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栏(墙)混凝土立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570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围护栏(墙)混凝土立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围护拦立杆,特别是一种围护拦(墙)混凝土立杆。
目前,人们在建造单位、公共设施、住宅院墙时,主要采用砖石结构及钢结构。前者施工量大,占地面积大,不通风、不美观、影响视线;后者造价高,易腐蚀,上述二种结构方式不能同时满足人们对院墙具有占地面积小,不影响视线,造价低,不易腐蚀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不影响视线,造价低,不易腐蚀的围护拦(墙)混凝土立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有一立杆,立杆内有竖向贯穿的钢筋,在立杆的上部有横向的拉筋。
立杆的外部形状是以中心轴对称的,该外部形状从上至下凹凸错落;立杆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通管,竖向的钢筋下部向下凸出于立杆,立杆的下部部分为方形;立杆上部的横向拉筋向二侧凸出于立杆,横向拉筋部位的立杆为方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立杆的底部有凸出的钢筋,且下部部分为方形,有利于埋入地下的预埋孔中,上部的横向拉筋及方形结构,有利于立杆横向连接,用此立杆横向延伸,即可构成围护拦(墙),所构成的围护拦(墙)占地面积小,不影响视线;立杆外部形状的凹凸错落,是用混凝土制成,造价低、长期使用不易腐蚀,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该混凝土立杆结构简单,造形美观,所构成的围护拦(墙)占地面积小,不影响视线,造价低,长期使用不易腐蚀,广泛使用于单位、公园、公共场地、住宅大院的围护墙及楼、堂、馆、所的楼梯、阳台等部位的内装饰。
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结构图。
实施例1在
图1、图2中,有一立杆,立杆内有竖向贯穿的钢筋,在立杆的上部有横向的拉筋。
立杆的外部形状是以中心轴对称的,该外部形状从上至下凹凸错落,立杆的总体形状为凹凸错落的圆柱体,其下部为鼓形,鼓形上部为算盘珠形,算盘珠形上部为圆柱形,圆柱形上部为鼓形,上端为笔形;立杆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通管,竖向的钢筋下部向下凸出于立杆,立杆的下部部分为方形;立杆上部的横向拉筋向二侧凸出于立杆,横向拉筋部位的立杆为方形。
使用时,在地面上做一地基,地基上预留方孔,将立杆下部插入至预留孔内,并在预留孔中浇灌水泥,使立杆与地基形成一体,将立杆上部的拉筋左右相连接,形成一完整的围护栏(墙),然后在该部位浇灌水泥,将多个立杆形成的围护栏(墙)固定为一体,在每二个立杆之间可以安装各种花饰栏,在一定间隔位置的立杆上安装照明灯,在立杆内部贯穿的通管内穿入电线,电线与照明灯连接。
实施例2在图3中,立杆的总体形状为凹凸错落的圆柱体,圆柱体的下部为哑铃形,哑铃形上部为竹节形,竹节形的上部为圆柱形,圆柱形上部为算盘珠形,顶端为圆球形,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3在图4中,立杆的总体形状为凹凸错落的方柱体,方柱体的下部为方柱体,在方柱体的侧面上有内凹的花纹,方柱体上部为方竹节体,方竹节体上部为长方柱体,顶端为方锥台体,在方柱体的侧面上有内凹的花纹,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权利要求1.一种围护拦(墙)混凝土立杆,其特征是有一立杆,立杆内有竖向贯穿的钢筋,在立杆的上部有横向的拉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护拦(墙)混凝土立杆,其特征是立杆的外部形状是以中心轴对称的,该外部形状从上至下凹凸错落;立杆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通管,竖向的钢筋下部向下凸出于立杆,立杆的下部部分为方形;立杆上部的横向拉筋向二侧凸出于立杆,横向拉筋部位的立杆为方形。
专利摘要围护拦(墙)混凝土立杆,属于围护栏立杆。立杆内有竖向贯穿的钢筋,在立杆的上部有横向的拉筋,立杆的外部形状是以中心轴对称的,该外部形状从上至下凹凸错落,立杆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通管,竖向的钢筋下部向下凸出于立杆,立杆的下部部分为方形;立杆上部的横向拉筋向二侧凸出于立杆,横向拉筋部位的立杆为方形。该混凝土立杆结构简单,造形美观,所构成的围护拦(墙)占地面积小,不影响视线,造价低,长期使用不易腐蚀,广泛使用于单位、公园、公共场地、住宅大院的围护墙及楼、堂、馆、所的楼梯、阳台等部位的内装饰。
文档编号E04H17/20GK2427573SQ00219459
公开日2001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2日
发明者张新生 申请人:张新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