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折式伞型帐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1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套折式伞型帐蓬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套折式伞型帐蓬。
帐蓬作为野外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品,在人类历史上早就有了记载。我们日常所见的帐蓬主要采用三角形体、圆柱锥体、四边或多边形体结构,这些帐蓬的主体架件、连接件多采用单体固定的方式,因此它们调节性能小,形架可变性不大,不能一次拆装成型。我国台湾省专利号7327889的帐蓬采用剪式构件对帐蓬柱进行对接固定,并设有高度调节装置,结构较灵活,但只有一个调节杆,而且还存在体积大、装拆不便等问题,因此可以形变及一次拆装的结构仍是此类帐蓬所需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体积小、装拆一次成型、可任级调节高低、大小,并随意改变伞顶面角度用于防蚊、防虫、挡雨的旅游型和居住型帐蓬。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支柱(1)、水平固定杆(2)、伞面支撑杆(3)和撑骨(4)组成了帐蓬的主要构件。(1)、(2)、(3)均采用套管式,而(1)、(3)以活接件、球体变向构件连接,水平固定杆与支柱的连接部位为钩接式,伞面开启和收复用套管通过弹簧、拉簧等机构来完成,它的具体过程见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2。
当按下伞柄(5)上的张伞按键(6),弹簧键(7)脱离套管(8)予设的孔,套管(8)的内弹簧便推动伞柄向下并将弹簧座(10)拉下(内弹簧设在套管(8)的内上部),这时即可将撑骨和伞面支撑杆拉开成伞顶,伞顶面的定型由收伞按键(9)卡入(8)予设的孔完成,(9)铆接于(10)。伞面的收复是先将伞柄(5)向里推入,使内弹簧压缩到一定的位置,按键(6)复位卡住套管(8),这时按下收伞按键(9),拉簧(11)便将弹簧座(10)拉向顶部,拉的过程便可带动撑骨及伞面支撑杆,以将伞面收复。
伞顶上的连接件(12)是铆接在套管(8)的顶端,通过销钉连接伞面支撑杆,伞面的顶部有一螺丝,当顶蓬布套入时,通过旋紧螺帽(13)便可固定蓬顶。
支柱(1)、伞面支撑杆(3)之间连接的球体变向构件见图1中(17)的放大图图3,它由活接件(14)和球体变向构件(15)所组成,活接件是通过两个页片及转动铆钉连接支柱和伞面支撑杆的。球体变向构件由球模(球缺)包含球体构成,球体是直接连到伞面支撑杆之上的,当球体拉出时,支柱可与伞面支撑杆之间向上反转对折,以便将整个帐蓬构架折叠起来。
水平杆与支柱的连接见图(19)的放大图图5,在每一个支柱上设置若干对称的孔,而在水平固定杆两端设钩销,当钩销对正柱上的孔后稍向下压,便可将水平杆与支柱连接起来。
图1节套管(18)的放大图图4中,在外套管的上端设两个孔,内套管下端设一纽门,当内套管拉到一定位置时,纽门即插入外套管上端予设的两个孔内,如果需要加强支柱的强度作用时,在支柱的每个纽门可设两个螺丝。
为使整个帐蓬着地稳固,支柱的下端可设一铁环,在支好帐蓬架后,将铁环用钉子钉紧或压上重物。
蓬布连接方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帐蓬顶通过螺帽压在伞顶的连接件上,另一长方形蓬布将帐蓬下部围住,蓬布内部可设置若干扣环或绳子以固定在帐蓬的主架上。
此类帐蓬由于为长方体结构,所以可将数个帐蓬连在一起达到互相依靠及方便队形排列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套折式伞型帐蓬,其特征在于支柱、水平固定杆和伞面支撑杆均采用套管式结构,支柱和伞面支撑杆的连接用可活接向上反转和球体变向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伞型帐蓬,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柱上的每一节设置若干对称的孔,在水平固定杆两端设钩销。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伞型帐蓬,其特征在于活接件通过两个页片及转动铆钉连接支柱和伞面支撑杆,球体变向构件由球模包含球体构成,球体直接连到伞面支撑杆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伞型帐蓬,其特征在于外套管的上端设两个孔,内套管的下端设一纽门。
专利摘要
一种采用主要构架为套管形式的新型帐蓬,可任级调节高低和大小,并能通过可向上反转的活接件和球体变向构件、钩销等结构来完成容易拆装、折叠的目的。
文档编号E04H15/28GK87206342SQ87206342
公开日1988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1987年4月10日
发明者覃绍康 申请人:覃绍康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