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781520阅读:来源:国知局
优选地,上述第二放置部517设置于比第一放置部515高的位置。这是为了防止在上述热交换部59中产生的冷凝水向流入部511流动。
[0076]进而,在上述管51还可设有从上述第二放置部517朝向第一放置部515向下倾斜的倾斜部519。这是为了在从上述排出孔755排出的洗涤水中的一部分向热交换部59方向供给的情况下,通过冷凝水排出部54使洗涤水迅速向管51的外部排出。
[0077]另一方面,设置于本发明的过滤器73可呈相对管51的截面倾斜规定角度的平面形状,可呈朝向远离流入部511的方向突出的曲面形状,还可呈相对管51的截面倾斜规定角度的曲面形状。这是为了将上述过滤器73的过滤容量最大化。
[0078]上述过滤器73由相对管51的截面倾斜规定角度的平面构成意味着从上述过滤器73的下端到上述流入部511为止的距离比从上述过滤器73的上端到上述流入部511为止的距离短或长。
[0079]只是,优选地,异物利用从排出孔755喷射的洗涤水来向流入部511移动,考虑到这一点,优选地,从上述过滤器73的下端到上述流入部511为止的距离比从上述过滤器73的上端到上述流入部511为止的距离短。
[0080]图8A及图SB示出设有相对管51的截面倾斜规定角度的曲面形状的过滤器73的过滤部7的一例。
[0081]本实施例的过滤部7也包括:过滤器框架71,位于热交换部59和流入部511之间;过滤器73,固定于上述过滤器框架来过滤空气,并位于循环流路的截面(与空气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截面);以及过滤器洗涤部75,固定于上述过滤器框架71,用于向上述过滤器73喷射洗涤水。
[0082]上述过滤器框架71可包括:本体711,朝向远离流入部511的方向凸出;开放面715,贯通上述本体711 ;以及引导件713,用于向上述开放面715方向引导流入于上述流入部511的空气。
[0083]由于在上述开放面715固定过滤器73,因而上述引导件713向上述过滤器73引导流入于流入部511的空气。
[0084]如图9A所示,还可在上述引导件713设有倾斜面7131。这是为了将从上述流入部511朝向过滤器73流动的空气流速降低的情况最小化。
[0085]设置于本实施例的过滤器73呈朝向热交换部59凸出的曲面形状,因而优选地,位于过滤器73的上端的过滤器洗涤部75的流路本体751也由朝向热交换部59凸出的曲线形状的流路构成。
[0086]另一方面,参照图9A,设置于上述过滤器洗涤部75的排出孔755可从上述过滤器的后方(朝向热交换部的方向)朝向过滤器73喷射洗涤水(El),也可从上述过滤器的前方(朝向流入部的方向)上部朝向过滤器73喷射洗涤水(E2)。
[0087]如上所述,在用于支撑上述过滤器73的下端的第二放置部517和用于支撑热交换部59的第一放置部515之间设有倾斜面519 (参照图3),因而在后者的情况(E2)下,洗涤水通过冷凝水排出部54向管51的外部排出。
[0088]在前者的情况(El)的情况下,从排出孔755喷射的洗涤水通过流入部511向循环流路的外部排出。
[0089]另一方面,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100中,异物有可能堆积于热交换部59,若异物层叠于热交换部59,则有可能产生导致热交换效率下降的问题。
[0090]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本发明还可包括用于向热交换部59喷射洗涤水的洗涤部9。
[0091]如图6或图9A所示,上述洗涤部9可包括:第二流路本体91,沿着上述循环流路的宽度方向设置,用于使洗涤水流入;以及第二排出孔95,用于使上述第二流路本体91内部的洗涤水向上述热交换部59排出。
[0092]上述第二流路本体91可以以可拆装的方式设置于循环流路,为此,在上述管51还可设有用于支撑上述第二流路本体91的第一紧固部51c及第二紧固部51d。
[0093]上述第一紧固部51c可由贯通管的盖51b的孔构成,上述第二紧固部51d可由设置于上述盖51b,并用于支撑插入在第一紧固部515c的第二流路本体91的一端的槽构成。
[0094]上述第二流路本体91通过贯通管51的第二连接本体93与供水源相连接。
[0095]本发明可以以多种形态变形并实施,本发明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因此,若变形的实施例包括本发明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的结构要素,则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衣物收容部,提供用于收容衣物的空间,设有用于排出空气的排气部及用于供给空气的供给部; 循环流路,设有与上述排气部相连通的流入部,用于向上述供给部引导从上述排气部排出的空气; 热交换部,设置于上述循环流路的内部; 过滤器框架,位于上述热交换部和上述流入部之间; 过滤器,固定于上述过滤器框架,并位于上述循环流路的截面;以及 过滤器洗涤部,固定于上述过滤器框架,用于向上述过滤器供给洗涤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过滤器框架包括: 本体,设置于上述循环流路;以及 开放面,贯通上述本体, 上述过滤器固定于上述开放面, 上述过滤器洗涤部固定于上述本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滤器洗涤部包括: 流路本体,位于上述开放面的上部,用于使洗涤水流入;以及 排出孔,用于使上述流路本体的内部的洗涤水向上述过滤器排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孔喷射洗涤水,来能够使残留于上述过滤器的异物向上述流入部的方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入部设置于与上述过滤器的下端相接触的平面, 上述过滤器框架还包括引导件,上述引导件用于向上述过滤器引导从上述流入部供给的空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上述热交换部喷射洗涤水的洗涤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洗涤部包括: 第二流路本体,沿着上述循环流路的宽度方向设置,用于使洗涤水流入;以及 第二排出孔,用于使上述第二流路本体的内部的洗涤水向上述热交换部排出。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热交换部包括: 第一热交换板,与上述循环流路的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第一制冷剂管,固定于上述第一热交换板; 第二热交换板,位于上述循环流路的内部,并与经由上述第一热交换板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第二制冷剂管,固定于上述第一热交换板及上述第二热交换板; 压缩部,用于压缩从上述第一制冷剂管排出的制冷剂,来向上述第二制冷剂管供给上述制冷剂;以及 膨胀部,通过降低从上述第二制冷剂管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来使上述制冷剂向上述第一制冷剂管移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循环流路包括:第一放置部,用于支撑上述热交换部;以及第二放置部,设置于比上述第一放置部高的位置,用于支撑上述过滤器框架的下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部,用于排出上述衣物收容部的内部的水;以及排出管,用于连接上述第一放置部和上述排水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上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衣物收容部,提供用于收容衣物的空间,设有用于排出空气的排气部及用于供给空气的供给部;循环流路,设有与上述排气部相连通的流入部,用于向上述供给部引导从上述排气部排出的空气;热交换部,设置于上述循环流路的内部;过滤器框架,位于上述热交换部和上述流入部之间;过滤器,固定于上述过滤器框架,并位于上述循环流路的截面;以及过滤器洗涤部,固定于上述过滤器框架,用于向上述过滤器供给洗涤水。
【IPC分类】D06F25/00, D06F39/10, D06F39/04
【公开号】CN105544142
【申请号】CN201510683291
【发明人】金孝埈, 洪尚郁, 金荣锡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0日
【公告号】EP3015594A1, US20160115639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