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湿排汗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90433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吸湿排汗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料,具体为吸湿排汗面料。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速干面料,内层为了达到速干的效果,具有排斥水的特点,所以将汗水排斥在布料表面,不能及时将汗水吸收,皮肤表面不能保持干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即可以吸湿,同时速干的布料。
[0004]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0005]吸湿排汗面料,包括两层,依次由上经线、下经线组成,所述的上经线与下经线位置上下对齐形成一个经线组,还包括表玮线、上玮线、绒毛玮线;所述的表玮线位于上经线的外侧,上玮线和上经线平纹编织;绒毛玮线从相邻经线组的间隙穿入到表玮线,并与表玮线缠绕后从同一个间隙穿回,再从下一个间隙穿入,依次编织。
[0006]绒毛玮线表面有细小的绒毛。
[0007]表玮线为波纹状玮线。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湿排汗面料,绒毛玮线从相邻经线组的间隙穿入再穿回,形成一个毛细空隙,毛细空隙将汗水导到表玮线,表玮线为波纹状玮线,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加汗水蒸发效率。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吸湿排汗面料,包括两层,依次由上经线1、下经线2组成,所述的上经线1与下经线2位置上下对齐形成一个经线组,还包括表玮线3、上玮线4、绒毛玮线5 ;所述的表玮线3位于上经线1的外侧,上玮线4和上经线1平纹编织;绒毛玮线5从相邻经线组的间隙穿入到表玮线3,并与表玮线3缠绕后从同一个间隙穿回,再从下一个间隙穿入,依次编织。
[0011]绒毛玮线5表面有细小的绒毛,并且绒毛玮线5从相邻经线组的间隙穿入再穿回,形成一个毛细空隙,绒毛玮线5上的绒毛将皮肤上的汗水充分吸收,并通过毛细空隙将汗水导到表玮线3,表玮线3为波纹状玮线,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加汗水蒸发效率。
【主权项】
1.吸湿排汗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层,依次由上经线(1)、下经线(2)组成,所述的上经线(1)与下经线(2)位置上下对齐形成一个经线组,还包括表玮线(3)、上玮线(4)、绒毛玮线(5);所述的表玮线(3)位于上经线(1)的外侧,上玮线(4)和上经线(1)平纹编织;绒毛玮线(5)从相邻经线组的间隙穿入到表玮线(3),并与表玮线(3)缠绕后从同一个间隙穿回,再从下一个间隙穿入,依次编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面料,其特征在于,绒毛玮线(5)表面有细小的绒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湿排汗面料,其特征在于,表玮线(3)为波纹状玮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料,具体为吸湿排汗面料,包括两层,依次由上经线、下经线组成,所述的上经线与下经线位置上下对齐形成一个经线组,还包括表纬线、上纬线、绒毛纬线;所述的表纬线位于上经线的外侧,上纬线和上经线平纹编织;绒毛纬线从相邻经线组的间隙穿入到表纬线,并与表纬线缠绕后从同一个间隙穿回,再从下一个间隙穿入,依次编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湿排汗面料,绒毛纬线从相邻经线组的间隙穿入再穿回,形成一个毛细空隙,毛细空隙将汗水导到表纬线,表纬线为波纹状纬线,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加汗水蒸发效率。
【IPC分类】D04B1/02, D04B1/14
【公开号】CN205000078
【申请号】CN201520775889
【发明人】张惠元
【申请人】江苏金宏针纺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