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组合式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574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用组合式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建筑用组合式脚手架属于建筑机械。
现有建筑用脚手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木杆捆绑式结构,再一种是金属管由紧固套箍固定式结构。木杆结构存在易损坏,浪费自然资源的缺点,金属管套箍紧固结构存在材料有效利用率低。以上两种结构还都存在拆装麻烦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采用标准金属件组合式结构,安装采用插接方式的脚手架,它具有拆装方便,材料利用率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含立杆、底座、斜拉杆、横杆。立杆的上下两端各有一圆销通孔,上端还带有四个插套。底座由底盘、螺杆组成,螺杆与底盘为牢固连接,螺杆上有一螺母。立杆与底座的螺杆采用插接,横杆两端各带一楔形插头,用横杆将左右、前后的立杆连接成框架,横杆的楔形插头插在立杆的插套内斜拉杆的两端也各带一楔形插头,斜拉杆下端头的插头插在立杆外侧的插套内,上端头的插头插在另一相邻立杆外侧的插套内。这样使得脚手架形成牢固的整体框架。
本实用新型拆装特别容易,而且用料少,材料利用率高,稳固性和牢固性都好,承重可随意调整。可用做建筑施工和室内外装修的脚手架或预制板造型的顶架。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A点的放大图,图3为立杆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立杆上的插套6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横杆4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踏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斜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本实施例由立杆1、底座2、斜拉杆3、横杆4、踏板5组成,立杆的上下两端各带有一圆销通孔14,上端带有四个插套6,左右相邻两插套6之间的夹角都是90°。底座2由底盘7和螺杆8组成,螺杆8与底盘7为牢固连接,螺杆8上旋有螺母9,螺母9上还带一手柄10。立杆1套在底座的螺杆8上,调整螺母9可使立杆升降,立杆与立杆插接后用销钉插进圆销通孔14内固定。横杆分为长、短两种,横杆4两端各带一楔形插头11,用横杆将左右、前后的立杆连接成框架,横杆的楔形插头11插在立杆的插套6内。斜拉杆3的两端也各带一楔形插头12,斜拉杆下端头的插头插在立杆外侧的插套内,上端头的插头插在另一相邻立杆外侧的插套内。踏板5为长方形框架,在框架内连有金属网13,框架的左右两端各带两个连接勾15,应用时将勾15搭在横杆上即可。
权利要求1.建筑用组合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立杆(1)、底座(2)、斜拉杆(3)、横杆(4);立杆(1)的上下两端各有一圆销通孔(14),上端带有四个插套(6);底座(2)由底盘(7)和螺杆(8)组成,螺杆(7)与底盘(8)为牢固连接,螺杆(8)上旋有螺母(9);立杆(1)套在底座(2)的螺杆(8)上;横杆(4)两端各带一楔形插头(11),横杆(4)的楔形插头(11)插在立杆(1)的插套(6)内,用横杆(4)将前后、左右的立杆连接成框架;斜拉杆(3)的两端也各带一楔形插头(12),斜拉杆(3)的下端头的插头(12)插在立杆(1)外侧的插套(6)内,上端头的插头(12)插在另一相邻立杆(1)外侧的插套(6)内,使得脚手架形成牢固的整体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组合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螺杆(8)上的螺母(9)还带一手柄(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组合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踏板(5),踏板(5)为长方形框架,在框架内连有金属网(13),框架的左右两端各带有两个连接勾(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组合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立杆(1)与立杆(1)插接后,用销钉插进圆销通孔(14)内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组合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立杆(1)上的四个插套(6),左右相邻两插套(6)之间的夹角都是9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属于一种建筑用组合式脚手架,它包含立杆1、底座2、斜拉杆3、横杆4。立柱的上下两端各有一圆销通孔14,上端带有四个插套6。底座由底盘7和螺杆8组成,螺杆与底盘为牢固连接,螺杆上旋有螺母9。立杆套在底座的螺杆上。横杆两端各带一楔形插头11,斜拉杆的两端也各带一楔形插头12。由横杆和斜杆将立杆连成一牢固的整体。本实用新型拆装特别容易,而且用料少,材料利用率高,可作建筑施工和室内外装修的脚手架或预制板造型的顶架。
文档编号E04G1/06GK2604485SQ0322011
公开日2004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8日
发明者杨秉法, 曹永忠, 成军 申请人:杨秉法, 曹永忠, 成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