征参数,作成表示织幅整幅的编织顺序(例如编织针的动作顺序)的编织数据。
在本发明的第九种形态中,是以第二特征参数系列为(例,编制控制参数,以使实际编织机的编织针的动作随同这个参数系列中编织针的动作顺序进行。
在本发明的第十种形态中,是将上述第八种形态中所述的处理步骤,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的第十一种形态中,是将上述第九种形态中所述的处理步骤,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体系统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图2中的工作位置140的电路结构示例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系统处理的主控制顺序的程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形状数据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形状数据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能采用的线环形状,编织花样结构、和编织方法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形状设计处理顺序的程序。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织幅形状信息的输入操作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织幅形状信息的输入操作说明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织方法信息的输入操作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原实施例的织幅形状的显示例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织花样设计处理顺序的程序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织花样设计处理时的显示例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织花样设计处理时的编织花样信息的显示例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织花样设计处理时的编织方法的显示例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织花样设计处理时线环显示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织花样设计处理时的编织花样背面的编织花样显示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织花样设计处理时的提花花样的样品说明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织花纹设计处理时设定提花背面组织的目数显示图象的说明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织花样结构数据的说明图。
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织花样结构数据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设计数据内容及存储器中的存储方式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设计数据内容及存储器中的存储方式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织动作数据编制处理顺序的程序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数据结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数据的编制处理顺序的程序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织花样相关数据的显示顺序的程序图。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本结构。
在图1中,1000是输入表示编织对象的织幅形状及编织花样的结构的设计信息的输入装置。
1100是存储表示上述设计信息与表示编织机的编织动作内容的动作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运算信息的第一存装置。
1200是根据该第一存储装置中的第一运算信息,将从上述输入装置输入的设计信息转换成上述动作信息的第一运算处理装置。
2000是将表示上述动作信息与驱动上述编织机用的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运算信息存储在该编织机的各机种中的第二存储装置。
2200是根据与该指定的机种对应的上述第二存储装置的第二运算信息,通过上述第一运动处理装置,将与该指定的机种对应的上述控制信息转换成动作信息的第二运算处理装置。
3000是存储用多种图形表示编织花样结构的图像信息的第三存储装置。
3100是形成与从上述输入装置输入的设计信息所示的形状一致的轮廓线图像的第一图像处理装置。
3200是利用与上述输入装置输入的设计信息所示结构对应的上述多种图形作成编织图像的第二图像处理装置。
3300是将该作成的编织花样图像与上述轮廓线像象结合成织幅图像的第三图像处理装置。
3400是显示该作成的编织基体图像的显示装置。
在说明本发明之前,首先通过图2说明适用于本发明的编织设计系统的结构。
在图2中,用通信电缆400,将与本发明有关的进行织幅设计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100、进行系统辅助处理的个人计算机200及编织机300连接在网络中。
CAD系统100六要由键盘输入装置110、例如接口式座标输入装置120、彩色显示器(显示装置)130及操作工作台140构成。电子照相机150、扫描器160及软盘等一类便携式储介质可分别拆卸或取出。
操作人员使用键盘输入装置110及座标输入装置120,输入与织幅的设计有关的各数据(设计信息)。彩色显示器(显示装置)130显示输入数据、以及所设计的织幅状态。另外,如后面所述,通过操作工作台140,根据操作人员的指示,显示由输入数据转换成的编织顺序数据(程序数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形态动作信息)或驱动控制编织机300用的控制数据。
在操作工作台140中,安装在是可将图像缩小、放大、制作图形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也可使用众所周知的某一种图像处理装置。
照相机150、扫描器160分别用来对织幅照像,将该照像结构的信号输入到操作工作台140中。
编织机由编织机主机310及编织机控制盘320构成。编织机控制盘320通过通信电缆400输入所接收的驱动控制盘320通过通信电缆400输入所接收的驱动用控制数据或软盘等一类便携式存储介质中存储的驱动用控制装置,根据该驱动用控制数据,驱动编织机主机。编织机300可以使用众所周知的编织机,例如美国专利4768357号中所述的编织机,因此不作详细说明。
图3示出了操作工作台140的电路结构之一例。
图中的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PU)141根据只读存储器(ROM)142中存储的系统程序,进行连接在信息传输通路上的各部分之前的信息输送处理。另外,CPU141从安装在软盘存储装置(FDD)145中的软盘中读出织幅设计用的程序(本发明的第1、第2形态中的第1、第2运算信息),并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43中进行输入储存处理。然后CPU141根据RAM143上的该程序,进行下面所述的编织花样设计处理、编织顺序的编制处理,编织机用控制数据的编制处理。
后面所述,CPU141作为本发明的第1,第2形态的第1,第2运算处理装置(图1中的第1运算处理装置1200、第2运算处理装置2200)动作。
视频RAM146中有用来存储在彩色显示器130中显示的图象信息的部分和制作该图像信息用的合成部分。
由CPU141读出视频RAM146上显示的图象信息,通输出接口147输出给彩色显示器130。
利用键盘输入装置110和座标输入装置129,由操作人员指示的信息通过输入接口144,将织幅设计信息输送到CPU141。另外,输入接口144还可与照相相机150、扫描器160连接。
键盘输入装置110、座标输入装置120作为本发明的第1形态的输入装置(图1中的输入1000)、第2形态的指定装置(图1中的指定装置2100)进行工作。
在这种系统结构中,操作人员使用CAD系统100,作成表示织幅的编织顺序的控制数据及编织机300用的驱动控制数据。
进行这种处理用的主要控制顺序示于图4中。该控制顺序预先存储在软盘中,当从软盘装入操作工作台140时,从键盘输入装置110开始(读出),根据指示,输送到操作工作台140中的程序存储器中。另外,根据来自键盘输入装置110的运算执行指令,由操作工作台140中的微机或中央运算处理装置(图3中的CPU141)执行图4中的主控顺序。
可面参照图4中的程序图,说明本发明的设计处理方法。
操作工作台140根据图4中的控制顺序起动指令,使装置中的各机器处于初始位置,使需要处理的各种数据处于初始值(步S100)。其次,在彩色显示器130中进行菜单显示,促使操作人员进行处理菜单的选择(步S110)。
在本实施例中准备了如下的处理菜单。
1)织幅形状的设计处理2)根据上述织幅形状的设计处理时制成的织幅相关数据,对由编织机进行编织时显示织幅的编织情况进行织幅显示处理及作成编织花样的处理。
3)作成所设计的织幅的编织顺序的处理(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形态及第3形态)。
4)由上述编织顺邓作成编织机的驱动用控制数据的处理(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形态)。
5)编织机驱动用控制数据的显示处理。
6)终止执行图4的控制顺序的处理。
操作人员利用座标输入装置120,通过光标指定彩色显示器130显示的图象上的菜单位置,从上述程序表中选择所要求的处理菜单项目(步S120)。
在操作工作台140中,从内部程序存储器中读出执行对应于被选择的处理菜单(终了处理除外)的辅助处理顺序。被选择的处理菜单处理终了时,操作工作台140的执行顺序返回步S110,显示程菜单图象,操作人员选择其它的菜单处理项目。
按照操作人员的操作顺序,说明上述菜单。
(A)编织花样形状的设计处理。
以设计图5所示的编织花样为例。在图5中,书写在纵横箭头之间的数字表示目数。有“一”号的数字,例如数字6-2-3表示每编织6行时减(或增加)2上目,共重复3次。
另外,织幅尺寸如图6所示。图中,位置编号是后面所述的在形状输入处理时为所示的位置命名的识别编号。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处理图7所示的各种编织花样结构。
通过形状设计的处理菜单的选择,操作工作台140移至图8中的控制顺序,在彩色显示器130中显示出图9所示的图像。另外,这时在形状输入用窗口中的轮廓线图象A无显示。
操作人员通过座标输入位置120,使光标在图9中的菜单中的选择窗口中的尺寸图案(图中未示出)上移动,设定尺寸数据及编织花样结构数据的输入状态。然后操作人员利用键盘输入装置110输入从现在起输入的数据的织别名称(步S1010)。
然后,操作人员通过键盘输入装置110输入织幅整体相尖的数据(步S1020)。所输入的数据是尺寸输入的单位,织幅基体的整体的目数,
显示一个编织花样的编织方法的参数值(下面将参照图23,图24详细说明),编织时使用的线编号,线环起绍位置、终了位置每当从键盘输入装置110输入上述的数据时,操作工作站140便在内部存储器中存储输入的数据。
因此,操作人员利用座标输入装置120,在彩色显示器130的显示图像上,沿图9中的轮廓线移动光标,在显示图象上显方轮廓线的图形,同时进行形状输入(步S1030)。该输入的形状以二维光点图形的形态存储在操作工作台140中。
其次,操作人员通过光标指定显示图像上的尺寸数据输入窗口内的尺寸输入开关(机能),设定尺寸输入状态后,利用座标输入位置120及键盘输入装置110输入显示图像的轮廓线图形A的各个位置(参见图10)上的织幅尺寸(参见图6或公用输入数据及其位置(步S1040)。例如,作为公用输入数据,行有一个织幅结构数据(后面说明)、减针的目数,线环种类、以及线环目数。
其次,操作人员设定编织底摆橡胶缘的输入状态,如图11所示,通过座标输入装置120,指令输入橡胶线编织范围(称为松紧口范围),用尺寸输入用的窗口的指示开关,指定橡胶线编织种类(例如橡胶种类、橡胶线的目)(步S1050)。
上述的输入数据中,形状数据以光点图形或端点位置数据的形态,其它输入数据以数值或识别记号的形态,存储在操作工作台140中的存储器的专用存储区中。
另外,有关编织花样的通用数据被展开存储在织幅的各编织花样位置的存储器中。
其次,当操作人员操作尺寸数据输入用窗口的显示开关时,操作工作台140中的CPU(符号为141,以下省略符号的说明)读出上述存储器中的尺寸数据,在存储器(RAM142)中作成表示与该尺寸成比例的实际形状的轮廓线图象,如图12显示在彩色显示器130的形态输入用窗口区中(步S160)。
然后,根据操作人员的指令,操作工作台140中的CPU对安装的软盘(FD)存储所输入的设计数据(尺寸数据、编织网眼相关数据)(S1070)。此后,操作工作台140的CPU使图8中的控制顺序终了,返回图4中的步S110的菜单显示处理,其它菜单项目处理则等待操作人员选择。
(B)编织花样设计、织幅显示处理操作人员查看初期菜单图象(用图2中的步S110显示菜单图象),选择编织花样设计和织幅显示菜单时,在操作工作台140中执行图13中的控制顺序。作成上述的织幅设计处理,操作工作台140读出软盘中存储的织幅数据的识别各称,显示在彩色显示器130上(步S2010)。
操作人员通过座标输入装置120,用光标指定所希望的织幅数据名称。由操作工作台140从上述软盘中读出与指定的织幅数据(设计数据)名称对应的织幅数据,并输入存在内部存储器中(步S2020)。
其次,操作工作台140,将彩色显示器130的显示图象分割成如图14所示的织幅区,操作盘区,平面图区三个窗口,在各区中显示下述的图形、图象。织幅区是将在平面图区显示的表示织幅形状的轮廓线图橡的特定部分,放大织幅图象并加以显示的区域。
平面图区是将所选择的织幅数据中所含有形状数据(参见图12)加以缩小显示原区域。操作盘区是表示在设计编织花样对输入数据使用的各开关及织幅区的放大、缩小、移动等的输入与显示控制有关的指示的开关群的区域。
本实施例中的织幅窗口区的显示功能如下(1)织成的织幅状态(参照图14)显示功能(相当于本发明的第4形态)。
(2)与特定位置处的编织花样相关的输入设计数据(参见图15)的显示功能。
(3)显示范围的移动功能。
(4)编织花样比例尺的变更(编织花样的缩小/放大)功能(相当于本发明的第6形态)。
(5)指定的特定位置处的特征显示功能。
(6)设计数据中的特定属性参数的图形显示(参照图16,图17)功能(相当于本发明的第5形态)。
(7)表(正面)/里(反面)的织幅状态(参照图18)的显示功能(相当于本发明的第7形态)。
(8)其它这些显示功能可通过座标输入装置120,提定输入操作盘上的功能选择开关进行选择。
另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显示处理顺序,将在后面说明。
操作人员利用上述的显示功能,一边确认显示图象上织幅状态及输入完的设计数据,一边进行输入完的数据修正处理,并进行花样设计。
由操作工作台140中的CPU识别显示图象上的指示开关的指示内容,进行与各指示内容对应的显示处理(步S2500,后面说明)、数据修正处理(步S2065)及其它处理(S2075)。数据修正处理是通过将输入的应变更的设计数据相关的属性信息写在存储在操作工位作台140中的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的属性信息中。这时的CPU及键盘输入装置相当于本发明的第3形态的修正装置。
作为花纹设计之一例,下面说明在制作如图19所示的把最初输入的“T”,“M”双色提花作为背面组织鸟瞰图式的织物的设计数据时的操作人员的指示操作顺序及图象显示。
(1)将有关无花样的织幅的设计数据,从软盘中读入操作工作台140中的内部存储器中。
(2)利用线编号的显示功能,确认输入花样的位置。这时,显示图象呈图19中的无花纹的显示状态。
(3)该织幅的编织花样,一律使用线编号“1”,所以将花板的插入位置的线编号改变为其它颜色的线编号,例如“2”。利用座标输入装置120,通过位置指定,将图19中的斜线部分指定为使用“2”号线的位置。其结果,使用“2”号线的编织花样部分与使用“1”号线的部分以不同的颜色显示。
(4)确认显示图上的花板,如果需要,通过上述(3)的处理,修正花板的插入位置。
(5)利作操作盘起动提花变换功能(程序),由座标输入装置装置120对显示图象上的花样部分指定作为提花变换对象的行的范围。
(6)指定背面组织的显示功能,如图20所示,显示背面的织幅状态后,输入背面组织的样式(瞰图)和每种线号的目数。
(7)对提花纹变换的执行进行指示。
由于这种提花变换处理,正面组织的设计数据按照1号线占一行,沿线号从大到小的顺序织若干这样的变换方式。所选择的花样的编织方法的图案信息被编排在背面组织的设计数据中。
对其它线环开头等的提花花纹相关的设计数据和数据变换进行附加修正。
(8)将提花变换处理结束后的设计数据存储在软盘中。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将花纹指定后的设计数据在提花变换前的组织图存储在软盘中。
另外,作为与组织图相关的操作工作台140的组织图的设计处理功能,除上述的织幅显示,设计数据的修正及提花变换之外,与本发明无关的详细说明省略,不作叙述。
在进行以上的处理过程中,工程工作台140的CPU根据操作人员的指令,按照有关的13图的控制顺序终止动转,转移到第4图步S110的菜单显示处理,然后等待操作人员的选择。
(c)编制编织程序操作人员在显示屏幕上从编制编织程序菜单中进行选择,在CPU的工程工作台上逐步按照第4图中的顺序,由S110→S120→S130→S140→S150→S300,进入编制编织程序。
由于在编制编织程序时要使用前述的设计数据,所以要涉及到在内部存储器中所存入的设计数据和编织程序的顺序数据,首先要对此加以说明。
(a)设计数据设计数据分为尺寸数据和花样数据两个大类。
尺寸数据表示织幅状态、位置和针数的数据,包括尺寸单位、编织密度,目数等。
与编织花样有关的通用的花样结构数据如第21图编织花样下部的有关数据(以下称下部数据)、编织花样中部有关数据(以下称中部数据)以及编织花样上部的有关数据(以下称上部数据)。
底部数据是指在编织该花样以前挂针情况的编织数据,它的识别名称以nslots表示。以更具体的说,nslots是表示在编织花样之前,这一针穿达几个线环的表示值。nslots=1,nslots=2时的花样状态请参阅第22图所示。
中部数据是指在编织花样过程中表示花样特征的数据,以每个花样的种类,针数,孔眼数,以及线(编号、进行方向)的有关数据。
更具体地说,可以用下列的识别名称的属性信息(也称为参数)表示head在编织过程中某一针不论穿线与否均用一环扣表示。
Kousoku在织完一针花样针后,编织花样是否更影响到约束力的影响,以一用1个字节表示。
nejiri在织完一针后,编织花样呈扭针状态。
deai在编织时,一针呈标准的线环环扣加线状态。例如用橡胶线加线的值用“1”表示,两面加线的则用“0”表示,以资区别。
domoku表示已织成花样的针数。
yarnNo编织花样所用的纱线的指定编号。
yarnLS所记载的花样是从左侧挑线的编织方向。
yarnLP在现在的花样位置上,是从左侧挑线而且与花样保持一定的距离,根据纱线环线是在首端、未端、或中间,又分别用A,B,C三种方式表示。
yarnLB在现在的花样位置上,纱线是从左侧线,线环在首端的位置上,织成一针(数值1表示后侧的针床,数值O表示前方的针床)。
yarnRS在现在的花样位置上,是从右侧挑线的编织方向。
yarnRP在现在的花样位置上,是从右侧挑线而且与花样保持一定的距离,根据纱线环线是右前端未端或中间,又分别用A,B,C三种方式表示。
yarnRB在现在的花样位置上,纱线是从左侧挑线,线环在首端的位置上,织成一针(数值1表示后侧针床,数值O表示前方的针床。
上部数据是指在织每一针时花样的移动位置,表示重针(织针交叉或重针,表示上下关系的值),采用下列术语表示。
heads在编织原位置上,线环的环首挑线方向是否改变,针号增加的方向(右侧),减少的方向(左侧)。
headP在编织动作点的位置上,表示线环的环首挑线方向的变位置headB表示在织一针时线环的环首是从后方挑出还是从前方挑出。
Kasanari表示在现在的位置上一针与另一针交叉、重针时重针的针数。
在第7图所示的花样种类中,上述的中部数据的参数是就采用head、Kousoku、nejiri的术语表示。
与花样某一种类相对应的参数如表1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的一个花样内,操作人员可以将上述通用的参数指定输入,在CPU的工程工作台140上构成与花样的整个式样相对应的位置,从而将上述参数以图23和24的表目的形态的内部存储器中进行展开存储。
另外有关线环的开始/终了位置等一类的花样结构信息,要根据花样的位置而定,存入存储器中。
(b)顺序数据顺序数据(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动作信息)的使用目的的在于记述编织花样的顺序,一般按照编织机的编织动作描述。顺序数据的构成需要素如下所示(a)编织动作(包括线的编号,编织方向,针号,针的动作,针数等参数)(b)针床移动动作(是指针床的移动量)(c)挑针动作(退针的针号,挑针的针号等参数)(d)空针动作(针号参数)(e)加线设定动作(f)拉线张力设定动作。
这六个动作是编织机在编织花样时编成织幅通常采用的动作。在顺序数据所列的(a)~(f)的先后顺序是按必要的重要程度排列的。顺序数据中(a)~(f)各项中所列内容一律以整数记载。数字与各动作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下。
顺序数据的结构如下所述首先是线环环首的数据要占几个字节的空白格。
然后是所用线的编号和进线口所占位置的信息,一个线的编号占几个字节。但是最初最先有一个空白格,然后是第1根线的编号。如要这根线编为1号一线,则用比特码“1”表示。各进线便用口符号时用比特码“1”表示。在此以后接着列出通常的编织顺序的信息。
在编织顺序中按段分别,编织一段称为行,以行为单位,再上编织的方向。
一行的识别名称为COURSE,其中包括(行号)、(一行中的动作信息)、和(一行终了码)COURSEend。
行号从1开始编,每行增加1的整数,每行中的动作根据需要任意编排。
编织动作的识别名都冠以AMI,分别用(线号)、(编织方向的数据)、(针动作数据),AMI(一行终了)等等表示。
编织方向的数据可用下列之一表示RIGHT向右编织LEFT向右编织EQUAL左右背可针的动作采用(针号)、(编织方式)、(目数),记述必要的部分。
当针号为n时,针号采用以下的数字表示
上针n*2-1下针n*2编织方法可取下列任一项表示K针织动作T针床动作W孔眼动作H循环动作KQ针织扭线动作TQ针床动作,扭线。
针床动作的识别名取RACK,以(针床移动量)、RACKend(针床动作终了)表示。
针床的动作量以,针距的1/2为一单位。向左移动针床时取负号。
穿针的动数据以MESRV(挑针的识别名)表示。
挑线的针和退线的针分别动作,要记述动作针的必要根数。但必要一一对应。
使用的数字是指编织时动作的针号。
退线针动作用HAstart(退线针的识别名),HAend(终了码)表示。
加线设定数据用DEAI(加线的识别名)、DEAIend(终了码)表示。
加线可用下列之一的项目表示GOMU加相胶线RYOMEN两面加线这并不是表示设定要进行加线的动作,必要采用一致确认,即确认现在就进行加线动作和加线的对象之间的一致关系。加线的初期设定一般是指加橡胶线。拉线张力的设定以TEN(拉线张力的识别外)、TENend(终了码)表示。
拉线张力采用0~255的整数表示。数字与实际张力的对应关系要根据编织机本身的调节器确定。当采用这个识别码设定张力的时候,从识别码出现之时起,一直要等到变更操作,或者到编织动作开始之前,方才会再出现这个识别码。
在此期间,就能够利用下列的识别名称,检索与之相对应的起点ZRETall检索所有类型的起点ZRETrack检索针床动作的起点ZRETky检索进线口的起点ZREThari检索针的起点。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目的是要编制以横编方式进行编织的编织机的顺序数据,在这种顺序数据中针的编号与每行方向的编织花样的位置一一对应,于是自动被分配在一定的位置上。由于上述(a)~(e)的数据可以由设计数据的各个参数自动求出,其他的数据即便操作人员不发出任何指令,也可以便用预先规定的缺省值。
除此以外,根据顺序数据群可以进行子顺序的变换处理,制成各个花样编织位置的数据表,输入工程工作台140的内部存储器,进行展开储存。
(c)转换为顺序数据的方法现以将顺序数据中的编针的编织动作数据的方法为例如以第25图所示,是编制编织动作数据的处理步骤。
第25图所示,是编制编织动作数据的处理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是根据编针的编织动作,编制以形成花样(线环)的编织为着眼点,从所存入的与花样编织位置的设计数据群中检索出一根线(特定的线编号)在编织花样(更正确说明是在编织线环环首)的过程中连续形成花样的顺序。然后再从形成顺序的有关花样编织位置的设计数据中检出与顺序数据有关连的参数,利用这样的参数编制顺序数据。
由于检出的在花样编织位置上的编针动作(编织、转针等)是和动作的发生位置一一对应,于是就可以驱动的动作换算成指令的编针。
为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对存入工程工作台140的CPU中的存储器中展开储存的设计数据群进行以下的检索工作。
这就是说,在第25图中,首先将检索对象的编号初步设定为“1”(步S3010),从存储器的开始位置读出设计数据(步S3020→S3030→3040→S3050→3030的循环处理)。在第3040步,如果CPU检测出设计数据中包含号为“1”的连接起始数据,CPU则转移至S3100,在读出的设计数据中,检出编织方法的数据和目数的数据。根据现时读出的地址推算出花样的编织位置,然后设定设计数据中有关针的种类的数据和花样编织位置相对应的针编号(也表示针的种类。然后以针的编号、编织方法,目数为一组,编制成顺序数据(编织动作数据),存入存储器中(步S3100→S3110)。
以从CPU中读出的设计数据中连接的情报为基础,利用沿着线的编织方向形成的花样编织位置和距离有关信息,算出在现时花样编织以后的花样编织位置。然后读出在该地址处的设计数据(步S3120→S3130)。
此后,在S3140步骤中检出连接的信息之前,由S3140→S3100~S140进行循环处理,顺次检出形成花样编织的位置,即编织位置,以此与设计数据为基础,编制成动作数据,存入存储器中。
经过这样的做法,将1号线的编织针的驱动顺序的编织动作数据存入存储器中之后,就检出了循环动作的终了信号(步S3140),CPU又改变成2号线号,重复步骤S3020的顺序。
此后,CPU按同样的步骤从S3030~S3050进行循环处理,检出2号线的开始循环的位置,然后,在进行从S3100~S3140的循环处理过程中将和花样编织顺序相对应的编织针的驱动顺序存入。
经过这样对全部线号进行上述处理完毕之后(步S3020),由操作人员发出指令,将编好的顺序数据作为一个文件存入软盘(步S3300),于是CPU的控制顺序执行完毕。
本实施列能够以同样的处理顺序将顺序数据中余下的其余参数数据中的编织动作数据改读成其他的参数,编制处理其他参数的顺序不在此处重复说明。
为了作为参考,现将采用上述顺序编制好的编织动作数据的示例列举如下线号针号编好的动作顺序1(f102,k30)→(f103.k.30)→(f104.k.30)…2:
:
上表中的f表示上针的识别码,k是编织方式(针织动作)的识别码,30为目数的表示值。
(D)控制数据的转换处理26图所示,是以横向编织机所用的控制信息为例,作为说明转换处理的引导型示例。控制数据是编织进度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编织进度表是将编织机的基本动作按照先后的必要顺序加以编排的产物。基本动作是指编织过程、针床移动方式,挑线换针方式和张力变更等为主,除此以外,在编织进度表中还有几道控制命令。此处所说的编织过程是指一次进线中进线口的动作,退避动作也是指一次的编织动作。以下所述是关于与命令相对应的某些参数。
关于编织过程,首先要参照编织参数。编织参数是指规定进线口、动作目标值、开始条件、编织范围、拉线张力设定值等。在实际进行编织的场合,每个编织范围都要设定一个凸轮的形状(根据目数和线种而异)。将这类凸轮的形状存入存储器中,制成表格,每种凸轮都有特定的表格。在这种表格中,编织范围中的各上针都有规定的凸轮号。在本实施例中,共有97种凸轮可供使用。在表中,属于误动作的有1个,其他针织和针床动作用的各有48种。由于针织及针床动作必须使用一对凸轮,根据目数和线种的不同,可能要使用48种凸轮(目数码)。因为一个凸轮可供织幅全部共同使用,48种凸轮中究竟要选用哪一种,就要采用凸轮目录表数据。在这件咨询性的文件中,在各种目数的代码项下,分别列出目数种线种。在实际应用中,以上述数据为基础,结合编织机本身,检索出基本数据,变换使用。
挑线换针方式是编织过程是全体共用的参数。挑线换针的范围要根据编织过程而定。在确定的过程中,根据与此相对应的针的情况,在特定的表格中指定挑线针、退线针和动作。
有关这方面的命令是参数必要的制,现定字节的参数列于参数表中。
编织过程完结时,在编织进度表中显示编织结束的命令。编织条件和控制数据的情况都存入凸轮目录表数据中。
以上各种表格都做成文件,存入存储器中,各个表格的名下都附有识别名。在各个表格中分别列出所列数据单位量、数据个数、表格的识别号,制表人编号,制成表头。编织机本身的付属的编织机参数文件也标上单独的识别名,以便与控制数据文件有所区别。
以下所列是各种表格的结构内容。
(a)编织进度表在构成编织进度表的数据完了时,在终了的位置上附加终了码,加以表示。
在编织进度表中采用规定的代码,表示这就是说,不论是哪一个表,其中都采用编织动作过程、针床移动(移动量以针距的一半为1,负的针床移动表示向右移动),挑线换针,拉线变更张力(用张力代码表示张力值),拉线张力的设定,线的制动装置,线切断动作终上、编织终了、起点检索、起点回归、上下针编织等项目。
(b)参数表在这个表中,不但有每个每一针的编织必要数据,以参数的形态存入存储器中。除了与编织有关的数据以外,还存入与给线口的退避、挑线换针的有关数据。数据的内容与参数的内容如下所示。
数据内容参数内容1.起始条件0表示上一个进线口连续进行的编织,1表示从全部进线口停止动起,重新开始编织。
0表示是否能够连续进行编织,由编织和本身自动检索。
2)编织方向0表示向右织1表示向左织3)行计数器开始计数表示编织段开始编织1表示是行计数器的增量0表示无增量。
4)扭线针行0通常表示已经织好的行1表示这一行是有据线的行。
5)挑线换针0表示针织动作,1表示换针动作的参数6)进线口编号1~12号进线口用0~11表示。
7)进线速度进线速度用代码表示。实际速度要根据各代码对应的编织机的实测值。通常以下列数码表示0编完1-通常的编织2-调整1,3-调整2
8)张力代码有线环的针的根数用代码表示张力设定值。
实施值要在与代码相对应的织机本体测定。通常采用下列数码表示0-通常的编织1-挑线换针2-调整13-调整29)进线口动作行程用与正面底面对应的绝对位置表示沿该路线动作的进线口的目标位置。因此使用(正面针编号*2)。它还可取负值。上针编号将1号针作为0。
10)上针编织起动针编号、上针根数、下针编织起动针编号、下针编织针根数表示与给线口动作对应的针的动作范围。起动针编号0与1号各针床的针对应。另外,编织针根数为0时,表示不在该针床上进行编织。当上升和不升都为0时,给线口处于待避动作状态。
11)有线环的针的根数为了对下降装置进行指示,示出现在的线环所用的针的根数。用张力码在编织机主机侧变换实际的张力设定值。
12)未使用的数据为了适合数据所占的位置,用0表示。
例如在挑线换针的行上,最初的数据为0001000000000000000XXXXYYYY0000(XXXX表示速度码,YYYY表示张力码有效),进线口目标位置用0000000000000000表示,剩余数据有效。
另外,起动条件基本上是连续起动。一旦停车后起动时的条件有如下一些条件。
1)向同一进线口发出连续动作指令的情况。
2)给出与前一回进线口动作方向相反的动作方向的情况。
3)前次进线口不只离开此次进线口一定距离的情况。
(c)凸轮形状指定表在该图表中用给定数的字节表示1根针的数据,每一行的数据沿行的顺序排列。各行所需要的一根数(字节数),由编织参数表的上针及下针的编织针根数决定。一行的数据终了后,置一个终了码。这在读入数据时,容易进行单位的读入。这是所说的数据是指凸轮编号,衬际的动作用凸轮目录表数据指定。
编织动作中使用的凸轮编号为例如0~95至96,偶数为针织动作,奇数为针床动作,使用一对凸轮。因此,能实际使用的编织目数,将线的种类组合起来,对于一个织幅来说为48种。虽然内部码如上所述,但名称为针织0~针织47,针床0~针床47。换算方法是,对于针织n为同n*2,对于针床n为n*2+1。这个n叫做目数编号或目数代码。另外,数值128~249虽然表示误动作,但实际使用的只有128。数值250~255预先的约定作为其它控制用途。挑线换针作时,挑线针为0,退线针为1,无动作者数值用128。
并针是沿上、下顺序。另外,不编织的针床不写任何字,写在前面的代码是编织起动针的动作码。
d)凸轮目录对于一个整体织幅,凸轮目录数据为有效数据。该数据外存储器无标题。其内容是相对于凸轮形状指定表中使用的目数代码,分别记为目数值及线的种类。另外,该文件中原来的设计数据名称作为注释,还具有数据编号、数据编制人的数据。在这个文件中存储目数及线的种类,是用设计数据及顺序数据设定的数值,但它们到底具有哪一种含义,实际上要由转换成凸轮形状的程序决定,当把凸轮目录数据读入编织机主机、并形成凸轮开关时,针织和针床同时变换成凸轮编号。
在本实施例中,给出顺序数据,将每条线的织幅整体的编织顺序变成每行的编织顺序,作成与编织机机种对应的上述编织进度表、编织参数表、凸轮形状指定表、以及凸轮目录数据。
操作人员在操作工位140的显示器的菜单显示图像上选择控制数据变换处理菜单(图4中的步S120)后,按照步S130~S170~S4000的顺序起动控制数据变换处理。
该变换处理顺序的详细情况示于图27中。
操作人员从键盘输入装置110,控制数据变换为顺序数据,输入到指定的顺序数据文件中(步S4010)。操作工作台140中的CPU从软盘中读出顺序数据文件,再传输到内部存储器中(步S4010→S4020)。
接着,CPU接收由操作人员作成的控制,数据当中的编织机的机种信息。CPU从软盘中将与机种信息对应的控制数据作成的程序,输入存放在内部存储器中,以下,根据该数据作成的程序进行运算(步S4030)。
CPU首先接收程序数据中的补偿不太好的该机种的编织机的固有控制数据,并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步S4040)。
其次,将内部存储器中与每一个线编号并列的程序数据,用范围信息过渡到指定的范围,进行检索,按照行的顺序,检出作成控制数据所需要的参数。更具体地说,首先将行编号“1”设定为检索对象,从程序数据中的行编号“1”、即相当于最初的线编号的范围,检出与上述控制数据相尖连的参数。另外,所检出的参数的种类内容及控制数据侧掺数与程序控制数据侧的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程序中用数值运算式或逻辑运算式的形态加以规定。
其次,CPU根据预先在程序中规定的对应关系,利用检出的程序数据的参数,作成控制数据,并存储在存储器中。然后,对行编号“1”,下一个线编号及其以下的程序数据,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处理。
这样,沿孔眼的方向,依次作成控制数据,作成一行的控制数据后(步S4070~S4090),CPU更新行编号,以下沿行编号顺序;作成控制数据。一直到操作人员指定的范围作成控制数据时(步S4060),根据操作人员指示的文件,将这些控制数据,以图26所示的每一种图表的形式,分别登记在软盘中。
这样,作过文件登记的控制数据,根据来自键盘输入装置110的操作人员的指示,从软盘中读出,并送给图2中的编织机的控制盘320。在编织机一侧,根据该控制数据,按照以往的作法,进行编织动作。
(E)控制数据的显示处理操作人员在显示图象上的菜单选择图象上,选择控制数据的显示处理时(图4中的步S120),操作工作台140中的CPU的执行顺序,进入步S130~S170~S5000,进行控制数据的显示处理。该处理是接收来自操作人员的控制数据的识别名称,从软盘中读出合适的控制数据,进行显示处理。另外,操作人员观察该显示图象,由键盘输入装置110,输入修正信息,可以变更控制数据。
其次说明与本发明有关的操作工作台140的处理。
a)编织花样结构数据的存储展开处理。
因织幅范围中指定的部位中的编织花样结构是通用的,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操作人员只将一个编织花样的结构,以特征参数的形态进行指示输入。由操作工作台140将输入的特征参数分配给指定范围内的各端织花样,表示织幅整体的编织结构,这是它的一个特征。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这是它的一个特征。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与所输入的特征参数相同的特征参数存储在使特征参数与编织花样位置对应的存储器上的各存储位置。
另外,对应于一个编织花样,准备了存储上述特征参数群用的存储区,其次,至少将指定了形态的编织花样的范围个数设定在上述存储区中。另外,使编织花样位置与存储器上的各存储区的位置之间的关系一一对应。
将特征参数在显示图象上显示出图形时,对应于各存储地址,算出显示地址。
b)输入(设计)数据的图形显示b-1形状显示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将图6中的尺寸数据输入到显示图象的指定位置。该输入数据,如图12所示,以与尺寸成比例的轮廓线图形显示。另外,花样设定时的显示如图14所示。因操作人员能够目视确认假定作成的织幅形状,所以即使织幅的目数假定作成的织幅形状,所以即使织幅的目数设定有错误,也能立刻注意到这个错误。
如下实现轮廓线显示,即在确定输入的形状尺寸的若干端点中,在相邻的端点间作成连接成线的光点图象,存入存储器中,然后将该光点图象显示在显示装置中。
b-2编织花样的排列显示编织花样排列的显示,是用平面图内的视见区显视区块的部分。该视见区的大小,作为目数,由指示的放大率决定。由视见区选择的部分,在编织花样显视区上放大显视。在编织目显示区内的用直线划分成的长方形中显示,用其内部颜色或在此处重叠的图形,表示参数。该长方形的大小,和图像单元上的值决定每个放大率。另外,长方形的框通常用白色表示,织片外的部分,用黑色的表示编织目的长方形显示。
b-3参数的图形显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告知织幅所完成的编织状态,将各线号的线环等(参见图17)、以及表示织幅结构的许多参数信息,用图形表示,并加以显示。为了进行该参数显示,将表示参数种类的图形予先存储在操作工位140中的ROM中或软盘中,将表示上述编织排列的光点图橡和上述图形合成在存储器中。图形的配置位置或个数,当然由输入的参数值或编织目排列的决定。
另外,进行花样设计时,在由操作参数指示显示对象的数据内容时,操作工位140中的CPU将图28中的控制顺序插入执行。具体一些说,即识别指示内容,用上述的显示尺寸显示所指示的数据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可用下述的参数图形进行状态显示。
(a)同一种编织方法数据用图16中的小长方形外测的颜色显示种类。
(b)编织目数用图16中上述长方形内侧颜色显示目数。
(c)编号相同的线的排列
用图16中的点划线显示排列(d)线环环首用某目向前移的直线显示,该直线的颜色与线的编号对应。环首线交叉者,表示扭线关系。无线环环首的目除掉。
(e)平头环节用打结直线显示相邻的目,用线编号表示线的颜色(参见图17。三角形符号及倒三角形符号表示端部。设定中间断开形式时,用α、β文字表示形式。
这些属性参数,可以选择若干种,同时显示。
另外,如上说明的织幅的轮廓线图象及编织目图象,由CPU141制作合成于操作工作台140中的存储器(视频RAM146)中。因此,CPU141及视频RAM146是作为本发明的第4形态的第1~第3图象处理装置(图保的第1~第3图象处理装置3100~3300)工作的。
c)设计数据/顺序数据变换、顺序数据、控制数据变换时使用的对应关系的表示方法。
上述的数据变换使用的两种数据的对应关系的表示方法如下C-1用若干个变换前的参数A~An表示变换后的参数B时,使用BA1+An这样的四则运算式(设含有系数),如果A1=“0”,则B=“1”这样的逻辑运算式B=(A1、A2、……An)这样的天量式。
C-2带有条件时,则将逻辑条件式附加在上述关系式中。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在数据变换处理程序中规定了这种关系式,但汇总成图表形态,存储在软盘中,数据变换时要使用所希望的关系式时,变更关系式的处理很容易。
下面说明有效地使用本系统的方法。
在上述处理顺序中,如果制作一个织幅的设计数据、顺序数据、控制数据时,将各数据连同其识别名称登记在外存储器软盘中。因此,对于该识片来说,不变更花样或编织花样结构时,将软盘中的设计数据输入存放在操作工作台中。操作人员将织幅状态显示在显示图象上,当设计数据的必要位置加以修改时,则作成新的织片设计数据,以新的识别名称登记在外存储器软盘中。进行这样的处理,可减少操作人员输入的信息,使输入操作得到简化。
另外,操作人员用手动方式将不可连接的编织机的控制数据设定在本系统中时,将程序数据打印输出即可。因程序数据表示编织针或底座的驱动动作等的编织顺序,因此按照该编织顺序设定控制数据时,误设定减少。
除本实施例外,还可实施下例。
1)本实施例中,可与系统连接的编织机,设定若干种两面横向编织的编织机,本发明还能适用沿环路编织的其他种类的编织机。
2)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是通过网络回线控制数据输送给编织机,但也可通过软盘等携带用的存储介质,将控制数据输入编织机。
3)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是将操作工作140中使用的程序及各种数据存储在软盘中,但不言而喻,也可存储在硬盘或其它存储介质中。另外,不用说,还可将若干个上述存储介质同时并用。
作为参考,下面分别说明美国专利4608642号的记录装置及美国专利4768357号的编织机与本发明的不同点。美国专利4608642号的记录装置,不是采用本发明的这种设计信息,而是由操作人员将表面编织动作的信息以色码的形态输入后,由记录装置作成驱动编织机用的控制装置。与此相反,在本发明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将表示构成织幅的编织目结构等的设计信息输入后,在编织设计系统中,自动作成表示编织动作的信息及驱动编织机用的控制数据。操作人员不用考虑编织顺序,就能输入数据,因此简化了输入操作。
美国专利4768357号的编织机,不能像本发明的那样,即不能根据设计数据作成驱动上述编织机用的控制数据,而是必须由操作人员制作驱动编织机用的控制数据。
如果采用本发明,操作人员目视确认显示装置上显示上的织幅图象,就能知道所编织完成的织幅状态。因此,不需要进行以往进行的试织。还有,确定被输入的设计信息,自动地变换成表示编织顺序的动作信息或控制信息,所以操作人员为不种类的编织机设定控制信息所花费的劳动大幅度地被简化。
权利要求
1.编织设计系统,其特征是,具有输入表示织成对象的织片形状及编织目结构的设计信息的输入装置,存储表示上述设计信息与表示编码机的编织动作内容的动作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1运算信息的第1存储装置,以及根据该第1存储装置的第1运算信息,将从上述输入装置输入的设计信息变换成上述动作信息的第1运算处理装置。
2.编织设计系统,其特征是还具有将表示上述动作信息与驱动上述编织机用的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2运算信息存储在该编织机的每个机种中的第2存存储装置,指定上述编织机的机种的指定装置,以及根据与该指定的机种相对应的上述第2存储装置中的第2运算信息,从由上述第1运算处理装置变换成的动作信息变换成该指定机种所对应的上述控制信息的第2运算处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的编织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保存存储所输入的上述设计信息,作成的上述动作信息及作成的上述控制信息的保存存储装置,以及修正该保存丰储的信息的修正装置,当该修正后的信息为上述设计信息时,可将该修正后的信息引渡到上述第1运算处理装置中,当上述修正的信息是上述动作信息时,则可引渡到上述第2运算处理装置中。
4.编织设计系统,其特征为具有存储用许多种图形表示编织目结构的图像信息的第3存储装置,输入请示织成对象的织片形状及上述编织目结造的设计信息折输入装置,形成与该输入的设计信息所示的形状一致的轮廓线图像的第1图象处理装置,利用从上述输入装置输入的设计信息所示的结构相对应的上述许多种图形作成编织目图像的第2图象处理装置,将该作成的编织目图像与上述轮廓线图象结合起来作成织片图象的第3图象处理装置,以及显示该作成的织片图象的显示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设计系统,其特征为上述第2图象处理装置可选择从外部指示的上述图形,并将只采用该选择的图形的织片图象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设计系统,其特征为上述第3图象处理装置可将作成的织片图象进行倍率变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设计系统,其特征为上述第3图象处理装置能将织片的正面部分和反面部分分开,分别作成上述织片图象。
8.编织数据的制作方法的特征为预先确定表示编织目结构的许多种第1特征参数与表示编织目的编织动作的许多种第2特征参数之间的第1对应关系,对应于构成编织对象的织片的编织片的编织目的各个位置,将与该织片相关的上述许多种第1特征参数展开存储在存储器中,在上述织片上,与用相同的线连续织成的编织目的位置相对应,通过运算处理装置的检索处理,从上述存储器中沿上述线的编织方向读出上述许多种第1特征参数,根据上述第1对应关系,通过上述运算处理装置的运算处理,将该读出的许多种第1特征参数变换成上述许多种第2特征参数,作成表示上述织片的编织顺序的编织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编织数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为预先确定指示编织机动作的许多种控制参数与上述许多种第2特征参数之间的第2对应关系,由上述运算处理装置一并将上述许多种第2特征参数换成上述编织机的编织顺序,根据上述第2对应关系,通过上述运算处理装置和运算处理,将该一并换成的许多种第2特征参数,变换成上述许多种控制参数,作成控制上述编织机用的第2编织数据。
10.编织设计系统中使用的计算机分程序,其特征是具有计算机可以使用的介质,在该介质中实现用来将表示编织目结构的第1特征参数变换成表示编织目的编织动作的第2特征参数的上述计算机可读出的程序码装置,上述计算机分程序定义上述第1特征参数与上述第2特征参数之间的对尖关系的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第1程序码装置;上述计算机对应于构成编织对象的织片的编织目的各个位置,将与该织片有关的上述许多种第1特征参数展开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内的存储器中用的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第2程序码装置,通过上述计算机的检索处理,对应于上述织片中用相同的线连续形厉的编织目的位置,从上述存储器中沿上述线的编织方向读出上述许多种第1特征参数目的,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第3程序码装置;以及上述计算机根据上述第1对应关系,通过上述计算机的运算处理,将该读出的许多种第1特征参数变换成上述许多种第2特征参数,作成表示上述织片的编织顺序的编织数据用的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第4程序码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分程序,其特征为还具有定义指示编织机的编织动作的许多种控制参数与上述许多种第2特征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第5程序装置,由上述计算机将上述第2特征参数一并换成上述编织机的编织顺序的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第6程序码装置,以及根据上述第2对应关系,由上述计算机将该一并换成的许多种第2特征参数变换成上述许多种控制参数脾的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第7程序码装置。
全文摘要
在本发明中,操作人员利用键盘输入装置(110)及坐标输入装置(120)输入表示预定编织的织片形状信息及编织目结构信息的设计信息。操作工位(140)根据这些信息作成表示所完成的编织状态的织片图像,并显示在彩色显示器(130)中,同时分别变换成表示织片(编织机)的编织动作顺序的程序数据,以及表示编织机的控制动作的控制数据。
文档编号D04B15/66GK1070752SQ9211071
公开日1993年4月7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17日
发明者井上均, 高棹滋, 池田诚人, 松田多加志, 北本道幸 申请人: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