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源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442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源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墙体构件,特别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筑物的墙体构件。
目前,一般建筑物的墙体构件只有单一围护功能,还没有解决利用太阳能提供电能、热能建造零能房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源建筑结构,将墙体构件与太阳能利用系统有机结合,使建筑集光电、光热、节能于一体,通过自身的结构建造零能耗节能房屋。
本实用新型太阳能源建筑结构的技术方案它具有一个平面形蓄热墙体材料层,其特征在于在蓄热墙体材料层的外面依次复合有选择性吸收涂层、透明隔热材料层、反射层和内置光伏材料的双层玻璃;光伏电池与蓄电池、控制器连接,并经逆变器由导线将电能输出。
上述双层玻璃是高透射率双层玻璃。
上述反射层是伸缩镀铝反射层。
上述透明隔热材料层是有机透明隔热材料层。
上述选择性吸收涂层是高分子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阳光照入墙体构件时,内置光伏电池的双层玻璃层产生光电效应,产生电能或产生热能进入墙体;伸缩镀铝反射层,为反射型阻挡阳光进入的遮阳帘,夏天放下,冬天收起;透明隔热材料层,阻挡热量外泄,选择性吸收涂料层起吸收红外线作用;最后阳光进入采用蓄热型内墙材料墙体。光伏电池与蓄电池、控制器连接,并经逆变器由导线将电能输出,用于制冷、发热、发电、蓄电之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新型节能型复合材料与太阳能利用系统结合制成的墙体构件,增强了建筑物的保温、隔热功能;通过墙体构件与太阳能光电系统为房屋增加发电、储电功能,保证阴雨和黑夜时用电,并提供光热系统在阴雨时的供电、向建筑物提供热水系统,向太阳能制冷系统提供热水、制冷;太阳能制冷系统向建筑物提供冷风,达到制冷目的。克服了秦砖汉瓦的诸多缺陷,达到吸热、隔热、保温的功能,并以太阳能源作为取之不尽的能源,通过太阳能产生电能、热能、制冷的效能综合,由于综合运用太阳能,使之相关系统有效的统一、组合,与分立系统相比,大大降低了相关成本,提高了综合效率,同时解决了无电、缺电地区的电力供应,节省了太阳能光电系统的建筑面积,也美化了建筑物。本实用新型可应用旅游地区,缺电、无电地区等对房屋设施要求较高的建筑。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源建筑结构安装在建筑物中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源建筑结构独立应用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源建筑结构与电网并网的应用系统示意图。
如图所示,太阳能源建筑结构具有一个平面形蓄热墙体材料层1,在蓄热墙体材料层1的外面依次复合有选择性吸收涂层2、透明隔热材料层3、反射层4和内置光伏电池的双层玻璃5;光伏电池与蓄电池6、控制器7、接线盒11连接,并经逆变器8由导线9和配电器10将电能输出。
双层玻璃是高透射率双层玻璃,内置的光伏电池间距可按需要设计。
反射层是伸缩镀铝反射层,透明隔热材料层是有机透明隔热材料,选择性吸收涂层是高分子材料涂层。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源建筑结构,具有一个平面形蓄热墙体材料层,其特征在于在蓄热墙体材料层的外面依次复合有选择性吸收涂层、透明隔热材料层、反射层和内置光伏电池的双层玻璃;光伏电池与蓄电池、控制器连接,并经逆变器由导线将电能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玻璃是高透射率双层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是伸缩镀铝反射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隔热材料层是有机透明隔热材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性吸收涂层是高分子涂层。
专利摘要一种太阳能源建筑结构,具有一个平面形蓄热墙体材料层,在蓄热墙体材料层的外面依次复合有选择性吸收涂层、透明隔热材料层、反射层和内置光伏电池的双层玻璃;光伏电池与蓄电池、控制器连接,并经逆变器由导线将电能输出。该新型节能型复合材料与太阳能利用系统结合制成的墙体构件,增强了保温、隔热功能;增加发电、储电、制热、制冷的功能,可应用旅游地区,缺电、无电地区等对房屋设施要求较高的建筑。
文档编号E04B1/74GK2444011SQ0025788
公开日2001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17日
发明者高纪凡 申请人:高纪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