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表面搭扣的经织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650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表面搭扣的经织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表面搭扣的经织布,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具有透气性的衣服、鞋子和手提包以及具有透气性和透水性的诸如衬垫和拖把之类的清洁工具中的表面搭扣的一种经织布。
大家从例如公开发表的SH063-91009号的日本实用新型专利中已了解到一种传统的具有透气性的表面搭扣布,这种针织机织布在一表面上具有软绒圈,它以方格盘图案或Z型图案设有圆形穿孔以及在背面进行过涂层处理以形成表面搭扣的一个雌型构件(femalemember)。
然而,使用所述的传统的表面搭扣,由于试图保持合适的啮合力,该雌型构件具有彼此隔开一大于孔径的距离的穿孔,以获得用于啮合绒圈的增加的面积,但不能获得高的透气性,而尤其在用于清洁工具中时,脏物和灰尘会趋向于阻塞该雌型构件,这样便损害了透水性。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的透气性和合适啮合力的用于表面搭扣的经织布。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这种用于表面搭扣的经织布包括一种衬底图案,由绒圈编织线和底线编织的以便在凸起的条纹上形成用作表面搭扣的啮合元件的绒圈;一种薄纱罗图案,其中,镶嵌线在凸起条纹方向和线圈横列方向延伸以便在所述各条纹间形成作为漏孔的方格网眼。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经织表面搭扣布的一个透视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一布条纹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雄型布的条纹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布的编织结构的设计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布的各种纱线走针的设计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布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7是示出一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布的编织结构的设计图;
图8是示出该第二实施例的布的各种纱线走针的设计图;
图9是示出该第二实施例的布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现将参照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采用本发明的一种经织的表面搭扣布,而图2示出其中的一个凸条纹(纵行)。
这种经织的表面搭扣布(以下称作“布”),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中央的一个软绒部分1和一对位于所述的软绒部分1相对两侧上的边缘部分2。如图2所示,所述的软绒部分1,有许多沿着各个凸条纹3延伸用作啮合部分的绒圈4,和许多在使所述的软绒部分1获得适气和透水性的条纹之间3,3的方格网眼5。在编织雌型表面搭扣布时,用于构成所述的绒圈4的编织用纱可以是如图1中所示的单丝或者如在图2中所示的复丝。在另一方面,在编织雄型表面搭扣布时,绒圈是用如在图3中所示的单丝编织的,此时,所述的绒圈4在近顶部的侧面上被切开以形成钩6。为了防止绒圈4和钩6脱离并使编织结构获得保持形状的特性,如图2和3中所示的那样,布的背侧是用如合成橡胶或树脂涂层处理过的。在涂层7内,一种薄纱罗图案的底线L2、和镶嵌线L3、L4是与各个绒圈4的底紧紧交织(经纬交错)以减少涂层7的厚度。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布的一个设计图样,而图5是示出各种纱线的一个设计图样。这种布是在一种装有两排针线的成双的Russell织机上编织的。在图4和5中,B代表一背针而F代表一前针。所述的中央的绒部分1是由毛圈编织纱L1、底线L2和两种镶嵌纱线L3、L4织成。毛圈编织纱L1是形成绒圈4的纱线,其每一根是以1-0/1-1/0-1/0-0/1-0的式样走针,通过前针使L1与底线L2结合在一起形成凸条纹3而通过背针使绒圈4沿着所述条纹3而竖立凸条纹上。所述的底线L2与组成布的衬底图案的条纹3编织在一起,而其中每根是1-0/0-0/0-1/1-1式样的一根链式针迹。纱线L3和L4是组成薄纱罗图案的镶嵌线,在该图案中,纱线L3以2-2/2-2/1-1/1-1/2-2/0-0/0-0/1-1/1-1/0-0/0-0的一种式样地走针,而L4是以0-0/0-0/1-1/1-1/0-0/0-0/3-3/3-3/2-2/2-2/3-3/3-3的一种方式走针。所述的镶嵌纱线L3、L4用前针沿着条纹并在凸条纹内与底线L2一起与编织线L1交织,镶嵌线L3、L4衬垫在按相反方向的线圈横列(组织循环)中,每一线圈横列遍布在1至3个凸条纹的范围内,这样便形成方格的网眼5。因此,由于网眼5的存在,编织布在经纬两个方向上是稳定的;镶嵌线L3和L4连同底线L2与各个绒圈4的底紧紧交织以使绒圈4如在图6中所示那样以一稳定的状态竖立,这样便增加了啮合力。网眼5的尺寸虽然取决于用途,但最好应在1至5毫米的范围内。根据与雄型表面搭扣的啮合力,比较理想的还应在单个条纹3的单网眼长度上形成2个或3个绒圈4。
边部2是用底线L2和加强的镶嵌线L5织成,它是用缝纫线8缝合的用于把表面搭扣系结到衣服上。在生产加工时,先织成阔布随后再沿着各个预定宽度编织的边部2切成各个狭窄的表面搭扣件。一方面由于布的背面具有如在图2和图3中所示的涂层7而另一方面由于底线L2和辅助镶嵌纱线L5是双股编织的,因此切割边的纱线末端没有磨散的纤维。
在前述的图4至6的实施例中,布是在一种两台罗赛尔(Russell)织机上织成。另外,布甚至可在单台罗赛尔(Russell织机上织成,而结果布具有同样的方形网眼。
图7至9示出一第二实施例。在图4至6的第一实施例中,组成表面搭扣的啮合件的绒圈是沿着由底线L2编织的衬底身的条纹上形成的。而在图7至9的第二实施例中,虽然绒圈4a是在相邻的条纹3a、3a之间形成,但方形网眼是由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薄纱罗图案的镶嵌纱线R3和R4形成。
图7是第二实施例的一个设计图,而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纱线走针的一个设计图。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布是在一单台罗赛尔(Russell)织机上织成。
在软绒部分1a内,衬底图案的条纹3a是用毛圈编织线R1和底线R2编织成,毛圈编织线R1在如图8中所示的相邻缝针1上形成绒圈4a,而每个绒圈4a如在图9中所示那样在相邻的条纹3a、3a之间延伸,这样就有助于这种布与雄型表面搭扣的啮合。其余留下的纱线即底线R2、薄纱罗图案的镶嵌纱线R3、R4和边部2a的加强的镶嵌纱线R5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那些纱线基本上是相同的。
使用这样构成的织布,一方面由于绒圈是在衬底图案的条纹上形成以及另一方面由于方形网眼是在相邻条纹之间形成,因而就可能使该表面搭扣获得透气性而不减小其啮合力。另外,由于网眼完全地占据了在条纹之间的整个空间,因此就给予布较好的透气性以便这种布能使用在较易被灰尘和污物粘阻的一种清洁工具上。此外,还由于各个绒圈的底是紧紧地与薄纱罗图案的镶嵌线交织的,因而使绒圈保持竖立的稳定的状态,并还可避免脱开,这样就减薄了复在布的背面上的涂层厚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表面搭扣的经织布包括(a)由毛圈编织纱线和底线织成的衬底图案,以便在条纹上形成用作表面搭扣啮合件的绒圈;(b)一个薄纱罗图案,在其中,镶嵌线按凸条纹方向和线圈横列方向延伸以便在所述的条纹之间形成用作漏孔的方格网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织表面搭扣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圈编织线是以1-0/1-1/0-1/0-0/1-0的方式走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织表面搭扣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线以1-0/0-0/0-1/1-1方式走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织表面搭扣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镶嵌纱线的一组是以2-2/2-2/1-1/1-1/2-2/2-2/0-0/0-0/1-1/1-1/0-0/0-0的方式走针,而所述的镶嵌纱线的另一组是以一种0-0/0-0/1-1/1-1/0-0/0-0/3-3/3-3/2-2/2-2/3-3/3-3的方式走针。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表面搭扣的经织布,包括一种衬底图案是由毛圈编织线和底线织成的以使在条纹上形成作为表面搭扣的啮合件的绒环;一种薄纱罗图案,在其中镶嵌纱线在凸条纹方向上和线圈横向上延伸以在所述条纹间形成用作漏孔的方格网眼。
文档编号D04B21/10GK1086983SQ9311787
公开日1994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21日
发明者山本徹, 松田义雄, 石原三利 申请人:吉田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