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纺织物、用于吸收制品的片材和使用其的吸收制品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227298阅读:来源:国知局
0质量%。备选地,巧组分可W仅包含聚醋作为聚合物 组分。
[0067] 除了巧组分的聚醋的烙点优选地比第二巧/銷复合纤维的銷组分的高密度聚己 締的烙点高至少约40°C、更优选地至少50°C之外,对于第一巧/銷复合纤维的巧组分的优 选的热塑性树脂的描述,同样适用于作为第二巧/銷复合纤维的巧组分的热塑性树脂。
[0068] 第一巧第二忍/銷复合纤维中的S维卷曲
[0069] 考虑到在纤维被形成为无纺织物时的膨松性和缓冲W及无纺织物生产能力,在第 一和第二巧/銷复合纤维两者中,=维卷曲的数目优选为约6至约26个卷曲/25mm,并且更 优选为约8至约22个卷曲/25mm。如果提供少于6个卷曲/25mm,则梳理性能可能下降并 且无纺织物的膨松性和膨松性回复特性不能得到保证。如果提供超过26个卷曲/25mm,贝。 无纺织物的梳理性能和均匀性可能受不利影响。
[0070] 此外,当根据JIS L 1015(2010)测量时,从纤维的良好梳理性能W及所得的无 纺织物的高膨松性和缓冲性质,卷曲率优选为约5%至约25%,并且更优选为约8%至约 23%。卷曲率与卷曲数目之比(卷曲率/卷曲数目)优选为约0. 4至约1. 2,并且更优选为 约0.5至约1。不受制于理论,卷曲率可W指示卷曲的稳固性(对卷曲展开的抗性)。当卷 曲率/卷曲数目在W上范围内时,卷曲不容易展开并且纤维将具有适当尺寸的=维卷曲。 作为结果,可w实现优异的无纺织物生产能力,w及所获得的无纺织物的膨松性和回弹性。
[0071] 在第一和第二巧/銷复合纤维两者中,纤维的细度(fineness)不受特别限制。例 如,纤维可W是细度为约1. 1化ex至约15化ex、优选为约1. 5化ex至约5化ex的短纤维。对 于在其中制造无纺织物时使用梳理机制备纤维网如棉网(card web)的情况下制备棉网,纤 维长度优选在W下范围内:约1mm至约100mm,更优选为约28mm至约72mm,并且甚至更优选 为约32mm至约64mm。在使用制定风机(air-laid machine)的情况中,纤维长度优选在约 3mm至约30mm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在约5mm至约25mm的范围内。纤维的细度可W通过调 整初生丝(spun filament)的细度和展开因数而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具有预定长度的纤维 可W通过在退火后切割纤维获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考虑到无纺织物的表面平滑和柔软 度,第一巧/銷复合纤维的纤维长度比第二巧/銷复合纤维的长度更短。在该实施方案中, 第一巧/銷复合纤维的纤维长度优选在约28mm至约60mm,并且更优选为约28mm至约51mm 的范围内,并且第二巧/銷复合纤维的纤维长度优选在约32mm至约70mm,并且更优选为约 40mm至约64mm的范围内。
[0072] 制造第一和第二巧/銷复合纤维
[0073] 第一和第二巧/銷复合纤维两者可W根据W下程序制造。首先,使用偏屯、巧/銷 复合物喷嘴,将包含预定量的聚己締的銷组分和包含预定量的热塑性树脂(例如,聚醋)的 巧组分烙融纺丝。巧组分的纺丝温度为,例如,约240°C至约350°C,銷组分的纺丝温度为, 例如,约200°C至约300°C,并且牵引速度为约lOOm/min至约1500m/min。由此,获得初生 丝。
[0074] 接下来,W至少约1.5倍的展开因数对初生丝进行拉延加工(化awing processing)。拉延温度至少为包含在巧组分中的具有最高玻璃化温度的聚合物组分的玻 璃化温度(Tg2)并且低于包含在銷组分中的聚己締的烙融峰值温度。拉延温度的下限更优 选为比Tg2高10°C的温度。拉延温度的上限更优选为90°C,并且甚至更优选为85°C。如果 拉延温度低于Tg,,则巧组分的结晶化进展可能被抑制,并且作为结果,所得的纤维中的巧 组分的热缩可能趋于增加,或者使用所得的纤维制备的无纺织物的膨松性和/或回复特性 可能趋于下降。因为纤维可能烙融,所W不优选拉延温度大于聚己締(第一巧/銷复合纤 维的线性低密度聚己締,第二巧/銷复合纤维的高密度聚己締)的烙融峰值温度。
[0075] 为了获得实现了波形卷曲和/或螺旋形卷曲的纤维,适当的展开因数是必要的。 展开因数的下限更优选为1. 8倍,甚至更优选为2. 0倍,并且最优选为2. 2倍。展开因数的 上限更优选为5. 0倍,甚至更优选为4. 0倍,并且最优选为3. 8倍。如果展开因数小于1. 5 倍,则展开因数将太低并且将难W获得实现波形卷曲和/或螺旋形卷曲的纤维。此外,不仅 在形成为无纺织物时的膨松性将下降,而且纤维自身的刚性也将下降,导致无纺织物生产 能力(例如梳理性能等)下降的趋势,或者备选地,膨松性回复特性下降的趋势。此外,当 需要时,可W在展开之前或之后,在干热、湿热或蒸汽热氛围中,在纤维不烙融的温度(50°C 至115°C )下对所得的丝进行退火。
[0076] 接下来,当需要时,在加入纤维处理剂之前或之后,使用常规已知的卷曲设备如填 料箱卷曲机(s1:uffing box crimper)向纤维提供6个卷曲/25mm至26个卷曲/25mm。在 纤维通过卷曲机后,卷曲的形状可W是银齿形和/或波形的。
[0077] 此外,在使用上述卷曲设备进行卷曲后,优选在干热、湿热或蒸汽热氛围中,在约 50°C至约115°C的温度,对纤维进行退火。通过退火可W促进在纤维中实现=维卷曲。具 体地,优选的是在添加纤维处理剂后使用卷曲设备进行卷曲,然后在干热氛围中在50°C至 115°C的温度同时进行退火和干燥,因为可W简化程序。如果退火温度低于50°C,则所得 的纤维的干热收缩率可能趋于增大,并且由此,所得的无纺织物的质地可能变差,并且生产 能力可能下降。此外,在其中同时进行退火步骤和干燥步骤的情况中,如果退火温度低于 50°C,则纤维的干燥可能是不充分的。通过上述方法,可W获得实现S维卷曲的纤维。
[007引在亲水性上,第一纤维层可W不同于第二纤维层。当根据本发明的无纺织物要被 用作吸收制品中的顶片时,理想的是,第一纤维层的亲水性低于第二纤维层。例如,第一和 第二巧/銷复合纤维可W用处理剂如亲水性试剂处理,使得第一巧/銷复合纤维的亲水性 低于第二巧/銷复合纤维。该样的亲水性试剂可W例如包括或是表面活性剂。通过W下方 式可W使第一纤维层的亲水性低于第二纤维层;用比处理第二巧/銷复合纤维的处理剂较 不亲水的处理剂处理第一巧/銷复合纤维,或者用可W更容易地从纤维被除去的亲水性处 理剂处理第一巧/銷复合纤维。通过使第一纤维层的亲水性低于第二纤维层,在根据本发 明的无纺织物被用作吸收制品的顶片第一纤维层的表面面向皮肤的方式)时,顶片的 表面可W保持增强的干燥。
[0079] 无纺织物的构造
[0080] 本发明的无纺织物包括包含第一巧/銷复合纤维的第一纤维层和包含第二巧/銷 复合纤维的第二纤维层。所述纤维的至少一部分经由该两种类型的巧/銷复合纤维的銷组 分热结合。
[0081] 第一纤维层包含优选地至少约50质量%,更优选地至少约70质量%,并且甚至更 优选地至少约80质量%的第一巧/銷复合纤维。此外,第一纤维层可W仅由第一巧/銷复 合纤维构成。
[0082] 第二纤维层包含优选地至少约50质量%,更优选地至少约70质量%,并且甚至更 优选地至少约80质量%的第二巧/銷复合纤维。此外,第二纤维层可W仅由第二巧/銷复 合纤维构成。
[0083] 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可W包括分别不同于第一巧/銷复合纤维和第二巧/銷 复合纤维的其他纤维。所述其他纤维的实例包括天然纤维如棉,蚕丝,羊毛,大麻纤维,纸浆 等;再生纤维如人造纤维,铜氨纤维(cupra)等;W及合成纤维如丙締酸系,聚醋系,聚酷胺 系,聚締姪系和聚氨醋系纤维。基于无纺织物的引用,可W从该些纤维中选择一种类型或多 种类型。
[0084] 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的基重分别优选为约5g/m2至约50g/m2,更优选为约 lOg/m哇约40g/m 2,并且甚至更优选为约14g/m嗜约35g/m2。第一纤维层的基重/第二纤 维层的基重的比率优选为约70/30至约20/80,更优选为约60/40至约30/70,并且甚至更 优选为约55/45至约35/65。如果第一纤维层的基重太小和/或第一纤维层的基重与第二 纤维层的基重的比率太小,则可能不会获得优异的触感,或者更准确地说,第一纤维层的表 面中的柔软度和平滑度可能下降。如果第一纤维层的基重太大和/或第一纤维层的基重与 第二纤维层的基重的比率太大,则无纺织物的膨松性和缓冲可能下降。
[0085] 在本发明的无纺织物中,第一纤维层优选具有比第二纤维层更高的纤维密度。当 无纺织物用作吸收制品中的顶片时,第一和第二纤维层之间在纤维密度上的该样的差异可 W不仅导致改善的表面柔软度和触感,而且导致改善的干燥感和防止再湿(rewet)。
[0086] 纤维层的纤维密度可W从纤维层的比体积评价。较小的比体积表示更紧密的纤维 层。备选地,纤维层的纤维密度可W通过W下方式评价;观察通过在厚度方向上切割无纺织 物获得的横截面的预定区域并且比较区域中的空隙率(例如空隙面积的比率)。区域中较 小的空隙率可W被理解为指示较高的纤维密度。
[0087] 获得具有比第二纤维层更高的纤维密度的第一纤维层的一种可能的方式可W是 将包含在第一纤维层中的第一巧/銷复合纤维的=维卷曲的强度(程度)配置成比包含在 第二纤维层中的第二巧/銷复合纤维的=维卷曲的强度(程度)更低。=维卷曲的强度可 W通过S维卷曲的峰的高度(图2A中的"H"),即峰的顶点(图2中的"P")和谷的底部 (图2中的"S")之间的距离,与S维卷曲的两个相邻谷的底部(图2A中的"Q"和"R")之 间的距离(图2A中的"L")的比率进行评估。其还可W通过根据JIS L 1015(2010)巧。 得的卷曲的数目进行评估。峰的高度越大,两个相邻谷之间的间距越小,W及卷曲的数目越 多,指示更强的S维卷曲。
[008引备选地,或除此之外地,如下文中所述,纤维密度比第二纤维层更高的第一纤维层 可W通过W下方式获得;在制造无纺织物时进行的热处理中,使成为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网 与热处理设备的传送支撑物(例如传送带)接触。如果第一纤维层在热处理期间与传送支 撑物接触,则支撑物将在第一纤维层上施压,并且作为结果,将更容易使得纤维层更紧密并 且纤维层的表面将更平滑。因此,将赋予无纺织物的表面W更平滑的触感。
[0089] 在本发明的无纺织物中,包含在第一纤维层中的第一巧/銷复合纤维的L/H倾向 于变得比包含在第二纤维层中的第二巧/銷复合纤维的L/H更大。该被认为是由于包含在 第一巧/銷复合纤维的銷组分中的线性低密度聚己締具有比包含在第二巧/銷复合纤维的 銷组分中的高密度聚己締的烙点更低的烙点所致。目P,该被认为是因为由第一巧/銷复合 纤维中的软化和烙融引起的变形增加,在对纤维网进行热处理时,=维卷曲的形状容易丧 失的结果,该导致第一巧/銷复合纤维容易变平。当第一巧/銷复合纤维的变平增加时,第 一纤维层的L/H增大,并且该导致与第二巧/銷复合纤维的L/H的差异增大。在其中包含 在第一纤维层中的第一巧/銷复合纤维的L/H大的情况下,该意味着第一巧/銷复合纤维 中的=维卷曲由于热处理而变弱,并且纤维的形状变得较平。作为结果,当轻触第一纤维层 的表面时所感受的触感将是平滑的。另一方面,第二纤维层中的卷曲的形状很好保持,即使 是在进行热处理时,并且因此,第二纤维层具有更大的体积。因此,当将本发明的无纺织物 使用在其中第一纤维层被布置成与皮肤接触的表面的吸收制品的顶片中时,可W实现顶片 的平滑的触感和如羽毛般的整体膨松性。
[0090] 在本发明的无纺织物中,第一巧/銷复合纤维的L/H(下文中L1/H1)与第二巧/ 銷复合纤维的L/H(下文中L2/肥)之比(即(L1/H1)/(L2/H2))优选为至少1. 05。当第一 巧/銷复合纤维的L/H与第二巧/銷复合纤维的L/H之比为1. 05或更大时,第一纤维层的 触感将是平滑的并且无纺织物将是膨松的和如羽毛般的。如果第一巧/銷复合纤维的L/H 与第二巧/銷复合纤维的L/H之比小于1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