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机用选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893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织机用选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机用选针装置。特别是一种由光电控制或计算机控制实现的提花执行装置。
现有各种提花织物的加工,均采用机械式的选针滚筒控制,采用这种控制方式,织物图案的宽、高要求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适用范围不广。公告号CN103187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螺线管线圈选针装置,其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且支撑点磨损后的重复精度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复精度高、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针织机用选针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外框、内框、压条、和一些由内框固定的、沿织针走向以一定间隔层叠排列的突指构成,突指同时由压条压紧在内框上的开口槽中,突指由轭铁、衔铁、支承座、线圈、复位弹簧和弹簧座构成,复位弹簧通过弹簧座,和线圈一起固定在轭铁上,线圈通过导线与控制部分相连,轭铁的两侧分别与两支承座的一侧相套接,钢丝的两端穿过两支承座上的小孔将衔铁活动绞接在支承座的另一侧上,使之可上下摆动。
以下结合的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3是轭铁结构示意图图4是衔铁结构示意图图5是支承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未在线圈上加以电压时突指运行状态侧视图图7是在线圈上加以电压时突指运行状态侧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外框(1)、内框(2)、压条(3)和一些由内框固定的,沿织针走向以一定间隔层叠排列的突指构成,突指的两侧由压条(3)压紧在内框(1)侧壁的开口槽(4)上,所述的突指由轭铁(5)、衔铁(6)、支承座(7)、线圈(8)、复位弹簧(9)和弹簧座(10)构成,复位弹簧(9)通过弹簧座(10),和线圈(8)一起固定在轭铁(5)上,线圈(8)通过导线与控制部分相连。轭铁(5)的两侧分别与两支承座(7)的一侧相套接,钢丝(11)两端穿过两只支承座(7)上的小孔(14)将衔铁(6)活动绞接在支承座(7)的另一侧上,该侧支承座(7)上设有一凹槽(12)、凹槽(12)下侧有一坡度,使衔铁(6)可在凹槽(12)内上下摆动。为将衔铁(6)的摆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外框(1)上还设有梳状衔铁限位装置(13),当线圈加上电压后轭铁被磁化,吸上衔铁(6)使衔铁(6)头部可以与提花针(15)上的齿接触并将提花针(15)推向右边,这样,提花针(15)的下针踵(16)不能和选针三角(17)接触,提花针(15)及与提花针(15)上端相对应的一根织针也就不会做上升了。在未输入信号的状态下,如图6,衔铁(6)复位,衔铁(6)头部没有指向提花针上的齿提花针(15)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上,提花针(15)的下针踵(16)就于选针三角(17)接触,选针三角(17)将提花针(15)向上推,上端相对应的一根织针也同时向上移动,织针开始编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之具体结构,具有重复精度高,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优点,如果由光电或计算机加以控制,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针织机用选针装置,由外框、内框、压条、和一些由内框固定的,沿织针走向以一定间隔层叠排列的突指构成,突指同时由压条压紧在内框上的开口槽中,其特征是所述的突指由轭铁(5)、衔铁(6)、支承座(7)、线圈(8)、复位弹簧(9)和弹簧座(10)构成,复位弹簧(9)通过弹簧座(10),和线圈(8)一起固定在轭铁(5)上,线圈(8)通过导线与控制部分相连,轭铁(5)的两侧分别与两支承座(7)的一侧相套接,钢丝(11)两端穿过两支承座上的小孔(15)将衔铁(6)活动绞接在支承座(7)的另一侧,使之可上下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用选针装置,其特征是支承座(7)与衔铁(6)相连处设有一凹槽(12),该凹槽(12)的下侧有一坡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机用选针装置,其特征是外框(1)上设有梳状衔铁限位装置(13)。
专利摘要针织机用选针装置,由外框、内框、压条和一些由内框固定的突指构成,突指包括轭铁、衔铁、支承座、线圈、复位弹簧和弹簧座,其中复位弹簧通过弹簧座和线圈一起固定在轭铁上,线圈通过导线与控制部分相连,轭铁的两侧分别与两支承座的一侧相套接,钢丝两端穿过两支承座上的小孔将衔铁活动铰接在支承座的另一侧上,使之可上下摆动,本实用新型具有重复精度高,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D04B9/00GK2182184SQ9420099
公开日1994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12日
发明者林一凡 申请人:林一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