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纤维抗菌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62125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纤维抗菌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再生纤维抗菌面料。
【背景技术】
[0002]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在生活、工作中的压力日益增加,人们对穿着服装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服装面料性能已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服装面料的各项物理特性的大小,既影响着装人体衣内微气候温度与湿度的变化,又影响着装人体舒适感的主观评价,且有些服装面料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故服装面料的各项物理特性对着装人体感觉舒适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服装面料的柔软性、保暖性、亲肤性、抗菌性等直接影响人体感觉的舒适性。而现有的服装面料,由于采用的纤维品种单一,无法集合各类纤维的显著特性,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感好、具有明显的抑菌、抗菌功能的再生纤维抗菌面料。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再生纤维抗菌面料,它包括有基层,基层由面纱和底纱交织而成的,所述面纱是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莱竹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底纱为涤纶纤维和竹炭纤维混纺而成,基层表面通过浸渍形成有抗菌层;所述的抗菌层的浸渍溶液为天冬氨酸纤维素酯溶液。
[0005]所述的面纱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莱竹纤维按1:1相互捻合形成。
[0006]所述的底纱由涤纶纤维和竹炭纤维按2:1相互捻合形成。
[0007]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利用再生蛋白质纤维和莱竹纤维吸湿透气、抗菌抑菌的特性,通过混纺,再同涤纶纤维及竹炭纤维合理交织而成,通过组织结构的变化,使面料具有手感柔软、光泽度好的优点,且保暖性和亲肤性优良,还有明显的抑菌、抗菌功能。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浸渍后的纤维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再生纤维抗菌面料包括有基层1,基层I由面纱和底纱交织而成的,所述面纱是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莱竹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底纱为涤纶纤维和竹炭纤维混纺而成,基层I表面通过浸渍形成有抗菌层2 ;所述的抗菌层2的浸渍溶液为天冬氨酸纤维素酯溶液。面纱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莱竹纤维按1:1相互捻合形成。底纱由涤纶纤维和竹炭纤维按2:1相互捻合形成。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利用再生蛋白质纤维和莱竹纤维吸湿透气、抗菌抑菌的特性,通过混纺,再同涤纶纤维及竹炭纤维合理交织而成,通过组织结构的变化,使面料具有手感柔软、光泽度好的优点,且保暖性和亲肤性优良,还有明显的抑菌、抗菌功能。
[0011]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再生纤维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基层(1),基层(I)由面纱和底纱交织而成的,所述面纱是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莱竹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底纱为涤纶纤维和竹炭纤维混纺而成,基层(I)表面通过浸渍形成有抗菌层(2);所述的抗菌层(2)的浸渍溶液为天冬氨酸纤维素酯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面纱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莱竹纤维按1:1相互捻合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底纱由涤纶纤维和竹炭纤维按2:1相互捻合形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再生纤维抗菌面料,它包括有基层,基层由面纱和底纱交织而成的,所述面纱是由再生蛋白质纤维和莱竹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底纱为涤纶纤维和竹炭纤维混纺而成,基层表面通过浸渍形成有抗菌层;所述的抗菌层的浸渍溶液为天冬氨酸纤维素酯溶液。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利用再生蛋白质纤维和莱竹纤维吸湿透气、抗菌抑菌的特性,通过混纺,再同涤纶纤维及竹炭纤维合理交织而成,通过组织结构的变化,使面料具有手感柔软、光泽度好的优点,且保暖性和亲肤性优良,还有明显的抑菌、抗菌功能。
【IPC分类】D02G3-04, B32B33-00, A41D31-02, D03D15-00, D03D13-00
【公开号】CN204370113
【申请号】CN201420741801
【发明人】邱水坤
【申请人】湖州菁诚纺织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